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变压器移位组合钢轨滑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9261阅读:1219来源:国知局
大型变压器移位组合钢轨滑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大件大型变电站变压器安装领域,具体涉及大型变压器移位组合钢轨滑道。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坚强电网理念的推进,特高压线路建设如火如荼,配套的特高压变电站不断建成投产。特高压变电站配套大型变压器运输至站内后,移位就位工作的顺利进行,直接关系着设备安全、变电安装施工的进度。

电压等级500kV以上变电站配套使用的变压器体积、重量非常大,其单项分体运输重量都达到130吨以上,特高压变电站配套使用的变压器体积、重量更大。无论是直流或交流,其单项分体的运输重量都达300吨以上。

受变电站现场环境及安装经济成本影响,大型变压器很难采取吊装方式安装就位,目前多采取液压顶推滑移法进行安装就位。此方法进行大型变压器移位作业,主要是通过碾压、铺设钢板固化地基,在固化好的地基上搭设钢木混合排架,再将钢轨铺设在钢木混合排架上作为移位滑道;通过千斤顶顶升变压器,将两个移位滑道按移位方向分别铺设在变压器器身下方端部,并在每个单边移位滑道上放置两块滑板,使变压器降落在滑板上,再通过锁紧器、液压推杆等顶推机具组合后,推移滑板,使滑板在移位滑道上移动,从而使变压器实现移位。

通过受力计算分析,电压等级500kV以下变压器卸车、就位作业,主要采用单根钢轨铺设在移位排架上作为变压器移位的单边移位滑道;电压等级500kV及以上变压器卸车、就位作业,至少采用两根钢轨并排铺设在变压器移位的单边钢木混合排架上,这种单边移位滑道,易出现钢轨折弯、钢轨移动及调整不方便等问题。

两根钢轨作为变压器单边移位滑道时,常采取将两根钢轨现场临时组合后并排铺设在钢木混合排架上,临时组合的钢轨间距根据现场环境调整,两根钢轨间的横向定位常采用人力控制,在移位过程中常出现单边两根钢轨间纵向移动、横向间距变化以及钢轨折弯等问题,给变压器移位工作带来很大麻烦。如将两根钢轨以一定的间距并排铺设在钢板上,通过钢板与钢轨直接焊接从而将两根钢轨组成一个整体作为变压器单边移位滑道。这种方式确实解决了移位滑道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钢轨移动、钢轨折弯及调整不方便等问题,但是因钢轨在焊接过程中存在焊接内应力,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钢轨断裂现象,增加了变压器移位工作的风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型变压器移位组合钢轨滑道,缩短变压器卸车就位作业周期,降低作业强度,同时,保证移位作业过程中变压器的安全、稳定,提高作业效率,节省安装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大型变压器移位组合钢轨滑道,包括钢板、钢轨、绝缘橡胶垫、压板、铆钉和吊耳,其特点在于:两根钢轨相互平行铺设在钢板上,钢轨底面与钢板之间设有绝缘橡胶垫;钢轨、绝缘橡胶垫与钢板三者是由若干个压板和若干个铆钉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在两根钢轨中间位置的钢板上焊接有两个吊耳。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所述的压板与钢轨的接触面为一斜面,斜面的坡度与钢轨轨底下凸沿设有的坡度是相同的;压板与钢板采用焊接固定连接。

所述的铆钉为每根钢轨两端各一个铆头,铆头位置延钢轨原点对称布置,其与钢板采用焊接固定连接,具体地是:将铆钉插进钢轨和绝缘橡胶垫的预留孔中,在钢板反面将铆钉与钢板焊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500千伏以上变电站变压器卸车就位中,大大缩短了变压器卸车就位作业周期,降低了作业强度,同时,保证了移位作业过程中变压器的安全、稳定。通过压板与钢板焊接间接固定钢轨,避免了钢轨折弯、断裂和错位移动,降低了因人力调整钢轨间距而使人员受伤概率,节省了工器具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端头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在装配时的示意图;

图4为钢板立体示意图;

图5为压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铆钉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吊耳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序号:1钢板、2钢轨、3绝缘橡胶垫、4压板、5铆钉、6吊耳、7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为了看的更清楚,参见图2,图2为图1端头局部放大示意图。

大型变压器移位组合钢轨滑道,包括钢板1、钢轨2、绝缘橡胶垫3、压板4、铆钉5和吊耳6,其特点在于:两根钢轨2相互平行铺设在钢板1上,钢轨2底面与钢板1之间设有绝缘橡胶垫3;钢轨2、绝缘橡胶垫3与钢板1三者是由若干个压板4和若干个铆钉5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在两根钢轨2中间位置的钢板1上焊接有两个吊耳6。参见图7,图7为吊耳的立体示意图。

参见图3,图3为图1在装配时的示意图;图中螺栓7只参与移位滑道的组装与焊接过程,待焊接完成后应拆除螺栓7。参见图4,图4为钢板立体示意图;钢板1上所设的通孔主要是为安装铆钉5和螺栓7预留的。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所述的压板4与钢轨2的接触面为一斜面,斜面的坡度与钢轨2轨底下凸沿设有的坡度是相同的;压板4与钢板1采用焊接固定连接。参见图5,图5为压板的立体示意图。

所述的铆钉5为钢轨两端各一个铆头,铆头位置延钢轨原点对称布置,参见图6,图6为铆钉的立体示意图;其与钢板1采用焊接固定连接,具体地是:将铆钉5插进钢轨2和绝缘橡胶垫3的预留孔中,在钢板1反面将铆钉5与钢板1焊接在一起。

还需进一步说明的是:

所述的钢板1为市售的低碳普通钢板,所述的钢轨2为通常使用的43号重轨。在钢轨2底部放置一块绝缘橡胶垫3是为了增大钢板1与钢轨2之间的摩擦系数,防止钢轨2纵向移动。压板4上的螺栓孔设计为腰形孔,其功能主要调整压板4与钢轨2的斜面压紧密合程度。为了实现钢板1与铆钉5焊接后钢板1 底部保持平整,需对焊接点进行打磨。铆钉5的功能主要是进一步限制钢轨2纵向移动。焊接的两个吊耳6是为了便于吊装移位滑道。

进一步地说,将上述部件按照要求组合在一起,通过微调整,满足工艺要求后,拧紧螺栓7,使钢板1、钢轨2、绝缘橡胶垫3、压板4紧密组合在一起,然后把压板4与钢板1进行焊接,焊接时注意不能对钢轨1进行焊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