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绞缆机的导缆架、绞缆机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64944阅读:15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绞缆机的导缆架、绞缆机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码头专用船舶缆绳的牵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导缆架。



背景技术:

在船舶靠泊的过程中,现有的港口码头会放出引缆绳,船方将船只的主缆绳与引缆绳相连后,码头通过收回引缆绳将船只的主缆绳引至码头系缆桩上固定即可。

现有技术中,港口码头多会采用绞缆机来完成引缆绳的回收工作。传统的绞缆机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内的液压马达和与液压马达传动连接的绞盘。引缆绳随着绞盘的旋转缠绕其上,此为绞缆过程,随后绞盘上的引缆绳再抽出到引缆绳的存储设备内。现有的绞缆机主要存在两点问题:其一,由于码头风浪较大,引缆绳在绞缆时有可能会大幅度的上下摇动,很容易脱离绞盘的控制,造成安全事故;其二,在没有任何限制的情况下,引缆绳会在绞盘直径最小处进行缠绕,但该方式使得缠绕于绞盘上的引缆绳很难从绞盘上抽出,使得引缆绳的回收工作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用于绞缆机的导缆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绞缆时引缆绳容易与绞盘脱离和缠绕在绞盘上的引缆绳不容易抽出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绞缆机的导缆架,包括导缆框,其为竖直设置的框架结构,且上端设有贯通的放缆开口;导缆框内侧底端位于绞盘最小直径部分的下方;固定杆,其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竖直段的上端与导缆框外侧下端固接,水平段的端部位于绞盘的下方,且与机架的外侧壁固接;固定杆的水平段与绞盘下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固定杆竖直段的长度。

进一步,所述导缆框所围成空间的水平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绞盘的最大直径,且大于绞盘的最小直径。

进一步,所述导缆框内侧下端与绞盘上入缆位置之间的水平距离c与导缆框内侧下端与绞盘上入缆位置之间距离b的比值为0.8~0.9。

进一步,所述导缆框内侧下端与绞盘上入缆位置之间的竖直距离d与导缆框内侧下端与绞盘上入缆位置之间距离b的比值为0.4~0.5。

进一步,所述固定杆共有两根,且并列分布。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绞缆机的导缆架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提出的用于导览机的导缆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导缆框对即将缠绕在绞盘上的缆绳进行导向,防止其在绞缆过程中与绞盘脱离,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导缆框的固定位置,能够保证缆绳进入到绞盘上时,先缠绕在绞盘直径较大位置处;而后再逐渐移动到绞盘直径较小的位置,此时缆绳为松弛状态,便于其从绞盘上抽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装有上述导缆架的绞缆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绞缆机,包括机架,机架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轴线竖直的绞盘,所述导缆框通过固定杆固接于机架的外侧壁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绞缆机的优势与上述用于绞缆机的导缆架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使用上述绞缆机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绞缆机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缆绳通过放缆开口放入导览框内,缆绳与导缆框的内侧底部接触;

(2)将穿过导览框的缆绳在绞盘上缠绕至少一周,该缠绕时的入缆位置的绞盘直径大于绞盘的最小直径;

(3)启动绞缆机使绞盘旋转,随着绞盘旋转,缠绕在绞盘上的缆绳向绞盘最小直径部分移动;

(4)步骤(3)中移动到绞盘最小直径位置的缆绳被抽出,并送入到缆绳储存设备。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从导缆框内侧下端进入到绞盘上的缆绳与水平方向所成角度为a,a的角度为25°~30°。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绞缆机的使用方法的优势与上述绞缆机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用于绞缆机的导缆架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绞缆机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绞缆机的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绞缆机在绞缆状态下的左视图;

图5为图4中i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2-绞盘;3-导缆框;301-固定杆;4-缆绳;5-放缆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3,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绞缆机的导缆架,包括导缆框3,其为竖直设置的框架结构,且上端设有贯通的放缆开口5;导缆框3内侧底端位于绞盘2最小直径部分的下方;固定杆301,其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竖直段的上端与导缆框3外侧下端固接,水平段的端部位于绞盘2的下方,且与机架1的外侧壁固接;固定杆301的水平段与绞盘2下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固定杆301竖直段的长度。

