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压式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90502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压式千斤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油压式千斤顶,特别是一种手动/脚踏油压式千斤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手动平台车、手动码垛车等平台类车型广泛应用有千斤顶结构,而目前也有油压式千斤顶结构,但其结构设置简单,在千斤顶外还需要设置有用于辅助控制平台起升和下降的开关装置,导致整车稳定性降低,占用空间较大,也增加了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需要设计一种布局紧凑、稳定性佳的油压式千斤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布局紧凑、稳定性佳的油压式千斤顶。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油压式千斤顶,包括:

油箱;

油缸组件,用于完成起升或下降作业;

千斤顶本体,在千斤顶本体上开设有具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的进油口、联通油缸组件和第一出口的出油通道、联通出油通道和第二出口的回油通道;

油泵组件,设置在千斤顶本体上且包括泵芯;

脚踏杆,铰接在千斤顶本体上且与泵芯相连,通过手动或者脚踩脚踏杆可带动泵芯位移,并驱动油泵组件利用大气压强原理将油箱内的油导入进油口;

开关阀,集成设置在千斤顶本体内并与回油通道适配,所述开关阀用于开启和关闭回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关闭时,出油通道与第二出口断开且与第一出口导通,所述回油通道开启时,出油通道与第一出口断开且与第二出口导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出油通道与第一出口对接处设置有出油阀,所述出油通道回油时,回流的油液推动出油阀并使其封堵上述对接处,此时出油通道与第一出口断开。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油阀包括通过出油压簧连接在千斤顶本体上的出油钢球,所述出油通道回油时,回流的油液推动出油钢球并封堵出油通道与第一出口的对接处,此时出油通道与第一出口断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关阀包括插设于千斤顶本体内且呈中空设置的开关外套、轴向活动安装于开关外套中部且部分伸出千斤顶本体外的开关阀芯、连接在开关阀芯远离千斤顶本体的一端的开关扳手,在开关扳手和千斤顶本体之间设置有扭簧,在开关外套中部设有用于联通回油通道和第二出口的开关通道,操控开关扳手可带动开关阀芯位移并开启或关闭开关通道。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在开关通道和回油通道的对接处设置有开关钢球,操控开关扳手可带动开关阀芯轴向位移,此时开关阀芯伸入开关外套的一端端部可将开关钢球压紧在上述对接处或与开关钢球脱离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进油口上还设有第三出口,在千斤顶本体上还开设有与第一出口相连的进油通道、与第三出口相连的过载保护通道、连接口,所述连接口分别与进油通道、出油通道、过载保护通道联通,在连接口与进油通道的对接处设置有进油阀,所述出油阀设置在连接口与出油通道的对接处,在千斤顶本体上设置有与过载保护通道适配的安全阀且该安全阀为单向安全阀,所述安全阀用于开启和关闭过载保护通道,所述进油通道进油时打开进油阀和出油阀,此时安全阀关闭过载保护通道,第三出口和连接口断开,超载时,油液回流并关闭出油阀,此时进油通道的油液经过连接口并推开安全阀,过载保护通道打开,油液经由过载保护通道、第三出口流回油箱。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出口、第三出口分列第一出口两侧且二者位于进油口中部位置,所述第一出口设置于进油口靠下位置,所述进油通道竖直设置,所述出油通道水平设置,所述过载保护通道竖直设置,所述连接口位于第一出口下方。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油阀包括通过进油压簧连接在千斤顶本体上的进油钢球,所述进油钢球通过进油压簧的弹力封堵在进油通道和连接口的对接处,所述进油通道进油时,油液推开进油钢球并联通进油通道和连接口。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安全阀包括过载钢球、用于将过载钢球压紧于过载保护通道和连接口对接处的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与过载钢球相接的过载压簧,超载时,进油通道的油液经过连接口并推开过载钢球,过载保护通道打开。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改进,在千斤顶本体上可拆卸安装有用于连接出油通道和油缸组件的油管接头,所述油管接头部分伸入出油通道内并与出油压簧相接。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1、整体结构布局紧凑,将开关阀直接集成在千斤顶里面,免去了外加开关装置来控制平台的起升和下降,这样可以很好地保证整车的稳定性,还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脚踏杆、油泵组件、千斤顶本体、油缸组件等紧密配合,可以可靠地完成平台车辆的升降工作,而且采用油泵、千斤顶、油缸的三段分体式整车液压系统,相较于其他平台车辆液压系统,更有利于维修检测,同时千斤顶小巧轻便,适用于轻便平台系列车型。

