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料绞龙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7677阅读:6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饲料绞龙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饲料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饲料绞龙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由于国人对猪肉的消费需求非常大,因此养猪业更是人工养殖业最为发达的,猪饲料的需求也最大,这对饲料生产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饲料生产设备也需要不断的改良以适应新的时代需求。绞龙是输送领域的常见工具,以输送方便、速度可调丽被广泛应用,由于绞龙输送机适用于水平或倾斜输送粉状、粒状和小块状物料,其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猪饲料生产加工中。然而,常见的绞龙输送装置在输送过程中常出现输送急缓相间的状况,为物料输送量的监控带来不便。同时,常规的绞龙排料口端盖板基本上都是螺丝锁死的,当遇到堵料时,往往将排料口端顶部的密封板盖板撑破,且待绞龙完全转不动时才跳闸停止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经济实用性好,可实现绞龙输送量的增大以及物料输送平稳性好的饲料绞龙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饲料绞龙输送装置,该装置包括机架、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机架上的机壳、对称开设在机壳两端的进料斗、设置在进料斗的下料口处的气动下料调节机构、沿机壳长度方向设置在机壳中的绞龙轴、与绞龙轴传动连接的绞龙电机、设置在机壳中部且开口向下的出料口以及分别与气动下料调节机构、绞龙电机电连接的电气控制箱。

所述的绞龙轴上固定的螺旋输送叶片关于该绞龙轴的中垂线对称。

所述的气动下料调节机构包括一对相对设置在进料斗的下料口处的阀板以及分别与两阀板传动连接的驱动气缸,该驱动气缸与电气控制箱电连接。

所述的阀板的一侧还设有用于标识阀板位置的位移标尺。

所述的机壳中位于出料口的上方设有一对以绞龙轴的中垂线为对称线且呈镜像设置的导流板。

所述的导流板的外侧面为向下弯曲的弧面。

所述的出料口的底部设有拨动板,该拨动板与出料口的侧壁铰接。

所述的拨动板可以用来调节物料流出的角度,能适用于不同的工况出料需求。

在实际应用时,可以先根据物料所需的输送工况,通过电气控制箱的显示操作面板设定气动下料调节机构中阀板的开合度(可以通过控制阀板在位移标尺上的位置来实现)以及绞龙电机的转速参数,由进料斗加入物料后,启动驱动气缸,两阀板在驱动气缸的带动下,反向移动至设定的位移值,物料下落至机壳中,此时,绞龙电机开始启动,并带动绞龙轴按设定的速度转动,两端的物料在绞龙轴上螺旋输送叶片的带动下,同时向机壳中部的出料口方向移动,待移动至出料口的上方,由导流板向下导流至出料口中,由机壳下方的出料口出料,进而完成物料的输送作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进料斗的下料口处设置气动下料调节机构,可有效减少物料对链条的冲击,延长刮板机的使用寿命;

2)整体结构简单,经济实用,操作方便,安全可靠,采用带有显示操作面板的电气控制箱,实现人机交互,可实现对进料及送料的自动化控制,检修维护方便,可大大提高饲料输送的工作效率,绞龙输送量大,物料输送平稳性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气动下料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机架、2—机壳、3—气动下料调节机构、31—阀板、32—驱动气缸、33—位移标尺、4—进料斗、5—出料口、6—绞龙轴、7—绞龙电机、8—螺旋输送叶片、9—导流板、10—拨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饲料绞龙输送装置,该装置包括机架1、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机架1上的机壳2、对称开设在机壳2两端的进料斗4、设置在进料斗4的下料口处的气动下料调节机构3、沿机壳2长度方向设置在机壳2中的绞龙轴6、与绞龙轴6传动连接的绞龙电机7、设置在机壳2中部且开口向下的出料口5以及分别与气动下料调节机构3、绞龙电机7电连接的电气控制箱。其中,绞龙轴6上固定的螺旋输送叶片8关于该绞龙轴6的中垂线对称。机壳2中位于出料口5的上方设有一对以绞龙轴6的中垂线为对称线且呈镜像设置的导流板9,该导流板9的外侧面为向下弯曲的弧面。出料口5的底部设有拨动板10,该拨动板10与出料口5的侧壁铰接。拨动板10可以用来调节物料流出的角度,能适用于不同的工况出料需求。

如图2所示,气动下料调节机构3包括一对相对设置在进料斗4的下料口处的阀板31以及分别与两阀板31传动连接的驱动气缸32,该驱动气缸32与电气控制箱电连接。阀板31的一侧还设有用于标识阀板31位置的位移标尺33。

在实际应用时,可以先根据物料所需的输送工况,通过电气控制箱的显示操作面板设定气动下料调节机构3中阀板31的开合度(可以通过控制阀板31在位移标尺33上的位置来实现)以及绞龙电机7的转速参数,由进料斗4加入物料后,启动驱动气缸32,两阀板31在驱动气缸32的带动下,反向移动至设定的位移值,物料下落至机壳2中,此时,绞龙电机7开始启动,并带动绞龙轴6按设定的速度转动,两端的物料在绞龙轴6上螺旋输送叶片8的带动下,同时向机壳2中部的出料口5方向移动,待移动至出料口5的上方,由导流板9向下导流至出料口5中,由机壳2下方的出料口5出料,进而完成物料的输送作业。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