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机用吊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0004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升降机用吊笼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装备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升降机用吊笼。



背景技术:

施工升降机又叫建筑用施工电梯,也可以成为室外电梯,工地提升吊笼。单纯的施工电梯是由轿厢、驱动机构、标准节、附墙、底盘、围栏、电气系统等几部分组成,是建筑中经常使用的载人载货施工机械,主要用于高层建筑的内外装修、桥梁、烟囱等建筑的施工。由于其独特的箱体结构让施工人员乘坐起来既舒适又安全。施工升降机在工地上通常是配合塔吊使用。当施工升降机的吊笼的出料门在空中行驶中被意外开启时,位于吊笼内的人员易发生坠落而导致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机用吊笼,能够防止行驶过程中出料门被意外打开,提高安全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升降机用吊笼,包括箱体、出料门和驱动机构,所述出料门与所述箱体的侧边之间设置有滚轮组件,所述出料门上连接有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包括滑轮组件、绕在滑轮组件上且一端连接至出料门、另一端连接有配重块的吊绳一,所述出料门的底部与所述箱体之间还设置有自锁装置,所述出料门上还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滑移连接于箱体上并随出料门滑动而滑动的滑条、一端连接于所述滑条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控制驱动机构启闭的行程开关的吊绳二;且所述吊绳二还连接有联锁装置,所述联锁装置包括用于与升降机导轨配合且受控于滑条的调节轮,所述调节轮的圆周上具有局部的齿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出料门在滚轮组件的辅助下能够相对箱体上下滑动,并且在配重块的提升作用下,能够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轻松的将出料门开启;其中的自锁装置能够对出料门进行锁紧,防止出料门被意外打开;并且,在门体锁紧的状态下,行程开关能够控制驱动机构工作带动吊笼运动,在门体打开的状态下,行程开关能够控制驱动机构停止工作使吊笼停止运动,此时,吊笼处于相对比较安全的状态;并且,联锁装置能够及时的实现调节轮相对于升降机导轨的制动,减小吊笼惯性带来的不稳定,其安全性更高。

较佳的,所述联锁装置还包括L形杆,所述L形杆的一端连接至吊绳二且随吊绳二伸缩而转动,另一端连接至调节轮,且所述L形杆还连接有用于其复位的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联锁装置能够自动复位,其操作更加轻松。

较佳的,所述箱体上设置有供所述配重块滑移的滑轨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配重块的滑移起到导向作用,使得配重块的滑移更加稳定。

较佳的,所述滑轮组件包括滑轮一、滑轮架、滑轮轴一,滑轮架固定在侧板上,滑轮轴一把滑轮一固定在滑轮架和侧板之间,吊绳一缠绕在滑轮一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滑轮组件对吊绳一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较佳的,所述自锁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箱体底部的卡钩一、转动连接于出料门上的卡钩二以及连接于卡钩二与出料门的扭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出料门稳定的固定在箱体上,并且手动打开出料门较为轻松。

较佳的,所述卡钩二的末端垂直设有供踩踏转动的踏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脚踩即可打开自锁装置,使得出料门的开启更加方便。

较佳的,所述箱体上设置有供滑条滑移连接的滑轨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滑条的滑移起到导向作用,使得滑条的滑移更加稳定。

较佳的,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供所述吊绳二绕过的滑轮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吊绳二的传递更加顺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出料门带有联锁机构,防止行驶过程中出料门被意外打开,安全性高;

2、主动打开出料门较为省力,操作方便;

3、吊笼在行驶过程中根据需要可以随时停止,满足不同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前方视角轴测图;

图3为实施例的局部爆炸图;

图4为图3中A部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部的放大图;

图6为图3中C部的放大图;

图7为实施例的后方视角轴测图;

图8为图7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吊笼;10、框架;101、支撑柱;1011、滚轮组件一;10111、滚轮一;10112、滚轮架一;10113、滚轮轴一;1012、挡块;1013、绳孔;102、加强筋;103、横杆;11、箱板;111、侧板;1111、支板;1112、固定块;112、平板;12、防护栏;13、观察室;131、观察口;14、提升装置;141、滑轮组件;1411、滑轮轴一;1412、滑轮架;1413、滑轮一;142、配重块;1421、T形滑块;1422、吊环;143、滑轨一;1431、滑槽一;144、吊绳一;1441、卡环;145、连接板;15、出料门;151、门框;1511、滚轮二;15111、滚轮轴二;152、门板;1521、开口一;1522、开口二;16、自锁装置;161、卡钩一;162、固定座;1621、通孔;1622、矩形口;163、扭簧;164、卡钩二;1641、踏杆;165、螺栓;17、连接装置;171、滑轮三;172、滑轮二;1721、滑轮轴二;173、滑条;1731、L形钩一;1732、L形钩二;174、吊绳二;175、滑轨二;18、联锁装置;181、行程开关;182、L形杆;1821、固定环;1822、支片;183、弹簧;184、调节轮;1841、齿条;185、连杆;2、驱动机构;3、导轨架;4、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升降机用吊笼,如图1所示,为升降机的示意图,升降机包括底座4、竖直安装在底座4上的导轨架3、安装在导轨架3上的吊笼1、安装固定在吊笼1上并带动吊笼1沿着导轨架3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2。通过吊笼1沿着导轨架3上升或下降,在地面和高空之间转移运输人员或物品,以方便施工。

