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贴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9245阅读:627来源:国知局
自动贴标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贴标机。



背景技术:

现代物流企业除了具备存储货物的功能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分发;即将上游生产厂家提供的货物,根据需求分别发送给下游采购方。采购方的需求不一定正好是货物包装单位的整数倍。例如,一种电子元器件,它们若干个固定在一个料带上,该料带被卷收在一个料轮上,若干个料轮被封装在一个包装盒中,若干个包装盒又被封装在一个包装箱中。下游企业订货的数量,可能是若干包装箱,或者若干包装盒,甚至可能是若干个料轮。尤其是下游需要若干个料轮时,这时物流企业必须进行拆包,取出对应的数量,然后另外封装。拆包再封装这个过程必须非常严谨,不能出错。尤其是电子元器件,其体积小,规格多,辨识难度大;一旦混淆,容易导致下游生产过程中的质量事故出现。

现有的贴标方法是:人工先将打印好的条码撕下,再通过人工将该条码贴于产品的指定位置,因而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在此工序上,且贴标的定位不好,既不美观也不效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贴标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自动剥离标签、自动贴标的自动贴标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贴标机,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上的输送机构、垂直于所述输送机构输送方向的送料机构和设置在所述送料机构出料口且在输送机构上方并与之垂直的贴标机构,所述贴标机构包括支架、移动臂、贴标臂和吸附夹具,所述支架竖直固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移动臂在所述输送机构上方水平设置,所述贴标臂与所述移动臂垂直设置且滑动连接,所述吸附夹具设于所述贴标臂末端临近所述输送机构侧,所述贴标臂在所述送料机构和输送机构之间运动设置。

优选的,所述贴标臂为伸缩气缸,所述吸附夹具为吸盘,所述移动臂为直线滑轨。

优选的,自动贴标机还包括控制柜,所述贴标臂与所述控制柜电连接,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底架、传送皮带和第一传感器,所述底架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传送皮带设于底架上,在所述传送皮带下方、底架内设有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柜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固定板和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的放料盘、导轮、第一辊轮、第二辊轮、回收滚筒、剥离机构、收料盘、伺服马达和标签纸,所述放料盘远离所述机架设置,所述收料盘在放料盘下方临近所述机架设置,所述导轮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导轮分散布置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标签纸一端连接所述放料盘,蜿蜒依次经过多个导轮后另一端与收料盘连接,所述剥离机构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板,第二端向所述传送皮带倾斜,所述剥离机构的第一端指向所述标签纸,所述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在所述剥离机构的第一端,且位于标签纸的两侧,所述回收滚筒设于所述剥离机构下方临近所述标签纸侧,所述伺服马达与所述放料盘、收料盘和传送皮带驱动连接,所述伺服马达与所述控制柜电连接,所述移动臂的长度大于所述剥离机构到所述支架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剥离机构为剥离刀,所述刀口指向所述标签纸。

优选的,所述导轮在放料盘和剥离机构之间布置有四个,所述导轮在回收滚筒和收料盘之间布置有一个。

优选的,所述贴标机构还包括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设于所述贴标臂上并与所述控制柜电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贴标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传送皮带上的物料,并发送信号给所述控制柜,用以实现标签自动输送,并通过剥离机构自动剥离后,由所述贴标臂将标签贴至所述物料上,实现自动连续送料、收料、贴标,自动化作业,具有简单、高效、准确、可靠等优点;

二、传送皮带为自动化生产线,自动贴标机的设置满足了循环连续生产的要求,生产效率高,减少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贴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贴标机的接线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贴标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贴标机的接线原理图。所述自动贴标机100包括控制柜1、机架2、输送机构3、送料机构4和贴标机构5。

所述控制柜1为PLC控制器,为所述自动贴标机100的控制中心,用于接收感应信号,并将感应信息转换成控制指令发送给各执行单元。所述控制柜1设置于所述机架2内。

所述机架2为框架结构,其上设置所述输送机构3、送料机构4和贴标机构5。

所述输送机构3包括底架31、传送皮带32和第一传感器33。所述底架31设于所述机架2上的左侧(图中的左侧),所述传送皮带32设于底架31上,在所述传送皮带32的下方、底架31内设有所述第一传感器33,所述第一传感器33与所述控制柜1电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33用于感应物料200是否已到达该位置,并将感应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柜1。所述第一传感器33在所述底架31上的安装位置即为物料200贴标签位置。

所述送料机构4包括竖直设置的固定板401和设置于所述固定板401上的放料盘402、导轮403、第一辊轮404、第二辊轮405、回收滚筒406、剥离机构407、收料盘408、伺服马达409和标签纸410。

所述送料结构4设于所述机架2上的右侧(图中的右侧),与所述第一传感器33平齐。

所述放料盘402远离所述机架2设置,所述收料盘408在放料盘402下方临近所述机架2设置,所述导轮403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导轮403分散布置于所述固定板401上,所述标签纸410一端连接所述放料盘402,蜿蜒依次经过多个导轮403后另一端与收料盘408连接。

