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空作业平台顶部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4027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空作业平台顶部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结构,具体的说是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的顶部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高空作业平台的防撞缓冲装置,比较常见的形式是在平台围栏的下部、侧面安装缓冲垫,或是安装配置限位开关一旦碰撞即时切断整机电路的这类结构装置。在平台围栏顶部的防撞保护结构,目前或是没有提供相关保护装置,或亦是这种靠限位开关切断整机电路的杆状保护结构,缺点是1.安装繁琐,涉及到结构件的安装和整车线路的改制;2.碰撞后可能会影响限位开关的可靠性,不能确保以后的有效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使用范围广,提供一种有效的高空作业平台顶部保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空作业平台顶部保护结构,包括作业平台总成和顶部保护结构,所述作业平台总成包括围栏,所述围栏竖直的设置在下底板上,在所述围栏上设置有一个作业框架,所述顶部保护结构安装在作业框架上,所述顶部保护结构包括顶部保护框和侧部保护框;所述顶部保护框包括两个竖向固定杆,所述竖向固定杆之间通过一个连接各竖向固定杆端部的支撑杆固定连接,在竖向固定杆之间设置有一个竖向作业开口,在各竖向固定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安装支座A,所述安装支座A固定在围栏的外部侧壁上;所述侧部保护框包括两个弧形保护杆,所述弧形保护杆的一端部固定在竖向固定杆与支撑杆的连接位置,弧形保护杆的另一端通过一个安装支座B安装在围栏的内部侧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在所述弧形保护杆的中部固定有一个辅助支撑杆,所述辅助支撑杆通过一个安装支座C安装在围栏的内部侧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所述弧形保护杆包括一个横杆和对称设置横杆两侧的延伸杆,所述横杆和延伸杆之间通过一个圆弧形的连接杆A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所述支撑杆与弧形保护杆之间通过圆弧形的连接杆B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所述竖向固定杆和辅助支撑杆焊接在弧形保护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所述安装支座A、安装支座B、安装支座C通过U形螺钉固定到围栏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使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 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整体结构全部是金属结构件的焊接和组装。

2. 安装简单方便,只需直接用一些螺栓,垫片,螺母等标准件和U型螺栓,即可在平台围栏上完成安装。

3. 保护安全可靠,无需顾虑配置电气元器件的可靠性。

4. 顶部保护结构一旦碰撞顶部的障碍物,操作人员只要操作机器向下动作避开障碍物即可,此过程中机器不会被强制切断电源,避免操作者不得不反方向复位操作后才能启动机器继续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部保护结构在作业平台总成上安装位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部保护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顶部保护结构2安装在作业平台总成1前面中间位置,并通过U型螺栓和螺母将其与作业平台总成固定,将平台控制箱完全包围;

如图2所示,本顶部保护结构2主要结构为一个焊接总成3,焊接总成3通过U型螺栓4,螺母5固定到围栏上;

焊接总成3包括两个竖向固定杆,所述竖向固定杆之间通过一个连接各竖向固定杆端部的支撑杆固定连接,在竖向固定杆之间设置有一个竖向作业开口,在各竖向固定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安装支座A,所述安装支座A固定在围栏的外部侧壁上;所述侧部保护框包括两个弧形保护杆,所述弧形保护杆的一端部固定在竖向固定杆与支撑杆的连接位置,弧形保护杆的另一端通过一个安装支座B安装在围栏的内部侧壁上;

所述弧形保护杆包括一个横杆和对称设置横杆两侧的延伸杆,所述横杆和延伸杆之间通过一个圆弧形的连接杆A连接;所述支撑杆与弧形保护杆之间通过圆弧形的连接杆B连接;所述竖向固定杆和辅助支撑杆焊接在弧形保护杆上;

在所述弧形保护杆中部的横杆处固定有一个辅助支撑杆,所述辅助支撑杆通过一个安装支座C安装在围栏的内部侧壁上,辅助支撑杆与延伸杆平行;

所述安装支座A、安装支座B、安装支座C通过U形螺钉和螺母固定到围栏上。

本结构的技术进步有:

1.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整体结构全部是金属结构件的焊接和组装。

2.安装简单方便,只需直接用一些螺栓,垫片,螺母等标准件和U型螺栓,即可在平台围栏上完成安装。

3.保护安全可靠,无需顾虑配置电气元器件的可靠性。

4.顶部保护结构一旦碰撞顶部的障碍物,操作人员只要操作机器向下动作避开障碍物即可,此过程中机器不会被强制切断电源,避免操作者不得不反方向复位操作后才能启动机器继续工作。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