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浓缩料打包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9507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浓缩料打包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饲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浓缩料打包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粉状或颗粒状浓缩料,在工业生产中经常涉及到对其进行装袋打包,打包后的输送,一般是从较低的水平位置输送到较高水平位置的,且是不可能通过一条直线式传送带就能运输到所要达到的目的地,中间需要通过不同的输送带调转运输方向,这样,就需要不同的输送装置进行运输,不同的输送装置输送带的水平位置高低不同,衔接处会有较大的缝隙,物料包从较低位置输送,转运到另一条输送带上,在转方向的地方需要采用人工作业,需要人工操作,费力的从低处向高处运输,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无法满足大批量出货的需求,且需要一名工人单独进行操作。当规模化生产时,打包后的物料包数量较多时,工人不能离开生产线,必须时刻注意饲料包的位置,稍有不慎就可能会造成物料包掉落的情形,且在输送过程中料包容易倒下,或跑偏而滑出输送带,不能实现安全、自动化、高效地输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浓缩料打包后输送过程中通过不同的输送带,由于其高低位置不同,需要人工协助运行,人工劳动强度大、不能实现自动化、高效运输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浓缩料打包输送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浓缩料打包输送系统,包括打包机、传送带装置、转角挡板和可移动升降输送带装置,所述打包机的下方设置有所述传送带装置,所述传送带装置的输出端靠近所述可移动升降输送带装置的输入端设置,在所述传送带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可移动升降输送带装置的输入端具有较大缝隙的一侧设有所述转角挡板,所述转角挡板将所述缝隙阻挡,所述可移动升降输送带装置的高度为上下可调设置。

如上所述的浓缩料打包输送系统,优选地,所述转角挡板为三角形,通过螺丝固定安装于所述传送带装置的底座上。

如上所述的浓缩料打包输送系统,优选地,所述传送带装置在设有所述转角挡板的那一侧,上方固定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通过固定连接于所述传送带装置的底座上的支撑杆。

如上所述的浓缩料打包输送系统,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板为长条形,所述第一挡板为高度可活动性调节设置。

如上所述的浓缩料打包输送系统,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板通过中部开设竖直方向的调节槽或调节孔进行高度可调固定。

如上所述的浓缩料打包输送系统,优选地,在所述传送带装置的输入端,其传送带折回的前方设有挡料板。

如上所述的浓缩料打包输送系统,优选地,所述可移动升降输送带装置的支腿为上下可调设置。

如上所述的浓缩料打包输送系统,优选地,所述支腿包括螺杆、手轮、支撑臂、球体和球铰座,所述手轮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臂上,所述支撑臂的中央为空腔,供所述螺杆上下伸缩,所述螺杆穿过并与所述手轮齿合,所述螺杆随所述手轮的转动而上下移动,所述球铰座安装在所述支撑臂下方,所述螺杆上方固定连接所述可移动升降输送带装置的底座。

如上所述的浓缩料打包输送系统,优选地,所述可移动升降输送带装置的支腿下端设有轮子或万向轮。

如上所述的浓缩料打包输送系统,优选地,所述可移动升降输送带装置的输送带的两侧边分别固定设有第二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浓缩料打包输送系统,实现由较低水平位置运输转向向较高水平位置的另一个运输带输送,安全,保证浓缩料包在传送过程中不会掉下传送带,而脱离运输轨道,实现平稳、安全运输。在浓缩料打包输送系统中,转角挡板的设计一是保证浓缩料包在传送过程中不会掉下传送带、二是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将饲料包做一个适当的提升,工人在搬运时更加省力,且较高位置的输送带是可移动升降输送带装置,可灵活移动,不需要使用时,可以撤走,有效节省了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浓缩料打包输送系统,安全性高,有效提高了生产运输效率,节约了人力物力,实现自动化传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支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传送带;2、转角挡板;3、输送带;4、第一挡板;5、挡料板; 6、支腿;61、螺杆;62、手轮;63、支撑臂;64、球体;65、球铰座; 66、空腔;7、轮子;8、第二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浓缩料打包输送系统,包括打包机、传送带装置、转角挡板和可移动升降输送带装置,其中,打包机的下方设置有传送带装置,传送带装置的输出端靠近可移动升降输送带装置的输入端设置,在传送带装置的输出端与可移动升降输送带装置的输入端之间具有较大缝隙的一侧设有转角挡板,转角挡板可将缝隙阻挡,有效防止浓缩料包掉落,避免其脱离输送方向,可移动升降输送带装置的高度为上下可调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浓缩料打包输送系统,具体运行过程为:将待打包的浓缩料包,放置在打包机处进行打包,打包后的浓缩料包沿着传送带装置的传送带运输,可以是由高处向低处运输,或等高运输时,当运输到要转到可移动升降输送带装置的输送带上时,会经过两者衔接处之间的缝隙,由于转角挡板的设置,使浓缩料包很容易被阻挡会转回到可移动升降输送带装置的输送带上,不会越过转角挡板而脱离输送的轨道。当传送带装置与可移动升降输送带装置衔接处的高低不对应时,由低水平位置向高水平位置运输,可通过调节可移动升降输送带装置的高度,进行上下调节,使二者衔接处的高低位置相对应,便于浓缩料包在无人工操作的情况下自动、稳定地转向的运输。

