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旁操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7878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旁操控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操控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旁操控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很多机械设置有机旁操作箱,例如:C2型转子式翻车机适用于冶金行业的焦化厂、烧结厂等用于翻卸各种准轨铁路火车车皮运载的煤碳、矿石及其他散装物料。C2型转子式翻车机由翻车机转子、重车调车机、迁车台、空车调车机四部分构成。

现有的翻车机各部分机旁操控系统包括,如图1所示,重车调车机101,设置在重车调车机101上的重车调车机机旁操作箱102,翻车机转子201,设置在翻车机转子201旁边的转子机旁操作箱202,迁车台301,设置在迁车台对面的迁车台机旁操作箱302,空车调车机401,设置在空车调车机上的空车调车机机旁操作箱402。

综上所述,根据上述机旁操作箱的分布情况,现有的机旁操控系统,暴露出众多安全隐患等问题,1,在需要机旁操作时,作业人员需要至少两人才能将翻车机各部分同时运转起来,而且翻车机在作业期间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及不适合作业人员在现场来回走动。2,重车调车机、迁车台、空车调车机供电系统都是采用吊挂电缆形式供电的,每个机旁操作箱需要2到3根控制电缆,这样,就减少了工字钢轨道,电缆滑车等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增加了安全隐患和故障率。3,控制电缆与众多动力电缆和信号电缆等一同敷设,不仅会出现电磁场干扰等危害因素,在前期敷设和后期维护更换的时候,也会相应的增加工作量等。

所以,如何提高翻车机操控系统的整体性,稳定性,安全性,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机旁操控系统,该机旁操控系统结构简单,区域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可提高其所针对的机械操控系统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机械的故障率和停机率,增加各部分供电系统各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方便对吊挂电缆的维护和更换,降低成本,减少作业人员的维修量,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工作时间,保障生产顺行。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机旁操控系统,包括控制电缆、可移动操作箱、供所述可移动操作箱运行的滑轨、若干吊挂滑车、吊挂滑车运行轨道以及牵引线,所述若干吊挂滑车依次滑行设置于所述吊挂滑车运行轨道上,相邻所述吊挂滑车之间、可移动操作箱与某一最外侧吊挂滑车之间通过所述牵引线连接,所述控制电缆自另一最外侧吊挂滑车起依次通过所述若干吊挂滑车后连接到所述可移动操作箱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机旁操控系统将系统机械各系统或各部分所需的机旁控制箱及控制电缆等集中到一个操作箱内,且本机旁操控系统的操作箱可沿滑轨移动,吊挂滑车以及控制电缆等也均可移动。在需要对机械的各系统或各部分进行机旁操作时,仅需要一名操作人员将该机旁操控系统移动到需要进行机旁操作的对应系统或对应部分位置,从而可对机械各系统或各部分进行全程操控,满足供电或其他操控需要,也可减少供电电缆数量,减轻各部分供电系统设备的承重量,增加各部分供电系统各元器件的使用寿命,特别方便对其吊挂电缆的维护和更换。本机旁操控系统区域占地面积小,成本损耗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提高其所针对的机械操控系统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机械的故障率和停机率,降低成本,减少作业人员的维修量,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工作时间,保障生产顺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牵引线通过拐臂与所述可移动操作箱顶端连接,使用方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移动小车,所述移动小车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移动小车通过滚轮与所述滑轨滚动连接,所述可移动操作箱设置在所述移动小车上,使得可移动操作箱移动较为方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出线架,所述出线架设置于所述控制电缆所通过的第一个吊挂滑车一侧的吊挂滑车运行轨道末端,所述出线架与所述控制电缆所通过的第一个吊挂滑车之间通过牵引线连接,所述控制电缆依次通过所述出线架、所述若干吊挂滑车后连接到所述可移动操作箱内,方便控制电缆的使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电缆沟出线端,所述控制电缆依次通过所述电缆沟出线端、所述出线架、所述若干吊挂滑车后连接到所述可移动操作箱内,方便进行电缆敷设和使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吊挂滑车运行轨道为工字钢滑道或可供吊挂滑车滑行的线形轨道,可根据需要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线形轨道或牵引线为钢丝绳,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适合本机旁操控系统的需要。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旁操控系统结构简单,区域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可提高其所针对的机械操控系统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机械的故障率和停机率,增加各部分供电系统各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方便对吊挂电缆的维护和更换,降低成本,减少作业人员的维修量,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工作时间,保障生产顺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翻车机各部分机旁操控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旁操控系统示意图

