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绳套及出绳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9997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出绳套及出绳罩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出绳套及出绳罩。



背景技术:

钢丝绳穿过机器房顶时需要用到出绳罩,其中最为常用的出绳罩为大小转盘式出绳罩。大小圈转盘式出绳罩由底座的直线槽以及大圆盘盖的圆弧槽、小圆盘盖上的出绳套组成,当卷筒放绳或收绳时,钢丝绳便在直线槽内左右移动。钢丝绳移动时,通过弧形槽带动大圆盘盖绕中心轴转动,同时通过出绳套带动小圆盘盖在绕自身中心转动的同时又与大圆盘盖一起随大圆盘中心轴转动,保证钢丝绳顺利通过。

但是,大小转盘式出绳罩一般用轴套形式的耐磨尼龙套或橡胶套作为出绳套进行防水,并用上、下挡板固定该出绳套。由于挡板孔径较小,在引钢丝绳时比较困难。而且钢丝绳松绳后,极容易与下挡板摩擦造成额外的损坏。最重要的是,钢丝绳在出绳时,大多以20-60m/min的速度与出绳套摩擦,致使出绳套的磨损很大,在出绳套磨损后,不仅会使出绳罩出现漏雨的现象,而且钢丝绳很容易与上、下挡板摩擦造成额外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绳套及出绳罩,以解决现有挡板孔径较小不利于引绳、松绳后钢丝绳易于与挡板接触发生磨损以及出绳套磨损后钢丝绳容易与挡板接触、被磨损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出绳套,包括: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的钢套和出绳套本体,所述出绳套本体的一部分同轴设置于所述钢套内,且所述出绳套本体伸出所述钢套的一端形成法兰结构,所述出绳套本体通过安装件连接所述法兰结构与所述钢套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出绳套本体包括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所述第一套体与所述第二套体配合形成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具有使钢丝绳穿过的腔体,所述第一套体的一端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向背离该表面方向凸出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套体的一端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向背离该表面方向凸出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配合形成所述法兰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筒状结构的顶面所在平面与所述法兰结构的上表面所在平面位于同一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筒状结构的顶面所在平面超出所述法兰结构的上表面所在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件与所述第一凸台的作用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压板,且所述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凸台的作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压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均为半环形结构,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形成环形结构,且所述环形结构与所述法兰结构同心。

进一步地,套设于所述钢套内的所述出绳罩本体的另一端齐平或超出所述钢套。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件为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出绳套本体为尼龙材质。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出绳罩,包括如以上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出绳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绳套及出绳罩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出绳套,包括:支撑件、设置于支撑件上的钢套和出绳套本体,出绳套本体的一部分同轴设置于钢套内,且出绳套本体伸出钢套的一端形成法兰结构,出绳套本体通过安装件连接法兰结构与钢套固定。在使用时,先将钢丝绳从支撑件的钢套内引出来,之后在钢套内安装出绳套本体,出绳套本体的一部分套设在钢套内,另一部分伸出钢套,且该部分形成法兰结构,出绳套本体通过法兰结构固定连接于钢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绳套及出绳罩不仅便于钢丝绳引绳,而且避免了钢丝绳在松绳或者出绳套磨损状态下与其他部件的接触磨损,延长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出绳套及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式一中的第一套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结构的出绳套本体安装于大小转盘式出绳罩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出绳套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式二中的第一套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结构的出绳套本体与大小转盘式出绳罩的连接示意图。

图标:1-钢丝绳;2-出绳套;3-挡板;4-小转盘;5-大转盘;6-钢套;7-底座;8-出绳套本体;810-第一套体;811-第一凸台;820-第一套体;821-第一凸台;9-安装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钢丝绳1穿过机器房顶时需要用到防雨罩,大小转盘式防雨罩一般用轴套形式的耐磨尼龙套或橡胶套作为出绳套2,从而进行防雨罩防水工作。大小圈转盘式出绳罩由底座的直线槽以及大圆盘盖的圆弧槽、小圆盘盖上的出绳套2组成,当卷筒放绳或收绳时,钢丝绳1便在直线槽内左右移动。钢丝绳1移动时,通过弧形槽带动大圆盘盖绕中心轴转动,同时通过出绳套2带动小圆盘盖在绕自身中心转动的同时又与大圆盘盖一起随大圆盘中心轴转动,保证钢丝绳1顺利通过。

