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6042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装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包装盒。



背景技术:

随着“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的发展,VR设备已经进入人们的生活,并应用与电子游戏、影视等领域。VR设备是一种可实现立体视觉的头戴显示装置,其原理为利用人眼的双目立体视觉原理,通过其内部设置的显示装置在人的左右眼形成各自独立的图像,以产生出有空间感的立体视觉效果。

目前常见的VR设备有具备独立屏幕的专业级VR设备、和利用手机作为显示屏幕的VR眼镜盒子。专业级VR设备因其产品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且技术含量较高,且需要专业软件支持,普及率较低,多用于专业场合;而VR眼镜盒子因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且技术门槛低,多作为入门级VR设备使用,其普及率较高。

尽管VR眼镜盒子具有上述优点,但对于多数想采用便捷方式体验VR设备的用户而言,使用VR眼镜盒子时仍需单独购买或制作,具有一定程度的使用门槛,一定程度上降低了VR设备的普及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装盒,可实现手机包装和VR眼镜盒子的功能,手机用户无需单独购买VR眼镜盒子即可体验VR设备,提高了VR设备的普及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包装盒,包括:

盒体,所述盒体包括用于围成一侧开口的长方体结构的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其中,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相对设置、且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底边与所述底板对应的侧边连接,第三侧板位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且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连接,第四侧板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且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盒体内部设有用于支撑手机的支撑机构;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两个排列方向与所述底板平行、用于安装透镜的通孔,且在位于两个所述通孔之间的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一侧板的连接处设有用于避让鼻梁的缺口;

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包括可相互折叠的多个盖板,其中,一个所述盖板的侧边与所述盒体具有开口的侧边连接;

当所述盖板组件处于所述收拢状态时,所述盖板叠置于所述第二侧板背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

当所述盖板组件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开口被所述盖板覆盖,且每个所述盖板的至少一部分均与所述第一侧板垂直、并在所述第一侧板背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突出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盖板突出于所述第一侧板的部分依次拼接形成一遮光罩。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和第三盖板,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二盖板和所述第三盖板均为矩形板;

所述第一盖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边和第二边、和相对的第三边和第四边;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的边长与所述第二侧板中位于所述开口处的侧边的边长相等,所述第三边和所述第四边的边长与所述第二侧板中垂直于所述底板的边的边长相等;

所述第二盖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边和第二边、和相对的第三边和第四边;所述第二盖板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的边长与所述第一盖板的第三边和第四边的边 长相等,所述第二盖板的第三边和第四边的边长小于等于所述第一盖板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的边长;

所述第三盖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边和第二边、和相对的第三边和第四边;所述第三盖板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的边长与所述第一盖板的第三边和第四边的边长相等,所述第三盖板的第三边和第四边的边长小于等于所述第一盖板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的边长。

结合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盖板的第三边和第四边的边长与所述第四盖板的第三边和第四边的边长相等。

结合上述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盖板的第三边或第四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三盖板的第三边或第四边的长度之和小于等于所述第一盖板的第一边或第二边的长度。

在该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盖板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的边长与所述第一盖板的第三边和第四边的边长相等、所述第三盖板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的边长与所述第一盖板的第三边和第四边的边长相等、所述第二盖板的第三边和第四边的边长小于等于所述第一盖板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的边长、所述第三盖板的第三边和第四边的边长小于等于所述第一盖板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的边长,则在盖板组件处于所述收拢状态并叠置于所述第二侧板背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时,三个盖板叠置后的面积可不超出第二侧板的面积,因此在盖板组件处于所述收拢状态时,可使所述盒体继续保持长方体结构,以便于所述盒体放置入盒盖中。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盖板的第一边与所述第二侧板中位于所述开口处的侧边连接,且所述第一盖板可绕其第一边翻折;所述第一盖板的第三边与所述第二盖板的第一边连接,且所述第二盖板可绕其第一边翻折;所述第一盖板的第四边与所述第三盖板的第一边连接,且所述第三盖板可绕其第一边翻折;

在所述盖板组件处于所述收拢状态时,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侧板背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贴合,所述第二盖板和所述第三盖板均与所述第一盖板贴 合;

