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运输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3200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液晶显示面板运输托盘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装技术,特别是一种液晶显示面板运输托盘。



背景技术:

窄边框技术设计模组边框可达到0.7mm,液晶显示面板边框达到0.6mm,当液晶显示面板与背光组件组装时,背光组件中遮光用粘接性片(Rim_Tape)与液晶显示面板中偏光片贴附重合面积相应变小,为了保证有效贴合,故液晶显示面板中偏光片采用满屏贴附,即偏光片不存在四周边缘要短于液晶显示面板0.1~0.15mm的情况,而是齐平贴附。但液晶显示面板模组厂贴附精度及机台受限的原因,会存在偏光片贴附后超出液晶显示面板的风险,当此类产品在运输过程中,超出的偏光片部分会与托盘侧壁进行轻微而频繁的撞击,由于偏光片相对较为薄弱,这样频繁撞击会增加液晶显示面板中液晶盒与偏光片分离风险,造成产品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运输托盘,从而降低液晶显示面板中液晶盒与偏光片分离的风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运输托盘,包括托盘本体,所述托盘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水平放置液晶显示面板的放置腔,所述放置腔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第一容置腔,第一容置腔与放置腔彼此连通,在液晶显示面板中上下两侧表面的偏光片上下两侧表面分别贴附有第一保护膜、第二保护膜,所述第一容置腔或放置腔中设有缓冲件,缓冲件与第二保护膜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保护膜的四个角上设有与第一容置腔的横截面形状以及大小相适配的扩展部。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件设于第一容置腔中,缓冲件与扩展部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腔的底部设有凸起的放置平台,在放置平台的四周侧壁与放置腔的四周侧壁之间形成一周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一容置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腔中设有第二容置腔,缓冲件设于第二容置腔中。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腔的底部设有凸起的放置平台,在放置平台的四周侧壁与放置腔的四周侧壁之间形成一周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一容置腔连通,第二容置腔设于放置平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容置腔设有多个,至少一个第二容置腔中设有缓冲件。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件为气泡袋。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腔四周的腔体壁上端分别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与放置腔连通。

进一步地,位于相邻两个放置腔之间的第二凹槽彼此连通。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装载液晶显示面板的放置腔的四个角上设置第一容置腔,在第一容置腔或放置腔内设置缓冲件,并将缓冲件与第二保护膜连接固定,对液晶显示面板进行二次固定,使得在运输的途中,避免液晶显示面板在放置腔中晃动,进而避免偏光片在撞击放置腔四周的腔体壁令液晶显示面板中液晶盒与偏光片分离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放入放置腔内后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缓冲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与放置腔的局部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一侧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二侧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8所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运输托盘包括托盘本体1以及贴附在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盒7上下两侧偏光片8表面上的第一保护膜4、第二保护膜5;作为本发明托盘本体1的一种优选,托盘本体1为壳体结构;在托盘本体1上设有放置腔2,放置腔2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一般情况下,根据液晶显示面板的尺寸来确定放置腔2的数量;当一个托盘本体1上设置有多个放置腔2时,相邻两个放置腔2之间由放置腔2的腔体壁形成隔挡,使相邻的放置腔2互不相连。在放置腔2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第一容置腔3,第一容置腔3朝放置腔2的外侧延伸,在第一容置腔3或放置腔2中设有缓冲件6,该缓冲件6与第二保护膜5连接固定;当放置腔2对液晶显示面板进行一次固定后,在放置腔2与液晶显示面板之间还是会存在狭小的缝隙(如图8所示),而由于偏光片8有可能会做的比液晶显示面板本身要大,会向外延伸出一部分,这部分会由于缝隙的原因,与放置腔2的腔体壁发生碰撞,通过第二保护膜5与缓冲件6形成对液晶显示面板的二次固定,因此当液晶显示面板在放置腔2中晃动时,受缓冲件6的约束,降低了液晶显示面板的晃动幅度,避免了偏光片8与放置腔2的腔体壁之间发生碰撞,导致液晶盒7与偏光片8分离。

如图3所示,本发明放置腔2的底部设有凸起的放置平台9,在放置平台9的四周侧壁与放置腔2的四周侧壁之间形成一周第一凹槽10,第一凹槽10与容置腔3连通;第一凹槽10方便对放置腔2中的液晶显示面板进行拿取,当轻压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侧边中部,使液晶显示面板相对的一侧侧边略微翘起,从而便于将液晶显示面板取出。

