一种循环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6122发布日期:2018-07-07 12:42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循环电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电梯工具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局限于建筑成本,在商业写字楼内,电梯井道的空间有限,有的只是预留了狭长的井道,制约了电梯的运载能力,尤其是在有vip乘客的公共场所,经常会出现排队侯梯的现象。

为了增加电梯的运载能力,也出现过一些电梯装置,例如使用同时上下运行的双轿厢电梯,或者将对重架改造成轿厢等技术,可以适当增加运载能力,提高井道的使用效率,但是同时会带来需要增加井道截面积,增设层门等建筑成本,以及增加控制系统、对重等设备成本,另外,这种电梯运输服务形式单一,不能满足vip乘客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电梯,其具有运载能力强、空间使用率高、成本低、人性化等优点。

一种循环电梯,包括井道,以及设置于所述井道内的导轨、轿厢和牵引装置;所述导轨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横向导轨和两条平行设置的竖向导轨,所述两条横向导轨和两条竖向导轨围成一封闭结构;所述轿厢滑动设置于所述导轨上,所述轿厢内滑动设置有座椅;所述牵引装置与所述轿厢传动连接并牵引轿厢在所述导轨上滑动;所述井道内设置有多个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与所述牵引装置信号连接。

本发明的循环电梯通过在井道内设置导轨,实现轿厢在导轨上的循环运转,既提高了电梯的运载能力,又提高了对相对狭小的井道空间的使用率,同时可以减掉对重装置的投入,降低成本;另外,本发明的循环电梯通过在轿厢内设置滑动的座椅,可以为乘客提供人性化的乘坐服务,丰富了乘客对电梯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装置包括曳引机、多个牵引齿轮和牵引链条,所述曳引机设置于所述井道内,所述多个牵引齿轮分别设置于所述导轨周围,所述牵引链条啮合设置在所述多个牵引齿轮上,所述曳引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牵引齿轮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装置还包括挂扣组件,所述挂扣组件包括多个挂扣和多个挂座,所述多个挂扣均匀地设置于所述牵引链条上,所述多个挂座设置于所述轿厢上,所述多个挂座在竖直方向共线,所述挂扣与挂座配合牵引所述轿厢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装置还包括转盘和导靴,所述转盘转动设置在所述轿厢上,所述导靴固定在所述转盘上,所述导靴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装置还包括抱闸和电动松闸,所述抱闸设置在所述曳引机的输出端,所述电动松闸与所述抱闸信号连接;所述牵引装置还包括多个辅助导引件,所述多个辅助导引件沿所述牵引链条设置;所述多个辅助导引件均包括多个辅助导引轮。

进一步地,所述轿厢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井道的底部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用于在所述轿厢移动到下方的所述横向导轨时为所述滚轮导向。

进一步地,所述轿厢内设置有水平的座椅导轨,所述座椅滑动设置在所述座椅导轨上,所述座椅可伸出所述轿厢;所述轿厢上还设置有位置感应装置,所述位置感应装置与所述导向配合以检测轿厢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座椅上设置有重力感应器和平层传感器;还包括多个厅门,所述多个厅门沿所述井道设置,所述多个厅门上均设置有反射装置,所述反射器与所述平层传感器配合;所述多个厅门外还均设置有侯乘座椅。

