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举升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3016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举升机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举升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举升汽车的举升机结构。



背景技术:

当一辆汽车报废以后,汽车要经过排水和拆解的工作流程。为了达到上述的工作目的,首先要进行的工作就是将汽车提升以使汽车内部的所有液体被抽出来,这些液体包括油、制动液以及其他一些燃料;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拆解工作。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拆解工作前,需要将报废的汽车被放置于第二工作坡道上,该第二工作坡道可以将汽车沿其纵轴线翻转90°,因此存在着在第二个工作坡道上进行停留和移动时间过长,使得整个工作流水线的时间延长,不利于后续的拆解工作,同时也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举升机结构,该汽车举升机结构不需要使汽车在第二工作坡道上停留,汽车的排水和拆解工作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汽车举升机结构,包括用于升降汽车的液压活塞,支撑装置,用于接收汽车车体的接收装置,第二液压缸,延长支撑构件和提升气缸;支撑装置固定在液压活塞的自由端,支撑装置通过摆动轴与水平中心杆连接;接收装置铰接在支撑装置上,且接收装置沿摆动轴旋转;支撑装置上还固设有轴承,该轴承上安装有摆动轴;接收装置包括中心摆杆、车轮接收模块、垂直延伸摆杆、可调夹紧臂和顶部支撑板;中心摆杆和垂直延伸摆杆通过轴承相连;可调夹紧臂位于垂直延伸摆杆的顶端;顶部支撑板铰接至可调夹紧臂的自由端;第二液压缸的一端通过第一枢纽铰链连接至支撑装置上,第二液压缸的另一端的活塞连杆通过第二枢纽铰接至垂直延伸摆杆的顶端;在垂直延伸摆杆的第二液压缸部分提供使接收装置沿摆动轴旋转的驱动力;第二液压缸中空结构,其位于在第一枢纽和第二枢纽之间。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能使汽车在排水过程中可以在其被提升的任意位置,使汽车可以沿其纵轴线任意的提升和倾斜,使得汽车能在任意一个高度被旋转,传统的工作场所也能够实现汽车的排水和拆解工作,而不需要使汽车再在第二工作坡道上进行停留和移动,使得汽车的排水和拆解工作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

(2)本发明设置有外接电源模块,可为液压活塞提供外部驱动力,大大节省了工作流水线的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3)本发明在举升机的外表镀有防腐蚀薄膜al2o3并进行优化,阻止或放缓了举升机的腐蚀进度,使举升机的使用寿命延长,降低了企业的处理成本。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图1中的接收装置的倾斜状态示意图。

图2b是图1中接收装置的垂直延伸杆呈水平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夹持汽车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使用的电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相关实验和实施均在河北图嘉世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完成。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举升机机构,该举升机包括一个液压活塞1,支撑装置2,接收装置3,第二液压缸6,延长支撑构件20和提升气缸11。

该液压活塞1用于提升和下降汽车,液压活塞1通过设置于竖井1a中的液压缸定位来实现汽车的升降。该液压缸位于如图1所示的竖井1a

支撑装置2是一个平板结构,其固定在液压活塞1的自由端,支撑装置2定位在水平中心杆3.1上。

接收装置3铰链连接安装在支撑装置2上,且接收装置3可以沿摆动轴4旋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摆动轴4沿如图1所示的平面垂直延伸,其基本上是水平的。此外,支撑装置2上面还固设有一个轴承13,该轴承13上安装有摆动轴4。

接收装置3用于接收如图3所示的汽车m的车体,接收装置3包括一个中心摆杆3.1,中心摆杆3.1的两个自由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柱3.11。另外,接收装置3还包括用于接收汽车m车轮的车轮接收模块;接收装置3还包括垂直延伸摆杆3.2,该垂直延伸摆杆3.2中心摆杆3.1的内端;接收装置3还包括一个可调夹紧臂3.3,该可调夹紧臂3.3位于垂直延伸摆杆3.2的顶端;接收装置3还包括一个顶部支撑板3.4,该顶部支撑板3.4铰链连接至可调夹紧臂3.3的自由端,运行过程中,用于紧靠在汽车的车顶位置,因此,被提升的汽车可以如图3所示的方式被固定于举升机上。

可调夹紧臂3.3通过第一液压缸5连接至垂直延伸摆杆3.2,通过第一液压缸5的作用,可调夹紧臂3.3可相对于垂直延伸摆杆3.2进行弯曲和枢轴转动。此外,通过液压缸或者气动缸(未示出)的作用,可调夹紧臂3.3还可以沿着垂直延伸摆杆3.2进行上下移动。

摆动轴4最优选的安装方式是位于垂直延伸摆杆3.2的底端位置,垂直延伸摆杆3.2在液压活塞1的提升区域内。此外,摆动轴4也可以位于支撑装置2的中部区域,通过这样的设置,两个具有提升作用的液压活塞1可以大致上对称的施加提升的力量。

