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盘绕后的端部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2278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电缆盘绕后的端部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收集盘绕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缆盘绕后的端部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电缆盘是电缆制造、存储、运输、安装等过程中的重要装备,木电缆盘由两块侧板和一个筒体连接而成,强度高、钢度大,经机加工及动平衡检验后,高速运转平稳。电缆缠绕在筒体上需要固定才能确保不会松散,现有的固定结构是将电缆的两端用抱箍固定在侧板上,固定时将电缆卡在抱箍内圈然后用螺丝将抱箍固定在侧板上,拆卸时则需要先拧开螺丝取下抱箍才能放开电缆,固定和拆卸都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缺陷,提供一种电缆盘绕后的端部定位结构,结构可靠,使用方便快捷。

电缆盘绕后的端部定位结构,包括筒体,固定在筒体两端面的第一、第二侧板,电缆紧密缠绕在筒体上,所述电缆的起始端从第一侧板的内侧穿出固定在第一侧板的外侧面上,电缆的末端通过固定件固定在第二侧板的内侧面,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带、限位套,电缆的末端左右两侧的第二侧板上设有第一、第二固定孔,固定带的前端从第一固定孔穿进绕过电缆本体再由第二固定孔穿出,固定带末端设有的卡头抵住第一固定孔的外端口,固定带的内侧面设有倒刺状卡齿,所述限位套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孔内,限位套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卡齿咬合固定的卡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第一侧板上设有供电缆起始端穿过的斜通孔,斜通孔的倾斜方向与电缆起始端的弯曲方向相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电缆的起始端通过抱箍固定在第一侧板的外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电缆的末端至少设有两个固定件,相邻固定件之间相距8-15c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限位套与所述第二固定孔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电缆的起始端受力相对较大,穿过第一侧板通过抱箍固定在第一侧板的外侧面,固定方式可靠;电缆的末端通过固定带捆绑固定,固定方式可靠,固定时将固定带前端插入限位套后拉紧即可,拆卸时直接剪断固定带即可,方便拆卸,使用方便快捷,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固定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的电缆盘绕后的端部定位结构,包括筒体3,固定在筒体3两端面的第一、第二侧板1、2,电缆4紧密缠绕在筒体3上,电缆4的起始端从第一侧板1的内侧穿出固定在第一侧板1的外侧面上,第一侧板1上设有供电缆4起始端穿过的斜通孔13,斜通孔13的倾斜方向与电缆4起始端的弯曲方向相同,电缆4的起始端通过抱箍14固定在第一侧板1的外侧面上。抱箍通过螺丝固定在第一侧板上,固定结构紧固、可靠。

本实施例中,电缆4的末端通过固定件5固定在第二侧板2的内侧面,固定件5包括固定带6、限位套7,电缆的末端左右两侧的第二侧板2上设有第一、第二固定孔8、9,固定带6的前端从第一固定孔8穿进绕过电缆本体再由第二固定孔9穿出,固定带6末端设有的卡头10抵住第一固定孔8的外端口,固定带6的内侧面设有倒刺状卡齿11,限位套7位于第二固定孔9内,限位套7的内壁上设有与卡齿11咬合固定的卡槽12。这样固定带的两端即可限位,拉拽固定带前端即可绑紧电缆本体,固定方式简单、可靠。

本实施例中,电缆4的末端至少设有两个固定件5,相邻固定件之间相距8-15cm,限位套7与所述第二固定孔9过盈配合,确保固定的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