在所述盖板组件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二盖板和所述第三盖板均翻折至与所述第一盖板垂直,且所述第一盖板的第二边、所述第二盖板的第二边和所述第三盖板的第二边均绕所述第一盖板的第一边翻折至所述第一侧板一侧。

在该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二盖板、所述第三盖板之间相互连接,所述盖板组件在处于所述收拢状态时,所述第二盖板绕其第一边翻折至与所述第一盖板贴合,所述第三盖板绕其第一边翻折至与所述第一盖板贴合,所述第一盖板绕其第一边翻折至与所述第二侧板贴合,以使三个盖板叠置于所述第二侧板背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此时盒体保持长方体结构,且其开口为外露状态;

在所述盖板组件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二盖板绕其第一边翻折至与所述第一盖板垂直,所述第三盖板绕其第一边翻折至与所述第一盖板垂直,三个盖板共同绕所述第一盖板的第一边旋转至所述第一盖板将上述开口盖合,且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三侧板或所述第四侧板贴合,所述第三盖板与所述第四侧板或所述第三侧板贴合,则三个盖板均翻折至与所述第一盖板垂直,且所述第一盖板的第二边、所述第二盖板的第二边和所述第三盖板的第二边均绕所述第一盖板的第一边翻折至所述第一侧板一侧,三个盖板突出于所述第一侧板的部分拼接成一个三面围绕所述第一侧板的遮光罩。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盖板的第一边与所述第二侧板平行并背离所述底板的边连接,且所述第一盖板可绕其第一边翻折;所述第二盖板的第一边与所述第二侧板垂直于所述底板的一个边连接,且所述第二盖板可绕其第一边翻折;所述第三盖板的第一边与所述第二侧板垂直于所述底板的另一个边连接,且所述第三盖板可绕其第一边翻折;

在所述盖板组件处于所述收拢状态时,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侧板背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贴合,所述第二盖板和所述第三盖板均与所述第一盖板贴 合;

在所述盖板组件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二盖板和所述第三盖板均翻折至与所述第一盖板垂直,且所述第一盖板的第二边、所述第二盖板的第二边和所述第三盖板的第二边均绕所述第一盖板的第一边翻折至所述第一侧板一侧。

在该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二盖板、所述第三盖板分别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盖板组件在处于所述收拢状态时,所述第一盖板首先绕其第一边翻折至与所述第二侧板贴合,然后所述第二盖板绕其第一边翻折至与所述第一盖板贴合,所述第三盖板绕其第一边翻折至与所述第一盖板贴合,以使三个盖板叠置于所述第二侧板背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此时盒体保持长方体结构,且其开口为外露状态;

在所述盖板组件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盖板绕其第一边翻折至其将所述开口盖合,且所述第二盖板绕其第一边翻折至与所述第三侧板或所述第四侧板贴合,所述第三盖板绕其第一边翻折至与所述第四侧板或所述第三侧板贴合,则三个盖板均翻折至与所述第一盖板垂直,且所述第一盖板的第二边、所述第二盖板的第二边和所述第三盖板的第二边均绕所述第一盖板的第一边翻折至所述第一侧板一侧,三个盖板突出于所述第一侧板的部分拼接成一个三面围绕所述第一侧板的遮光罩。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用于将透镜安装于所述通孔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包括沿其周向设置且开口背离其轴心线的第一凹槽、和沿其周向设置、开口朝向其轴心线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与所述通孔配合安装,所述第二凹槽用于安装所述透镜。

在该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采用连接环将透镜与盒体结合,可简化盒体的结构,且使透镜便于安装。

结合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环由柔性材料制备。

在该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环由柔性材料制备,可在其内部安装透镜和将其安装到通孔上时产生较大形变,以便于装配。

结合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环由橡胶材料制备。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盖板的第二长边上设有用于给人的脸部让位的第一缺口。

结合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缺口为弧形缺口。

在该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缺口可在用户观看时与用户的前额部分贴合,进一步提高盖板组件拼接成的遮光罩的遮光能力,提升观看效果,且可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盒体内壁的翻板,所述翻板可翻折至与所述盒体的内壁贴合,且翻折至与所述第二侧板平行,以使其朝向所述第二侧板一侧的面与所述第二侧板配合形成一用于放置手机的容纳部。

