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送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3821阅读:9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送带。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当物品在生产时往往需要将物品从一个地方输送到另外一个地方,而现在大多数的传送带往往是用皮带做传送面,而这有的时候达不到一些特殊物品在传送时的需要;因此开发一种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安装拆卸方便、易于维修、线路布置灵活的传送带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传送带的不足,尽最大可能的解决人们在使用传送带时遇到的不便问题,从而提供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安装拆卸方便、易于维修、线路布置灵活的传送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传送带,包括支撑竖杆、连接竖杆、连接横杆、长杆、输送辊,所述的支撑竖杆包括第一支撑竖杆、第二支撑竖杆、第三支撑竖杆、第四支撑竖杆,所述的连接竖杆包括第一连接竖杆、第二连接竖杆、第三连接竖杆、第四连接竖杆,所述的连接横杆包括第一连接横杆、第三连接横杆、第四连接横杆,所述的长杆包括第一长杆、第二长杆、第三长杆、第四长杆,所述的第一长杆、第二长杆平行设置且在第一长杆、第二长杆之间设置有输送辊,所述输送辊垂直设置于第一长杆及第二长杆之间,所述的第一长杆、第二长杆的下端且平行的位置设置有第三长杆、第四长杆,所述的竖杆的底端设置有滚轮,所述的第二支撑竖杆与第二长杆相交的地方设置有控制箱,控制箱上面设置有调速旋钮及控制按钮。

所述的第一连接竖杆、第二连接竖杆位于第一长杆及第三长杆之间且垂直于第一长杆及第三长杆,第三连接竖杆、第四连接竖杆位于第二长杆及第四长杆之间且垂直于第二长杆及第四长杆。

所述的第一长杆与第二支撑竖杆之间通过铁片连接且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的第一长杆与第一支撑竖杆之间通过铁片连接且通过螺栓固定,第二长杆与第三支撑竖杆之间通过铁片连接且通过螺栓固定。