该浓缩料打包输送系统,如图1所示,打包机的下方设置有传送带装置,传送带装置在传送带1的输出端靠近可移动升降输送带装置的输送带3的输入端设置,在传送带1的输出端与输送带3的输入端具有较大缝隙的一侧设有转角挡板2,转角挡板2可将较大缝隙阻挡,有效防止浓缩料包掉落,避免其脱离输送方向,在传送带1向前运输作用下带动浓缩料包向前,达到转角挡板2,发生方向的转变,由于具有惯性作用力,能到达输送带3上,在输送带3摩擦力的作用下向输送带3方向运输,实现浓缩料包自动转向运输不需要由人工操作。自动操作强度高、安全性高,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人力物力。

具体地,为了节约设备成本,节省物料,转角挡板2可为三角形设置,主要是在浓缩料包落下的方向设置,阻挡浓缩料包掉落脱离输送轨道,转角挡板2可通过螺丝固定安装于传送带装置的底座上。浓缩料包在传送带装置的传送带1时,浓缩料包容易跑偏,从传送带1上滑落,在传送带装置上在设有转角挡板2的那一侧边,沿传送带3的输送方向,上方固定设有第一挡板4,该第一挡板4通过连接于传送带装置的底座上的支撑杆固定。

进一步,第一挡板4为长条形设计,为了能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浓缩料包,第一挡板4为高度可活动性调节设置。具体可在第一挡板4的通过中部开设的竖直方向的调节槽进行高度调节固定。支撑杆上固定设有螺丝,螺丝的直径与调节槽相互匹配,将第一挡板4的调节槽穿过螺丝,外面用螺母拧紧,可将第一挡板4固定。需要将第一挡板4设置为不同的高度时,通过螺丝在调节槽固定的位置不同,来实现高度的调节。

第一挡板4为高度可活动性调节设置,还可在第一挡板4上,对应支撑杆的位置是由沿支撑杆的竖直方向设有一排通孔作为调节孔,在支撑杆上相应位置固定设有与通孔相互匹配的螺丝杆,第一挡板4通过在不同位置的通孔与螺丝杆和螺母的固定,可实现第一挡板4高度的可调。

浓缩料包当从传送带的输出端向可移动升降输送带装置的输入端转运时,不可避免会摩擦到的传送带1,在传送带1折回的前方设有挡料板5,挡料板5固定设置于传送带装置的底座,有效保护传送带1,避免由于长时间的摩擦而磨损传送带1,延长了传送带1的使用寿命,节约成本。

可移动升降输送带装置的高度为可调设置,可将可移动升降输送带装置的支腿6设为上下可调设置,上下可调设置能调节输送装置的输送高度。具体地,如图2所示,支腿6可设置为包括螺杆61、手轮62、支撑臂63、球体64和球铰座65,螺杆61穿过并与手轮62齿合,手轮62转动时,带动螺杆61上下运动,停止时,螺杆61停止不动,手轮62固定于在支撑臂63的顶端,支撑臂63的中央为中空状态的空腔66,供螺杆61可上下伸缩,球体 64固定安装在支撑臂63的下方,球体64嵌合在球铰座65内。当旋转手轮 62时,螺杆61会随着手轮62的转动上下伸缩。螺杆61上方固定连接在可移动升降输送带装置的底座上,用于支撑着可移动升降输送带装置,螺杆61 上下伸缩,随之可移动升降输送带装置的高度也会随之改变。

可移动升降输送带装置的支腿6下端设有轮子7或万向轮,可方便、省力地移动该装置。可在不使用转向输送时,将可移动升降输送带装置撤走,节省空间。

在浓缩料包转向输送带3时,有时会因惯性作用力大,浓缩料包与输送带3之间的摩擦力不足使浓缩料包停止时,会使浓缩料包冲出输送带3,脱离输送带3的运输轨道而掉落,因此,在输送带3两侧边分别固定设有第二挡板8,(由于视觉效果,图1中仅给出一边设有第二挡板8的情形)第二挡板8的高度应高于浓缩料包平躺在输送带上时一半的高度,第二挡板8为 L形设置,L形的设置加宽了输送带的宽度,与输送带3形成一个凹槽,有效将浓缩料包限制在凹槽内,在输送过程中不会脱离输送轨道,实现安全稳定运输。

以上所述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范围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