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食品存储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9810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食品存储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食品存储罐,属于食品存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活中,有很多食品用罐装存储,如奶粉、饼干等,此类食品一般需要食用一端时间才能用完,接触空气后容易变质。现有的食品存储罐虽然结构简单,但是,由于在取拿的过程中,罐装食品整个开口打开接触空气,长时间下去,未等食用完,食物就已经发生变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食品存储罐,可以根据食用量的多少,将预先取食的食物缓存下来,食品存储罐中的未食用的食品不接触空气,提高食品的保质期限,防止未食用的食品接触空气发生变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食品存储罐,包括罐体、隐藏盖体、外漏盖体、出物口、取物口、透明视窗、遮挡盖、限位墙、连接杆、通口、凹陷部、拉环;所述的罐体内部下端设置所述的隐藏盖体,罐体呈圆柱形或长方体形;所述的隐藏盖体中部设置所述的出物口,隐藏盖体与所述的罐体截面轮廓一致;所述的外漏盖体设置在所述的罐体底部,外漏盖体与罐体通过螺纹连接或卡槽连接;所述的出物口下端设置有所述的遮挡盖,出物口为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异形中的一种;所述的取物口设置在所述的外漏盖体上,取物口为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异形中的一种;所述的透明视窗设置在所述的隐藏盖体与外漏盖体之间,透明视窗为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异形中的一种;所述的遮挡盖设置在所述的隐藏盖体下部,遮挡盖覆盖在所述的出物口下方,遮挡盖的表面积大于所述的出物口表面积;所述的限位墙设置在所述的隐藏盖体下方一侧,限位墙一侧与所述的遮挡盖接触;所述的连接杆设置在所述的遮挡盖与所述的拉环之间,连接杆穿过所述的通口;所述的通口设置在所述的罐体上,通口处在所述的隐藏盖体与外漏盖体之间,通口呈圆形;所述的凹陷部设置在所述的罐体外表面,凹陷部上设置所述的通口,凹陷部外轮廓为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异形中的一种;所述的拉环连接在所述的连接杆末端,拉环设置在所述的罐体外侧。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食品存储罐,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的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的连接杆上,复位弹簧处于所述的罐体内部。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食品存储罐,还包括折叠转轴,所述的折叠转轴连接在所述的拉环上。

进一步,所述的拉环与所述的凹陷部外围轮廓相同,拉环折叠后处在所述的凹陷部内。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食品存储罐,还包括气密圈,所述的气密圈设置在所述的通口外的凹陷部内,气密圈穿过所述的连接杆。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食品存储罐,所述的限位墙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的遮挡盖的厚度。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食品存储罐,所述的隐藏盖体处在所述的罐体三分之二高度以下的区域,隐藏盖体与罐体一体化成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隐藏盖体、外漏盖体两部分,隐藏盖体的出物口下方设置遮挡盖,遮挡盖通过连接杆连通罐体外部的拉环,可以根据取食的多少,通过出物口将食品缓存到隐藏盖体与外漏盖体之间,然后再从取物口取食,食品存储罐中的未食用的食品不接触空气,提高食品的保质期限,防止未食用的食品接触空气发生变质,使用方便,保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新型食品存储罐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中的新型食品存储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新型食品存储罐拉环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食品存储罐,包括罐体1、隐藏盖体2、外漏盖体3、出物口4、取物口5、透明视窗6、遮挡盖7、限位墙8、连接杆9、通口10、凹陷部11、拉环12;所述的罐体1内部下端设置所述的隐藏盖体2,罐体1呈圆柱形或长方体形;所述的隐藏盖体2中部设置所述的出物口4,隐藏盖体2与所述的罐体1截面轮廓一致;所述的外漏盖体3设置在所述的罐体1底部,外漏盖体3与罐体1通过螺纹连接或卡槽连接;所述的出物口4下端设置有所述的遮挡盖7,出物口4为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异形中的一种;所述的取物口5设置在所述的外漏盖体3上,取物口5为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异形中的一种;所述的透明视窗6设置在所述的隐藏盖体2与外漏盖体3之间,透明视窗6为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异形中的一种;所述的遮挡盖7设置在所述的隐藏盖体2下部,遮挡盖7覆盖在所述的出物口4下方,遮挡盖7的表面积大于所述的出物口4表面积;所述的限位墙8设置在所述的隐藏盖体2下方一侧,限位墙8一侧与所述的遮挡盖7接触;所述的连接杆9设置在所述的遮挡盖7与所述的拉环12之间,连接杆9穿过所述的通口;所述的通口10设置在所述的罐体1上,通口10处在所述的隐藏盖体2与外漏盖体3之间,通口10呈圆形;所述的凹陷部11设置在所述的罐体1外表面,凹陷部11上设置所述的通口10,凹陷部11外轮廓为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异形中的一种;所述的拉环12连接在所述的连接杆9末端,拉环12设置在所述的罐体1外侧。