2、整体油压式千斤顶工作可靠且稳定,通过脚踩脚踏杆,让油箱内的油由于大气压强原理从进油口开始流入千斤顶,此时开关阀关闭回油通道,出油通道和第二出口断开,所以油液只能从第一出口进入出油通道并最终进入油缸组件,进而完成平台的起升作业;当开关阀开启后,回油通道打开,出油通道和第二出口导通,油缸组件在重物和油液自身重力下开始回流油液,此时出油通道和第一出口断开,回流的油只能从出油通道通过回油通道、第二出口回流到进油口,并最终流回油箱完成平台的下降作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千斤顶本体;11、进油口;111、第一出口;112、第二出口;113、第三出口;12、出油通道;13、回油通道;14、进油通道;15、过载保护通道;16、连接口;161、卸油口;20、油泵组件;21、泵芯;30、脚踏杆;40、开关阀;41、开关外套;411、开关通道;42、开关阀芯;43、开关扳手;44、扭簧;45、开关钢球;46、紧定螺钉;50、出油阀;51、出油压簧;52、出油钢球;60、进油阀;61、进油压簧;62、进油钢球;70、安全阀;71、过载钢球;72、过载压簧;73、护套;74、调节螺钉;75、密封圈;80、卸油阀;90、油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下面结合图1至图2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油压式千斤顶包括:

油箱(图中未示出),储存有流体状的油;

油缸组件(图中未示出),用于完成车辆的平台起升或下降作业;

千斤顶本体10,作为主要的支撑载体,在千斤顶本体10上开设有具有第一出口111和第二出口112的进油口11、联通油缸组件和第一出口111的出油通道12、联通出油通道12和第二出口112的回油通道13,进油口11的入口与油箱相连;

油泵组件20,设置在千斤顶本体10上且包括活动设置的泵芯21;

脚踏杆30,优选通过销轴铰接在千斤顶本体10上且与泵芯21相连,通过手动或者脚踩脚踏杆30可带动泵芯21位移,并驱动油泵组件20利用大气压强原理将油箱内的油导入进油口11;

开关阀40,集成设置在千斤顶本体10内并与回油通道13适配,所述开关阀40用于开启和关闭回油通道13,所述回油通道13关闭时,出油通道12与第二出口112断开且与第一出口111导通,所述回油通道13开启时,出油通道12与第一出口111断开且与第二出口112导通;即开关阀40可以开启回油通道13使出油通道12和第二出口112导通,此时出油通道12和第一出口111断开,开关阀40还可以关闭回油通道13,此时出油通道12和第一出口111导通,出油通道12和第二出口112断开。

本发明保护一种油压式千斤顶,可以是手动油压式千斤顶/脚踏油压式千斤顶,优选是脚踏油压式千斤顶,其小巧轻便,适用于轻便平台系列车型。

在本发明中,油箱和油缸组件可以属于平台车辆其他局部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本发明的油压式千斤顶的一部分。

上述油泵组件20还优选包括液压油泵体,这样油泵组件20、脚踏杆30和油箱组成本发明液压系统的动力单元,上述脚踏杆30通过销轴直接连接在千斤顶上,与油泵组件20的泵芯21直接接触,通过不断踩踏或者手动操作脚踏杆30产生的机械能转换成油液的压力能从油箱直接进入到千斤顶,其中油泵组件20优选螺纹连接在千斤顶本体10上,可方便拆卸维护。

本油压式千斤顶整体结构布局紧凑,将开关阀40直接集成在千斤顶里面,免去了外加开关装置来控制平台的起升和下降,这样可以很好地保证整车的稳定性,还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脚踏杆30、油泵组件20、千斤顶本体10、油缸组件等紧密配合,可以可靠地完成平台车辆的升降工作,而且本发明采用油泵、千斤顶、油缸的三段分体式整车液压系统,相较于其他平台车辆液压系统,更有利于维修检测,同时千斤顶小巧轻便,适用于轻便平台系列车型。

本油压式千斤顶工作可靠、稳定,其控制平台的起升和下降原理如下:通过脚踩脚踏杆30,让油箱内的油由于大气压强原理从进油口11开始流入千斤顶,此时开关阀40关闭回油通道13,出油通道12和第二出口112断开,所以油液只能从第一出口111进入出油通道12并最终进入油缸组件,进而完成平台的起升作业;当开关阀40开启后,回油通道13打开,出油通道12和第二出口112导通,油缸组件在重物和油液自身重力下开始回流油液,此时出油通道12和第一出口111断开,回流的油只能从出油通道12通过回油通道13、第二出口112回流到进油口11,并最终流回油箱完成平台的下降作业。

