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链条快速排链叠链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8209阅读:847来源:国知局
起重链条快速排链叠链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重链条快速排链叠链设备,供淬火起重链条抛丸后叠链装框所用,属于起重链条生产线附属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淬火链条完成抛丸处理后需要进行叠链装框,目前,链条制造企业多为人工搬运、人工堆叠装框贮存待用。淬火链条为较长的整链,链条粗细不一,在链条直径需求面临越来越大的今天,链条制造企业却面临劳动力市场日渐匮乏的矛盾,用工难尤其是体能好的劳工更难求,而人工作业不但存在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的问题,链条不能错乱堆叠,否则用到时会影响顺利地从链框内取用。

针对链条制造行业面临链条堆叠越来越大的压力,如何设计一款能够实现高效的起重链条堆叠设备已成为本行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占用面积小的起重链条快速排链叠链设备,采用该设备能够实现起重链条的快速有序装框堆放,便于后道工序顺利取用。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起重链条快速排链叠链设备,包括机架、一个连续牵引链条下垂排链的排链机构、一个曳动下垂链条来回行走铺链的摆动机构和用于驱动该摆动机构的二套驱动装置,机架具有立柱、位于立柱顶面的横梁和设于主柱上的平台板,其改进点在于:排链机构包括分设于横梁两端上的定游轮和装有传动链轮的输链电机;摆动机构包括水平地支承于平台板上的间歇性摆轴、用于从传动链轮处输送来的链条通行的排链立管,间歇性摆轴的一端铰接排链立管;二套驱动装置是由走链电机、减速器与卧式气缸装置组成的,减速器安装于平台板上,其中,在减速器其输出轴与间歇性摆轴之间设有回转轮连杆传动机构,回转轮装于输出轴上,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于回转轮开设的偏心孔中,连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间歇性摆轴上,卧式气缸装置设置在间歇性摆轴与排链立管之间,且气缸体活动连接于间歇性摆轴上,气撑杆与排链立管活动连接。

上述卧式气缸装置在气缸体的端面固设有气缸连接座,气缸连接座上固设有一个杆端关节轴承,间歇性摆轴上套设有联接臂,联接臂与一个杆端关节轴承连接;气撑杆的头端固设有转接座,排链立管在其上部固设有另一个杆端关节轴承,转接座与另一个杆端关节轴承连接。

上述连杆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杆端关节轴承,一个杆端关节轴承连接于回转轮的一个偏心孔中,而另一个杆端关节轴承与套设于间歇性摆轴上的连杆摆臂连接。

上述间歇性摆轴由配设于一对摆轴座内的轴套支承,所述摆轴座安装于平台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排链机构快速排链,以及卧式气缸装置协同走链电机、减速器一道配合驱动排链立管的摆动,其中,卧式气缸装置快速驱动由排链立管处持续下降的链条实现钟摆式折链动作,走链电机、减速器通过回转轮连杆传动机构运动传递至摆动机构以带动链条换行并实现多行链循环动作,由此完成了起重链条的快速排链与叠链作业,链条有序堆叠装框效率高,大为方便后道发黒工序顺利取用整条链条,而且解放了劳动力,极大地减轻人工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用工需求量,节约劳动成本。

本设备机身结构设计合理,二套驱动装置和摆动机构的集成度高,运动链结构紧凑、高效,有利于大幅度降低本设备场地占用面积。

本实用新型可望与抛丸设备进行联线配套,以延长自动生产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起重链条快速排链叠链设备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的B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3、4所示,起重链条快速排链叠链设备,包括机架G、一个连续牵引链条Z下垂排链的排链机构、一个曳动下垂链条Z来回行走铺链的摆动机构和用于驱动该摆动机构的二套驱动装置,机架具有立柱G1、位于立柱G1顶面的横梁G2和设于主柱G1上的平台板G3,其改进点在于:排链机构包括分设于横梁G2两端上的定游轮12和装有传动链轮11的输链电机M1;摆动机构包括水平地支承于平台板G3上的间歇性摆轴51、用于从传动链轮11处输送来的链条Z通行的排链立管53,间歇性摆轴51的一端铰接排链立管53;二套驱动装置是由走链电机M2、减速器2与卧式气缸装置组成的,减速器2安装于平台板G3上,其中,在减速器2其输出轴20与间歇性摆轴51之间设有回转轮连杆传动机构,回转轮31装于输出轴20上,连杆32的一端活动连接于回转轮31开设的偏心孔310中,连杆32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间歇性摆轴51上,卧式气缸装置设置在间歇性摆轴51与排链立管53之间,且气缸体41活动连接于间歇性摆轴51上,气撑杆42与排链立管53活动连接。

