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罐笼阻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6067阅读:6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罐笼阻车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车器,尤其涉及一种罐笼阻车器。



背景技术:

副井罐笼打运车辆的过程中,为了防止车辆从罐笼内窜出,在罐内轨道的两头轨面上各设有两个楔形凸台,车轮被卡在楔形凸台之间,并且车辆一头的两个车轮被滑动阻车器挡住。

由于罐笼内的楔形凸台因长期使用被车轮磨损,造成其倾角及高度发生变化,罐笼在运行中一旦发生抖动、紧停及其它异常情况,车轮不能被楔形凸台及滑动阻车器有效挡住,车辆可能窜出罐笼,车上装的物料或设备等也可能随车辆的动作滑落、窜出罐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自动阻车功能的罐笼阻车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罐笼阻车器,包括底座、挡板、控制杆和弹性机构;

所述底座包括座轴,所述座轴与罐笼轨道均固定在罐笼底板的上方,所述座轴位于罐笼轨道的外侧,平行于罐笼轨道的方向;

所述挡板的中部穿套在所述座轴上,其上部位于罐笼底板的上方,下部穿入罐笼底板的下方,所述挡板沿垂直于罐笼轨道方向的平面转动;

所述控制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挡板的下部,另一端从侧板位于罐笼底板下方的部分穿出,所述侧板为平行于罐笼轨道且接近所述底座一侧的罐笼侧板;所述控制杆穿出所述侧板外的一端连接有滚动机构,所述滚动机构沿固定在井口处的导轨上下滚动;

所述弹性机构的一端连接该罐笼阻车器位于罐笼底板下方罐内的部分,另一端连接所述侧板位于罐笼底板下方部分的内侧;

所述滚动机构位于所述导轨上相对于所述侧板的最近点时,所述弹性机构拉紧,所述挡板的下部从下方接近罐笼轨道,上部从上方远离罐笼轨道;所述滚动机构离开所述导轨后所述弹性机构将所述挡板的下部拉回靠近所述侧板的位置,所述挡板的上部卡在罐笼轨道上。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在罐笼底板的上方,所述座轴连接在两个支撑板之间。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挡板包括竖板,所述竖板的中部穿套在所述座轴上,所述竖板的上下两端各连接有一块横板,所述横板从所述竖板的端部向罐笼轨道的方向延伸。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杆包括夹杆和连接杆,两根夹杆将所述挡板的下部夹在中间,两根夹杆的后端均连接在所述连接杆的前端,所述连接杆的后端连接所述滚动机构。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夹杆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连接杆,两根夹杆均固定在所述连接管的一端,所述连接杆从另一端插入所述连接管内,所述连接杆通过开口销固定在所述连接管上。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滚动机构采用轴承。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杆穿出所述侧板外的一端两侧分别固定有两块固定板,所述滚动机构通过穿过轴承中心的螺栓固定在两块固定板之间。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机构共两组,一组连接在所述挡板的的底部与所述侧板之间,另一组连接在所述控制杆的中部与所述侧板之间。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机构采用弹簧。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导轨为梯形轨道,梯形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所述侧板,其两个底边平行于所述侧板,梯形的较短的底边靠近所述侧板。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当罐笼处于上、下井口停车点处时挡板可自动打开,使车辆进出罐时不被刮碰,当罐笼离开停车点进入打运阶段时挡板可自动关闭,卡住罐笼轨道,阻挡车辆效果好,对提升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罐笼内轨面的楔形凸台、滑动阻车器及弹簧式阻车器在使用中经常被磨损、损坏,检修维护量较大,本发明罐笼阻车器的投入使用使检修维护量大大减少。

信号工操作推车机将车辆推进罐笼时,有时存在车辆进入楔形凸台间后被反弹回来的情况,需要反复操作推车机将车辆停稳在楔形凸台间;在操车过程中,有时存在滑动阻车器在罐内掉道,需要把勾工将滑动阻车器复位,容易因疏忽而造成事故。本发明罐笼阻车器不存在以上问题,可有效杜绝井筒坠物,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罐笼阻车器实现了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设计理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罐笼阻车器关闭状态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罐笼阻车器打开状态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底座的轴测图。