值得一提的是:将本发明千斤顶应用于平台车辆时,该车辆平台的下降是通过开启开关阀40并配合平台、重物、油液自身重量而实现的,即油液在重力作用下获得回油动力,而不是通过往油箱内抽回油液来操作,结构设计巧妙,保证了工作过程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为使得整体工作更加可靠,保证回油工作(即平台下降作业)的可靠性,在出油通道12与第一出口111对接处设置有出油阀50,所述出油通道12回油时,回流的油液推动出油阀50并使其封堵上述对接处,此时出油通道12与第一出口111断开,回流的油液只能由回流通道通过第二出口112回流至进油口11并最终回流油箱,出油阀50作用类似单向阀;出油通道12进油时,第一出口111流出的油液推开出油阀50并由出油通道12进入油缸组件,此时开关阀40关闭回油通道13,断开出油通道12和第二出口112。

作为一种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出油阀50包括通过出油压簧51连接在千斤顶本体10上的出油钢球52,所述出油通道12回油时,回流的油液推动出油钢球52并封堵出油通道12与第一出口111的对接处,此时出油通道12与第一出口111断开;进油时,第一出口111流出的油液推开出油钢球52并由出油通道12进入油缸组件,此时上述对接处被打开;这样的结构出油阀50结构设置合理、紧凑,保证工作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为保证开关阀40工作的可靠性和整体千斤顶结构布局的紧凑性,尤其是开关阀40集成于千斤顶本体10内的结构紧凑性,优选开关阀40包括插设于千斤顶本体10内且呈中空设置的开关外套41、轴向活动安装于开关外套41中部且部分伸出千斤顶本体10外的开关阀芯42、连接在开关阀芯42远离千斤顶本体10的一端的开关扳手43,在开关扳手43和千斤顶本体10之间设置有扭簧44,在开关外套41中部设有用于联通回油通道13和第二出口112的开关通道411,操控开关扳手43可带动开关阀芯42位移并开启或关闭开关通道411。

在起升作业时,操控开关扳手43转动并带动开关阀芯42直线位移使得开关通道411关闭,此时回油通道13和第二出口112断开,即出油通道12和第二出口112断开,开关阀40处于关闭状态,油液由油箱经过第一出口111、出油通道12进入到油缸组件完成平台的起升;在下降作业时,开启开关通道411,使得出油通道12、回油通道13、第二出口112导通,此时回油的油液推动出油阀50断开出油通道12和第一出口111(即封堵第一出口111),油液流经出油通道12、回油通道13、开关通道411、第二出口112并由进油口11回收至油箱内,完成平台的下降。

上述扭簧44的设置则可以很好的控制开关旋转幅度,可以完成开关阀40的开关量,进而可靠、准确地控制油液回流流量,即控制平台下降位移,还保证了平台下降过程的平稳性,避免急速下降或者骤降带来的冲撞现象。

更进一步的,在开关通道411和回油通道13的对接处设置有开关钢球45,操控开关扳手43可带动开关阀芯42轴向位移,此时开关阀芯42伸入开关外套41的一端端部可将开关钢球45压紧在上述对接处或与开关钢球45脱离接触。

提升作业时,开关阀芯42将开关钢球45压紧在上述对接处,此时开关通道411为关闭状态,断开回油通道13和第二出口112;下降作业时,开关阀芯42与开关钢球45脱离接触,此时开关钢球45处于活动状态,回油通道13、开关通道411、第二出口112导通,回流的油液推动出油钢球52(出油阀50)关闭第一出口111,油液智能由出油通道12、回油通道13、开关通道411、第二出口112再经进油口11回流至油箱。

为保证整体千斤顶结构布局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优选开关外套41通过紧定螺钉46进一步限位在千斤顶本体10上,且该处的紧定螺钉46与开关外套41垂直;扭簧44通过内六角螺钉固定在阀芯上,且该处的内六角螺钉位于千斤顶本体10外侧。

为保证千斤顶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克服超载情况,优选在进油口11上还设有第三出口113,在千斤顶本体10上还开设有与第一出口111相连的进油通道14、与第三出口113相连的过载保护通道15、连接口16,所述连接口16分别与进油通道14、出油通道12、过载保护通道15联通,在连接口16与进油通道14的对接处设置有进油阀60,所述出油阀50设置在连接口16与出油通道12的对接处,在千斤顶本体10上设置有与过载保护通道15适配的安全阀70且该安全阀70为单向安全阀70,所述安全阀70用于开启和关闭过载保护通道15,所述进油通道14进油时打开进油阀60和出油阀50,此时安全阀70关闭过载保护通道15,第三出口113和连接口16断开,超载时,油液回流并关闭出油阀50,此时进油通道14的油液经过连接口16并推开安全阀70,过载保护通道15打开,油液经由过载保护通道15、第三出口113流回油箱。