进一步地,所述轿厢上设置有红外保护装置,所述红外保护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轿厢的周围物体;所述轿厢内设置有照明装置和扬声器;所述座椅上设置有操纵器和安全带。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轿厢、牵引装置和导向装置信号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循环电梯通过在井道内设置导轨,实现多个轿厢在导轨上的循环运转,既提高了电梯的运载能力,又提高了对相对狭小的井道空间的使用率,同时可以减掉对重装置的投入,降低成本;另外,本发明的循环电梯通过在轿厢内设置滑动的座椅,可以为乘客提供人性化的乘坐服务,丰富了乘客对电梯的使用体验。同时,由于厅门可与座椅匹配,座椅伸出厅门即打开,杜绝了人员坠井的安全隐患,厅门的尺寸也可大幅减小,节约了电梯成本,并且厅门的打开和关闭,均可由座椅的伸出动力来控制,还节约了轿厢专用门电机的部分。本发明的循环电梯具有运载能力强、空间使用率高、成本低、人性化等优点。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循环电梯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是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牵引装置与轿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厅门及轿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轿厢与牵引链条的连接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的循环电梯,包括井道10,设置于所述井道10内的导轨20、轿厢30和牵引装置40,以及多个厅门50。所述导轨20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横向导轨21和两条平行设置的竖向导轨22,所述两条横向导轨21和两条竖向导轨22围成一封闭结构;所述轿厢30滑动设置于所述导轨20上,所述轿厢30内滑动设置有座椅32;所述牵引装置40与所述轿厢30传动连接并牵引轿厢30在所述导轨20上滑动;所述井道10内设置有多个导向装置80,所述导向装置80与所述牵引装置40信号连接;所述多个厅门50沿所述井道10设置。

可优选地在井道10内设置多个轿厢30,以增加运载效率。本实施例还优选地设置了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轿厢30、牵引装置40、导向装置80信号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轿厢30地平稳安全运行。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所述牵引装置40包括曳引机41、多个牵引齿轮42、牵引链条43、挂扣组件44、转盘45、导靴46、抱闸和电动松闸。

本实施例的在所述井道10的顶端和底端各设置了两台曳引机41,所述多个牵引齿轮42分别设置于所述导轨20周围,所述牵引链条43啮合设置在所述多个牵引齿轮42上,所述曳引机41的输出端与所述牵引齿轮42传动连接。

本实施例的所述挂扣组件44包括三个挂扣441和两个挂座442,所述三个挂扣441均匀地设置于所述牵引链条43上,所述两个挂座442设置于所述轿厢30上,所述两个挂座442在竖直方向共线,所述挂扣441和挂座442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自动扣合或脱离,所述挂扣441与挂座442配合牵引所述轿厢30移动。当轿厢30从竖向导轨22转换到横向导轨21上时,其中一个挂扣441和挂座442脱离;当轿厢30从横向导轨21转换到竖向导轨22上时,脱离的挂扣441和挂座442重新扣合。

所述转盘45转动设置在所述轿厢30上,所述导靴46固定在所述转盘45上,所述导靴46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20上,通过转盘45的转动配合轿厢30在横向导轨21和竖向导轨22上的转换。

所述抱闸设置在所述曳引机41的输出端,所述电动松闸与所述抱闸信号连接。当电梯发生故障时,专业人员进入井道,可打开所有曳引机41的抱闸,松开牵引链条43,进行人工盘车救援操作。

所述牵引装置40还包括多个辅助导引件47,所述多个辅助导引件47沿所述牵引链条43设置;所述多个辅助导引件47均包括多个辅助导引轮。

本实施例的所述轿厢30的底部设置有滚轮31,所述井道10的底部设置有导向槽11,所述导向槽11用于在所述轿厢30移动到下方的所述横向导轨21时为所述滚轮31导向。

所述轿厢30上设置有位置感应装置和红外保护装置。所述位置感应装置与所述导向配合以检测轿厢30的位置。所述红外保护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轿厢30的周围物体,尤其是轿厢的边缘位置,这样红外保护装置可实时检测器轿厢30的周围,实现“开放式”的轿厢30。

本实施例的所述轿厢30内设置有水平的座椅导轨33、照明装置34、扬声器和无线通讯器。所述座椅32滑动设置在所述座椅导轨33上,所述座椅32可伸出所述轿厢30,同时座椅32可以推开厅门50,即厅门50的打开和关闭,均可由座椅32的伸出动力来控制。座椅32伸出厅门50即打开,杜绝了人员坠井的安全隐患,厅门50的尺寸也可大幅减小,节约了电梯成本,并且厅门50的打开和关闭,均可由座椅32的伸出动力来控制,还节约了轿厢专用门电机的部分。照明装置34提供轿厢30内的照明。扬声器可以提供语音服务。无线通讯器可以在轿厢30内与电梯控制室通讯。本实施例的轿厢30内还设置有储备电源,所述储备电源为轿厢30的电气回路供电。