新型食品存储罐还包括折叠转轴13,所述的折叠转轴13连接在所述的拉环12上。

所述的拉环12与所述的凹陷部11外围轮廓相同,拉环12折叠后处在所述的凹陷部11内。

新型食品存储罐还包括气密圈14,所述的气密圈14设置在所述的通口10外的凹陷部11内,气密圈14穿过所述的连接杆9。

所述的限位墙8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的遮挡盖7的厚度。

所述的隐藏盖体2处在所述的罐体1三分之二高度以下的区域,隐藏盖体2与罐体1一体化成形。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拉环12拉动遮挡盖7,遮挡盖7在连接杆9的带动下移开出物口4,食品从出物口4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到隐藏盖体2与外漏盖体3之间,通过透明视窗6可以观察取食食品的多少,达到所需量后,通过拉环12将遮挡盖7推回原位,阻挡食品继续下落,限位墙8起到定位作用。食用时将食品罐倒立,使外漏盖体3处在上端,通过取物口5取食,整个过程,未食用的食品整个过程不接触空气,有效防止未食用的食品接触空气发生变质。

实施例2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食品存储罐,包括罐体1、隐藏盖体2、外漏盖体3、出物口4、取物口5、透明视窗6、遮挡盖7、限位墙8、连接杆9、通口10、凹陷部11、拉环12;所述的罐体1内部下端设置所述的隐藏盖体2,罐体1呈圆柱形或长方体形;所述的隐藏盖体2中部设置所述的出物口4,隐藏盖体2与所述的罐体1截面轮廓一致;所述的外漏盖体3设置在所述的罐体1底部,外漏盖体3与罐体1通过螺纹连接或卡槽连接;所述的出物口4下端设置有所述的遮挡盖7,出物口4为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异形中的一种;所述的取物口5设置在所述的外漏盖体3上,取物口5为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异形中的一种;所述的透明视窗6设置在所述的隐藏盖体2与外漏盖体3之间,透明视窗6为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异形中的一种;所述的遮挡盖7设置在所述的隐藏盖体2下部,遮挡盖7覆盖在所述的出物口4下方,遮挡盖7的表面积大于所述的出物口4表面积;所述的限位墙8设置在所述的隐藏盖体2下方一侧,限位墙8一侧与所述的遮挡盖7接触;所述的连接杆9设置在所述的遮挡盖7与所述的拉环12之间,连接杆9穿过所述的通口;所述的通口10设置在所述的罐体1上,通口10处在所述的隐藏盖体2与外漏盖体3之间,通口10呈圆形;所述的凹陷部11设置在所述的罐体1外表面,凹陷部11上设置所述的通口10,凹陷部11外轮廓为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异形中的一种;所述的拉环12连接在所述的连接杆9末端,拉环12设置在所述的罐体1外侧。

新型食品存储罐,进一步还包括复位弹簧15,所述的复位弹簧套15设在所述的连接杆9上,复位弹簧15处于所述的罐体1内部。

新型食品存储罐还包括折叠转轴13,所述的折叠转轴13连接在所述的拉环12上。

所述的拉环12与所述的凹陷部11外围轮廓相同,拉环12折叠后处在所述的凹陷部11内。

新型食品存储罐还包括气密圈14,所述的气密圈14设置在所述的通口10外的凹陷部11内,气密圈14穿过所述的连接杆9。

所述的限位墙8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的遮挡盖7的厚度。

所述的隐藏盖体2处在所述的罐体1三分之二高度以下的区域,隐藏盖体2与罐体1一体化成形。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拉环12拉动遮挡盖7,遮挡盖7在连接杆9的带动下移开出物口4,食品从出物口4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到隐藏盖体2与外漏盖体3之间,通过透明视窗6可以观察取食食品的多少,达到所需量后,松开拉环12,遮挡盖7在复位弹簧15的作用下回到原位,阻挡食品继续下落,限位墙8起到定位作用,防止遮挡盖7偏移开出物口4。食用时将食品罐倒立,使外漏盖体3处在上端,通过取物口5取食,整个过程,未食用的食品整个过程不接触空气,有效防止未食用的食品接触空气发生变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