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6115发布日期:2018-07-07 12:42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梯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绳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而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垂直运载工具,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传统的电梯通过牵引绳连接轿厢,牵引绳悬挂在电动机的槽坑内,电动机转动时带动牵引绳实现轿厢的升降。

通常,一个轿厢连接有多条牵引绳,各牵引绳之间相互独立。而由于轿厢升降过程中各个牵引绳发生自身的旋转导致长度的变化不均匀性等原因,电梯运行时各牵引绳张力会各自发生变化,从而加剧了牵引绳的磨损,降低了牵引绳的使用寿命,并且导致轿厢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噪声增大。因此,现有技术中采用弹簧绳头装置以调节牵引绳的张力,调节需要人工实现且调节过程复杂。而且,牵引绳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很可能发生旋转而逐渐累积成扭力,张力与扭力的存在均会影响电梯乘客的乘坐舒适感。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轿厢连接的牵引绳张力不均匀且因扭转产生扭力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自动调节牵引绳张力并消除牵引绳因扭转而产生的扭力的绳头装置。

一种绳头装置,包括:

绳头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绳头本体开设有多个容纳腔,每个所述容纳腔包括与所述第一表面连通的开口端及与所述开口端相对设置的封闭端,所述第二表面贯穿开设有与每个所述容纳腔的所述封闭端连通的多个连接孔,每个所述连接孔的内径小于每个所述容纳腔的内径;

多个绳头杆组件,每个所述绳头杆组件可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并沿自身中心轴线方向相对所述绳头本体升降,每个所述绳头杆组件包括绳头杆及活塞,每个所述绳头杆密封穿过每个所述连接孔并经所述容纳腔的所述开口端伸出所述第一表面,每个所述活塞套设于每个所述绳头杆伸入所述容纳腔内的一端并与所述封闭端围成充满液压油的液压腔,多个所述液压腔相互连通。

上述绳头装置,绳头杆伸出绳头本体的第二表面的一端通过牵引绳连接电梯轿厢,液压腔内充满液压油,且液压油可在相互连通的液压腔之间流动。当多根绳头杆连接的牵引绳受到的张力不相等时,根据液压平衡原理,液压油在活塞的压力作用下在不同液压腔中流动,此时活塞跟随液压油的液面升降在容纳腔内上下运动,进而带动绳头杆相对绳头主体上下运动直至每组牵引绳的张力平衡时恢复静止状态,从而在无需人工调节的情况下使每组牵引绳的张力始终处于平衡状态。而且,由于绳头杆组件可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而不受其它结构限制,因而当电梯于运行过程中牵引绳发生扭转时,绳头杆组件可在容纳腔及连接孔内自由转动,所以牵引绳不会产生因扭转而积累形成的扭力。如此,该绳头装置自动调节其连接的多组牵引绳的张力,同时消除牵引绳的扭力,从而避免因多组牵引绳张力不均及扭力的产生而引起电梯轿厢振动等不良现象,提高设置有该绳头装置的电梯的乘坐舒适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绳头本体开设有连接通道,多个所述液压腔通过所述连接通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绳头本体还包括注油通道,所述注油通道连通至少一个所述液压腔与外界环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绳头装置还包括油塞,所述油塞可拆卸地封堵于所述注油通道与外界连通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绳头装置还包括调整结构,所述调整结构用于将多个所述绳头杆组件相对所述绳头本体的初始安装高度调整至预设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结构包括固定板及调整件,所述固定板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绳头本体的所述第一表面,所述调整件与所述绳头杆可分离设置,所述调整件用于调整所述绳头杆相对所述绳头本体的初始安装高度,且当所述绳头杆相对所述绳头本体的初始安装高度为预设值后,所述绳头杆通过所述调整件固定于所述固定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轴向套设于每个伸出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绳头杆外,所述调整件可拆卸地螺纹连接于所述绳头杆穿过所述第一表面伸出所述固定板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结构还包括多个限位套筒,每个所述限位套筒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板,另一端插设于每个所述容纳腔内,每个所述限位套筒远离所述固定板一侧端面可限位每个所述活塞的极限安装位置,所述极限安装位置处于所述活塞沿所述绳头杆组件的中心轴线方向升降的路径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绳头装置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凸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以限位所述活塞上升的极限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为弹性挡圈,所述弹性挡圈嵌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并部分突出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处于安装状态的绳头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绳头装置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绳头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绳头装置的调整结构与绳头杆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图3所示,本较佳实施方式的一种绳头装置100,绳头装置100包括绳头本体10及多个绳头杆组件20。绳头杆组件20通过多组牵引绳200连接电梯轿厢以带动电梯轿厢升降。