本实施例优选地在轿厢30内设置了多个座椅32。所述座椅32上设置有重力感应器和平层传感器;所述座椅32上还设置有操纵器和安全带,乘客可以通过操纵器进行选层或其他服务操作。

所述多个厅门50上均设置有反射装置,所述反射器与所述平层传感器配合;所述多个厅门50外还均设置有侯乘座椅。

本实施例的还优选地在井道的底部一侧设置了维修储备间60,并配备有移动挂钩70,轿厢30在横向移动的时候,可以通过移动挂钩70,人工控制挂座442从挂扣441上脱离,轿厢30的滚轮31沿导向槽11移动至维修储备间60,供轿厢30停靠或维护。本实施例还在井道内设置爬梯装置,可供受困的乘客紧急逃生使用。

本发明的循环电梯的工作原理为:

位置感应装置检测到轿厢30移动到在竖向导轨22移动至横向导轨21的边界时,控制器控制其中一个挂扣441与挂座442脱离,同时控制转盘45旋转适当角度,这样,轿厢30便在导向槽11的导向下在横向导轨21上移动;随着轿厢30移动到横向导轨21的末端处,控制器控制上述挂扣441与挂座442重新扣合,控制转盘45重新旋转回原来位置,轿厢30的滚轮31脱离导向槽11,轿厢30继续在竖向导轨22上移动。在每次轿厢30的横竖向转换时,都重复上述换向操作。

如多个乘客需要到达多个厅门50,控制器会计算相应的距离,在平层传感器检测到相应厅门50的反射装置后,曳引机41减速并停止,抱闸动作,轿厢30停止在厅门50处,厅门50打开,该乘客的座椅32从轿厢30内滑出,乘客从座椅32上下来,同时,座椅32的重力感应器感应到乘客的离开,该乘客的服务结束。如果该层还有外召电梯的乘客,则该乘客坐上座椅32,座椅32会移回轿厢30内,厅门50随即关闭,该乘客可通过操纵器进行选层和其他操作。

当所有的厅门50都关闭,红外保护装置没有检测到有乘客及随身物品超出轿厢30边沿位置的信号,控制器发出允许运行信号,曳引机41启动,驱动牵引链条43带动多个轿厢30运行。

如果某层不是乘客到达的目的楼层,或者该层有外召电梯的乘客,但是此时座椅32已全部坐满,则平层传感器不在进行平层搜索动作,更不会水平推出座椅32,只有通过扬声器进行语音提示等待的语音服务。

如果某层有乘客进行了外召电梯操作,或者某个座椅32上的乘客将该层设置为了目的楼层,控制器根据当前位置计算距该层最短的轿厢30的距离,然后驱动轿厢30运行至目的楼层站,取消该个目的楼层登记,然后,重复上述步骤。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循环电梯通过在井道内设置导轨,实现多个轿厢在导轨上的循环运转,既提高了电梯的运载能力,又提高了对相对狭小的井道空间的使用率,同时可以减掉对重装置的投入,降低成本;另外,本发明的循环电梯通过在轿厢内设置滑动的座椅32,可以为乘客提供人性化的乘坐服务,丰富了乘客对电梯的使用体验。同时,由于厅门可与座椅匹配,座椅伸出厅门即打开,杜绝了人员坠井的安全隐患,厅门的尺寸也可大幅减小,节约了电梯成本,并且厅门的打开和关闭,均可由座椅的伸出动力来控制,还节约了轿厢专用门电机的部分。本发明的循环电梯具有运载能力强、空间使用率高、成本低、人性化等优点。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