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纸机的压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9226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输纸机的压脚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纸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输纸机的压脚机构。



背景技术:

输纸机是现代印刷机十分重要的部分,其主要是将纸张自动、准确、平稳地定位输送给印刷机,印刷机工作效率、印刷质量直接与输纸机密切相关。输送机主要由压脚机构、分纸机构和递纸机构构成;其中,压脚机构是向下压住纸堆,使分纸机构能分离出单张纸。

现有压脚机构中的压脚杆较长,工作惯性较大,且高速运动时振动较大大;各部位尺寸有严格的加工要求,若尺寸加工存在误差,压脚移动的幅度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一种输纸机的压脚机构,其包括凸轮11,凸轮11传动连接连杆14,连杆14通过轴承12与凸轮11进行传动连接,连杆14设有起支撑作用的支架13,压脚杆16顶端设有固定支点15,连杆14末端滑动连接压脚杆16,压脚杆16内设有腔体,腔体内设有与压脚18连接的调节杆17。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型输纸机的压脚机构,其能缩短压脚杆的长度,减小高速运动时的振动,同时确保压脚移动时精确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输纸机的压脚机构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输纸机的压脚结构,该压脚机构的压脚杆长度较短,压脚机构运动时振动较小,且压脚移动的精确度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输纸机的压脚机构,包括凸轮以及与所述凸轮传动连接的连杆,所述连杆末端滑动连接有压脚杆,所述压脚杆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起支撑压脚杆作用,压脚杆内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固定连接有压脚。本实用新型通过凸轮带动连杆运动,运动的连杆带动压脚杆沿支撑杆垂直的方向进行上下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压脚杆设有弧形凹槽,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卡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支撑杆露出所述凹槽的一侧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在所述压脚杆表面。压脚杆在凸轮带动下进行上下滑动,凹槽内的支撑杆起支撑、限定压脚杆的作用;限位块起限定支撑杆卡在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压脚杆两侧对称各设有一个弧形凹槽,所述凹槽滑动连接一个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露出所述凹槽的一侧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在所述压脚杆表面。本实用新型在压脚杆两侧设有支撑杆,起稳定支撑作用,降低压脚机构高速运动时的振动。

进一步地,所述压脚杆设有两侧连通的弧形凹槽,所述支撑杆贯穿所述凹槽,所述支撑杆露出所述凹槽的两侧均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在所述压脚杆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通过轴承与所述凸轮进行传动连接,所述连杆上设有起支撑所述连杆的支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杆,支撑杆起支撑压脚杆的作用,同时限定压脚杆上下滑动的幅度,这样可以缩短压脚杆的长度,维持高速运动时的稳定性,同时确保压脚移动的精确度;支撑杆露出压脚杆凹槽的一侧设有限位块,限位块起限定支撑杆卡在凹槽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现有输纸机的压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输纸机的压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

其中,21-凸轮,22-轴承,23-支架,24-连杆,25-支撑杆,26-压脚杆,27-调节杆,28-压脚。

具体实施方式

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输纸机的压脚机构,所述压脚机构包括凸轮21以及与所述凸轮21传动连接的连杆24,所述连杆24末端滑动连接有压脚杆26,所述压脚杆26滑动连接有支撑杆25,支撑杆25起支撑、限定压脚杆26的作用,压脚杆26设有两侧连通的弧形凹槽,所述支撑杆25贯穿所述凹槽,所述支撑杆26露出所述凹槽的两侧均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在所述压脚杆26表面。

压脚杆26内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与压脚28连接的调节杆27,所述连杆24通过轴承22与所述凸轮21进行传动连接,所述连杆24上设有起支撑所述连杆24的支杆23。

本实用新型通过凸轮21带动连杆24运动,运动的连杆24带动压脚杆26沿支撑杆2的垂直方向进行上下移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