如图1所示,放置腔2四周的腔体壁上端分别设有第二凹槽11,第二凹槽11与放置腔3连通;位于相邻两个放置腔2之间的第二凹槽11彼此连通,形成一个整体,这样能够存在一个供手指按压的空间,第二凹槽11的底部高于第一凹槽10,当液晶显示面板放在放置腔2内后,液晶显示面板的上侧表面高于第二凹槽11的底部,形成一个按压位,提高拿取的便利性。

如图3所示,作为托盘本体1的一种较佳的方案,放置腔2的腔体壁向外侧倾斜设置,构成一个倒梯形,这样能够给增加轻压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侧边中部后液晶显示面板相对的一侧侧边略微翘起时与该侧腔体壁之间的空间,使拿取更方便。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托盘本体1其中相对两侧的第一侧边上均匀分布有第一凹陷部14,另外相对两侧的第二侧边上均匀分布有第二凹陷部15,第一凹陷部14以及第二凹陷15分别具有两个开口,其中一个开口设于托盘本体1四周的端面上,另一个开口设于第一侧边以及第二侧边上,两条第一侧边中每条第一侧边上至少有一个第一凹陷部14中设有凸起的第一凸起部16,第一凸起部16的凸起高度小于第一凹陷部14的深度,第一凸起部16的长度为第一凹陷部14长度的二分之一,第一凸起部16设置在第一凹陷部14的一侧并且与该侧第一凹陷部14的侧壁相连;两条第二侧边中每条第二侧边上至少有一个第二凹陷部15中设有凸起的第二凸起部17,第二凸起部17的凸起高度与第一凸起部16的凸起高度相等,第二凸起部17的长度为第二凹陷部15长度的二分之一,第二凸起部17设置在第二凹陷部15的一侧并且与该侧第二凹陷部15的侧壁相连。具体地,每侧第二侧边的第二凹陷部15设有5个,5个第二凹陷部15中有两个第二凸起部17的设置位置相同,三个第二凸起部17的设置位置与另外两个第二凸起部17的设置位置相反;两条第一侧边中设置在两侧的第一凹陷部14中设有第一凸起部16,第一凸起部16的设置位置相同。凹陷部以及凸起部用于当两个托盘垒叠在一起时,通过凹陷部以及凸起部对垒叠的托盘进行支撑,防止垒叠的托盘将下层的液晶显示面板压坏。

如图3、图4所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其具体说明了缓冲件6的位置关系,实施例1:

在第二保护膜5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与第一容置腔3的横截面形状以及大小相适配的扩展部12,缓冲件6设置在第一容置腔3内,缓冲件6与扩展部12连接固定。

如图3所示,缓冲件6为柱状结构,其高度与放置平台9的高度相等,在此缓冲件6可以为气泡袋,由单个充有不可燃气体的空心柱体构成。

实施例1中的缓冲件6还可以为空心柱状结构(图5所示),由一块具有若干充有不可燃气体的空心柱体61的软膜围合而成,具体为缓冲件6的轴线与空心柱体61的轴向平行。第一容置腔3的设置位置在放置腔2的四个角上,这种设置方式相当于对液晶显示面板的四角进行约束。

如图6和图7所示,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具体说明了缓冲件6的位置关系,实施例2:

在放置平台9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容置腔13,缓冲件6设于第二容置腔13中,缓冲件6与第二保护膜5的表面连接固定,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第二容置腔13可设有多个,均匀排布在放置平台9上,而缓冲件6则至少设有一个即可,通过缓冲件6插入第二容置腔13中,实现了对液晶显示面板的表面进行约束,防止液晶盒7与偏光片8分离。

作为实施例2的一种优选方案,如图6所示,缓冲件6的设置数量与第二容置腔13的数量相等,这样约束的效果更好。

实施例2中缓冲件6为气泡袋,其内充入的为不可燃气体。

如图7所示,实施例2中第二保护膜5的四个角上设有与第一容置腔3的横截面形状和大小相适配的扩展部12,这样进一步避免液晶显示面板在放置腔2中晃动。

上述两个实施例中缓冲件6与第二保护膜5通过热压机或贴附的方式相互连接固定。

通过上述两个实施例,能够实现对液晶显示面板进行二次固定,通过缓冲件进行缓冲,进而降低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偏光片与其分离的问题。

虽然已经参照特定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在此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