结合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翻板为两个且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上。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包装盒还包括内盒体和盒盖,在所述盖板组件处于所述收拢状态时,所述内盒体可由所述盒体的开口处放置于所述盒体内,且所述盒盖可套设于所述盒体外侧。

在该优选方式中,内盒体可用于在手机售卖或运输时放置手机及其配件,盒盖可用于在手机售卖或运输时起到防护盒体和内盒体的作用。

第一方面提供的包装盒的盒体在实现其手机包装功能时,其盖板组件处于收拢状态,可在其内部可存放手机及其配件,并通过其上设置的开口进行手机及其配件的取放;

在该盒体实现其VR眼镜盒子功能时,将手机通过支撑机构放置于盒体内, 且使手机屏幕朝向第一侧板一侧,并在通孔上安装透镜,同时使该盒体的盖板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此时开口被盖板覆盖以防止漏光,且盖板在第一侧板一侧拼接形成遮光罩,以用于用户在该侧进行观看,该状态下的盒体配合手机上的VR软件即可实现其VR显示功能;

该包装盒的盒体同时具有包装盒和VR眼镜盒子的功能,该包装盒的用户无需单独购买VR设备即可通过该包装盒体验VR显示效果,进一步提高了VR设备的普及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包装盒的盖板组件的连接关系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包装盒的盖板组件的连接关系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提供的包装盒在其盖板组件处于收拢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提供的包装盒在其盖板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提供的包装盒内的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装盒的盒盖、盒体和内盒体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包装盒,参见图1所示,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该包装盒包括盒体10,盒体10为一侧具有开口的长方体结构,该长方体结构由底板15、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13和第四侧板14围成,开口位于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13和第四侧板14之间,且与底板15相对;

其中,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相对设置、且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的底边与底板15对应的侧边连接,第三侧板13位于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之间、且与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连接,第四侧板14位于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之间、且与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连接;

盒体10内部设有用于支撑手机的支撑机构,参见图8所示,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盒体10内部的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支撑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三侧板13和所述第四侧板14上的翻板16,所述翻板16可翻折至与所述盒体10的内壁贴合,并可翻折至与所述第二侧板12平行,以使其朝向所述第二侧板12一侧的面与所述第二侧板12配合形成一用于放置手机的容纳部;

第一侧板11上设有两个排列方向与底板15平行、用于安装透镜的通孔111,每个通孔111的直径优选为30mm-40mm,两个通孔111的中心矩优选为 45mm-75mm;在位于两个通孔111之间的底板15和第一侧板11的连接处设有用于避让鼻梁的第一缺口112。

上述盒体10可由纸板或瓦楞纸制成,且其外部可覆盖铜版纸。

该包装盒还包括盖板组件20,盖板组件20包括可相互折叠的第一盖板21、第二盖板22和第三盖板23,第一盖板21、第二盖板22和第三盖板23均为矩形板;

参见图2所示,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盒的盖板组件20连接关系分解示意图,第一盖板21包括相对的第一边211和第二边212、和相对的第三边213和第四边214;第一盖板21的第一边211和第二边212的边长与第二侧板12中位于开口处的侧边的边长相等,第三边213和第四边214的边长与第二侧板12中垂直于底板15的边的边长相等;

第二盖板22包括相对的第一边221和第二边222、和相对的第三边223和第四边224;第二盖板22的第一边221和第二边222的边长与第一盖板21的第三边213和第四边214的边长相等,第二盖板22的第三边222和第四边224的边长小于等于第一盖板21的第一边211和第二边212的边长;

第三盖板23包括相对的第一边231和第二边232、和相对的第三边233和第四边234;第三盖板23的第一边231和第二边232的边长与第一盖板21的第三边213和第四边214的边长相等,第三盖板23的第三边233和第四边234的边长小于等于第一盖板21的第一边211和第二边212的边长;