参考图2,吊笼1为整体呈长方体的金属箱,吊笼1包括框架10和固定在框架10上的箱板11,框架10由四根竖直设置的支撑柱101、位于相邻两根支撑柱101之间并垂直于支撑柱101端头设置的横杆103、以及固定在横杆103上且平行于支撑柱101设置的若干加强筋102组成,支撑柱101、横杆103以及加强筋102之间通过焊接固定。箱板11包括三块侧板111和两块平板112,侧板111为不锈钢网,平板112为不锈钢板,侧板111和平板112通过焊接固定在框架10上形成吊笼1的侧壁、顶面和底面。在长度方向的侧壁中部设有类似梯形的观察室13,观察室13由不锈钢板焊接而成,观察室13的外侧面设有矩形的观察口131,以便从观察室13中看到外部的情况。在吊笼1的顶面沿周设有防护栏12,当驱动机构2出现故障时,人们可以站在平板112上对驱动机构2进行检修,防护栏12可以防止检修人员从高处跌落,保证检修人员的安全。

参考图2和图3,在框架10的剩余一个侧面上设有出料门15,出料门15包括门框151和门板152,门框151为方管焊制而成的矩形框,门板152为不锈钢网,门板152与门框151大小相适应,门板152通过焊接固定在门框152上。门板152的中部设有开口一1521和底部设有开口二1522,便于人们通过抠住开口一1521或开口二1522抬起或关闭出料门15。

参考图2和图3,位于出料门15两侧的支撑柱101的顶部设有滚轮组件一1011,滚轮组件一1011包括滚轮一10111、滚轮架一10112和滚轮轴一10113,滚轮架一10112为L形的钢板,滚轮架一10112通过焊接与支撑柱101固定,滚轮一10111通过滚轮轴一10113安装在滚轮架一10112和支撑柱101之间。在出料门15的门框151两侧底部通过滚轮轴二15111安装有滚轮二1511。滚轮二1511沿着支撑柱101滚动,门框15在滚轮一10111的轮槽内滑动,使得出料门15可以沿着支撑柱101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出料门15的打开或关闭。在支撑柱101的底部设有挡块1012,以便防止出料门15脱出。

参考图2和图3,在出料门15上连接有提升装置14,提升装置14包括:焊接固定在门框151底部两侧的L形的连接板145、与连接板145固定的吊绳一144、安装在侧板111上位于出料门15顶部的滑轮组件141、吊绳一144末端连接的配重块142、供配重块142滑移的滑轨一143,结合图3和图4,滑轮组件141包括滑轮一1413、滑轮架1412、滑轮轴一1411,滑轮架1412为L形的钢板,滑轮架1412通过焊接固定在侧板111上,滑轮轴一1411把滑轮一1413固定在滑轮架1412和侧板111之间,吊绳一144缠绕在滑轮一1413上。吊绳一144的末端设有卡环1441,配重块142的顶部设有吊环1422,通过卡环1441与吊环1422配合使得吊绳一144与配重块142连接在一起。配重块142为长方体铅块,具有较重的质量,配重块142的侧面设有一体的T形滑块1421。滑轨一143贴合侧板111及加强筋102焊接固定,滑轨一143上设有滑槽一1431,滑槽一1431与T形滑块1421相配合,使得T形滑块1421可以沿着滑槽一1431滑移,从而配重块142只能沿着滑轨一143的高度方向上下滑动,不会出现左右摆动的情况,避免配重块142晃动影响吊笼1的稳定性,同时避免配重块142摆动造成门框151表面的防护油漆被刮擦,减少了门框151的锈蚀。出料门15在提升装置14的作用下,使得人向上推起出料门15更轻松省力。