具体地,如图3所示,绳头本体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与第二表面12,绳头本体10开设有多个容纳腔13。每个容纳腔13包括与第一表面11连通的开口端及与开口端相对设置的封闭端,第二表面12贯穿开设有与每个容纳腔13的封闭端连通的多个连接孔,且每个连接孔的内径小于每个容纳腔13的内径。

如图3及4所示,每个绳头杆组件20可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并沿自身中心轴线方向相对绳头本体10升降。每个绳头杆组件20包括绳头杆22及活塞24,每个绳头杆22密封穿过每个连接孔并经容纳腔13的开口端伸出第一表面11。每个活塞24套设于每个绳头杆22伸入容纳腔13内的一端并与容纳腔13的封闭端围成充满液压油的液压腔,且多个液压腔相互连通。

上述绳头装置100,绳头杆22伸出绳头本体10的第二表面12的一端通过牵引绳200连接电梯轿厢,液压腔内充满液压油,且液压油可在相互连通的液压腔之间流动。当多根绳头杆22连接的牵引绳200受到的张力不相等时,根据液压平衡原理,液压油在活塞24的压力作用下在不同液压腔中流动,此时活塞24跟随液压油的液面升降在容纳腔13内上下运动,进而带动绳头杆22相对绳头主体10上下运动直至每组牵引绳200的张力平衡时恢复静止状态,从而在无需人工调节的情况下使每组牵引绳200的张力始终处于平衡状态。而且,由于绳头杆组件20可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而不受其它结构限制,因而当电梯于运行过程中牵引绳200发生扭转时,绳头杆组件20可在容纳腔13及连接孔内自由转动,所以牵引绳200不会产生因扭转而积累形成的扭力。如此,该绳头装置100自动调节其连接的多组牵引绳200的张力,同时消除牵引绳200的扭力,从而避免因多组牵引绳200张力不均及扭力的产生而引起电梯轿厢振动等不良现象,提高设置有该绳头装置100的电梯的乘坐舒适度。

请继续参阅1~图3,在本实施例中,绳头装置100开设有六个容纳腔13,且六个容纳腔13呈两行三列排列,绳头杆组件20也为六个,六个绳头杆组件20一一对应穿设于容纳腔13。每个绳头杆组件20伸出第二表面12的一端均连接一组牵引绳200,六组牵引绳200共同连接于一个电梯轿厢,其中一组牵引绳200可包括一根或多根牵引绳200。可以理解,容纳腔13、绳头杆组件20的数量不限于此,可根据牵引绳200的数量根据需要设置。

如图3所示,绳头本体10开设有多个连接通道15,多个液压腔通过连接通道15连通。具体地,每个连接通道15的两端分别连通相邻两个液压腔的底部,因此液压油通过连接通道15在两个液压腔之间自动流动而改变液压腔的液压油的液面高度,进而使绳头杆组件20相对绳头本体10上下移动,从而自动调节绳头杆22的张力。

进一步地,绳头本体10还包括注油通道16及油塞30,注油通道16连通至少一个液压腔与外界环境,油塞30可拆卸地封堵注油通道16与外界连通的一端。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注油通道16为两个,两个注油通道16分别开设于绳头主体1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每个注油通道16一端连通一个液压腔的底部,另一端连通第一表面11与第二表面12之间的侧壁,油塞30一端插设于注油通道16连通侧壁的一端,另一端突伸出注油通道16以便于操作者抓握。如此,液压油可通过注油通道16灌注至液压腔中,注满液压油的液压腔通过油塞30密封而形成封闭空间,从而使液压油在液压腔内流动以改变液压腔的液面高度。

绳头装置100还包括限位件40,限位件40凸设于容纳腔13的内侧壁以限位活塞24上升的极限位置,从而避免活塞24在上下运动的过程中脱离容纳腔13。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限位件40为弹性挡圈,弹性挡圈嵌设于容纳腔13的内侧壁并部分突出容纳腔13的内侧壁,且弹性挡圈的内径小于活塞24的外径。如此,弹性挡圈可阻挡活塞24的升降运动,避免活塞24在上升运动中脱离容纳腔13。可以理解,限位件40的具体结构不限于此,可根据需要设置。

