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张力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7451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张力调整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纺织布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张力调整结构,通过高效合理的调整,保证纺织机纺织原料丝的数量、密度的稳定性、精准性,提高纺织色织布的吸湿性、透气性。



背景技术:

色织布,即用染色的纱线织成的织物,纱染色一般分为色纺纱和染色纱二种方式,通常说的色织布是指梭织机织的布,但针织机也同样可以做出色织针织布。相对印染布来说它风格独特,但是价格偏贵,由于色织布的染纱、织造、后整理的总损耗比较大,台产也不及白坯布的产量高,所以成本加大。色织布分为三种,第一种根据原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色织棉布、色织涤棉布、色织中长仿毛花呢、全毛花呢、毛涤花呢、毛涤粘三合一花呢、竹节纱布、疙瘩纱布、丝麻等。第二种根据织造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平纹色织布、色织府绸、色织格花呢,牛津布、青年布、牛仔布、还有卡其、斜纹布、人字呢、华达呢、贡缎、小提花、大提花布等。第三种根据前后道不同的工艺特点还可以分为色经白纬布(牛津布、青年布、牛仔布、劳动布等)色经色纬布(条格布、格子布、床单布、格花呢、等)还有因后道工艺的拉毛、起绒、磨毛、缩绒而形成的各种色织毛绒布。相比印染布,色织布具有色彩丰富、立体感强、色牢度高等特点,但由于染纱、织造、后整理等工序损耗较大、台产也不及白坯布产量高,因此投入成本高、技术要求高。色织布占全球棉纺行业份额仅为7%,印染布与牛仔比例最高,未来伴随消费者对于服装色彩等需求愈加时尚与多变,色织布的发展前景仍然很大。

纺织机,又叫纺机、织机、棉纺机等,古代的纺织机是依靠人力带动的织布机,纺织机就是把线、丝、麻等原材料加工成丝线后织成布料的工具全称。象纺坠、纺车、锭子、踏板织布机,还有现代机械织布机、现代数控自动织布机等,古今纺织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发展都是因应纺织原料而设计的,因此,原料在纺织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纺织机来说,纺织张力调整结构是纺织机的重要组成部件,其能有效的保证纺织色织布匹的质量及效率,而现有的纺织张力调整结构,其组装及维护不便,作业效率低等,无法满足现有纺织机的高标准组装要求。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张力调整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张力调整结构,其结构设计合理,便于纺织时能进行高效、稳定、精准的色织布料张力纺织作业,且能实现快速的组装及引线纺织,保证所织色织布料具有良好的吸湿性、透气性、保暖性、吸汗性、柔软性,布料光泽好。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张力调整结构,由立式支撑组件、张力限位组件和张力组件组成;所述立式支撑组件,包括圆形底板,及对称设置在圆形底板上两侧的一组竖长方形支撑板,及设置在一组竖长方形支撑板一端的圆形限位板,及设置在圆形限位板上的若干个支撑块,及设置在若干个支撑块上的正方形连接板,其中,圆形底板、圆形限位板、正方形连接板上分别相对应设置有进线孔、导线孔、出线孔;所述张力限位组件,包括两端分别连接圆形底板、圆形限位板的圆形支撑柱,及设置在圆形底板、一组竖长方形支撑板、圆形限位板所构成腔体内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和第六支撑板,其中,圆形支撑柱依次贯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第六支撑板,圆形底板与第六支撑板之间通过若干个固定螺杆连接;所述张力组件,包括分别间隔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第六支撑板之间的四个张力圈,其中,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第六支撑板分别为金属结构,张力圈为塑料结构。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张力调整结构,还包括对称设置在一组竖长方形支撑板内壁上的四组限位凸起,限位凸起用于对张力圈进行限位,其中,限位凸起设置为梯形结构。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第六支撑板设置为一体成型的金属结构,其中,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第六支撑板之间分别设置有与限位凸起相配合使用的限位凹槽。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张力调整结构,还包括依次贯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第六支撑板、张力圈的第一辅助调节柱、第二辅助调节柱,其中,第一辅助调节柱、第二辅助调节柱的两端分别与圆形底板、圆形限位板连接。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的厚度相同,且分别小于第六支撑板大于第一支撑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张力调整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设计合理,便于纺织时能进行高效、稳定、精准的色织布料张力纺织作业,且能实现快速的组装及引线纺织,保证所织色织布料具有良好的吸湿性、透气性、保暖性、吸汗性、柔软性,布料光泽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张力调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张力调整结构的左视或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张力调整结构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第六支撑板和限位凹槽一体成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序号标注如下:1-圆形底板、2-竖长方形支撑板、3-圆形限位板、4-支撑块、5-正方形连接板、6-进线孔、7-导线孔、8-出线孔、9-固定螺杆、10-限位凸起、11-圆形支撑柱、12-第一支撑板、13-第二支撑板、14-第三支撑板、15-第四支撑板、16-第六支撑板、17-张力圈、18-第一辅助调节柱、19-第二辅助调节柱、20-限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张力调整结构,由立式支撑组件、张力限位组件和张力组件组成;立式支撑组件,包括圆形底板1,及对称设置在圆形底板1上两侧的一组竖长方形支撑板2,及设置在一组竖长方形支撑板2一端的圆形限位板3,及设置在圆形限位板3上的若干个支撑块4,及设置在若干个支撑块4上的正方形连接板5,其中,圆形底板1、圆形限位板3、正方形连接板5上分别相对应设置有进线孔6、导线孔7、出线孔8;张力限位组件,包括两端分别连接圆形底板1、圆形限位板3的圆形支撑柱11,及设置在圆形底板1、一组竖长方形支撑板2、圆形限位板3所构成腔体内的第一支撑板12、第二支撑板13、第三支撑板14、第四支撑板15和第六支撑板16,其中,圆形支撑柱11依次贯穿第一支撑板12、第二支撑板13、第三支撑板14、第四支撑板15、第六支撑板16,圆形底板1与第六支撑板16之间通过若干个固定螺杆9连接;张力组件,包括分别间隔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2、第二支撑板13、第三支撑板14、第四支撑板15、第六支撑板16之间的四个张力圈17,其中,第一支撑板12、第二支撑板13、第三支撑板14、第四支撑板15、第六支撑板16分别为金属结构,张力圈17为塑料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张力调整结构,还包括对称设置在一组竖长方形支撑板2内壁上的四组限位凸起10,限位凸起10用于对张力圈17进行限位,其中,限位凸起10设置为梯形结构;及如图3所示的第一支撑板12、第二支撑板13、第三支撑板14、第四支撑板15、第六支撑板16设置为一体成型的金属结构,其中,第一支撑板12、第二支撑板13、第三支撑板14、第四支撑板15、第六支撑板16之间分别设置有与限位凸起10相配合使用的限位凹槽20;及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张力调整结构,还包括依次贯穿第一支撑板12、第二支撑板13、第三支撑板14、第四支撑板15、第六支撑板16、张力圈17的第一辅助调节柱18、第二辅助调节柱19,其中,第一辅助调节柱18、第二辅助调节柱19的两端分别与圆形底板1、圆形限位板3连接;及第二支撑板13、第三支撑板14、第四支撑板15的厚度相同,且分别小于第六支撑板16大于第一支撑板12。

本结构中一体成型的不锈钢第一支撑板12、第二支撑板13、第三支撑板14、第四支撑板15、第六支撑板16,能实现快速的组装,且相配合使用的限位凸起10、限位凹槽20(限位凹槽20的尺寸大于限位凸起10),能保证整体限位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