但是,如图1所示,在大小转盘式出绳罩中会使用上、下挡板3固定轴套形式的出绳套2。使用挡板3固定出绳套的方式存在以下几个缺点:首先,由于挡板3孔径较小,在引钢丝绳1时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其次,钢丝绳1松绳后,钢丝绳1极易与下挡板3摩擦造成额外的损坏;最后,钢丝绳1在出绳时,大多以20-60m/min的速度与出绳套2摩擦,致使出绳套2的磨损很大,在出绳套2磨损后,不仅会使出绳罩出现漏雨的现象,而且钢丝绳1很容易与上、下挡板3摩擦造成额外的损坏。

需要说明的是,钢丝绳1在出绳时与出绳套2接触所带来的出绳套2磨损现象在出绳过程中时时刻刻发生,在重复不断地钢丝绳1出绳过程中,出绳套2被一步步地磨损。当磨损达到一定程度时,钢丝绳1与出绳套2的挡板3接触,钢丝绳1在出绳过程中以20-60m/min的速度与挡板3摩擦。在钢丝绳1摩擦过程中,不仅钢丝绳1会在出绳过程中造成额外的磨损,出绳套2的挡板3也会被钢丝绳1损坏。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出绳罩,包括如以下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出绳套。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出绳套,包括:支撑件、设置于支撑件上的钢套6和出绳套本体8,出绳套本体8的一部分同轴设置于钢套6内,且出绳套本体8伸出钢套6的一端形成法兰结构,出绳套本体8通过安装件9连接法兰结构与钢套6固定。

具体地,在使用时,先用麻绳将钢丝绳1从大转盘5与安装的底座7经由支撑件的钢套6孔内引出,之后在钢套6内安装出绳套本体8,且出绳套本体8的一部分套设在钢套6内,另一部分伸出钢套6,且该部分形成法兰结构,出绳套本体8通过法兰结构固定连接于钢套6。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件一般为大小转盘式出绳罩,如图2-6所示,出绳套本体8的一部分套设于小转盘4上的钢套6内,而小转盘4安装于大转盘5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绳套及出绳罩不仅便于从小转盘4的钢套6孔内穿引钢丝绳1,而且避免了钢丝绳1在松绳时与出绳套本体8的固定元件之间磨损。此外,在出绳套磨损的状态下,钢丝绳1依然只能与出绳套本体8接触,并不会与出绳套的固定元件接触、磨损,从而延长了钢丝绳1的使用寿命。

另外,出绳套本体8包括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第一套体与第二套体配合形成筒状结构,筒状结构具有使钢丝绳1穿过的腔体,第一套体的一端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向背离该表面方向凸出的第一凸台,第二套体的一端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向背离该表面方向凸出的第二凸台,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配合形成法兰结构。

具体地,出绳套本体8包括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为两个半环结构,且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配合形成整个出绳套 本体8。在需要从小转盘4处引绳时,可拆下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之后穿引钢丝绳1,在钢丝绳1穿引成功后,再通过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安装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使出绳套本体8固定于小转盘4的钢套6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穿引钢丝绳1时,拆卸掉第一套体与第二套体后,钢丝绳1穿引的孔由出绳套本体8形成的供钢丝绳1穿过的腔体孔径变为钢套6的孔径,相比与出绳套本体8上孔径差不多大小的挡板3孔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绳套的孔口直径变大,穿引钢丝绳1变得容易。

此外,在引绳成功后,由于第一套体与第二套体为半环结构,安装出绳套本体8时,可将钢丝绳1放入第一套体与第二套体之间,之后再使第一套体与第二套体配合形成筒状结构,通过安装件9与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配合形成的法兰结构安装于小转盘4的钢套6上。

或者,在钢丝绳1引绳后,先将第一套体或者第二套体之间的一个套体部分套设于钢套6内,之后再将另一个套体也套设于钢套6内,使第一套体与第二套体形成筒状结构,钢丝绳1置于筒状结构的腔体内,通过安装件9与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配合形成法兰结构安装于小转盘4的钢套6上。