立柱G1与横梁G2呈“T”字形,平台板G3从立柱G1上部延伸而出,且平台板G3与立柱G1和横梁G2组合呈类“F”形布局,机身结构紧凑度高、占用面积小。

排链机构用于实现链条Z的输送工作,将散堆的链条Z重新输送到贮链框。

传动链轮11装于输链电机M1的输出轴上。

回转轮31上开设有多个偏心孔310;连杆摆臂511、联接臂521分别套装到间歇性摆轴51上后加以固定。

间歇性摆轴51由配设于一对摆轴座8内的轴套80支承,这对摆轴座8安装于平台板G3上。

间歇性摆轴51作为一个摆动中心,它可以是一条阶梯轴。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则是由二条轴共轴心联接而成的,此时,两个摆轴座8分别位于间歇性摆轴51的左、右轴肩上,连杆摆臂511位于这两个摆轴座8之间,间歇性摆轴51的右轴肩端部则通过联接臂521与延伸摆轴52的左端联接,而延伸摆轴52的右端通过铰接件9与排链立管53的顶端铰接,焊接于延伸摆轴52右端的铰接件9呈卧置的“U”字形,此铰接件9的敞口朝向排链立管53。联接臂521一物二用,即既用于联接间歇性摆轴51与延伸摆轴52,又供杆端关节轴承X1连接。

卧式气缸装置在气缸体41的端面固设有气缸连接座6,气缸连接座6上固设有一个杆端关节轴承X1,间歇性摆轴51上套设有联接臂521(在本实施例中,联接臂521套设于间歇性摆轴51的右端与延伸摆动52的左端上),联接臂521与一个杆端关节轴承X1连接;气撑杆42的头端端固设有转接座7,排链立管53在其上部固设有另一个杆端关节轴承X2,转接座7与另一个杆端关节轴承X2连接。

图1所示,卧式气缸装置与延伸摆轴52彼此平行且布置于延伸摆轴52的下方,气缸连接座6固设于气缸体41的左端面,一个杆端关节轴承X1(图示在左手侧)固定连接于气缸连接座6上,此杆端关节轴承X1与联接臂521活动连接;而另一个杆端关节X2轴承(图示在右手侧)固定于排链立管53的上部且位于延伸摆轴52右端之下,另一个杆端关节轴承X2与转接座7活动连接。

卧式气缸装置包括气缸体41、气撑杆42、气缸连接座6和转接座7。

卧式气缸装置外接的气动总成R安装于立柱G1上,气动总成R由节流阀、减压阀、二只气动电磁阀和进出回路气管组成。

PLC可编程控制器通过控制二只气动电磁阀分别来控制气撑杆42的伸缩动作;气源通过气路输送到设备的压缩空气流量通过减压阀和节流阀配合控制。

排链立管53随着气撑杆42的伸出而快速、大幅度地偏离延伸摆轴52右端,当气撑杆42缩回时,排链立管53快速、大幅度地回摆,由此实现了排链立管53的钟摆式运动,使快速下降链条Z形成为往复折链动作。

连杆32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杆端关节轴承,一个杆端关节轴承Y1(图2、4所示为右端)择一连接于回转轮31的其中一个偏心孔310中,而另一个杆端关节轴承Y2与连杆摆臂511连接。

走链电机M2的间歇性转动受电气(装于电控箱E内的PLC、变频器)控制,以最终实现链条Z的换行动作,间歇性摆轴51连同延伸摆轴52的极其细小的摆角带动排链立管53铰接端(上端)的摆动,就可实现排链立管53下端供链条Z换行所需相应稍大的摆动;链条Z行走时的来回换向动作受连杆端偏心运动轨迹决定。

走链电机M2、减速器2通过驱动回转轮连杆传动机构和间歇性的摆动机构以带动铰接于延伸摆轴52右端的排链立管53进行来回往复的间歇性运动。

排链立管53除了受控于间歇性摆轴51和延伸摆轴52的间歇性运动,它还受卧式气缸装置驱动而作钟摆式大幅度运动,从而使得移动经过排链立管53的下垂链条Z完成钟摆式折链与来回铺链叠链动作(即蛇形叠层链运行),以完成链条Z的下垂排链与叠链作业。

随着走链电机M2持续间歇性地转动,带动间歇性摆轴51连同排链立管53的间歇性摆动,实现了排链立管53曳动持续下降的链条Z实现双向来回行走铺链动作。链条Z的来回行走铺链动作和往复折链动作形成了蛇形叠层链运行,重复上述动作,从而完成了在贮链框内的堆叠作业。

排链叠链之前,作链条Z挂装上机准备:完成抛丸处理后散堆链条Z的头端从过链孔13处穿过,使链条Z向上移动并啮合到位于横梁G2左端上的定游轮12处,进而跨过横梁G2将其啮合到处于横梁G2右端上的传动链轮11,再让链条Z向下穿过排链立管53,链条Z头端下落到贮链铁网框(未图示)内,此时挂装上机的链条Z走线呈倒“U”字,如图1所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