如图2,绞盘2为回转体,且该回转体的母线为中部向轴线弯曲的弧线(即绞盘2的中部直径较小,上、下两端直径较大)。在绞缆机工作时,本发明与机架1固定不动,绞盘2转动。

上述导缆框3所围成空间的水平方向的长度小于上述绞盘2的最大直径,且大于绞盘2的最小直径。

如图1、2所示,导缆框3在绞缆时能够为缆绳4提供合理的活动空间,并引导缆绳4以设定的角度和位置进入到绞盘2上,避免缆绳4在绞缆过程中与绞盘2脱离。操作者可通过放缆开口5快速的将缆绳4放置于导缆框3内。

上述导缆框3内侧下端与绞盘2上入缆位置之间的水平距离c与导缆框3内侧下端与绞盘2上入缆位置之间距离b的比值为0.8~0.9。

上述导缆框3内侧下端与绞盘2上入缆位置之间的竖直距离d与导缆框3内侧下端与绞盘2上入缆位置之间距离b的比值为0.4~0.5。

上述固定杆301共有两根,且并列分布。

如图2-4,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绞缆机,包括机架1,机架1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轴线竖直的绞盘2,所述导缆框3通过固定杆301固接于机架1的外侧壁上。

如图4、5所示,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上述绞缆机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缆绳4通过放缆开口5放入导览框3内,在绞缆过程中,缆绳4始终与导览框3的内侧底部摩擦接触。

(2)将穿过导览框3的缆绳4在绞盘2上缠绕至少一周,该缠绕时的入缆位置的绞盘2直径大于绞盘2的最小直径;手动进行初始缠绕时,应将其缠绕在绞盘2的较大直径(相比于绞盘2的最小直径)处,如图4所示;此时,缆绳4与绞盘2紧贴。当初始缠绕大于一周时,其轴向缠绕方向应向绞盘2的最小直径处递进;但应保证缆绳4不会缠绕在绞盘2的最小直径处,否则将在缆绳4抽出时将会造成不便。

(3)启动绞缆机使绞盘2旋转,随着绞盘2旋转,缠绕在绞盘2上的缆绳4向绞盘2最小直径部分移动;上步骤(2)可知,在缆绳4初始缠绕在绞盘2上时,缆绳4与绞盘2是紧贴状态,且缆绳4也为绷紧状态(如图5中位于下方的缆绳4)。当绞缆机启动后,随着绞盘2外的缆绳4不断通过导缆孔5缠绕到绞盘2上,初始缠绕的缆绳4逐渐向绞盘2直径最小的部分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由于支撑缆绳4的绞盘2直径变小,缆绳4逐渐变成松弛状态,甚至与绞盘2分离(如图5中位于上方的缆绳4)。在该状态下,缆绳4较为容易从绞盘2上抽出。

(4)步骤(3)中移动到绞盘最小直径位置的缆绳被抽出,并送入到缆绳储存设备。

上述步骤(2)中,从导缆框3内侧下端进入到绞盘2上的缆绳4与水平方向所成角度为a,a的角度为25°~30°。通过导览框3对缆绳4起到导向作用,保证在绞盘2旋转时,后进入的缆绳4顺序的缠绕在初始缆绳4的下方,且所有缆绳4都与绞盘2相接触,不会出现堆叠缠绕的现象。有助于缆绳4在后续步骤中顺利的从绞盘2上被抽出。

本发明提出的用于导览机的导缆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导缆框3对即将缠绕在绞盘2上的缆绳4进行导向,防止其在绞缆过程中与绞盘2脱离,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导缆框3的固定位置,能够保证缆绳4进入到绞盘2上时,先缠绕在绞盘2直径较大位置处;而后再逐渐移动到绞盘2直径较小的位置,此时缆绳4为松弛状态,便于其从绞盘2上抽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