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板捆包用托架及玻璃板捆包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32637发布日期:2018-10-23 20:56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玻璃板捆包用托架及玻璃板捆包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玻璃板捆包用托架及玻璃板捆包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平板显示器用玻璃基板的大型化及薄壁化,在进行玻璃基板的捆包时,在将玻璃基板以纵向姿势层叠的状态下进行捆包成为主流。另外,作为用于在将玻璃基板以纵向姿势层叠的状态下进行捆包的托架,公知有一种托架,该托架具备:对将多个玻璃基板以纵向姿势层叠而成的玻璃基板层叠体的底边进行支承的底边支承部;对玻璃基板层叠体的背面进行支承的背面支承部;以及配设在背面支承部与玻璃基板层叠体之间的缓冲板(也称为背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6327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使用如专利文献1那样具备缓冲板的托架对玻璃基板层叠体进行捆包并输送捆包体的情况下,玻璃基板有时在输送中会发生破损。作为这种玻璃基板的破损原因之一,认为是缓冲板在输送时产生位置偏移。

另外,在玻璃基板发生了破损的情况下,在解开捆时产生缓冲板的上侧倒向前表面侧这样的事态。由于缓冲板倾倒,从而产生已破损的玻璃基板的处理变得困难或者未破损的玻璃基板的取出变得困难这样的问题。

由于以上的理由,期望缓冲板相对于背面支承部牢固地被固定。在此,缓冲板通常通过粘接而固定于背面支承部。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用于防止因材质的不同而引起的粘接面的剥离的技术,记载有在缓冲板侧设置有用于吸收热变形的槽这样的技术。

然而,难以通过粘接将缓冲板可靠地固定于背面支承部。这是因为,使用了粘接剂的固定手段有时不适用于材质不同的构件彼此的固定。即,背面支承部通常由玻璃基板捆包用托架的框架构件构成,因此为金属制,与此相对,缓冲板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玻璃基板层叠体的冲击吸收,因此,多由发泡树脂等比较富有弹性(刚性低)的材质形成。因此,对于背面支承部与缓冲板,与输送中的温度变化相伴的热变形的差异无论如何都存在增大的趋势。这样,即便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设置用于吸收热变形的构造(槽),也难以充分地防止粘接面的剥离。

鉴于以上情况,在本说明书中,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为,提供一种玻璃板捆包用托架,其能够防止因缓冲板从背面支承部偏移而产生的玻璃板的破损,从而能够在长期间内安全地输送玻璃板层叠体。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所述技术课题的解决通过本发明的玻璃板捆包用托架来实现。即,该托架是一种玻璃板捆包用托架,具备:底边支承部,其支承将多个玻璃板以纵向姿势层叠而成的玻璃板层叠体的底边;缓冲板,其与玻璃板层叠体的背面抵接;以及背面支承部,其隔着缓冲板支承玻璃板层叠体的背面,其特征点在于,在背面支承部和缓冲板中的任一方设置有朝向另一方突出的突起部,并且,在另一方设置有与突起部嵌合的被嵌合部。

这样,在本发明的托架中,在背面支承部和缓冲板中的一方设置有朝向另一方突出的突起部,并且,在另一方设置有与突起部嵌合的被嵌合部。背面支承部及缓冲板均对以纵向姿势层叠而成的玻璃板层叠体的背面进行支承,因此,借助缓冲板的自重而使突起部与被嵌合部成为在其铅垂方向上侧或下侧卡合的状态。由此,能够在突起部与被嵌合部之间产生足够大小的摩擦力,从而将缓冲板与背面支承部相互固定。若采用这样的固定方式,则无需通过粘接将缓冲板固定于背面支承部,因此,即便在输送时发生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维持突起部与被嵌合部的卡合状态的同时,不使各个构件彼此拘束而自由地发生热变形。因此,能够确保规定的固定力,防止成为问题这样的缓冲板的偏移,从而能够尽可能地防止玻璃板在输送时发生破损。

另外,本发明的玻璃板捆包用托架也可以是,在背面支承部设置有突起部,并且在缓冲板设置有被嵌合部,突起部的突出高度为缓冲板的厚度尺寸以下。

通过像这样设置突起部的突出高度,即便被嵌合部为贯通孔,也能够可靠地防止突起部从缓冲板的前表面(与玻璃板层叠体抵接的一侧的表面)突出的事态。因此,玻璃板的层叠状态稳定。

