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钢卷退火的集成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8880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用于钢卷退火的集成吊具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高可靠性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钢卷退火的集成吊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罩式退火炉采用的通常是单垛紧卷退火方式。钢卷一层层通过中间对流板相隔而叠在一起进行退火处理。在进行退火前,对钢卷进行堆垛是一项重要工作,由于堆垛质量对堆垛安全和后续生产影响较大,因此在堆垛过程中需要地面指挥人员和娴熟的天车操作者密切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分别吊起钢卷、托盘、加热罩、对流板以及外罩,因为钢卷、托盘、加热罩、对流板以及外罩的尺寸不相同,需要使用不同的吊具,需要较大的运行空间,避免吊具之间的干涉。故此需要提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钢卷退火的集成吊具,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钢卷退火的集成吊具,包括吊耳、吊架、两组导向杆、两组弯板、两组内钳板以及两组外钳板,所述吊耳固定于所述吊架的顶端正中心,所述吊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壁板以及上下对应设置的顶板和底板,所述吊架内形成两侧开口的腔体,所述壁板分别设有两对应设置的第一长腰孔,所述两组外钳板相对设置,所述两组外钳板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长腰孔,所述两组外钳板之间相互铰接,所述两组外钳板底部分别设有外钳脚,所述两组内钳板分别铰接于对应所述两组外钳板,所述两组内钳板之间相互铰接,所述两组内钳板底部分别设有半圆柱形内钳脚,所述内钳脚圆周面分别凹设有第一内钳口和第二内钳口,所述两组弯板分别铰接于对应的内钳板和外钳板,所述两组弯板顶端分别铰接于第一油缸组的两端,所述两组内钳板的顶端分别铰接于第二油缸组的两端,所述两组导向杆两端可自由伸缩固定于吊架内。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钢卷退火的集成吊具中,每组所述弯板、内钳板以及外钳板分别包括两块对应设置的弯板、内钳板以及四块外钳板。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钢卷退火的集成吊具中,所述弯板内设有第一铰接孔、第二长腰孔和第二铰接孔,所述内钳板内设有第三铰接孔、第四铰接孔、第五铰接孔和第三长腰孔,所述外钳板内设有第六铰接孔、第四长腰孔和第五长腰孔,所述第一铰接孔铰接于所述第一油缸组的活塞杆,所述第二长腰孔铰接于第三铰接孔,所述第二铰接孔铰接于所述第六铰接孔,所述第四铰接孔同时铰接于对应所述第三长腰孔、第四长腰孔和第五长腰孔,所述第五铰接孔铰接于所述第二油缸组的活塞杆。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钢卷退火的集成吊具中,所述两组导向杆通过第三油缸组连接,所述两组导向杆分别铰接于对应的第三油缸组的活塞杆。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钢卷退火的集成吊具中,所述导向杆背离所述第三油缸组的一端设有两导向板。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钢卷退火的集成吊具中,所述导向杆顶端设有平衡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用于钢卷退火的集成吊具结构简单,通过外钳脚、内钳脚、第一内嵌口和第二内嵌口的相互组合使用,可以分别吊起钢卷、托盘、加热罩、对流板以及外罩,减少吊具的数量,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增加导向杆,保证钢卷、托盘、加热罩、对流板以及外罩叠加的同心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用于钢卷退火的集成吊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用于钢卷退火的集成吊具的侧视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吊耳和吊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导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外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内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用于钢卷退火的集成吊具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用于钢卷退火的集成吊具,包括吊耳100、吊架200、两组导向杆300、两组弯板400、两组内钳板500以及两组外钳板600,吊耳100固定于吊架200的顶端正中心,吊架200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壁板210以及上下对应设置的顶板220和底板230,吊架200内形成两侧开口的腔体,壁板210分别设有两对应设置的第一长腰孔211,两组外钳板600相对设置,两组外钳板600分别铰接于第一长腰孔,两组外钳板600之间相互铰接,两组外钳板600底部分别设有外钳脚610,两组内钳板500分别铰接于对应两组外钳板600,两组内钳板500之间相互铰接,两组内钳板500底部分别设有半圆柱形内钳脚510,内钳脚510圆周面分别凹设有第一内钳口511和第二内钳口512,两组弯板400分别铰接于对应的内钳板500和外钳板600,两组弯板400顶端分别铰接于第一油缸组700的两端,两组内钳板500的顶端分别铰接于第二油缸组800的两端,两组导向杆300两端可自由伸缩固定于吊架200内。