所述剥离机构407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板401,第二端向所述传送皮带32倾斜并与传送皮带32接触。所述剥离机构407的第一端指向所述标签纸410,所述第一辊轮404和第二辊轮405在所述剥离机构407的第一端,且位于标签纸410的两侧。即所述标签纸410的送料方向为:从所述放料盘402出来,蜿蜒经过多个导轮403后,再经过第一辊轮404和第二辊轮405的辊压后,由剥离机构407将其进行剥离。即剥离机构407的指向位置与所述标签纸410送料方向相对,以方便进行剥离。

另外,所述标签纸410的标签端大于其衬纸端,当标签纸410被第一辊轮404和第二辊轮405的辊压后,其标签端会相对于衬纸向上翘起,这时当所述标签纸410继续向收料盘408方向送料时,向上翘起的标签很容易被剥离机构407将其剥离,这时,剩下的衬纸经过回收滚筒406和导轮403回收到收料盘408处。所述第一辊轮404和第二辊轮405对标签纸410的辊压,提高了其剥标快捷性,同时也提高了贴标的工作效率。

所述回收滚筒406设于所述剥离机构407的下方,临近所述标签纸410侧,所述回收滚筒406用于传输被剥离标签的衬纸。

所述导轮403在放料盘402和剥离机构407之间布置有四个,所述导轮403在回收滚筒406和收料盘408之间布置有一个,所述衬纸经所述回收滚筒406再绕所述导轮403回到收料盘408,完成衬纸的回收。多个所述导轮403对标签纸410起到了张紧的作用,保证标签纸410的进料过程更为顺畅,避免出现打滑现象。

所述伺服马达409与所述放料盘402、收料盘408和传送皮带32驱动连接,所述伺服马达409与所述控制柜1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剥离机构407为剥离刀,其刀口指向所述标签纸410。

所述贴标机构5包括支架51、移动臂52、贴标臂53、吸附夹具54和第二传感器55。

所述支架51竖直固设于所述机架2上,用于连接所述移动臂52和贴标臂53。所述移动臂52在所述输送机构3的上方水平设置,一端固设于所述机架2上,另一端向所述送料机构4延伸。

所述移动臂52为直线滑轨。所述移动臂52的长度大于所述剥离机构407到所述支架51之间的距离,给所述贴标臂53有足够的行程拿取标签并进行贴覆,所述贴标臂53在所述送料机构4的剥离机构407和输送机构3的上放置的物料200之间运动设置。

所述贴标臂53与所述第一传感器33平齐。所述贴标臂53与所述移动臂52垂直设置且滑动连接,即,所述贴标臂53可沿所述移动臂52在所述剥离机构407和第一传感器33的位置进行横向滑动。

所述贴标臂53为伸缩气缸,可向所述传送皮带32的方向伸、缩运动。

所述吸附夹具54设于所述贴标臂53的末端临近所述输送机构3侧,所述吸附夹具54用于吸附所述剥离机构407上的标签,并贴覆于待贴物料200上。所述吸附夹具54为吸盘,结构简单,吸附效果好。

所述第二传感器55设于所述贴标臂53上并与所述控制柜1电连接。所述第二传感器55用于感应所述剥离机构407是否有标签,同时将感应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柜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贴标机工作原理为:

物料200放置于传送皮带32,所述伺服马达409驱动所述传送皮带32并带动所述物料200传送移动。

当物料200被送至所述第一传感器33的位置处时,所述第一传感器33感应到物料200后,发送感应信号给所述控制柜1。

所述控制柜1将感应信号转换成控制指令发送给伺服马达409、贴标臂53、放料盘402和收料盘408,发送给伺服马达409为停止指令,伺服马达409接收该指令后停止运转,所述传送皮带32也即停止,这时物料200停止在所述第一传感器33的位置处。

所述控制柜1发送给贴标臂53的控制指令为移动指令,所述贴标臂53接收到该指令后,沿所述移动臂52滑动至所述剥离机构407的上方。

所述控制柜1发送给所述放料盘402和收料盘408的控制指令为启动指令,所述放料盘402和收料盘408接收该指令后开始启动工作,所述放料盘402放料,收料盘408回拉收料,使得连接于两者之间的标签纸410连续进料。

所述标签纸410经所述第一辊轮404和第二辊轮405辊压后产生翘边,所述剥离机构407正对翘边位置,快速将标签剥离,这时,标签落入到所述剥离机构407上,衬纸再经所述回收滚筒406、导轮403回到所述收料盘408完成回收。

已在所述剥离机构407的上方的所述第二传感器55感应到所述剥离机构407上有标签时,将感应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柜1,所述控制柜1将接收到的感应信号再次转成驱动所述贴标臂53动作的控制指令,所述贴标臂53带动所述吸附夹具54伸长并接触到标签且吸附,所述贴标臂53回缩,沿所述移动臂52滑动至物料200的上方。所述贴标臂53再次伸长,将标签贴覆于所述物料200上,所述贴标臂53回缩,并再次回到所述剥离机构407的上方。

以此完成一次贴标动作。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贴标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传送皮带上的物料,并发送信号给所述控制柜,用以实现标签自动输送,并通过剥离机构自动剥离后,由所述贴标臂将标签贴至所述物料上,实现自动连续送料、收料、贴标,自动化作业,具有简单、高效、准确、可靠等优点;

二、传送皮带为自动化生产线,自动贴标机的设置满足了循环连续生产的要求,生产效率高,减少人工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