或者,在钢丝绳1引绳后,先将第一套体或者第二套体之间的一个套体部分套设于钢套6内,之后通过与其对应的凸台将其固定在小转盘4的钢套6上,之后再将另一个套体也套设于钢套6内,通过与其对应的凸台将其固定在小转盘4的钢套6上,第一套体与第二套体配合形成筒状结构,钢丝绳1位于筒状结构的腔体内,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配合形成法兰结构。

具体地,第一凸台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第二凸台上也设置有多个安装孔,二者配合形成法兰结构。出绳套本体8通过安装件9及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配合形成的法兰结构安装于小转盘4的钢套6上。

需要说明的是,出绳套本体8通过法兰结构安装于小转盘4的钢套6上,便于出绳套本体8在穿引钢丝绳1以及更换时的拆卸工作。当需要拆卸出绳套本体8时,只需拆卸法兰结构上的安装件9。此外,通过法兰结构与安装件9连接的小转盘4的钢套6以及出绳套本体8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稳固。在钢丝绳1出绳时,钢丝绳1以20-60m/min的速度与出绳套本体8摩擦,出绳套本体8与钢套6之间发生的晃动很小。

第一套体上的第一凸台与第二套体上的第二凸台配合形成的法兰结构存在多种形式。

方式一:筒状结构的顶面所在平面与法兰结构的上表面所在平面位于同一平面。

具体地,如图2-4所示,以第一套体810为例,图2详细介绍了第一套体810的结构,其实第一套体810与第二套体均为图2中所示的半环结构,每个套体的凸台上设置有安装孔,第一套体810与第二套体上的第一凸台811与第二凸台配合形成法兰结构,且法兰结构的上表面所在平面与筒状结构的顶面所在平面位于同一平面。在使用时,用安装件9连接法兰结构与钢套6,将第一套体810与第二套体固定在钢套6上。

方式二:筒状结构的顶面所在平面超出法兰结构的上表面所在平面。

具体地,如图5和图6所示,以第一套体820为例,图5详细介绍了第一套体820的结构,其实第一套体820与第二套体均为图5中所示的半环结构,每个套体的凸台上设置有安装孔,第一套体820 与第二套体上的第一凸台821与第二凸台配合形成法兰结构,且筒状结构的顶面所在平面超出法兰结构的上表面所在平面。在使用时,用安装件9连接法兰结构与钢套6,将第一套体820与第二套体固定在钢套6上。

另外,安装件9与第一凸台821的作用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压板,且安装件9与第二凸台的作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压板。

具体地,在方式二中,由于第一套体820与第二套体形成的筒状结构的顶面所在平面超出法兰结构的上表面所在平面,因此在用安装件9连接法兰结构与钢套6时,可在安装件9与第一凸台821的作用面之间设置第一压板,在安装件9与第二凸台的作用面之间设置第二压板。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可增强安装件9对法兰结构与钢套6的锁紧力,使第一套体820与第二套体更加稳固地安装在钢套6上,避免第一套体820与第二套体在使用时被钢丝绳1不断摩擦的过程中发生晃动。

另外,如图6所示,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均为半环形结构,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形成环形结构,且环形结构与法兰结构同心。

具体地,将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设置成半环形结构,其中,第一压板与第一凸台821对应,第二压板与第二凸台对应,且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形成环形结构,且环形结构与法兰结构同心。此外,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形成的环形结构的内环略大于桶状结构的外环,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形成的环形结构的外环与法兰结构的外环等大,即环形结构的外环与法兰结构的外环齐平。

另外,套设于钢套6内的出绳罩本体的另一端齐平或超出钢套6。

具体地,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绳套的出绳套本体8设置为,出绳套本体8套设于钢套6内的一端齐平或超出钢套6,此结构可以防 止在松绳或者出绳的过程中钢丝绳1与钢套6接触发生额外的磨损,可以更好的延长钢丝绳1的使用寿命。

另外,安装件9为螺栓。

另外,出绳套本体8为尼龙材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