另外,本发明的玻璃板捆包用托架也可以是,至少一组突起部和被嵌合部配设在比缓冲板的高度方向中央靠上方的位置。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将缓冲板的高度方向上侧固定于背面支承部。因此,即便在如既述那样玻璃板万一发生破损而使缓冲板欲从其上侧倾倒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配置于缓冲板的高度方向上侧的至少一组突起部与被嵌合部,来提高缓冲板的高度方向上侧的保持力,从而防止缓冲板向前方倾倒的事态。

另外,本发明的玻璃板捆包用托架也可以是,被嵌合部为贯通孔。

若将被嵌合部设为贯通孔,则能够将被嵌合部的贯通方向整个区域用于与突起部的卡合,因此,能够实现缓冲板与背面支承部的固定力提高。另外,若为贯通孔,则被嵌合部的加工也变得非常容易。

另外,本发明的玻璃板捆包用托架也可以是,被嵌合部呈孔形状,且该被嵌合部的最大内径尺寸被设定为5mm以上且50mm以下。

这样,在被嵌合部呈孔形状的情况下,通过设定其最大内径尺寸,能够在确保设置有被嵌合部的构件(缓冲板或背面支承部)自身的强度的同时,将缓冲板可靠地固定于背面支承部。即,若被嵌合部的最大内径尺寸为50mm以下,则设置有被嵌合部的构件的强度不会显著受损而导致该构件容易发生变形。另一方面,若被嵌合部的最大内径尺寸为5mm以上,则被嵌合部与突起部之间不会得不到足够的摩擦力而导致缓冲板与背面支承部的固定力不足。因此,能够享有上述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玻璃板捆包用托架也可以是,从突起部的突出方向观察时的突起部的最大外径尺寸与被嵌合部的最大内径尺寸之差被设定为0mm以上且20mm以下。

通过像这样设定突起部的最大外径尺寸与被嵌合部的最大内径尺寸,突起部与被嵌合部无间隙地或隔着稍许间隙而嵌合,因此,能够容易且可靠地将突起部嵌合于被嵌合部。

另外,本发明的玻璃板捆包用托架也可以是,多个突起部分别为在与突出方向垂直的面内具有长边方向的形状,多个突起部中的至少一个突起部的长边方向与其他的突起部的长边方向彼此不同。

通过像这样使突起部的最大外径尺寸的朝向不同,从而即便在缓冲板受到向规定的方向偏移的朝向的力、即向一部分突起部与被嵌合部的卡合状态被解除的朝向的力的情况下,剩余的突起部与被嵌合部的卡合状态也得以维持。因此,能够期待相对于意外的冲击等也使缓冲板不容易从背面支承部脱离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玻璃板捆包用托架也可以是,多个突起部中的三个以上的突起部配设在同一假想直线上。

若像这样将多个突起部中的三个以上的突起部排列在同一假想直线上,则能够利用其排列方向(假想直线的朝向),来相对于缓冲板从背面支承部脱离的朝向的倾转而发挥非常高的阻力。例如在三个以上的突起部沿着玻璃板层叠体的宽度方向排列在一直线上的情况下,这些在一直线上并排的所有突起部作为相对于缓冲板绕沿着宽度方向的轴线的倾转的阻力(与被嵌合部的摩擦力)而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能够期待相对于缓冲板的倾转而发挥非常高的阻力的效果。

或者,本发明的玻璃板捆包用托架也可以是,多个突起部中的两个以上的突起部配设在同一假想直线上,并且,其他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突起部配设在从假想直线上偏离的位置。

在像这样配置了多个突起部的情况下,与将三个以上的突起部配设在同一假想直线上的情况相比,能够期待相对于缓冲板的变形而发挥优异的阻力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玻璃板捆包用托架也可以是,在缓冲板的下端与底边支承部之间设置有规定的间隙的状态下,缓冲板被支承于背面支承部。

根据这样构成,缓冲板成为被背面支承部悬挂的状态,因此,即便突起部与被嵌合部的加工精度存在若干偏差,突起部与被嵌合部也能够在其上侧(突起部设置于背面支承部的情况)或下侧(突起部设置于缓冲板的情况)可靠地卡合。因此,能够稳定地将缓冲板固定于背面支承部。

另外,以上说明的玻璃板捆包用托架不以粘接的形式将缓冲板固定于背面支承部,由此,允许与温度变化相伴的热变形,能够抑制缓冲板相对于背面支承部的偏移,因此,能够适合作为例如具备该玻璃板捆包用托架和载置于玻璃板捆包用托架的玻璃板层叠体的玻璃板捆包体而提供。

