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叉车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8947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叉车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叉车系统,属于叉车自动化控制系统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厂区的扩大,叉车的使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叉车主要通过叉脚进行货物的移动,需要驾驶员人工的操作叉脚进行上下移动,直到叉脚达到预定高度,才可以放下或者提起货物,因此叉车经常需要驾驶员的反复调整,以保证货物摆放的精确度,但此过程花费时间长,降低了整体的货物运输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叉脚移动需要反复调整浪费时间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叉车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组合式叉车控制系统,包括一个操作板和一个监控板,在所述操作板上阵列设置有若干定位开关,所述定位开关包括连接触点A-A和连接触点A-B,所述监控板固定在叉车的门架上,监控板包括一个固定在叉车门架上的滑轨,滑轨上阵列设置有若干组触点B,每组触点B包括连接触点B-A和连接触点B-B,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一个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固定在叉车的叉脚上并伴随叉脚进行移动,滑块上设置有一个导电材料制成的导电片,所述导电片压紧在滑轨的表面;其中每组连接触点A-A和连接触点B-A之间通过导线连通,各连接触点A-B均连接在一个总线A上,各连接触点B-B均连接在一个总线B上,叉脚的驱动电路包括一个控制继电器,总线A或总线B上设置有一个继电器驱动电源,总线A和总线B设置在控制继电器的常断控制触点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包括一个滑块本体,在滑块本体上设置有一个条形沟槽,在沟槽内设置有一个滑动板,滑动板与条形沟槽的一侧壁之间通过螺杆活动连接,在活动板与条形沟槽内壁之间构成一个夹紧区间,叉脚设置在夹紧区间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轨采用尼龙块制成,所述触点B为若干嵌入到滑轨内的金属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导电片为圆弧状,弹性压紧与滑轨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传统电路结构的一个控制电路,实现了叉车的叉脚的定位控制,在选择好叉车所需要高度的开关后,叉车会在移动至预定高度后自己停止工作,不再需要驾驶员进行反复的调整,极大的节约了时间。

2、尼龙材料不仅顺滑度高,环境耐受性好,而且易于加工,方便针对不同规格的叉车门架进行改良。

3、弹性材料的导电片可以保证压紧的效率,防止松脱。

4、滑块采用可拆卸的夹紧结构,可以根据不同规格的叉脚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位开关;2、操作板;3、滑轨;4、触点B;5、电源;6、控制继电器;7、导电片;8、滑块;9、滑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组合式叉车控制系统,包括一个操作板和一个监控板,在所述操作板上阵列设置有若干定位开关,所述定位开关包括连接触点A-A和连接触点A-B,所述监控板固定在叉车的门架上,监控板包括一个固定在叉车门架上的采用尼龙块制成的滑轨,滑轨上阵列设置有若干组触点B,每组触点B包括连接触点B-A和连接触点B-B,其中连接触点B-A和连接触点B-B均为嵌入到滑轨内的金属螺杆,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一个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固定在叉车的叉脚上并伴随叉脚进行移动,滑块上设置有一个导电片,所述导电片压紧在滑轨的表面;其中每组连接触点A-A和连接触点B-A之间通过导线连通,各连接触点A-B均连接在一个总线A上,各连接触点B-B均连接在一个总线B上,叉脚的驱动电路包括一个控制继电器,总线A或总线B上设置有一个继电器驱动电源,总线A和总线B设置在控制继电器的常断控制触点上。

所述滑块包括一个滑块本体,在滑块本体上设置有一个条形沟槽,在沟槽内设置有一个滑动板,滑动板与条形沟槽的一侧壁之间通过螺杆活动连接,在活动板与条形沟槽内壁之间构成一个夹紧区间,叉脚设置在夹紧区间内,导电片采用弹性钢片制成,导电片为圆弧状,弹性压紧与滑轨的表面。

安装时,先将操作板安装到驾驶室内,开关为定位开关,不带回位机构,将监控板安装到叉车的门架上,滑块一端固定到叉脚上,在叉脚移动时,滑块相对滑轨进行滑动;

在按下对应的开关后,滑块开始移动,当移动到对应位置时,连接触点B-A和连接触点B-B被导电片接通,此时连接触点B-A和连接触点A-A采用导线连通,而连接触点A-B和连接触点B-B之间连接有控制继电器,从而整个控制继电器的驱动电路被导通,常断电磁触点被放下,电机停止转动,叉脚停止移动,从而实现定高度自动停止。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