第二液压缸6的一端通过第一枢纽6.1铰链连接至支撑装置2上,第二液压缸6的另一端的活塞连杆6a通过第二枢纽6.2铰接至垂直延伸摆杆3.2的顶端。第二液压缸6和摆动轴4之间设置适当的距离,在垂直延伸摆杆3.2的第二液压缸6部分提供使接收装置3沿摆动轴4旋转的驱动力。通过活塞杆的缩回和伸展运动方式,接收装置3可以从如图1所示的初始位置旋转至如图2a所示的45°和如图2b所示的90°的位置。如图2b所示,第二液压缸6优选为中空结构,其具体位置如图2b所示,在第一枢

如图2a和2b所示,为了便于定位,摆动轴4在支撑装置2上的位置要高于第一枢纽6.1在支撑装置2上的位置;因此,如图2b所示,当垂直延伸摆杆3.2处于水平位置时,接收装置3可以轻易地进行90°旋转。

如图1、图2a和图2b所示,通过液压活塞的移动,本发明的举升机进行汽车提升时,其提升的高度可以达到1.9~2m。

为了使接收装置3能够在液压活塞1上偏转,产生横向力,同时便于更好地将横向力转换成驱动力,液压活塞1的安装数量优选为4个;当然,必须说明的是,使用1个液压活塞也能实现上述目的。

为了实现在运行过程中,汽车m能被夹持于水平中心杆3.1和垂直延伸摆杆3.2之间,本发明的举升机在提升的过程中,提供了一个倾斜位置。

如图3所示,举升机位于地面g的地基b上,该举升机还包括一个延长支撑构件20和提升气缸11。该延长支撑构件20固设于地基b的一端,且该延长支撑构件20以倾斜的方式设置于该地基b上。提升气缸11的一端通过如图4所示的第三枢纽11.1铰接于延长支撑构件20的自由端,提升气缸11的另一端通过第四枢纽11.2铰接至突起构件12a,该突起构件12a焊接安装于第一引导条12的底部,第一引导条12的一端连接至托架14,另一端通过第五枢纽12.1连接至延长支撑构件20上端,所述托架14通过轴承13铰接至垂直延伸杆3.2的底端;此外,该举升机还包括旋转气缸15,旋转气缸15的一端通过第六枢纽15.2铰接至垂直延伸摆杆3.2的底端,另一端通过第七枢纽15.1铰接至延长支撑构件的上端;第一引导条12和旋转气缸15平行设置,且通过轴承13、第六枢纽15.2、第七枢纽15.1和第五枢纽12.1与垂直延伸摆杆3.2、延长支撑构件20的上端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提升过程中以及完成升降后,接收装置3被引导至第一引导条12和旋转气缸15构成的平行四边形之间。接收装置3在提升气缸11的作用下完成提升和下降的操作。

通过这样的设置,通过移动提升气缸11的活塞的启动,接收装置3被提升并引导至第一引导条12和旋转气缸15构成的平行四边形之间。通过移动旋转气缸15的活塞,接收装置3在第五枢纽13的水平位置旋转,第五枢纽14在接收装置3和托架14之间,通过缩回和伸展旋转气缸15的活塞,接收装置3可以被旋转回到水平位置。

在支撑装置2上的第五枢纽12.1和第七枢纽15.1彼此之间设置有一定的距离,同样地,在接收装置3上的轴承13和第六枢纽15.2之间也有一定的距离,固设于第一引导条12上的第四枢纽11.2与轴承13也有一定的距离,通过这样的设置,提升气缸11可以完成接收装置3的升降。

如图4所示,接收装置3的第二平板3.2b上设置有一个横向停止构件3.6,用于在接收位置时夹持汽车m。优选地,在第一平板3.1a和第二平板3.1b上还设置有锯齿以便于更好的夹持汽车m。

此外,在接收装置3的接收位置,还安装有一个保持爪(未示出),该保持爪设置于水平中心杆3.1上,用于将汽车m压在横向停止构件3.6上。在垂直延伸摆杆3.2的顶端安装有一个板3.21。第一液压缸5用于启动被铰接的调夹紧臂3.3。

如图3所示,接收装置3沿汽车的三个侧面延伸。通过气缸启动的方式,汽车m可以在水平或者垂直方向被固定和夹紧,因此,使得在接收装置3进行旋转时,汽车m不能相对于接收装置3移动。保证了排水工作的正常运行和效率的提升。

通过将接收装置3安装于支撑装置2和延长支撑构件20上的设计方式,接收装置3的旋转位置可在90s内就完成。大大的缩短了整个工作流水线的工作时间。

此外,该举升机还包括一个如图5所示的电源模块45。该电源模块45位于载体125上面,该载体125上设置有一个手柄127。该电源模块45包括一个发动机129,该发动机129为ac电动机或12v的dc电动机,该发动机129用于驱动液压泵131,将来自存储器133的液压流体循环。所述液压泵131包括一个整流式分流器,该整流式分流器将流体从液压泵131流至液压活塞1。该整流式分流器优选地为旋转式齿轮分流器,即使有重力作用于支撑装置2的情况下,也可以使支撑装置2能够运动。发动机129通过远程控制器件135进行远程控制,远程控制器件135上设置有控制按钮用于提供给液压泵131驱动力去使液压活塞1进行回缩运动。在液压活塞1的底部还设置有基端液压口40,该基端液压口40通过单液压管路47连接至液压活塞1,进而将液压活塞1和电源模块5进行连接。