发明效果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玻璃板捆包用托架,能够防止因缓冲板从背面支承部偏移而产生的玻璃板的破损,从而能够在长期间内安全地输送玻璃板层叠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玻璃板捆包体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玻璃板捆包用托架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玻璃板捆包用托架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4是从箭头A的方向观察图3所示的玻璃板捆包用托架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5是图4所示的玻璃板捆包用托架的B部放大图。

图6是图5所示的突起部及被嵌合部的C-C剖视图。

图7是图1所示的玻璃板捆包体的侧视图。

图8是从箭头D的方向观察图7所示的玻璃板捆包体的图。

图9是从图3所示的箭头A的方向观察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突起部及被嵌合部的图。

图10是从图3所示的箭头A的方向观察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突起部及被嵌合部的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突起部及被嵌合部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突起部及被嵌合部的剖视图。

图13是从图3所示的箭头A的方向观察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突起部及被嵌合部的图。

图14是从图3所示的箭头A的方向观察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玻璃板捆包用托架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15是从图3所示的箭头A的方向观察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玻璃板捆包用托架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16是从图3所示的箭头A的方向观察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玻璃板捆包用托架的主要部分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8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如下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即,将成为捆包对象的玻璃板设为平板显示器用玻璃基板,且对该玻璃基板隔着衬纸层叠的状态下的玻璃基板捆包体进行捆包。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玻璃板捆包体1的立体图。该玻璃板捆包体1具备玻璃板捆包用托架2、以及在玻璃板捆包用托架2上被捆包的玻璃板层叠体3。

玻璃板层叠体3是多张矩形状乃至正方形状的玻璃板G以纵向姿势隔着衬纸I层叠而成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玻璃板层叠体3的最靠背面侧配置有衬纸I。

在此,对与玻璃板层叠体3相关的各要素的一例进行说明的话,玻璃板层叠体3的重量为200kg~3800kg。另外,此时,构成玻璃板层叠体3的玻璃板G的张数为200张~400张,玻璃板G的大小为1000mm×1200mm~2200mm×2500mm,玻璃板G的厚度为300μm~700μm。玻璃板层叠体3所使用的衬纸I例如为纯浆纸。衬纸I的大小通常比玻璃板G大,以玻璃板G彼此不直接接触的方式使衬纸I与玻璃板G交替地配置。由此,构成玻璃板G与衬纸I交替地层叠而成的玻璃板层叠体3。

玻璃板捆包用托架2主要具备基台部4、背面支承部5、底边支承部6、保持部7、缓冲板8及底边侧的承接板9。背面支承部5从基台部4立起而对玻璃板层叠体3的背面进行支承。底边支承部6在基台部4上对玻璃板层叠体3的底边(下端)进行支承。缓冲板8配设在玻璃板层叠体3与背面支承部5之间,底边侧的承接板9配设在玻璃板层叠体3与底边支承部6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三个缓冲板8配设在背面支承部5的前表面5a侧,并且,底边侧的承接板9配设在底边支承部6的上表面6a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缓冲板8的宽度方向尺寸(这里所说的宽度方向与玻璃板G的宽度方向相同。以下相同。)的合计小于背面支承部5的前表面5a的宽度方向尺寸,成为在前表面5a的除了上方缘部和两侧方缘部之外的区域安装有缓冲板8的状态。此时,玻璃板层叠体3的玻璃板G的面积小于缓冲板8的前表面8a的面积,如图1所示,在层叠了玻璃板G的状态下,成为缓冲板8的周缘部从玻璃板G(玻璃板层叠体3)伸出的状态。因此,玻璃板G成为其整个面(隔着衬纸I)被缓冲板8的前表面8a支承的状态。

另外,如图3所示,背面支承部5的前表面5a相对于铅垂方向朝后方倾斜了规定角度(例如5°~25°)。另外,背面支承部5的前表面5a相对于底边支承部6的上表面6a(即底边侧的承接板9的支承面9a)呈例如90°~100°的角度,底边支承部6的上表面6a(底边侧的承接板9的支承面9a)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了例如10°~25°。

需要说明的是,缓冲板8和底边侧的承接板9例如能够由发泡树脂等比较富有弹性(刚性低)的材质形成。举出一个具体例的话,缓冲板8和底边侧的承接板9均形成为以发泡聚丙烯为主的材质。

