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支装盘机的下烟辅助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68635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烟支装盘机的下烟辅助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烟支生产,特别是涉及一种烟支装盘机的下烟辅助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装盘机作为卷接机组的一部分,它是连接着卷烟机和包装机之间的机器。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装盘机和卸盘机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烟支补偿调节卷烟机和包装机之间的生产速度差异,保证卷烟机与包装机的正常稳定运行。

为保证卷烟产品的质量,装盘机在每次生产结束收尾以及更换卷烟牌号时都需要进行排空操作,将装盘机输入输出通道和下烟通道内的烟支进行彻底的清除。根据查阅装盘机的操作说明等资料,在每次生产开工及设备初运行时,都需要操作工在烟支进入装盘机时进行手动接烟操作,将烟支流缓慢的引导至下烟通道内,直至填充完毕,然后设备正常运行。

装盘机下烟通道为上小下大,上部入口横向尺寸为200mm,下部底端横向尺寸为500mm。在装盘机初运行时,装盘机接收来自卷烟机的烟支流进行装盘动作,装盘机后的烟库有一定的高度,需要操作工手动接烟并缓缓放至阻挡辊处。经过实际调查,操作工双手接烟时手掌所能兼顾的面积约为200mm2-300mm2,当烟支流随操作工双手缓慢向通道底部移动时,由于烟库底部的容积较大,横向尺寸已经超出了操作工所能兼顾的范围,所以会很容易造成烟支散乱,有时甚至一人无法单独完成接烟的工作,平均每次设备初运行,操作工接烟耗时都要在3分钟以上,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设备的有效作业率。

此外,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装盘机在接收到要料信号后进行装盘动作,当装盘机持续装盘时,有时由于皮带或者下烟通道的阻挡作用使得烟支出现倾斜,倾斜的烟支在到达阻挡辊时,无法顺利通过阻挡辊滚进入烟盘中,造成烟库堵塞,进而产生大量的歪斜褶皱烟支,造成原辅材料的浪费,并对产品质量造成了隐患。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设备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全新的烟支装盘机的下烟辅助装置及一种烟支装盘机料斗内接烟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烟支装盘机的下烟辅助装置,该装置可用于辅助下烟,有效避免了烟支散乱,可辅助快速完成接烟的工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还有效避免了烟支歪斜产生褶皱。

一种烟支装盘机的下烟辅助装置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烟支装盘机的下烟辅助装置,包括:

设于装盘机下烟通道内的分流件,分流件包括分流本体,在分流本体其中一侧或者两侧均设置翼板,翼板相对分流本体可张开以阻止部分烟支下行,以使烟支通过分流本体的另一侧下行。

上述下烟辅助装置,分流件设于下烟通道内,下落的烟支可通过分流件的两侧分别向下落入到阻挡辊处,有效避免了在阻挡辊中部的堆积,而且通过翼板的设置,当翼板在张开后,烟支主要通过分流本体的另一侧下行落至阻挡辊处,一侧下落完成后,烟支再通过分流本体的另一侧下行,这样即使需要人手工配合,一个人手掌的面积也是足够的,可顺利保证烟支下行,一侧下落完成后,翼板收回,烟支从分流本体的另一侧下行,有效避免了烟支的散乱。

在所述分流本体的下方设有一排导烟辊,相邻的导烟辊间隔设定距离设置,导烟辊的纵向截面呈椭圆形状设置,通过导烟辊的设置,大量烟支在下行后通过导烟辊再进入到阻挡辊进入烟盘中,避免了烟支产生歪斜和褶皱,导烟辊可以设于分流本体底部的两侧,导烟辊的直径大于阻挡辊的直径,相邻两个导烟辊之间的距离相同,而且相邻两导烟辊之间的水平距离为2根~5根烟支的直径。

为了结构的外观效果,所述分流本体设于所述烟支装盘机下烟通道的中部。

所述分流本体的顶部与底部各自具有设定的角度,分流本体中部的尺寸大于两头的尺寸,即分流本体两侧是凸起设置,该凸起的位置到分流本体顶部的竖直距离为分流本体高度的1/4。

