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玻璃快速堆垛机的吸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8001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用于玻璃快速堆垛机的吸盘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板玻璃堆码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玻璃快速堆垛机的吸盘架。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玻璃生产线堆垛装备水平不断进步、应用日益广泛,对堆垛装备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的玻璃堆垛设备的效率、周期和故障率逐渐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尤其是在拉引量1000t/d以上的玻璃生产线上,已经力不从心。玻璃堆垛设备大致分为垂直堆垛机、水平堆垛机、机械手堆垛机及下取板翻转堆垛机等,虽都有各自的特点,但都要配备吸盘架,而传统的吸盘架既笨重又不易调节,的适用范围小,玻璃规格变化大时要换吸盘架,使用不够灵活、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玻璃快速堆垛机的吸盘架,该吸盘架能根据需要自动伸缩调节,适应不同规格的玻璃,无需更换吸盘组件,使用灵活、方便、高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玻璃快速堆垛机的吸盘架,包括横梁,横梁下表面固定有至少两根铝型材支撑杆,每根铝型材支撑杆上安装有至少两个吸盘组件,横梁上表面还固定有电磁阀组件和真空发生器组件;铝型材支撑杆的侧面具有至少一个滑槽;所述的吸盘组件与U型夹的一个侧臂固定,U型夹的另一个侧臂上安装有螺栓,所述的U型夹卡在铝型材支撑杆上,螺栓伸入滑槽中,并可沿滑槽滑动,从而带动吸盘组件沿铝型材支撑杆移动;所述的吸盘组件由支座、支撑板、气缸、空心连杆和吸盘组成,所述的支座与U型夹固定,支座上开有竖直通孔,气缸固定在支座一侧,气缸的气缸轴与支撑板固定,空心连杆上端穿过竖直通孔也与支撑板固定,空心连杆下端与吸盘连接,所述的气缸与电磁阀组件相接,空心连杆与真空发生器组件相接。

本实用新型的吸盘架由横梁作为支撑,横梁两端分别有安装件,用于和玻璃快速堆垛机进行连接,在横梁的下表面安装有至少两根铝型材支撑杆,每个铝型材支撑杆上安装至少两个吸盘组件,铝型材支撑杆和吸盘组件的数量根据玻璃板规格确定。横梁上表面安装有电磁阀组件和真空发生器组件,电磁阀组件与气缸连接,用于控制气缸轴工作,当气缸轴向上伸出时,带动支撑板也向上移动,从而使空心连杆同步向上移动,使吸盘架在工作时可以选择不同区域的吸盘组件进行工作,达到适应不同规格玻璃板的目的,无需更换吸盘架,也无需更改吸盘组件位置,既简单又高效。真空发生器组件与空心连杆相连,用于产生真空,自动控制吸盘吸附玻璃板。

进一步地,空心连杆上套有复位弹簧,所述的复位弹簧位于吸盘和支座之间,用于在气缸停止工作后使吸盘、空心连杆和支撑板复位。

更近一步地,所述的电磁阀组件由若干个单独的电磁阀组成,每个电磁阀均与一个气缸连接;所述的真空发生器组件也由若干个单独的真空发生器组成,每个真空发生器与一个空心连杆连接。每个真空发生器配合电磁阀都都可以独立控制一个吸盘组件,达到分区控制吸盘组件的目的,从而实现不同规格玻璃板的堆垛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横梁上表面还固定有线槽,线槽的侧面开有若干个过线孔。电磁阀与气缸之间的连线以及真空发生器与空心连杆之间的连接管路都可以集中在线槽里,在从不同的过线孔分散到小个子对应的位置,使整个线路及管路整齐有序,不仅看起来美观,还利于故障的排查。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吸盘架结构模块化,维护简单,容易调节;不在不更改结构的前提下实现自由分区控制,简单高效,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玻璃快速堆垛机的吸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玻璃快速堆垛机的吸盘架中吸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以解释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用于玻璃快速堆垛机的吸盘架,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横梁2,横梁2两端各有一个用于与玻璃快速堆垛机连接的安装件1,横梁2上表面固定有线槽3、电磁阀组件5和真空发生器组件6,线槽3的侧面开有若干个过线孔,线路和管路都可以隐藏在线槽3中,并经过线孔分散到相应的位置。横梁2下表面固定有四根铝型材支撑杆4,每根铝型材支撑杆4的侧面都具有两排滑槽4-1;每根铝型材支撑杆4上安装有四个吸盘组件9,所述的吸盘组件9由支座9-6、支撑板9-8、气缸9-2、空心连杆9-4和吸盘9-3组成,支座9-6与U型夹7的一个侧臂固定连接,所述的吸盘组件9靠U型夹7卡在铝型材支撑杆4上,U型夹7的另一个侧臂上安装有螺栓8,螺栓8伸入其中一排滑槽4-1中,并可沿滑槽4-1滑动,从而使吸盘组件9可在铝型材支撑杆4上滑动;支座9-6上开有竖直通孔,气缸9-2固定在支座9-6一侧,气缸9-2的气缸轴9-1与支撑板9-8的一端固定,支撑板9-8的另一端与支座9-6之间还有螺杆9-7连接,所述的螺杆9-7可相对支座9-6上下移动,气缸9-2与电磁阀组5连接,空心连杆9-4上端穿过竖直通孔和支撑板9-8并与支撑板9-8固定,空心连杆9-4上端通过转接头9-9与真空发生器组件6连接,空心连杆9-4下端与吸盘9-3连接,空心连杆9-4上还套有复位弹簧9-5,复位弹簧9-5位于吸盘9-3与支座9-6之间。

所述的电磁阀组件5由若干个单独的电磁阀组成,每个电磁阀均与一个气缸9-2连接;所述的真空发生器组件6也由若干个单独的真空发生器组成,每个真空发生器与一个空心连杆9-4连接,从而实现每个吸盘组件9的单独控制。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