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检测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1799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纱线检测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瑕疵纱线检测的纱线检测间。



背景技术:

周知,在纺织厂生产中,随着各种新型纤维的广泛使用,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成为常态,但是在生产中往往由于操作工人的失误造成错纤维纱,目前的鉴别方法是在后纺车间采用肉眼目视的方法来进行鉴别,效果特别差,尤其是许多纤维素纤维例如棉、莫代尔、粘胶等和化纤如涤纶、腈纶等纤维的错纤维纱不能有效地鉴别出来,从而导致后道工序织成织物进行染色后,染色色彩不一致,形成大量疵布,往往给企业造成大量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瑕疵纱线检测的纱线检测间,通过简单有效的检测方式来鉴别纱线瑕疵,避免大量疵布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纱线检测间,其包一个检测间,所述的检测间的前后方分别设置有一个卷帘,卷帘的顶部,检测间上固定有两个卷帘驱动电机;检测间的底部,在两个卷帘的正下方设置有一个环形的传送带,所述的传送带前后延伸至检测间的外部,并通过前后两端的固定架固定;所述的传送带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倾斜设计的上料台,所述的上料台和传送带紧邻;所述的检测间的内部,其侧壁及顶部设置有多个紫外线灯,所述的检测间前侧的侧壁上设置有一个抽风口,所述的检测间的左右两墙壁的下方为防护杆。

所述的传送带前后两端固定架上分别架设有一根支撑轴,所述的传送带围绕支撑轴环形转动,左侧支撑轴的端部连接有一个传送带驱动电机,所述的传送带驱动电机通过导线和脚踏开关连接,脚踏开关同时和卷帘驱动电机连接。

所述的传送带顶部的高度与检测间底部高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设计,在上料台处将筒纱悬挂车推至传送带上,通过脚踏开关的控制,控制传送带运动和卷帘上升,待筒纱悬挂车进入到检测间后停止,检测间的全方位的紫外线灯照射可使不同纱线反射不同光泽,操作人员在检测间内很容易看到瑕疵纱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思新颖,普通纺织企业可进行自行改造得到,成本低,检测效率高,是一种理想的瑕疵纱线检测设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料台,2、固定架,3、传送带,4、脚踏开关,5、传送带驱动电机,6、导线,7、支撑轴,8、卷帘驱动电机,9、卷帘,10、检测间,11、抽风口,12、紫外线灯,13、防护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细致的描述,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根据附图所示:一种纱线检测间,其包一个检测间10,所述的检测间10的前后方分别设置有一个卷帘9,卷帘9的顶部,检测间10上固定有两个卷帘驱动电机8;检测间10的底部,在两个卷帘9的正下方设置有一个环形的传送带3,所述的传送带3前后延伸至检测间10的外部,并通过前后两端的固定架2固定,传送带3前后两端的固定架2上分别架设有一根支撑轴7,传送带3围绕支撑轴7环形转动,所述的左侧支撑轴7的端部连接有一个传送带驱动电机5,所述的传送带驱动电机5通过导线6和脚踏开关4连接,所述的脚踏开关4同时和卷帘驱动电机8连接,传送带驱动电机5和卷帘驱动电机8为并联控制;所述的传送带3的前后两侧分别连接一个倾斜设计的上料台1,所述的上料台1和传送带3紧邻;所述的检测间10的内部,其侧壁及顶部设置有多个紫外线灯12,所述的检测间10前侧的侧壁上设置有一个抽风口11,其作用是用来对检测间10通风、换风使用,所述的检测间10的左右两墙壁的下方为防护杆13,其作用是防止筒纱悬挂车歪斜或跑偏时碰撞到检测间10室内的紫外线灯12上。

本实用新型安装及使用时需注意,所述的传送带3顶部的高度与检测间10底部高度相同,也就是说,本检测设备安装时,需将检测间10抬高设计或者在传送带3的下方设置地槽,将传送带3下沉设计,保证其顶部高度和检测间10底部平齐。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设计,其在使用时,在上料台1处将筒纱悬挂车推至传送带3上,通过脚踏开关4的控制,控制传送带3运动和卷帘9上升,待筒纱悬挂车进入到检测间10后停止,检测间10的全方位的紫外线灯照射可使不同纱线反射不同光泽,操作人员在检测间10内很容易看到瑕疵纱线,并将纱线剔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思新颖,普通纺织企业可进行自行改造得到,成本低,检测效率高,是一种理想的瑕疵纱线检测设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