第二盖板22的第三边223和第四边224的边长与第三盖板23的第三边233和第四边234的边长相等,且第二盖板22的第三边223或第四边224的长度与第三盖板23的第三边233或第四边234的长度之和等于第一盖板21的第一边211或第二边212的长度;

第一盖板21的第一边与第二侧板12中位于开口处的侧边连接,且第一盖板21可绕其第一边翻折;第一盖板21的第三边与第二盖板22的第一边连接,且第二盖板22可绕其第一边翻折;第一盖板21的第四边与第三盖板23的第 一边连接,且第三盖板23可绕其第一边翻折。

上述第一盖板21、第二盖板22和第三盖板23均可与盒体10采用相同材质制备,如采用硬纸板或瓦楞纸材料,且其外边面也可覆盖有铜版纸,每两个相互连接的盖板之间形成有折痕,以使各盖板绕该折痕翻折。

参见图5所示,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盒在盖板组件20处于收拢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第一盖板21、第二盖板22、第三盖板23之间相互连接,盖板组件20在处于收拢状态时,第二盖板22绕其第一边翻折至与第一盖板21贴合,第三盖板23绕其第一边翻折至与第一盖板21贴合,第一盖板21绕其第一边翻折至与第二侧板12贴合,以使三个盖板叠置于第二侧板12背离第一侧板11的一侧,此时盒体10保持长方体结构,且其开口为外露状态;

参见图6所示,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盒在盖板组件20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中处于收拢状态的盖板组件20在沿图1中所示的A方向翻折后可处于图6中所示的展开状态;在盖板组件20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二盖板22绕其第一边翻折至与第一盖板21垂直,第三盖板23绕其第一边翻折至与第一盖板21垂直,三个盖板共同绕第一盖板21的第一边沿图1中所示的A方向旋转至第一盖板21将上述开口盖合,且第二盖板22与第三侧板13或第四侧板14贴合,第三盖板23与第四侧板14或第三侧板13贴合,则三个盖板均翻折至与第一盖板21垂直,且第一盖板21的第二边、第二盖板22的第二边和第三盖板23的第二边均绕第一盖板21的第一边翻折至第一侧板11一侧,三个盖板突出于第一侧板11的部分拼接成一个三面围绕第一侧板11的遮光罩。

本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盒的盒体10在实现其手机包装功能时,如图5所示,其盖板组件20处于收拢状态,可在其内部可存放手机及其配件,并可通过开口进行手机及其配件的取放;

在该盒体10实现其VR眼镜盒子功能时,需将手机通过支撑机构放置于盒体10内,且使手机屏幕朝向第一侧板11一侧,如图6所示,还需在每个通 孔111上安装透镜,且使该盒体10的盖板组件20处于展开状态,此时开口被盖板覆盖以防止漏光,且盖板在第一侧板11一侧拼接形成遮光罩,以用于用户在该侧进行观看,该状态下的盒体10配合手机上的VR软件即可实现其VR显示功能;

因该包装盒的盒体10同时具有包装盒和VR眼镜盒子的功能,该包装盒的用户无需单独购买VR设备即可通过该包装盒体10验VR显示效果,进一步提高了VR设备的普及率。

实施例二:

参见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包装盒,包括:

盒体10,本实施例中的盒体10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盒体10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盖板组件20,盖板组件20包括可相互折叠的第一盖板21、第二盖板22和第三盖板23,第一盖板21、第二盖板22和第三盖板23均为矩形板,其边长关系均与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各盖板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4所示,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盒的盖板组件的连接关系分解示意图,第一盖板21的第一边211与第二侧板12平行并背离底板15的边连接,且第一盖板21可绕其第一边211翻折;第二盖板22的第一边221与第二侧板12垂直于底板15的一个边连接,且第二盖板22可绕其第一边221翻折;第三盖板23的第一边231与第二侧板12垂直于底板的另一个边连接,且第三盖板23可绕其第一边231翻折;