该技术方案中,该用于钢卷退火的集成吊具通过油箱、泵站、阀件等实现控制,油箱、泵站、阀件等亦设置于吊架200的腔体内,属于现有技术,在此就不一一赘述,外钳脚610端面为弧形结构,与钢卷更加贴合,通过外钳脚、内钳脚、第一内嵌口和第二内嵌口的相互组合使用,可以分别吊起钢卷、托盘、加热罩、对流板以及外罩,减少吊具的数量,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每组弯板400、内钳板500以及外钳板600分别包括两块对应设置的弯板400、内钳板500以及四块外钳板600。

该技术方案中,每组弯板400、内钳板500以及外钳板600分别包括两块对应设置的弯板400、内钳板500以及四块外钳板600,每组弯板400、内钳板500以及外钳板600之间的距离不是一成不变的,本实施例中,两组内钳板彼此交叉铰接,同时铰接于弯板和外钳板内部,而每块弯板铰接于两块外钳板的内部。

进一步地,弯板400内设有第一铰接孔410、第二长腰孔420和第二铰接孔430,内钳板500内设有第三铰接孔520、第四铰接孔530、第五铰接孔540和第三长腰孔550,外钳板600内设有第六铰接孔620、第四长腰孔630和第五长腰孔640,第一铰接孔410铰接于第一油缸组的活塞杆,第二长腰孔420铰接于第三铰接孔520,第二铰接孔430铰接于第六铰接孔620,第四铰接孔530同时铰接于对应第三长腰孔550、第四长腰孔630和第五长腰孔640,第五铰接孔540铰接于第二油缸组800的活塞杆。

该技术方案中,弯板400内设有第一铰接孔410、第二长腰孔420和第二铰接孔430,内钳板500内设有第三铰接孔520、第四铰接孔530、第五铰接孔540和第三长腰孔550,外钳板600内设有第六铰接孔620、第四长腰孔630和第五长腰孔640,第一铰接孔410铰接于第一油缸组的活塞杆,第二长腰孔420铰接于第三铰接孔520,第二铰接孔430铰接于第六铰接孔620,第四铰接孔530同时铰接于对应第三长腰孔550、第四长腰孔630和第五长腰孔640,第五铰接孔540铰接于第二油缸组800的活塞杆,通过各个孔之间的铰接实现内钳脚和外钳脚始终沿水平方向开闭。

进一步地,两组导向杆300通过第三油缸组900连接,两组导向杆300分别铰接于对应的第三油缸组900的活塞杆。

该技术方案中,两组导向杆300通过第三油缸组900连接,两组导向杆300分别铰接于对应的第三油缸组900的活塞杆,第三油缸组900带动导杆组300的伸缩,从而在放置钢卷、托盘、加热罩、对流板以及外罩时起到导向作用,从而保证钢卷、托盘、加热罩、对流板以及外罩的同心度。

进一步地,导向杆300背离第三油缸组900的一端设有两导向板310。

该技术方案中,导向杆300背离第三油缸组900的一端设有两导向板310,在放置钢卷、托盘、加热罩、对流板以及外罩时与外部工装柱配合,从而保证钢卷、托盘、加热罩、对流板以及外罩的同心度。

进一步地,导向杆300顶端设有平衡机构320。

该技术方案中,导向杆300顶端设有平衡机构320,保证导向柱300的同步和稳定。

综上所述,该用于钢卷退火的集成吊具结构简单,通过外钳脚、内钳脚、第一内嵌口和第二内嵌口的相互组合使用,可以分别吊起钢卷、托盘、加热罩、对流板以及外罩,减少吊具的数量,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增加导向杆,保证钢卷、托盘、加热罩、对流板以及外罩叠加的同心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