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力臂有级可调的柔性体收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5284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力臂有级可调的柔性体收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体收卷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力臂有级可调的柔性体收卷装置。



背景技术:

柔性体收卷装置,是将塑料膜、布匹、软管、板栅等柔性体,在生产最后一个环节,将其卷绕收集的一个设备。柔性体收卷装置主要作用是利用收卷盘的不断转动,将柔性体卷绕成捆的一个过程。

现有的柔性体收卷装置,由于不能预先确定每次所收卷的柔性体是什么,但安装在整个装置上的电机额定功率是固定的,当收卷装置收卷重量的不断增加,驱动装置不能提供足够转矩,此时只能卸下物料进行下一次的收卷或更换大功率电机,这样将严重影响工作效率,若一直使用大功率电机,则在收卷较轻物料时,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必须对现有的柔性体收卷装置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的力臂有级可调的柔性体收卷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力臂有级可调的柔性体收卷装置,包括机架、收卷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收卷机构包括主轴、托盘以及固定在所述托盘上的收卷轴,所述主轴支撑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驱动盘、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的摆动底板、固定在所述摆动底板上的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的摩擦轮,所述驱动盘包括盘体、固定在所述盘体底端的第一中空筒体和第二中空筒体,所述第一中空筒体和第二中空筒体同轴设置,所述第一中空筒体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中空筒体的内径,所述摩擦轮能够与所述第一中空筒体的外壁或第二中空筒体的内壁挤压接触形成摩擦传动,所述主轴与所述盘体连接,所述托盘固定在所述盘体上。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力臂有级可调的柔性体收卷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的减速器,所述减速器通过传动轴与所述摩擦轮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力臂有级可调的柔性体收卷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气缸。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力臂有级可调的柔性体收卷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气缸的气缸臂与所述摆动底板销接。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力臂有级可调的柔性体收卷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摆动底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气缸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通过轴销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力臂有级可调的柔性体收卷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机架上固定有轴承座,所述主轴与所述轴承座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力臂有级可调的柔性体收卷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机架上固定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感应头与所述轴承座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力臂有级可调的柔性体收卷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盘体通过轴端法兰与所述主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力臂有级可调的柔性体收卷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摆动底板与所述机架销接。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力臂有级可调的柔性体收卷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摩擦轮的外周面、第一中空筒体的外壁和第二中空筒体的内壁均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根据收卷柔性体重量的变化而改变转矩,不需要卸下收卷料或者更换电机,避免停机,确保收卷工作的连续平稳进行,工作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调节机构的运动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气缸在闭合位置和最大行程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二连接板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摆动底板与气缸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摆动底板与机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力臂有级可调的柔性体收卷装置,包括机架2、收卷机构和调节机构,收卷机构包括主轴4、托盘6以及固定在托盘6上的收卷轴8,主轴4支撑在机架2上,收卷轴8垂直托盘6的中心设置,调节机构包括驱动盘10、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驱动机构连接的摆动底板12、固定在摆动底板12上的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二驱动机构连接的摩擦轮16,驱动盘10包括盘体18、固定在盘体18底端的第一中空筒体20和第二中空筒体22,第一中空筒体20和第二中空筒体22同轴设置,第一中空筒体20的外径小于第二中空筒体22的内径,摩擦轮16能够与第一中空筒体20的外壁或第二中空筒体22的内壁挤压接触形成摩擦传动,主轴4与盘体18连接,托盘6固定在盘体18上。