所述分流本体长度在140mm~160mm之间,分流本体顶部的夹角在70°~90°,底部的夹角在25°~45°,分流本体通过紧固件与机架进行固定。

所述翼板顶端与分流本体通过铰接件连接,且在分流本体上设置弹性钢板,弹性钢板对翼板打开时进行支撑,也可以是通过其他的支撑件对翼板进行支撑,使得两个翼板在张开后,形成欧翼结构,翼板为两个时,两个翼板顶部均套设在铰接件如圆柱销上,分流本体内部高度低于分流本体两侧的高度,分流本体内部顶部具有设定的夹角,两个弹性钢板分别设置在分流本体顶部的两侧,二者相错设置,且弹性钢板的顶部超出分流本体内部的顶部设置,当一侧翼板在张开时,分流本体内部另一侧的弹性钢板对该翼板的移动起到限位作用,避免翼板的闭合,当需要翼板闭合时,给该翼板设定的力,将翼板闭合。

为了避免对烟支下落速度的影响,所述翼板与所述分流本体的一侧配合设置,翼板侧部的形状与分流本体侧部的形状是一致的,翼板内侧包括弧形面和平面,弧形面设于翼板内侧的顶部。

所述分流本体具有设定的厚度,该厚度最好与下烟通道的厚度相等,分流本体的顶部距离烟支装盘机料斗顶部有设定的高度,该高度在50mm~80mm之间,且为了使烟支从分流体的两侧分别下落,翼板张开后翼板端部与装盘机下烟通道内壁接触。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烟支装盘机料斗内接烟的方法,采用所述的一种烟支装盘机的下烟辅助装置。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烟支装盘机料斗内接烟的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在装盘机下烟通道内设置分流本体,分流本体的两侧设置可相对分流本体打开的翼板,且在分流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多个导烟辊,导烟辊成排设置;

2)在需要接烟时,打开翼板,烟支落入在烟支装盘机料斗翼板的上方;

3)将一侧的翼板收回,烟支顺着分流本体的一侧逐渐下落,并通过导烟辊落入烟盘;

4)将另一侧的翼板收回,烟支顺着分流本体的另一侧逐渐下落,并通过导烟辊落入烟盘。

此外,在上述步骤3)和步骤4)中烟支可自行下落,或者借助人手掌接烟,以避免烟支下落过程中发生散乱的情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分流件可保证烟支从分流件的两侧下落,避免了烟支在下烟通道中部的堆积,通过翼板的设置,可使得烟支在分流本体一侧形成烟支流从而落下,一完成后,再处理另一侧,保证了烟支的有序下落,降低了操作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发明中通过导烟辊的设置,导烟辊对烟支进行整理,有效避免了烟支在阻挡辊处发生歪斜和褶皱的产,保证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材料消耗。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发明装置放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分流本体的侧视图;

图4是图3的a-a向视图;

图5是翼板正视图;

图6是翼板的俯视图;

图7是导烟辊的正视图;

图8是弹性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分流本体,2.翼板,3.弹性钢板,4.导烟辊,5.铰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烟支装盘机的下烟辅助装置及方法。

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一种烟支装盘机的下烟辅助装置,包括设于装盘机下烟通道内的分流件,分流件包括分流本体1,在分流本体1其中一侧或者两侧均设置翼板2,翼板2相对分流本体1可张开以阻止部分烟支下行,以使烟支通过分流本体1的另一侧下行。

上述下烟辅助装置,分流件设于下烟通道内,翼板是关闭状态,下落的烟支可通过分流件的两侧分别向下落入到阻挡辊处,有效避免了在阻挡辊中部的堆积,而且通过翼板的设置,当翼板在张开后,烟支主要通过分流本体的另一侧下行落至阻挡辊处,一侧下落完成后,烟支再通过分流本体的另一侧下行,这样即使需要人手工配合,一个人手掌的面积也是足够的,可顺利保证烟支下行,一侧下落完成后,翼板2收回,烟支从分流本体的另一侧下行,有效避免了烟支的散乱。

如图2所示,在分流本体的下方设有一排导烟辊4,导烟辊4静置设置,或者导烟辊4相对于机架活动设置,导烟辊4在外力作用下可相对机架旋转,或者,导烟辊4与振动电机连接或者导烟辊4与旋转电机连接,相邻的导烟辊4间隔设定距离设置,设置有六根导烟辊4,均匀分布在距离装盘机下烟通道的底部30mm上方。通过导烟辊4的设置,大量烟支在下行后通过导烟辊4再进入到阻挡辊进入烟盘中,导烟辊4在上方有歪斜烟支下落时,通过导烟辊4以及烟支流的流动,起到一个理顺烟支的作用,减少了设备正常运行时产生的歪斜烟支,保证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材料消耗,导烟辊4可以设于分流本体1底部的两侧,导烟辊4的直径大于阻挡辊的直径,相邻两个导烟辊4之间的距离相同,而且相邻两导烟辊之间的水平距离为2根~5根烟支的直径,如图7所示,导烟辊4的纵向截面为椭圆形状,若导烟辊固定设置,则椭圆的短轴水平设置,以保证烟支的下行。