实施例2

由于汽车的排水和拆解工作环境,使得汽车的举升机常常面临存在遭受流体腐蚀的情况发生,因此,为了提升举升机的使用寿命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在别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我们在举升机的表面进行抗腐蚀处理,处理的方式为在举升机的表面涂刷抗腐蚀膜,该抗腐蚀膜的厚度为50~100nm。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该抗腐蚀膜为al2o3薄膜,厚度为55nm。通过镀al2o3薄膜的方式,提升了举升机的抗腐蚀性能。在别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al2o3薄膜的外表面涂刷一层厚度为60~100nm的环氧树脂层,起到封闭al2o3薄膜的作用,一方面增强al2o3薄膜的抗腐蚀性能,另一方面利用环氧树脂本身的防水性能,提升举升机的防水耐腐蚀性能。

实施例3

进一步优化抗腐蚀薄膜:

(1)制备纳米ato粉体:

采用水解沉淀法制备纳米ato粉体,首先,称取20g的sncl4·5h2o和1.5g的sncl3,将其溶于30ml、2mol/l的盐酸中,在磁力搅拌下,用氨水滴定该溶液,到ph为3.5时停止,在60℃下使其反应两小时,然后将得到的产物洗涤过滤,再将过滤物在60℃下干燥30h,用研钵研磨使得颗粒物粒径为300nm,再将研磨粉体在600℃下煅烧3h,得到纳米ato粉体。

(2)制备聚苯胺/tio2/sio2/al2o3粉体:

首先取1.68g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解到100ml去离子水中,将2ml的苯胺加入,在水浴中78℃处理30min,然后加入0.23g纳米tio2,磁力搅拌1h,得到tio2的均一悬浊液;然后加入0.12g纳米sio2,磁力加热搅拌器上30℃加热搅拌2h,得到tio2/sio2均一悬浊液;然后加入0.18g纳米al2o3,磁力加热搅拌器上30℃加热搅拌1h,得到tio2/sio2/al2o3均一悬浊液;将5.132g的过硫酸铵溶于100ml盐酸溶液中,磁力搅拌1h,然后利用分液漏斗将过硫酸铵溶液滴加到苯胺溶液中,不断搅拌使其反应5h,然后静置过滤,将过滤物洗涤干燥后研磨成粉末,即得聚苯胺/ttio2/sio2/al2o3粉体。

(3)粉体的微胶囊化处理:

取上述得到的纳米ato粉体和聚苯胺/tio2/sio2/al2o3粉体,按照tio2:ato:聚苯胺/tio2/sio2/al2o3质量比为3:1:2.5的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粒子,然后取10%的阿拉伯树胶溶液与上述混合粒子混合,60℃下高速搅拌至乳白色,然后加入聚乙烯醇溶液做保护胶体,加入10%的明胶溶液,搅拌,直至颜料分散至目标粒径,800nm,然后调节ph值至明胶的等电点以下,发生相分离,加水稀释,得到粉体的微胶囊,然后在5~8℃之间,填入固化剂甲醛,并调节ph值为7~8之间,升温到50℃,加入脲反应掉多余甲醛,过滤,干燥,即得微胶囊化混合粉体。

(4)制备复合涂料:

取上步得到的微胶囊化混合粉体放入150ml烧杯a中,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其中微胶囊化混合粉体:n-甲基吡咯烷酮质量比为1:2,磁力搅拌30min,然后再超声1h;取同样烧杯b,加入环氧树脂,然后加入正丁醇,磁力搅拌1h,将烧杯b中环氧树脂加入到超声后的烧杯a中,搅拌2h,然后依次加入磷酸锌、分散剂fs-02、消泡剂、固化剂,每加入一种试剂搅拌1h,得到复合涂料。

(5)制备复合涂膜:

将制得的复合涂料涂覆在预先清洗过的目标物体表面,涂覆层数为4层,每层厚度为1.2μm,然后对涂膜经过高温干燥处理,使其固化2h,即在目标物体表面得到复合涂膜。

其中所述步骤五中涂膜的干燥处理中温度范围为100~200℃,升温速度为30℃/min。

tio2/sio2/al2o3粉体具有显著的协同抗腐蚀性能:

抗腐蚀性能通过电化学手段评价,将涂覆本实施例的复合材料的306l不锈钢放置在4wt%的na2s溶液中,静置300h,测得其阻抗较大,并且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电阻变化率小于2%,其具备很强的抗腐蚀性能。

作为对比,其他条件相同,对比例1中实施例2中制备的是聚苯胺/tio2/sio2粉体;对比例2中实施例2中制备的是聚苯胺/al2o3粉体。

结果:电阻变化率分别为7%以及12%左右,可见,三种粉末具有显著的协同增强抗腐蚀效果。

在实际的生产流水线上,经过实践证明,举升机的使用寿命延长了50%以上,其工作效率提升了近80%,从原来提升至指定位置的5min时长缩短至90s,节约了大量的企业生产成本,该举升机因此具备绿色环保的性能。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