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机卷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3379阅读:1067来源:国知局
造纸机卷取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造纸机卷取装置。



背景技术:

造纸机中通常设置有一卷取装置,纸在该卷取装置内被卷至一纸辊上以形成纸轴,所述卷取装置包括一缓冲气缸,所述缓冲气缸驱动所述纸辊旋转以收卷纸张。所述缓冲气缸包括一活塞杆,在换卷时,缓冲气缸经常会受到纸辊的冲击,从而导致活塞杆与纸辊的连接部位置容易断裂。然而,传统的缓冲气缸上的活塞杆的丝头与活塞杆为一体设置,当丝头断裂时,需整条活塞杆更换,从而在增加了维护费及材料费用的同时,也增加了专业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纸用卷取装置,以解决目前卷取装置上的丝头断裂后维修不便、维护费高及材料费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为:

一种造纸机卷取装置,包括纸辊、缓冲气缸及鱼眼接头,所述缓冲气缸通过鱼眼接头连接于所述纸辊上,该缓冲气缸包括缸体及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装设于缸体内,活塞杆的另一端延伸出缸体外并连接于所述鱼眼接头上;所述活塞杆包括杆体及丝头,所述丝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上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安装部螺接于所述杆体上,所述第二安装部螺接于所述鱼眼接头上。

进一步地,所述丝头包括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及限位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分别一体成型地连接于限位部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上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安装部螺接于所述杆体上,所述第二安装部螺接于所述鱼眼接头上。

进一步地,所述杆体的端部设置有一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第一安装部上的外螺纹相匹配,所述第一安装部螺接于所述安装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鱼眼接头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上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丝头的两端设置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上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丝头的一端螺接于于鱼眼接头上,另一端螺接于活塞杆的杆体上,从而当活塞杆受外力冲击导致丝头断裂时,只需将丝头自杆体上旋转出即可,拆装维修方便;此外,丝杆断裂后只需更换丝头,无需更换整个活塞杆,从而减少了维修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造造纸机卷取装置的缓冲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活塞杆的分解示意图,其中杆体的安装孔部位为剖面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造纸机卷取装置,所述造纸机卷取装置包括纸辊(图未示)及缓冲气缸100,所述缓冲气缸100连接于所述纸辊上,并可驱动所述纸辊360转动以收卷纸张。

所述缓冲气缸100通过鱼眼接头(图未示)连接于所述纸辊上。所述缓冲气缸100包括缸体10及活塞杆20,所述活塞杆20的一端装设于缸体10内,另一端延伸出缸体10外并连接于所述鱼眼接头上。所述活塞杆20包括杆体21及丝头22,所述丝头22可拆卸式地装设于所述杆体21上。

所述丝头22包括第一安装部23、第二安装部24及限位部25,所述第一安装部23及第二安装部24分别一体成型地连接于限位部25的两端。第一安装部23及第二安装部24均呈圆柱体设置,所述限位部25呈圆柱体或其它形状设置,限位部25的最大尺寸需大于第一安装部23及第二安装部24的外径。所述第一安装部23及第二安装部24上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安装部23螺接于所述杆体21上,所述第二安装部24螺接于所述鱼眼接头上。

所述杆体21装设丝杆的端部设置有一安装孔26,所述安装孔26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第一安装部23上的外螺纹相匹配。所述第一安装部23螺接于所述安装孔26内,从而将所述丝头22固定于所述杆体21上。当气缸受到纸辊的冲击时,所述第二安装部24位置易断裂,此时,只需将丝头22自杆体21上拆卸下来更换新的丝头22即可。所述鱼眼接头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上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丝头22的两端设置第一安装部23及第二安装部24,所述第一安装部23及第二安装部24上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丝头22的一端螺接于鱼眼接头上,另一端螺接于活塞杆20的杆体21上,从而当活塞杆20受外力冲击导致丝头断裂时,只需将丝头自杆体21上旋转出即可,拆装维修方便;此外,丝杆断裂后只需更换丝头,无需更换整个活塞杆20,从而减少了维修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一个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