图4是本发明控制杆的轴测图。

图5是本发明开口销连接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罐笼阻车器,包括底座1、挡板2、控制杆3、弹性机构4和导轨5。

底座1包括座轴11和支撑板12,座轴11采用M16×92mm的螺栓,支撑板12采用10mm厚的钢板。

两块支撑板12相对设置,焊接在罐笼底板7的上方、罐笼轨道6的外侧处。

座轴11穿过两块支撑板12上的开孔连接在两块支撑板12之间,通过分别位于两块支撑板12外侧的两个螺母固定,螺母与支撑板12之间设有垫圈。

座轴11平行于罐笼轨道6的方向,座轴11的中轴线与罐笼底板7的距离为25mm,与侧板8的距离为110mm,侧板8为平行于罐笼轨道6且接近底座1一侧的罐笼侧板。

挡板2采用17mm厚的钢板,挡板2包括竖板21和横板22。

竖板21高260mm,宽65-75mm,竖板21的中部开孔穿套在座轴11上位于两块支撑板12之间的部分,座轴11的中轴线距竖板21的外边缘40mm。

两块横板22分别连接在竖板21的上下两端,横板22从竖板21的端部向罐笼轨道6的方向延伸,上端的横板22高60mm,宽120mm,下端的横板高110mm,宽210mm。

挡板2的上部位于罐笼底板7的上方,下部从在罐笼底板7上开出的槽口穿入罐笼底板7的下方,挡板2沿垂直于罐笼轨道6方向的平面转动。

控制杆3包括滚动机构31、夹杆32、连接杆33、连接管34、开口销35和固定板36;滚动机构31采用深沟球轴承,其内径20mm,外径47mm,厚度14mm;夹杆32采用由DN25镀锌钢管沿纵向中心剖开而成的两根半圆管;连接杆33采用直径为20mm的圆钢;连接管34采用长度为15mm的DN35镀锌钢管;开口销35采用销头直径为5mm的开口销;固定板36采用两块高35mm,宽50mm,厚10mm的长方形钢板。

两根夹杆32之间的夹缝宽度为18mm,夹住挡板2的下部;两根夹杆32的后端均焊接在连接管34的一端,连接杆33的前端从连接管34的另一端插入,通过开口销35固定在连接管34上;连接杆33的后端通过固定板36和螺栓连接滚动机构31;由包括滚动机构31、夹杆32、连接杆33、连接管34、开口销35和固定板36在内的各部分组成的控制杆3的总长为300mm。

滚动机构31采用轴承,在外力作用下轴承转动,使得控制杆3的动作稳定、均匀,挡板2开闭平稳。

开口销35的连接方式如图5所示,开口销35从连接管34的一侧穿入,穿过连接管34的侧壁和连接杆33后从连接管34的另一侧穿出,销头在穿入侧起限位作用,销尾扳开后在穿出侧起限位作用,利用开口销连接便于拆卸。

两块固定板36分别焊接在连接杆33后端的两侧,滚动机构31夹在两块固定板36之间,M20×84mm的螺栓穿过两块固定板36上的开孔和轴承中心,通过分别位于两块固定板36外侧的两个螺母固定,螺母与固定板36之间以及固定板36与滚动机构31之间均设有垫圈。

侧板8位于罐笼底板7下方的部分上开有圆孔,圆孔内焊有DN25镀锌钢管作为套管,连接杆33从套管处穿出,滚动机构31沿固定在井口处的导轨5上下移动。

连接管34与固定板36的尺寸大于套管直径,起限位作用。

导轨5为采用由12号槽钢制成的梯形架,两个导轨5分别焊在上井口的套架和下井口的金属支持结构处。

导轨5的梯形所在的平面垂直于侧板8,其两个底边平行于侧板8,梯形较短的底边靠近侧板8,滚动机构31可沿着梯形槽钢架滚动运行。

梯形槽钢架靠近侧板8的底边长800mm,其两个侧边的长度均为400mm,两个侧边与靠近侧板8的底边的夹角均为120°,用梯形槽钢架作为轴承的滚动轨迹,使得控制杆3在水平方向的直线运动行程符合技术要求,合理控制挡板的开闭度。