图中:1—可移动操作箱,2—滑轨,3—拐臂,4—吊挂滑车,5—线形轨道,6—牵引线,7—控制电缆,8—出线架,9—电缆沟出线端。

101—重车调车机,102—重车调车机机旁操作箱,201—转子,202—转子机旁操作箱,301—迁车台,302—迁车台机旁操作箱,401—空车调车机,402—空车调车机机旁操作箱。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介绍现有技术中翻车机各部分机旁操控系统。

如图1所示,现有的翻车机各部分机旁操控系统包括,重车调车机101,设置在重车调车机101上的重车调车机机旁操作箱102,翻车机转子201,设置在翻车机转子201旁边的转子机旁操作箱202,迁车台301,设置在迁车台对面的迁车台机旁操作箱302,空车调车机401,设置在空车调车机上的空车调车机机旁操作箱402。

根据上述机旁操作箱的分布情况,现有的机旁操控系统,暴露出众多安全隐患等问题,1,在需要机旁操作时,作业人员需要至少两人才能将翻车机各部分同时运转起来,而且翻车机在作业期间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及不适合作业人员在现场来回走动。2,重车调车机、迁车台、空车调车机供电系统都是采用吊挂电缆形式供电的,每个机旁操作箱需要2到3根控制电缆,这样,就减少了工字钢轨道,电缆滑车等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增加了安全隐患和故障率。3,控制电缆与众多动力电缆和信号电缆等一同敷设,不仅会出现电磁场干扰等危害因素,在前期敷设和后期维护更换的时候,也会相应的增加工作量等。

本实用新型机旁操控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该机旁操控系统包括控制电缆7、可移动操作箱1、供可移动操作箱1运行的滑轨2、两个吊挂滑车4、位于空中的线形轨道5以及牵引线6,两个吊挂滑车4依次滑行设置于线形轨道5上,吊挂滑车4可沿线形轨道5运行,吊挂滑车4可以用于承载控制电缆7。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机旁操控系统还包括电缆沟出线端9和出线架8,出线架8设置在在线形轨道5左侧末端,出线架8与最左侧吊挂滑车4之间、两个吊挂滑车4之间、可移动操作箱1与最右侧吊挂滑车4之间通过牵引线6连接,并且牵引线6通过拐臂3与可移动操作箱1顶端连接,控制电缆7依次通过电缆沟出线端9、出线架8、两个吊挂滑车4和拐臂3后连接到的可移动操作箱1内。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机旁操控系统还可以包括移动小车,移动小车底部设置有滚轮,移动小车通过滚轮与滑轨2滚动连接,可移动操作箱1设置在移动小车上。

本机旁操控系统将系统机械各系统或各部分所需的机旁控制箱及控制电缆等集中到一个操作箱内,当需要对机械的各系统或各部分进行机旁操作时,仅需要一名操作人员将该机旁操控系统移动到需要进行机旁操作的对应系统或对应部分位置,从而可对机械各系统或各部分进行全程操控,满足供电或其他操控需要,也可减少供电电缆数量,减轻各部分供电系统设备的承重量,增加各部分供电系统各元器件的使用寿命,特别方便对其吊挂电缆的维护和更换。

本机旁操控系统区域占地面积小,成本损耗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提高其所针对的机械操控系统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机械的故障率和停机率,减少作业人员的维修量,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工作时间,保障生产顺行。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吊挂滑车4运行轨道也可以为工字钢滑道,工字钢滑道供吊挂滑车4做直线运行,线形轨道5和牵引线6可以为钢丝绳,吊挂滑车4的数量也可根据需要设置,相邻吊挂滑车之间均使用牵引线连接。

上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