所述的输送辊分布于第一长杆与第二长杆之间且垂直于第一长杆及第二长杆,所述的输送辊的数量为40-50个之间。

所述的控制箱7内设置有驱动电机及电路板,驱动电机通过链条与输送辊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在第一长杆与第二长杆之间设置了输送辊,所述的输送辊垂直于第一长杆及第二长杆且通过链条与控制箱内的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的输送辊的个数为40-50个之间,其次在第一支撑竖杆、第二支撑竖杆、第三支撑竖杆、第四支撑竖杆的低端设置了滚轮;总的来讲,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安装拆卸方便、易于维修、线路布置灵活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传送带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送辊 20、第一长杆 21、第二长杆 22、第三长杆 23、第四长杆 40、第一支撑竖杆 41、第二支撑竖杆 42、第三支撑竖杆 43、第四支撑竖杆 50、第一连接竖杆 51、第二连接竖杆 52、第三竖杆 53、第四连接竖杆 60、第一连接横杆 61、第三连接横杆 62、第四连接横杆 70、控制箱 71、控制按钮 72、调速旋钮 9、滚轮 10、铁片 11、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传送带,包括支撑竖杆、连接竖杆、连接横杆、长杆、输送辊,所述的支撑竖杆包括第一支撑竖杆40、第二支撑竖杆41、第三支撑竖杆42、第四支撑竖杆43,所述的连接竖杆包括第一连接竖杆50、第二连接竖杆51、第三连接竖杆52、第四连接竖杆53,所述的连接横杆包括第一连接横杆60、第三连接横杆61、第四连接横杆62,所述的长杆包括第一长杆20、第二长杆21、第三长杆22、第四长杆23,所述的第一长杆20、第二长杆21平行设置且在第一长杆20、第二长杆21之间设置有输送辊1,所述输送辊1垂直设置于第一长杆20及第二长杆21之间,所述的第一长杆20、第二长杆21的下端且平行的位置设置有第三长杆22、第四长杆23,所述的竖杆的底端设置有滚轮9,所述的第二支撑竖杆41与第二长杆21相交的地方设置有控制箱70,控制箱70上面设置有调速旋钮72及控制按钮71;所述的第一连接竖杆50、第二连接竖杆51位于第一长杆20及第三长杆22之间且垂直于第一长杆20及第三长杆22,第三连接竖杆52、第四连接竖杆53位于第二长杆21及第四长杆23之间且垂直于第二长杆21及第四长杆23;所述的第一长杆20与第二支撑竖杆41之间通过铁片10连接且通过螺栓11固定,所述的第一长杆20与第一支撑竖杆40之间通过铁片10连接且通过螺栓11固定,第二长杆21与第三支撑竖杆42之间通过铁片10连接且通过螺栓11固定;所述的输送辊1分布于第一长杆20与第二长杆21之间且垂直于第一长杆20及第二长杆21,所述的输送辊1的数量为40-50个之间;所述的控制箱70内设置有驱动电机及电路板,驱动电机通过链条与输送辊1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一种传送带,包括支撑竖杆、连接竖杆、连接横杆、长杆、输送辊,所述的支撑竖杆包括第一支撑竖杆40、第二支撑竖杆41、第三支撑竖杆42、第四支撑竖杆43,所述的连接竖杆包括第一连接竖杆50、第二连接竖杆51、第三连接竖杆52、第四连接竖杆53,所述的连接横杆包括第一连接横杆60、第三连接横杆61、第四连接横杆62,所述的长杆包括第一长杆20、第二长杆21、第三长杆22、第四长杆23,所述的第一长杆20、第二长杆21平行设置且在第一长杆20、第二长杆21之间设置有输送辊1,所述输送辊1垂直设置于第一长杆20及第二长杆21之间,所述的第一长杆20、第二长杆21的下端且平行的位置设置有第三长杆22、第四长杆23,所述的竖杆的底端设置有滚轮9,所述的第二支撑竖杆41与第二长杆21相交的地方设置有控制箱70,控制箱70上面设置有调速旋钮72及控制按钮71;所述的第一连接竖杆50、第二连接竖杆51位于第一长杆20及第三长杆22之间且垂直于第一长杆20及第三长杆22,第三连接竖杆52、第四连接竖杆53位于第二长杆21及第四长杆23之间且垂直于第二长杆21及第四长杆23。

所述的第一长杆20与第二支撑竖杆41之间通过铁片10连接且通过螺栓11固定,所述的第一长杆20与第一支撑竖杆40之间通过铁片10连接且通过螺栓11固定,第二长杆21与第三支撑竖杆42之间通过铁片10连接且通过螺栓11固定,铁片10用于第一长杆20与第二支撑竖杆41之间的连接,当第一长杆20与第二支撑竖杆41之间放置完毕后将铁片10上面的4个孔对准第一长杆20与第二支撑竖杆41上面的螺纹孔,用螺栓11穿过铁片10上面的穿孔,并通过螺纹孔实现固定连接;

所述的输送辊1分布于第一长杆20与第二长杆21之间且垂直于第一长杆20及第二长杆21,所述的输送辊1的数量为40-50个之间;所述的控制箱70内设置有驱动电机及电路板,驱动电机通过链条与输送辊1连接,所述的输送辊1与驱动电机通过链条连接,旋转调速旋钮72通过电路板的控制作用实现驱动电机转速大小,由于驱动电机通过链条与输送辊1连接,驱动电机带动输送辊1实现转速的快慢;完成上述安装后即可把本实用新型投入使用,传送带在使用时首先打开控制箱70上面的控制按钮8并通过调速旋钮72调节驱动电机的转速,驱动电机通过链条与输送辊1连接,驱动电机带动输送辊1转动实现传送作用,在第一支撑竖杆40、第二支撑竖杆41、第三支撑竖杆42、第四支撑竖杆43的底端设置有滚轮9,当传送带需要移动是可推动传送带在滚轮9的作用下实现传送的移动;总的来讲,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安装拆卸方便、易于维修、线路布置灵活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