如图3及图4所示,在背面支承部5设置有朝向缓冲板8突出的多个突起部10。另外,在缓冲板8设置有与突起部10嵌合的多个被嵌合部11。以下,对突起部10和被嵌合部11详细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10与被嵌合部11配设为相同的数量。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在比缓冲板8的高度方向中央靠上侧的位置配设有三个突起部10及被嵌合部11,并且,在比缓冲板8的高度方向中央靠下侧的位置配设有三个突起部10及被嵌合部11。这些上侧的突起部10及被嵌合部11均配设在同一假想直线X1上,下侧的突起部10及被嵌合部11均配设在同一假想直线X2上。这两条假想直线X1、X2相互平行。另外,位于共同的假想直线X1、X2上的各三个突起部10及被嵌合部11的宽度方向间隔相同。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背面支承部5由金属制的框架12(图4中由虚线示出的部分)构成,在该框架12上形成有多个突起部10。突起部10例如通过焊接等接合由与框架12同样的金属材质构成的小片构件而形成于背面支承部5。

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10在从其突出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那样呈圆柱状。另外,被嵌合部11在本实施方式中呈圆环孔形状。进一步说,被嵌合部11如图6所示那样是贯通孔。由此,突起部10的前端面成为露出的状态(参照图5)。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突起部10设置于背面支承部5且被嵌合部11设置于缓冲板8的情况下,突起部10与被嵌合部11在铅垂方向上侧(图5中可以说是上侧)相互抵接。

另外,如图5所示,突起部10的最大外径尺寸d1与被嵌合部11的最大内径尺寸d2之差、实际上是从被嵌合部11的最大内径尺寸d2减去突起部10的最大外径尺寸d1而得到的值设定为0mm以上且20mm以下,优选设定为2mm以上且15mm以下,更优选设定为3mm以上且10mm以下。尤其是在存在多个突起部10及被嵌合部11的情况下尺寸差d2-d1过小时,即便能够针对特定的突起部10与被嵌合部11的组合而使之嵌合,针对其他组合恐怕也使突起部10与被嵌合部11的位置不一致而无法将它们嵌合。因此,通过如上述那样具有一定程度的尺寸差d2-d1,从而即便多个突起部10彼此及被嵌合部11彼此的位置精度没那么高,也能够可靠地使全部的突起部10与被嵌合部11嵌合。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所说的突起部10的最大外径尺寸是指,在俯视观察突起部10(从突出方向观察)的状态下与突起部10外切的圆的最大直径。另外,在此所说的最大内径尺寸是指,在俯视观察被嵌合部11的状态下与被嵌合部11的轮廓外切的圆的最大直径。

另外,被嵌合部11的最大内径尺寸d2例如可以设定为5mm以上且50mm以下,优选可以设定为10mm以上且40mm以下,更优选可以设定为15mm以上且30mm以下。通过这样设定,能够在确保设置有被嵌合部11的构件即缓冲板8自身的强度的同时,可靠地将缓冲板8固定于背面支承部5。

另外,如图6所示,突起部10的突出高度(在此是以背面支承部5的前表面5a为基准的高度尺寸)h1设定为小于缓冲板8的厚度尺寸h2。由此,能够以缓冲板8的前表面8a的整个区域可靠地支承玻璃板G。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保持部7以带13、作为按压构件的按压条14以及侧挡块15为主要要素而构成。其中,带13例如是具备棘轮部16的构件(所谓的棘轮带),且钩挂于在背面支承部5的后方配设的钩部17,并在双重的状态下,借助棘轮部16等以紧固状态固定在按压条14的前表面(与玻璃板层叠体3背对的一侧的表面,与带13面接触的接触面14a)。另外,此时,如图1及图7所示,在玻璃板层叠体3的最靠前表面侧载置有前表面侧的承接板18,在前表面侧的承接板18的进一步靠前表面侧载置有框架板19。在框架板19设置有钩部20,在向该钩部20载置了按压条14的状态下,能够利用带13将按压条14与玻璃板层叠体3和前表面侧的承接板18及框架板19一起向背面支承部5侧按压。

其中,如图8所示,按压条14以其长边方向与玻璃板层叠体3的宽度方向一致的状态安装于带13(配设在玻璃板层叠体3的前表面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两根按压条14沿着玻璃板层叠体3的宽度方向配设。另外,此时,突起部10及被嵌合部11与按压条14处于在铅垂方向上相互错开的位置关系。换言之,突起部10及被嵌合部11不在按压条14的按压方向的正下方。