弹性机构4采用外径为15mm的弹簧,弹性机构4共两组,一组连接在挡板2的横板22的底部与侧板8位于罐笼底板7下方部分的内侧之间,另一组连接在连接管34的外壁与侧板8位于罐笼底板7下方部分的内侧之间。

横板22的底部、连接管34的外壁以及侧板8的内侧上均焊有M8螺母,每组弹性机构4的弹簧连接在两个M8螺母之间。

借助弹簧的拉力,可使挡板2快速有效地卡在轨道里。

当滚动机构31位于导轨5上相对于侧板8的最近点时,弹性机构4拉紧,挡板2的下部从下方接近罐笼轨道6,上部从上方远离罐笼轨道6。

当滚动机构31离开导轨5后,挡板2的形状、尺寸及座轴11的安装位置使得挡板2的重心偏移,挡板2可借助自身重力复位关闭;同时弹性机构4将挡板2的下部拉回靠近侧板8的位置,使挡板2的上部卡在罐笼轨道6上。

罐笼下行时,当罐笼到达上井口的停车点处时,控制杆3的滚动机构31沿着上井口套架处的导轨5的上部斜边移动到靠近侧板8的底边处,控制杆3推动挡板2使挡板2围绕底座1的座轴11转动,挡板2的下部从下方接近罐笼轨道6,上部从上方远离罐笼轨道6,挡板2上部的横板22上相对于罐笼轨道6的最近处与罐笼轨道6的上端外缘距离为50mm,弹性机构4被拉伸到最大处。此时挡板2处于打开状态,把勾工可以通过操车设备往罐笼里装车或推车。

罐内车辆装好之后,罐笼离开停车点处,进入正常打运阶段,开始向下运行,当运行到控制杆3的滚动机构31离开导轨5时,连接控制杆3和侧板8的一组弹性机构4通过弹簧拉力将控制杆3拉回位;连接挡板2和侧板8的另一组弹性机构4通过弹簧拉力及挡板2的自身重力,使挡板2围绕底座1的座轴11转动,挡板2的下部回到靠近侧板8的位置,上部卡在罐笼轨道6上,挡板2上部的横板22上越过罐笼轨道6的上端外缘最多处与罐笼轨道6的上端外缘距离为50mm。此时挡板2处于关闭状态,在打运过程中,可有效防止车辆或物料、设备等窜出罐外,造成坠井事故。

当罐笼下行到下井口的停车点处时,控制杆3的滚动机构31沿着下井口支持结构处的导轨5的上部斜边移动到靠近侧板8的底边处,使挡板2处于打开状态。

同样,罐笼上行时,当罐笼到达井口的停车点处时,控制杆3的滚动机构31沿着导轨5的下部斜边移动到靠近侧板8的底边处,使挡板2处于打开状态;罐笼离开停车点处时,控制杆3的滚动机构31离开导轨5,挡板2在弹性机构4的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

本发明罐笼阻车器巧妙地将直线运动转化为了曲线运动:随着罐笼的升降,控制杆3端部的滚动机构31沿着导轨5移动,从而使得控制杆3进行在水平方向前进或后退的直线运动,控制杆3驱使挡板2围绕底座1的座轴11转动,将直线运动转化为曲线运动,实现挡板2的打开或关闭功能。

以前的罐内阻车设施需对罐内的楔形凸台、滑动阻车器及弹簧式阻车器等进行检查、检修,平均每天需要2个人工,耗时1小时,需要工时为2×1=2工时;信号把勾工对车辆未进入楔形凸台间而进行的反复操车调整及偶尔处理滑动阻车器在罐内的掉道,平均每天需要2个人工,耗时2小时,需要工时为2×2=4工时;每天需要总工时为6工时,本发明罐笼阻车器的使用可节省以上工时。

采用本发明罐笼阻车器克服了以前罐内阻车设施的缺点,有效挡住罐内车辆,杜绝井筒坠物,保证了提升安全,避免了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以及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