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机尾部防漏灰内涨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68997阅读:1004来源:国知局
提升机尾部防漏灰内涨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提升机,具体涉及一种板链提升机解决尾部机壳密封装置处漏灰的一种新型尾部内涨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使用的提升机尾部重锤涨紧装置都是在提升机壳体外部,轴承座与壳体之间的密封是壳体外用密封圈内装骨架油封的装置。所以尾部密封处漏灰是不可避免的,造成需要经常更换油封,而且很不方便,也加大了设备维修的工作量,同时对设备的运行条件造成影响,也恶化了工厂环境的清洁,对国家提倡的绿色环保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止漏灰,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的提升机尾部涨紧装置。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提升机尾部涨紧装置,包括配重箱、涨紧架、涨紧框,配重箱设置在涨紧框上方,涨紧框与涨紧架相连,涨紧架设置在提升机壳体下方的两侧,配重箱下方的涨紧架内设有尾部链轮,尾部链轮上设有链条,尾部链轮设置在尾轴上,尾轴两端设有耐磨套,耐磨套外壁与尾部衬套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涨紧架上设有导轨,涨紧框通过角铁与涨紧架相连,角铁一端设置在导轨内,角铁的另一端与涨紧架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尾部衬套用螺栓固定在涨紧框上,耐磨套材质为42CrMn。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尾部链轮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涨紧框外侧设有活动门。

活动门盖住涨紧框,尾部涨紧装置整体设于提升机尾部壳体内,内部涨紧装置主要借助于提升机的头部链轮、尾部链轮,及提升机配重箱自身的重量使尾轴下沉,从而使输送链条张紧。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的提升机尾部重锤涨紧装置进行了改进,原来的尾轴凸出在壳体外部,现在的尾轴设置在壳体内的涨紧框内,尾轴缩短了,并将尾轴的轴承改成现在的耐磨套和尾部衬套的配合,将配重箱置于提升机尾部壳体内,解决了提升机尾部漏灰的现象,提高了工人操作的环境,减少了占地面积。角铁的设置,防止了涨紧框的摆动,提高了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涨紧框图。

其中:1-配重箱,2-涨紧框,3-尾部输送链轮,4-角铁,5-涨紧架,6-导轨,7-尾轴,8-耐磨套,9-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一种提升机尾部涨紧装置,包括配重箱1、涨紧架5、涨紧框2,配重箱1设置在涨紧框2上方,涨紧框2与涨紧架5相连,涨紧架5设置在提升机壳体下方的两侧,配重箱1下方的涨紧架5内设有尾部链轮3,尾部链轮3上设有链条,尾部链轮3设置在尾轴7上,尾轴7两端设有耐磨套8,耐磨套8外壁与尾部衬套9相连。

进一步的:涨紧架5上设有导轨6,涨紧框2通过角铁4与涨紧架5相连,角铁4一端设置在导轨6内,角铁4的另一端与涨紧架5相贴合。

进一步的:尾部衬套9用螺栓固定在涨紧框2上,耐磨套8材质为42CrMn。

进一步的:尾部链轮3为两个。

进一步的:涨紧框2外侧设有活动门。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的提升机尾部重锤涨紧装置进行了改进,原来的尾轴凸出在壳体外部,现在的尾轴7设置在壳体内的涨紧框内,尾轴缩短了,并将尾轴7的轴承改成现在的耐磨套8和尾部衬套9的配合,将配重箱1置于提升机尾部壳体内。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提升机尾部漏灰的现象,提高了工人操作的环境,减少了占地面积。角铁4的设置,防止了涨紧框的摆动,提高了可靠性。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和结构特征,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相关人士能够据以实施,但以上内容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任何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