本实用新型优选第一驱动机构固定在机架2上,确保第一驱动机构的稳固,避免晃动,优选第一驱动机构为气缸24,但并不局限于气缸24,也可以为电机驱动的齿轮齿条组件。进一步优选气缸24与摆动底板12销接。摆动底板1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板26,气缸24连接有第二连接板28,第一连接板26与第二连接板28通过轴销(图中未示出)连接。进一步优选第一连接板26上设置有第一通孔30,如图5所示,第二连接板28上设置有凹槽32、与凹槽32连通的两个第二通孔34、螺纹孔36,气缸24伸缩杆的外螺纹与螺纹孔36相连,如图6所示,第一连接板26部分置入凹槽32内且第一通孔30与两个第二通孔34对齐,再通过轴销穿过实现摆动底板12与气缸24之间的连接,便于气缸24在推拉摆动底板12时,摆动底板12能够旋转,同时能够固定摆动底板12的位置,从而固定第二驱动机构14的位置,保证摩擦轮16与第一中空筒体20的外壁或第二中空筒体22的内壁之间具有一定的挤压力。优选摆动底板12与机架2销接。如图3、图7所示,进一步优选摆动底板12上设置有转动接口37,摆动底板12与机架2之间连接有第一内六角圆柱头轴肩螺钉38,第一内六角圆柱头轴肩螺钉38的螺纹端与机架2固定,第一内六角圆柱头轴肩螺钉38的光滑端穿过转动接口37,便于摆动底板12的转动,该转动支点为c点。进一步优选摆动底板12上设置有腰型孔40,在腰型孔40处设置有第二内六角圆柱头轴肩螺钉42,第二内六角圆柱头轴肩螺钉42的螺纹端与机架2固定,第二内六角圆柱头轴肩螺钉42的光滑端穿过腰型孔40,在摆动底板12旋转过程中,通过腰型孔40平衡压力。如图4所示,摆动底板12的旋转角度,由改变气缸24伸缩量的大小确定,气缸24伸缩量的大小要能给摩擦轮16与第一中空筒体20的外壁或第二中空筒体22的内壁提供足够的挤压力,即气缸24在闭合位置f1时,摆动底板12上的e点绕c点运动到e1,气缸24在最大行程位置f2时,摆动底板12上的e点绕c点运动到e2

本实用新型优选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电机44、与电机44传动连接的减速器46,减速器46通过传动轴48与摩擦轮16连接。

为了便于主轴4的转动,本实用新型优选机架2上固定有轴承座50,主轴4与轴承座50转动连接,保证主轴4的平稳运行。

本实用新型优选机架2上固定有压力传感器52,压力传感器52的感应头与轴承座50相接触,通过压力传感器52感应主轴4所承受的转矩。

本实用新型优选盘体18通过轴端法兰54与主轴4连接,连接稳固。

本实用新型优选摩擦轮16的外周面、第一中空筒体20的外壁和第二中空筒体22的内壁均采用橡胶材质制成,摩擦系数大,使摩擦传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未启动装置时,摩擦轮16处于第一中空筒体20的外壁与第二中空筒体22的内壁之间,此时摆动底板12上e点初始位置处于e1、e2之间任一位置。启动装置时,气缸24收缩,拉动摆动底板12旋转,将摆动底板12上e点移动到e1处,摆动底板12带动摩擦轮16与第一中空筒20体的外壁挤压接触,即摩擦轮16与驱动盘10在a点挤压接触,两者通过摩擦形成传动,电机44带动摩擦轮16转动,摩擦轮16带动驱动盘10转动,托盘6上的收卷轴8转动收卷柔性体,当托盘6上的柔性体收卷到一定的重量,托盘6再继续收卷柔性体所需转矩超过额定转矩时,压力传感器52检测到转矩变化,气缸24将开始推动摆动底板12运动,摆动底板12绕c点做旋转运动,旋转α度角,摆动底板12上e点运动到e2点,摆动底板12带动摩擦轮16与第二中空筒体22的内壁接触,即摩擦轮16与驱动盘10在b点挤压接触,摩擦轮16与驱动盘10的接触位置由a变为b,同时在摩擦轮16在a、b位置之间来回移动过程中,电机44将相对于前次运动进行反向运动,确保驱动盘10带动托盘6上的收卷轴8正常收卷,接触位置到主轴4中心的距离增大,力臂L增大,由公式转矩M=F·L,力F由电机44提供,力F恒定不变,力臂L增长,因此转矩M变大,能够承受更多重量柔性体的收卷。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