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可切换的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3819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机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力可切换的输送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输送机主要有两种结构:一种是配马达带动力的输送机;另一种是无动力自由滚轮式输送机,而生产线上的输送机在对应不同产品输送时,无法满足动力与无动力切换使用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可切换的输送机,以达到可在动力与无动力之间切换,提高设备共用性,提高生产线效率的目的。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力可切换的输送机,包括输送架和设置在其上的电器控制系统,所述输送架的顶端设置有若干输送轴,所述输送轴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磁力齿轮,与所述第一磁力齿轮同侧的所述输送架的侧面上设置有升降传动轴,所述升降传动轴的轴端通过传动齿轮啮合一传动马达,所述传动马达控制升降传动轴转动,所述升降传动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力齿轮的数量相同、位置相应的第二磁力齿轮,所述升降传动轴通过升降气缸上下移动,所述升降气缸和传动马达均与所述电器控制系统电连接。本输送机可在有动力和无动力状态下切换使用,可应对不同产品或不同制程的输送线,不仅可节省生产线数量,提高设备共用性,减少设备占用空间,还可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架为铝挤型输送架,其由安装螺丝脚及电木轮的60×60铝型材为骨架,使其机体较轻,而结构更加稳定,更能承载重量。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轴呈平行分布,输送轴可根据具体输送物进行数量的设定,平行分布更加有利于输送物的输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力齿轮与第二磁力齿轮为非接触式,非接触式靠磁力转动,可应用在高洁净度的产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传动轴与输送轴呈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架一侧的两端设置有直线导轨,所述升降传动轴在直线导轨上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气缸设置有两个,对应设置在两所述直线导轨的侧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输送架;2-输送轴;3-第一磁力齿轮;4-升降传动轴;5-传动马达;6-第二磁力齿轮;7-升降气缸;8-直线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见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动力可切换的输送机,包括输送架1和设置在其上的电器控制系统,输送架1为铝挤型输送架,其由安装螺丝脚及电木轮的60×60铝型材为骨架,输送架1的顶端设置有若干呈平行分布的输送轴2,输送轴2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磁力齿轮3,与第一磁力齿轮3同侧的输送架1的侧面上设置有升降传动轴4,升降传动轴4与输送轴2呈垂直设置,升降传动轴4的轴端通过传动齿轮啮合一传动马达5,传动马达5控制升降传动轴4转动,升降传动轴4上设置有与第一磁力齿轮3的数量相同、位置相应的第二磁力齿轮6,第一磁力齿轮3与第二磁力齿轮6为非接触式,升降传动轴4通过升降气缸7上下移动,升降气缸7和传动马达5均与电器控制系统电连接。

输送架1一侧的两端设置有直线导轨8,升降传动轴4在直线导轨8上上下移动,升降气缸7设置有两个,对应设置在两直线导轨8的侧方,升降气缸7可通过固定在输送架1一侧的固定座进行固定。

电器控制系统的主要动作为:按下启动开关,系统中的电磁阀动作,升降气缸7活塞杆伸出,直线导轨8上的升降传动轴4上升至预定位置,传动马达5启动,升降传动轴4转动,带动第二磁力齿轮6转动,通过磁力带动第一磁力齿轮3转动,牵引输送轴2转动,输送机在动力输出下工作;若要停机,按停止开关,传动马达5断电停止转动,电磁阀切换,升降气缸7活塞杆缩回,升降传动轴4下降,第二磁力齿轮6与第一磁力齿轮3的磁力脱离,输送机处于无动力工作,输送轴2自由滚动状态。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