为了结构的外观效果,分流本体1设于烟支装盘机下烟通道的中部。

分流本体1的顶部与底部各自具有设定的角度,分流本体1中部的尺寸大于两头的尺寸,即分流本体1两侧是凸起设置,该凸起的位置到分流本体1顶部的竖直距离为分流本体高度的1/4。

为了避免对烟支下落速度的影响,翼板与分流本体1的一侧配合设置,翼板侧部的形状与分流本体1侧部的形状是一致的,翼板2内侧包括弧形面和平面,弧形面设于翼板2内侧的顶部,如图5和图6所示。

翼板2顶端与分流本体1通过铰接件5如圆柱销连接,且在铰接件5上设置弹性钢板3对翼板2打开时进行支撑,也可以是通过其他的支撑件对翼板2进行支撑,使得两个翼板2在张开后,形成欧翼结构,两个翼板2结构一致,二者顶部共同套于圆柱销上,因此,翼板2的顶部一侧是有缺口的,如图6所示,分流本体内部高度低于分流本体两侧的高度,分流本体1内部顶部具有设定的夹角,两个弹性钢板3的一端通过螺钉分别设置在分流本体1内部顶端的两侧,二者相错设置,且弹性钢板3的顶部超出分流本体1内部的顶部设置,弹性钢板3不突出翼板2设置,当一侧翼板2在张开时,分流本体1内部另一侧的弹性钢板3对该翼板2的移动起到限位作用,避免翼板2的闭合,弹性钢板3在翼板2打开时能够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在翼板2贴附在分流本体1上时,能够起到一个紧固作用,防止翼板2张开;弹性钢板的设置,使翼板2在打开时,得到支撑,遮挡住下烟通道内一侧的面积,操作工可以集中精力处理某一侧的烟支流,这样仅需一人就可以迅速轻松地完成整个接烟操作,而且减少了产生的散乱烟支,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当需要翼板闭合时,给该翼板设定的力,将翼板闭合。

其中,分流本体1长度在140mm~160mm之间,分流本体1顶部的夹角为80°,底部的夹角在38°,分流本体1中部设有开孔,如图3和图4所示,该开孔通过紧固件与机架进行固定,与其相应的,翼板2的长度为137mm,弹性钢板3尺寸为50×20×1mm,如图8所示;导烟辊尺寸为(25,8)×90mm。

分流本体1具有设定的厚度,该厚度最好与下烟通道的厚度相等,分流本体1的顶部距离烟支装盘机料斗顶部有设定的高度,该高度在50mm~80mm之间,且为了使烟支从分流体的两侧分别下落,翼板2张开后翼板端部与装盘机下烟通道内壁接触。

通过使用上述的装置,接烟耗时由原来的平均5.01分钟/次下降到了1.70分钟/次,可见下烟辅助装置的研制效果是明显的。下烟辅助装置在设备上安装使用后,设备运转正常,操作工在设备初运行时的接烟耗时得到了减少,正常运行时产生乱烟的次数也得到了降低。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减少了消耗,降低了操作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设备的有效利用率。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烟支装盘机料斗内接烟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所述的一种烟支装盘机的下烟辅助装置。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烟支装盘机料斗内接烟的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在装盘机下烟通道内设置分流本体,分流本体的两侧设置可相对分流本体打开的翼板,且在分流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多个导烟辊,导烟辊成排设置;

2)在需要接烟时,打开翼板,烟支落入在烟支装盘机料斗翼板的上方;

3)将一侧的翼板收回,烟支顺着分流本体的一侧逐渐下落,并通过导烟辊落入烟盘;

4)将另一侧的翼板收回,烟支顺着分流本体的另一侧逐渐下落,并通过导烟辊落入烟盘。

此外,在上述步骤3)和步骤4)中烟支可自行下落,或者借助人手掌接烟,以避免烟支下落过程中发生散乱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