这样,在本发明的托架2中,在彼此相邻的背面支承部5和缓冲板8中的一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背面支承部5设置有朝向缓冲板8突出的突起部10,并且,在成为另一方的缓冲板8设置有与突起部10嵌合的被嵌合部11。由此,突起部10与被嵌合部11成为借助缓冲板8的自重而在该铅垂方向上侧卡合的状态(参照图5及图6)。因而,在突起部10与被嵌合部11之间产生足够大小的摩擦力,能够将缓冲板8与背面支承部5相互固定。若像这样进行固定,则无需通过粘接将缓冲板8固定于背面支承部5,因此,即便在输送时发生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维持突起部10与被嵌合部11的卡合状态的同时,不使各个构件5、8彼此约束而自由地发生热变形。因此,能够在背面支承部5与缓冲板8之间确保规定的固定力,防止成为问题这样的缓冲板8的偏移,从而能够尽可能地防止玻璃板G在输送时发生破损。

以上,对本发明的玻璃板捆包用托架以及玻璃板捆包体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该托架以及捆包体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当然能够采取任意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例如关于突起部10与被嵌合部11的形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均为圆形状,但当然能够采取除此以外的形状。图9是俯视观察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突起部23与被嵌合部24的图。如该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突起部23与被嵌合部11均呈多边形状(图9中为五边形状),且主要在铅垂方向上侧的两个边进行面接触。根据该结构,即便不那么高精度地进行突起部23与被嵌合部24的尺寸管理(加工精度等),也能够可靠地使突起部23与被嵌合部11以规定的面积接触而产生相应的摩擦力。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

另外,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例示出突起部10、23与被嵌合部11、24彼此为相似形状的情况,但当然也能够形成为彼此不相似的形状。图10是俯视观察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突起部25与被嵌合部26的图。如该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突起部25呈大致矩形状,与此相对,被嵌合部26呈圆形状。根据该结构,即便不那么高精度地进行突起部25与被嵌合部26的尺寸管理,也能够可靠地使突起部25与被嵌合部26在规定的部位(例如突起部25的铅垂方向上侧的两个角部)与被嵌合部26的内周面接触而产生相应的摩擦力。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

另外,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例示出突起部10、23、25和被嵌合部11、24、26的玻璃板G的层叠方向上的俯视形状均固定的情况(参照图6等),但当然也可以采用除此以外的实施方式。图11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突起部27和被嵌合部28的剖视图。如该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突起部27形成为随着从其基端侧朝向前端侧而缩径的局部圆锥形状。在该情况下,被嵌合部28可以如图11所示那样形成为内径尺寸固定的圆环形状,或者也可以与突起部27同样地形成为内径尺寸减少(缩径)的局部圆锥形状,对此省略图示。通过这样构成,能够期待在缓冲板8与背面支承部5重叠时,通过被嵌合部28与突起部27的外周面27a抵接而将被嵌合部28向适当的位置引导的作用。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缓冲板8安装到背面支承部5上。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

图12示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突起部29与被嵌合部30的剖视图。如该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突起部29在俯视观察下呈所谓的钩型(钩部型)形状。即,突起部29形成为在从其突出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其突出方向前端侧成为最大外径尺寸的形状。具体而言,形成有从突起部29的前端朝与突起部29的突出方向大致正交的朝向(沿着前表面5a的方向)延伸的凸缘部31。另外,被嵌合部30为在缓冲板8的与前表面8a相反侧的表面形成有开口的有底孔形状,且形成有从其底部朝与缓冲板8的厚度方向大致正交的朝向延伸的横孔部32。由此,从将缓冲板8配置在背面支承部5上并使突起部29与被嵌合部30嵌合的状态起,使缓冲板8在背面支承部5的前表面5a上朝斜下方滑动,由此,凸缘部31与横孔部32卡合而被相互固定。通过像这样固定,能够可靠地防止缓冲板8向前表面8a侧的倾倒(被嵌合部30从突起部29的脱离)。

<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

另外,突起部、被嵌合部也可以在俯视状态下沿着规定的方向具有固定的长边方向尺寸。图13示出俯视观察其一例(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突起部33和被嵌合部34的图。如该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突起部33呈所谓的肋形状,并且,被嵌合部34呈长孔形状。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突起部33与被嵌合部34在其长边方向的宽范围内进行面接触,因此能够期待固定力的进一步提高。