如图1及图4所示,绳头装置100还包括调整结构50,调整结构50用于在电梯安装阶段时,将多个绳头杆组件20相对绳头本体10的初始安装高度调整至预设值,从而使与绳头杆组件20连接的多组牵引绳200的长度被调整至合理的预设值。

具体地,调整结构50还包括固定件58,固定件58可拆卸地连接固定板52与绳头本体10,从而将固定板52固定在绳头本体1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件58为固定螺栓,固定螺栓可拆卸地连接固定板52与绳头本体10。

进一步地,调整结构50还包括固定板52及调整件54,固定板52可拆卸地固定于绳头本体10的第一表面11,调整件54与绳头杆22可分离设置,调整结构50通过固定板52相对绳头本体10固定后,调整件54用于调整绳头杆22相对绳头本体10的初始安装高度,且当绳头杆22相对绳头本体10的初始安装高度为预设值后,绳头杆22通过调整件54固定于固定板52,从而将多组牵引绳200的长度调整至合理的预设值。

进一步地,固定板52轴向套设于每个伸出第一表面11的绳头杆22外,调整件54可拆卸地螺纹连接于绳头杆22伸出固定板52的一端。在一实施例中,调整件54为调整螺栓。

如此,当固定板52穿过绳头杆22并固定于绳头本体10的第一表面11后,可将调整件54套设于绳头杆22上,然后不断转动调整件54使其沿绳头杆22向固定板52方向运动,直至调整件54的下端面抵持于固定板52而无法继续沿绳头杆22向下运动;此时继续转动调整件54,绳头杆22则沿自身中心轴线方向向远离固定板52的方向运动,最终将绳头杆22露出固定板52的长度以及绳头杆22连接的每组牵引绳200的长度调整至合理的预设值。

进一步地,调整结构50还包括多个限位套筒56。每个限位套筒56的一端固定于固定板52,另一端插设于每个容纳腔13内以抵持活塞24的上端面,且每个限位套筒56远离固定板52一侧端面可限位每个活塞24的极限安装位置,该极限安装位置处于活塞24沿绳头杆组件20的中心轴线方向升降的路径上(即该初始位置位于由限位件40限位的极限位置与封闭端之间)。

如此,限位套筒56可限制活塞24的极限安装位置以使活塞24位于容纳腔13内并均与绳头本体10的第一表面11具有一定距离(该距离等于限位套筒56远离固定板52一侧端面相对于第一表面11的距离)。因此,当电梯安装完毕拆除调整结构50后,在液压油导致的张力平衡的过程中,每个活塞24具有一定上升空间,避免注油后绳头杆22无法向上运行而无法自动调整牵引绳200的张力大小。

上述绳头装置100在牵引绳200安装完毕但未受力的情况下进行安装,具体的安装步骤如下:

首先,将多个绳头杆组件20依次安装至对应的容纳腔13,活塞24位于容纳腔13内以与容纳腔13的封闭端围成液压腔。

之后,将固定板52放置于绳头本体10的第一表面11上并用固定件58固定,固定板52上的套筒56插入对应容纳腔13内;然后,将调整件54套入活塞杆22并转动调整件54直至调整件54抵持于固定板52,接着继续转动调整件54,从而使活塞杆22伸出固定板53合理的预设长度(如图1所示)。

之后,通过绳头本体10的注油通道16向液压腔内注入液压油,液压油通过连接通道15充满每个液压腔,然后用油塞30密封注油通道16。

最后,先后拆除调整件54与固定件58,将调整结构50从绳头本体10上完全分离、移除,使绳头装置100除去调整结构50的部分可正常工作(如图2及图3所示)。此时,多个活塞杆组件20在液压油的作用下升降以调节牵引绳200的张力。例如,当其中一组牵引绳200的张力过大时,该牵引绳200向其连接的活塞杆组件20施加向下的力,对应液压腔内的液压油在活塞24的作用下流动至其它液压腔而液面下降,从而使活塞杆组件20的高度下降,进而减小牵引绳200的张力而使每组牵引绳200的张力均相等。

上述绳头装置100,当多个绳头杆22的张力不均匀时,可根据液压平衡远离调节绳头杆22的高度而进行自我调节,无需人工干预。而当连接于绳头杆22一端的牵引绳200的作用下发生扭转时,绳头杆22可在牵引绳200的带动下自由转动,从而使牵引绳200不会因为扭转而积累形成的扭力。而且,操作者可通过调整结构50快速调节绳头杆22的安装高度而无需调节绳头杆22的初始张力。如此,安装有该绳头装置100的电梯具有较高的乘坐舒适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