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储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0826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装式储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储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装式储罐。



背景技术:

现有的拼装式钢储罐,每片壁板间的连接方式无法兰,采用板与板间搭接,搭接处有贯通的孔,在罐体内侧穿入螺栓,在罐体外用螺母拧紧,将整个罐一片片围成筒体,内装液体;尽管螺栓部位有密封件,但大量螺栓不可避免的会有部分螺栓出现渗漏;进油管进入罐内为直口,液体会冲击罐内部件,形成震动和液体飞溅;罐帽靠重力浮搁在罐壁上,当风大时会使得罐帽吹移位或抬起,使罐内进水;液位系统焊接安装在罐帽上,当风大时会使得罐帽吹移位或抬起,使液位系统毁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组装式储罐,该储罐包括底板、多个壁板、罐帽、进油管、导流管、液位测量计、温度测量计、出油装置和加热装置;

所述底板的板边与多个壁板的底边相连接,相邻的壁板的侧边相连接,底板与多个壁板围成储罐本体,罐帽盖在储罐本体的上端;所述液位测量计设置在壁板的顶端,进油管设置在壁板的外侧,进油管的出油管口与设置在壁板内侧的导流管的入口相连接,导流管的出口面向壁板的内壁;温度测量计设置在储罐内腔的中部,用于测量储罐内液体的温度;出油装置和加热装置设置在储罐内腔的下部。

所述的出油装置包括第一出油管、第二出油管、浮筒和限位绳;所述第一出油管设置在壁板的下部,第一出油管的出油管口设置在储罐外部,抽油管口设置在储罐的内部;第二出油管的上部通过浮筒悬挂在储罐内部的液体中,一端的管口与第一出油管的抽油管口相铰接,另一端的管口相对于壁板的壁面向下倾斜;限位绳的一端设置在第二出油管的管口处,另一端管口设置在第二出油管位于最大高度时,第二出油管一端的管口与另一端的管口之间的壁板上,限位绳用于控制第二出油管的摆动角度。

所述的罐帽包括护栏、小帽、限位挡板和多个盖板;所述多个盖板的顶端相连接,相邻的盖板的侧边相连接,盖板的顶端连接处的上方设置有防止雨水渗漏的小帽;罐帽的帽沿设置有护栏,帽沿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挡板。

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加热器和设置在壁板下部的分油缸;分油缸连接加热器,用于为加热器添加介质。

所述的壁板的一个侧边设置有密封条,密封条与相邻的壁板侧边相连接的缝隙过盈配合。

所述的底板设置有取油凹槽,出油装置的抽油管口设置在取油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组装式储罐,能够快速进行拆装,密封效果好,没有渗漏现象,运输方便,可重复安装/拆除使用,进油平稳,减少液体飞溅和冲击,出油装置由1组管构成,可同时实现高低等不同液位及清空油作用,设备的抗风性增强,加热效果好,时间短,取油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组装式储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罐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壁板间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为底板,2为壁板,3为罐帽,4为进油管,5为导流管,6为液位测量计,7为温度测量计,8为护栏,9为小帽,10为限位挡板,11为盖板,12为第一出油管,13为第二出油管,14为浮筒,15为限位绳,16为取油凹槽,17为加热器,18为分油缸,19为法兰板,20为密封条,21为液位面,22为连接螺栓,23为壁板1,24为壁板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组装式储罐,该储罐包括底板1、多个壁板2、罐帽3、进油管4、导流管5、液位测量计6、温度测量计7、出油装置和加热装置;其中,

所述底板1的板边与多个壁板2的底边相连接,相邻的壁板2的侧边相连接,底板1与多个壁板2围成储罐本体,罐帽3盖在储罐本体的上端;所述进油管4设置在壁板2的顶端,进油管4的进油管口设置在储罐本体的外部,出油管口设置在储罐本体的内部,并与导流管5的入口相连接,导流管5的出口面向壁板2的内壁,导流管5与壁板2的内壁之间的角度范围为45度到75度;液位测量计6通过固定装置设置在另一个壁板2的顶端,测量头设置在储罐本体的内部,显示屏设置在壁板2的外壁上;温度测量计7设置在壁板2的下部,与底板的距离为1.5米到5米之间,测量头设置在储罐本体的内部,浸泡在液位面21以下的液体中,显示屏设置在壁板2的外壁,温度测量计7用于测量储罐内油的温度,并在显示屏上进行显示;出油装置和加热装置设置在壁板2的下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出油装置包括第一出油管12、第二出油管13、浮筒14和限位绳15;所述第一出油管12设置在壁板2的下部,第一出油管12的出油管口设置在储罐外部,抽油管口设置在储罐的内部;第二出油管13的最高点通过浮筒14悬挂在储罐内部的液体中,下端的管口与第一出油管12的抽油管口相铰接,使第二出油管13可以上下摆动,另一端的管口相对于壁板2的壁面向下倾斜;限位绳15的一端设置在第二出油管13的管口处,另一端管口设置在第二出油管13位于最大高度时,第二出油管13一端的管口与另一端的管口之间的壁板2上,限位绳15用于控制第二出油管的摆动角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的罐帽3包括护栏8、小帽9、限位挡板10和多个三角形盖板11;所述多个盖板11的顶点相连接,相邻的盖板11的侧边相连接,形成伞形结构,盖板11的顶端连接处的上方设置有防止雨水渗漏的小帽9;罐帽3的帽沿设置有可调节的护栏8,帽沿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挡板10,限位挡板10垂直于盖板11的内表面,护栏8和限位挡板10用于防止风吹时罐帽3移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储罐底部,即底板1设置有取油凹槽16,当第二出油管13位于最小高度时,另一端的管口位于取油凹槽16中,并且管口贴近取油凹槽16的底面,用于当储罐内油少的情况下抽取和清空油;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底板1上的加热器17和设置在壁板2的下部的分油缸18;分油缸18连接加热器17,用于为加热器17添加燃料等介质;

本实施例中,壁板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壁板2的侧边设置有法兰板19和密封条20,法兰板19与壁板2的侧边相垂直,壁板123和壁板224相连接时,采用连接螺栓22在壁板2外连接,不穿过壁板2,避免了螺栓渗漏,相邻的壁板2侧边相连接时,密封条20与连接处的缝隙过盈配合,增加罐壁连接强度,连接处的结构放大图如图4所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底板1、壁板2和盖板11均采用钢板制成,液位测量计采用浮球液位计,分油缸18和温度测量计7均采用法兰结构,便于拆卸和安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