如以上那样,只要是突起部与被嵌合部在玻璃板G的层叠方向上重叠时能够相互嵌合,则可以采取任意的形状及组合。

<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

另外,在存在多个突起部10的情况下,所有的突起部10无需为相同的形状或姿势。图14示出俯视观察这一例(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突起部35a~35c的图。如该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突起部35a~35c分别为在与其突出方向垂直的面内具有长边方向(例如将突起部35a~35c与外切圆的切点中最远的两个切点连结的直线的朝向)的形状,且长边方向彼此不同。具体而言,沿着缓冲板8的宽度方向配设的三个突起部35a、35b、35c中,宽度方向左侧的突起部35a的长边方向为通过左斜上方和右斜下方的朝向,与此相对,宽度方向中央的突起部35b的长边方向为通过铅垂上方与下方的朝向,宽度方向右侧的突起部35c的长边方向为通过右斜上方和左斜下方的朝向。通过像这样设置长边方向彼此不同的突起部35a~35c,即便假设在缓冲板8受到向左斜上方偏移的朝向的力、即向一个突起部35a与被嵌合部36的卡合状态被解除的朝向的力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其他的突起部35b、35c与被嵌合部36的卡合状态。因此,能够期待相对于意外的冲击等也使缓冲板8从背面支承部5不容易脱离的效果。

<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

另外,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例示出沿着缓冲板8的宽度方向配设的三个以上的突起部10处于同一假想直线X1上的情况(参照图4等),但当然也可以采取除此以外的配置实施方式。图15是示出其一例(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突起部10及被嵌合部11的配置方式的图。如该图所示,首先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多个突起部10及被嵌合部11中的位于缓冲板8的铅垂方向上侧的三个突起部10以及被嵌合部11,两个(宽度方向左侧及中央)突起部10以及被嵌合部11配设在同一假想直线X1上,另一方面,另一个(宽度方向右侧的)突起部10以及被嵌合部11配设在从上述假想直线X1上偏离的位置。另外,关于位于缓冲板8的铅垂方向下侧的三个突起部10以及被嵌合部11,两个(宽度方向左侧及右侧)突起部10以及被嵌合部11配设在同一假想直线X2上,另一方面,另一个(宽度方向中央)突起部10以及被嵌合部11配设在从上述假想直线X2上偏离的位置。在像这样配置了突起部10以及被嵌合部11的情况下,与将全部的突起部10配设在同一假想直线X1、X2上的情况(图4等)相比,能够期待相对于缓冲板8的变形而发挥优异的阻力的效果。

<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

另外,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例示出缓冲板8在与底边支承部6的上表面6a抵接的状态下固定于背面支承部5的情况(参照图3等),但当然也可以采取除此以外的实施方式。图1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缓冲板8与底边支承部6的位置关系的图,如该图所示,缓冲板8在其下端与底边支承部6的上表面6a之间设置有规定的间隙g的状态下支承于背面支承部5。根据这样构成,缓冲板8成为始终悬挂于背面支承部5的状态,因此,即便突起部10与被嵌合部11的形状精度或位置精度存在若干偏差,突起部10与被嵌合部11也能够在其上侧可靠地被卡合。因此,能够将缓冲板8稳定地支承于背面支承部5。

以上,针对突起部与被嵌合部以及缓冲板与背面支承部的可采取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除此以外的要素当然也可以任意地构成。即,在具备底边支承部、背面支承部以及缓冲板的玻璃板捆包用托架中,只要是在背面支承部与缓冲板中的一方设置有朝向另一方突出的突起部、且在另一方设置有与突起部嵌合的被嵌合部即可,其他结构是任意的,当然不局限于上述说明的事项以及图示的事项。例如在以上的说明中,例示出在背面支承部5设置突起部10且在缓冲板8设置被嵌合部11的情况,但也可以在背面支承部5设置被嵌合部11且在缓冲板8设置突起部10。或者,也可以将至少一个突起部10和两个以上的被嵌合部11设置于背面支承部5,将两个以上的突起部10和至少一个被嵌合部11设置于缓冲板8。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例示出在玻璃板G之间隔着衬纸I进行层叠的情况(图1等),但在省略衬纸I而仅层叠玻璃板G的情况下当然也可以应用本发明的玻璃板捆包用托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