上述安全阀70也是集成式设置于千斤顶本体10上,减少了外部结构设置,保证了整体千斤顶工作的稳定性,工作时(起升时),油液从进油口11流入,经过第一出口111、进油通道14并顶开出油阀50的出油钢球52,油液流入出油通道12并进入油缸组件;平台上的重物超载时,油液流入油缸后会回流,当油液填充满出油通道12后推动出油阀50的出油钢球52封堵对应对接处,此时出油通道12不再进油,进油通道14流出的油液只能从过载保护通道15进入,通过对应对接处推开安全阀70并打开过载保护通道15,油液由过载保护通道15、第三出口113、进油口11流回油箱,对整车进行过载保护。

作为优选,为保证油液出油、回油顺畅,避免卡堵现象,保证工作效率和可靠性,第二出口112、第三出口113分列第一出口111两侧且二者位于进油口11中部位置,所述第一出口111设置于进油口11靠下位置,所述进油通道14竖直设置,所述出油通道12水平设置,所述过载保护通道15竖直设置,所述连接口16位于第一出口111下方;竖直的过载保护通道15更利于正常提升作业时,油液不会回流入过载保护通道15,超载时才顶开安全阀70。

更进一步的,在连接口16靠下位置设置有卸油口161和对应的卸油阀80,即在千斤顶底部留有卸油口161,只需松开底部的卸油阀80(优选螺纹连接在千斤顶本体10上,松开时只需拧开卸油阀80即可),便可让内部油液流出,方便整个千斤顶内部清理。

为保证进油通道14和连接口16对接的可靠性,保证单向阀效果,进油阀60包括通过进油压簧61连接在千斤顶本体10上的进油钢球62,所述进油钢球62通过进油压簧61的弹力封堵在进油通道14和连接口16的对接处,所述进油通道14进油时,油液推开进油钢球62并联通进油通道14和连接口16,进油压簧61的弹力f1(最大弹性回复力)大于出油弹簧的弹力f2,由于f1>f2,起升时,油液由进油通道14进入出油通道12并流入油缸组件。

为保证过载保护结构设置的合理性,保证过载保护工作可靠,优选安全阀70包括过载钢球71、用于将过载钢球71压紧于过载保护通道15和连接口16对接处的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与过载钢球71相接的过载压簧72,超载时,进油通道14的油液经过连接口16并推开过载钢球71,过载保护通道15打开。

在本案中,优选过载钢球71位于过载保护通道15内,进油钢球62位于连接口16内,出油钢球52位于出油通道12内,开关钢球45位于开关通道411内。

进一步的,上述压紧机构还包括依次设置的安装于千斤顶本体10外侧的护套73、置于护套73内且插设于千斤顶本体10上的调节螺钉74,过载压簧72连接在调节螺钉74和过载钢球71之间。

更进一步的,为保证整体千斤顶布局紧凑和各个结构之间的紧密配合,构成一个紧密、小巧的千斤顶结构,上述扭簧44一端通过内六角螺钉固定在开关阀芯42上,另一端顶靠在安全阀70的护套73上。

在调节螺钉74外壁与千斤顶本体1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75,为避免密封圈75被包含在调节螺钉74螺纹的行程中,造成密封圈75与螺纹接触而造成密封圈75损坏,安全阀70在多次调节后影响密封效果,造成安全阀70部保压,从而可能引发危险;本案作出更进一步的改进,将调节螺纹位置下移,避免与密封圈75接触,即本案中的密封圈75设置于调节螺钉74的螺纹位置上方。

优选本千斤顶通过油管把液压油输送给油缸完成起升过程,油缸组件是本案的执行单元,具体的,在千斤顶本体10上可拆卸安装有用于连接出油通道12和油缸组件的油管接头90,所述油管接头90部分伸入出油通道12内并与出油压簧51相接。

综上所述,本油压式千斤顶是一种小巧轻便型千斤顶,集成了开关阀40、安全阀70、卸油阀80等重要部件,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免去了其他外加机械结构装置。

油液流入过程如下:通过手动控制或者脚踩脚踏杆30,让油箱里的油由于大气压强原理从进油口11开始流入千斤顶,入口处有三个孔(即进油口11的三个出口),由于第二出口112开关阀芯42未开启,第三出口113对应的过载钢球71被压簧顶住(类似单向阀),所以油液只能从第一出口111进入进油通道14;随着油液压力越来越大顶开进油钢球62,由于上述f1>f2,所以油液流入出油通道12进入油缸完成平台的起升。

油液回流过程如下:当开关阀芯42开启后,由于在重物和油液自身重力下开始回流,出油通道12处出油钢球52被压簧顶住(类似单向阀),所以只能从回油通道13、开关通道411、第二出口112流回油箱完成平台的下降过程。

超载情况如下:油液从进油口11流入,经过进油通道14流入出油通道12,但由于重物超载,油液流入油缸后回流,当油液填充满出油通道12后便不再流入,只能从过载保护通道15经过安全阀70流回油箱对整车进行过载保护。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