本实施例中,第一盖板21、第二盖板22、第三盖板23分别与第二侧板12连接,参见图5所示,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盒在其盖板组件20处于收拢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中所示的盖板组件20在进入收拢状态时,第一盖板21首先绕其第一边211翻折至与第二侧板12贴合,然后第二盖板22绕其第一边221翻折至与第一盖板21贴合,第三盖板23绕其第一边231翻折至与第一盖板21贴合,以使三个盖板叠置于第二侧板12背离第一侧板11的一 侧,此时盒体10保持长方体结构,且其开口为外露状态;

参见图6所示,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盒在其盖板组件20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在图3中所示的盖板组件20进入展开状态时,第二盖板22绕其第一边221沿图3中的C方向翻折至与第三侧板13贴合,第三盖板23绕其第一边231沿图3中的D方向翻折至与第四侧板14贴合,第一盖板21绕其第一边211沿图3中的B方向翻折至将开口盖合,则三个盖板均翻折至与第一盖板21垂直,且第一盖板21的第二边212、第二盖板22的第二边222和第三盖板23的第二边232均绕第一盖板21的第一边211翻折至第一侧板11一侧,三个盖板突出于第一侧板11的部分拼接成一个三面围绕第一侧板的遮光罩。

本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盒的盒体10在实现其手机包装功能时,如图5所示,其盖板组件20处于收拢状态,可在其内部可存放手机及其配件,并可通过开口进行手机及其配件的取放;

在该盒体10实现其VR眼镜盒子功能时,需将手机通过支撑机构放置于盒体10内,且使手机屏幕朝向第一侧板11一侧,如图6所示,还需在每个通孔111上安装透镜,且使该盒体10的盖板组件20处于展开状态,此时开口被盖板覆盖以防止漏光,且盖板在第一侧板11一侧拼接形成遮光罩,以用于用户在该侧进行观看,该状态下的盒体10配合手机上的VR软件即可实现其VR显示功能;

因该包装盒的盒体10同时具有包装盒和VR眼镜盒子的功能,该包装盒的用户无需单独购买VR设备即可通过该包装盒体10验VR显示效果,进一步提高了VR设备的普及率。

参见图6所示,一种优选方式中,上述包装盒还包括用于将透镜40安装于通孔的连接环30,如图7所示,图7为连接环30的结构示意图,连接环30包括沿其周向设置且开口背离其轴心线的第一凹槽31、和沿其周向设置、开口朝向其轴心线的第二凹槽32;第一凹槽31用于与通孔111配合安装,第二凹 槽32用于安装透镜40。

采用连接环30将透镜40与盒体10结合,则在盒体10上不需设置用于安装透镜40的其他结构,可简化盒体10的制备工艺,且使透镜40便于安装。

优选地,连接环30由柔性材料制备,因此连接环30可在其内部安装透镜40和将其安装到通孔111上时产生较大形变,以便于装配。

具体地,连接环30由橡胶材料制备,如可采用硅胶材料制备。

如图2和图4所示的一种优选方式中,第一盖板21的第二边212上设有用于给人的脸部让位的第二缺口215。优选地,第二缺口215为弧形缺口。

第二缺口215可在用户观看时与用户的前额部分贴合,进一步提高盖板组件20拼接成的遮光罩的遮光能力,提升观看效果,且可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一种优选方式中,盒体10和盖板组件20上设置有用于在盖板组件20处于展开状态时使每个盖板保持固定位置的固定机构,优选地,该固定机构为对应设置于第三侧板13和第二盖板22上的磁性扣或粘扣、和对应设置于第四侧板14和第三盖板23上的磁性扣或粘扣。

一种优选方式中,盒体10上设置有头带安装部,头带用于安装用于将盖板组件20处于展开状态时的包装盒固定于用户头部,头带和头带安装部可采用卡扣、磁性扣或粘扣等可拆卸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参见图9所示,上述的包装盒还包括内盒体50和盒盖60,图9为上述包装盒的盒盖60、盒体10和内盒体50的装配示意图,在盖板组件20处于收拢状态时,内盒体50可由盒体10的开口处放置于盒体10内,且盒盖60可套设于盒体10外侧。

内盒体50可用于在手机售卖或运输时放置手机及其配件,盒盖60可用于在手机售卖或运输时起到防护盒体10和内盒体50的作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 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