参考图2和图3,在出料门15的门框151底部中央设有自锁装置16,结合图3和图5,自锁装置16包括:固定在横杆103上的卡钩一161、焊接固定在门框151底部的固定座162,固定座162为L形钢板,固定座162的一边与门框151焊接固定,固定座162的立面上设有两个通孔1621、平面上设有矩形口1622,在通孔上1621穿设固定有螺栓165,在矩形口1622内设有“”形的卡钩二164,其中一根螺栓165穿过卡钩二164以便将其支撑,卡钩二164与螺栓164铰接。卡钩二164与卡钩一161可以互相扣合,在卡钩二164的末端垂直设有踏杆1641,以便对卡钩二164施加作用力。在固定座162和卡钩二164之间设有扭簧163,扭簧163套设在螺栓165上,扭簧165的一端抵触在固定板162上,扭簧165的另一端固定在卡钩二164上。另一个螺栓165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卡钩二164旋转到水平位置。该自锁装置16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关闭出料门15时,用手抠住开口一1521向下施力,出料门15沿着支撑柱101向下滑移,当卡钩二164的端头接触卡钩一161时受到压力,卡钩二164在压力作用下向外旋转以便继续下滑至卡钩一161的下方,压力消失,卡钩二164在扭簧163的作用下回复并与卡钩一161扣合,停止用手施力,由于提升装置14对出料门15施加有向上的拉力,使得卡钩二164仍能紧紧的与卡钩一161扣合,从而出料门15不会被打开;当需要开启出料门15时,用脚向下踩压踏杆1641,卡钩二164端头向外旋转并与卡钩一脱出,用手抠住开口一1521向上施力,出料门15沿着支撑柱101向上滑移打开,由于提升装置14的提升力,使得人们打开出料门15轻松省力。

参考图3和图6,在出料门15上连接有连接装置17,连接装置17包括:焊接固定在支撑柱101底部的滑轨二175、沿滑轨二175滑移的滑条173、滑条173顶端固定连接的吊绳二174、通过滑轮轴二1721固定在侧板111内壁上的两个滑轮二172、固定在侧板111上的滑轮三171,在侧板111上竖直设有两块平行的支板1111,滑轮三171安装在支板1111上。在滑轨二175上方的支撑柱101上开设有绳孔1013,吊绳二174穿过绳孔1013缠绕在滑轮二172和滑轮三171上。结合图5和图6,滑条173的底部设有L形钩一1731,L形钩一1731的上方设有垂直交叉扣合的L形钩二1732,L形钩一1731与滑条173焊接固定,L形钩二1732与门框151焊接固定。当出料门15上升开启时,L形钩二1732对L形钩一1731提供推力,滑条173沿着滑轨二175上升,吊绳二174呈松弛状态;当出料门15下降关闭时,L形钩二1732对L形钩一1731提供压力,滑条173沿着滑轨二175下降,吊绳二174呈张紧状态。

参考图6和图7,吊绳二174绕过滑轮三171后穿出至侧板111外并连接联锁装置18,联锁装置18包括L形杆182,吊绳二174的末端连接到L形杆182的端头,在侧板111外靠近滑轮三171的位置设有行程开关181,行程开关181采用DELIXI JLXK1-111型行程开关,行程开关181通过导线与外部控制器连接。吊绳二174与行程开关181连接。L形杆182通过固定环1821水平固定在加强筋102上,在L形杆182的中部设有支片1822,支片1822上连接有弹簧183,在侧板111上凸起有固定块1112,弹簧183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块1112上。在L形杆182的末端设有调节轮184,调节轮184的一部分表面设有齿条1841,调节轮184在齿条1841的对侧连接有连杆185,连杆185与调节轮184通过焊接固定。在连杆185的另一端设有相同的调节轮184,调节轮184铰接在加强筋102上。结合图1、图6和图7,该联锁装置18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出料门15有向上运动的趋势时,吊绳二174松弛,L形杆182在弹簧183的作用下被拉起,L形杆182触发行程开关181开启,行程开关181通过控制器关闭驱动机构2的电源,驱动机构2停止对吊笼1的驱动力。与此同时,调节轮184旋转使得其上的齿条1841向外,在导轨架3上设有对应的齿条,调节轮174的齿条1841与导轨架3上的齿条卡死,使得吊笼1立即停止在导轨架3上;当出料门15向下运动至底部,吊绳二174绷紧,L形杆182在吊绳二174的作用下被拉回,调节轮184旋转使得齿条1841与导轨架3的齿条分离,进而转动至光滑面,L形杆182触发行程开关181关闭,行程开关181通过控制器开启驱动机构2的电源,驱动机构2对吊笼1提供驱动力,使得吊笼1沿着导轨架3上下移动。避免出现吊笼1移动过程中出料门15未关闭的情况发生,有效保证了吊笼1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