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架车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07480阅读:1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架车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架车机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移动式架车机。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当轨道车辆需要进行维修时,需将整列编组抬升到一定高度,以便更换车辆底部的转向架或其他零部件。车辆进行检修时,需用固定起运设备或者天车将车厢吊起与底盘分离,特别是当多车车厢需要检修时,就需要多台固定起运设备或天车,这些设备占用空间比较大,效率低下,并且不能保证多个编组同步升降。当用固定起运设备或者天车吊升列车编组时容易对车体造成损伤,使车体外表面受损,此外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现有的移动式架车机使用寿命较短,结构庞大,事故发生率较高,丝杠短时间内磨损严重,并且螺母的更换非常麻烦,当架车机架车后,很难整体调节车体位置,此外还需定期对丝杠和螺母进行手动加油润滑,费时费力。架车机是一种从车体底部将车体举升的设备,在举升车体过程中不会对车体造成损伤或磕碰,由于架车机在举升作业时承受的车体压力较大,如何保证架车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申请号为201510824926.7、申请日为2015年11月24日、公开号为CN 105347233 A的发明专利:架车机系统,提供了一种架车机,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架车机使用寿命,但是其丝杠的短时间内还是磨损严重,并且螺母的更换非常麻烦,需定期对丝杠和螺母进行手动加油润滑,费时费力;使用时,抬起车厢后不可以对其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移动式架车机使用寿命较短,结构不紧凑,行走部分传动机构裸露在外面,存在安全隐患,事故发生率高,丝杠短时间内磨损严重,螺母更换麻烦,架车后车体位置调整困难,手动调节费时费力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架车机,该新型移动式架车机可提高其使用寿命,结构紧凑,事故发生率低,丝杠长时间工作后,磨损较轻,并且螺母更换非常方便,当架车机架车后可方便对整列编组进行位置调整,可实现对丝杠和螺母进行自动润滑。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式架车机,包括减速机、立柱、升降装置、润滑泵、抬车臂、手摇轮和液压小车;所述立柱是整个装置的主体,包括立柱底板、立柱侧板和立柱顶板,所述立柱顶板上安装减速机;所述立柱内安装升降装置,升降装置通过立柱顶板与减速机相连;所述抬车臂安装在立柱内,与升降装置通过左右两侧的侧板连接,所述手摇轮安装在侧板外侧,立柱侧板的后侧,通过齿轮齿条机构控制抬车臂前后运动;所述润滑泵安装在立柱侧板上,通过油管与升降装置连接;所述液压小车位于整个装置的底部,仿照液压叉车,包括行走传动机构和液压小车手柄,所述行走传动机构安装在立柱底板方管内部,所述液压小车手柄安装在立柱底板的后侧,整个设备外观更完美,安全性更高。

进一步说,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丝杠、横担、承载螺母、安全螺母和止旋块;所述丝杠采用悬挂式安装在立柱顶板上,只承受拉力,不受弯曲力,大大增大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所述横担、承载螺母和安全螺母依次安装在丝杠上,所述承载螺母在选材上采用锡青铜,减少对丝杠的磨损;所述承载螺母顶部侧边开两个平槽,通过所述横担下方设置的两个可拆卸的止旋块,将承载螺母与横担相连接,使承载螺母和横担不发生相对转动。

进一步说,所述立柱侧板向后倾斜5-8mm。

进一步说,所述抬车臂前端设有托头,后侧设有油缸,所述油缸通过前后伸缩,对抬起的车厢的位置进行微调。

进一步说,所述承载螺母一侧设有一螺纹通孔,通过油管与润滑泵相连,定时定量的对丝杠以及承载螺母、安全螺母进行润滑,不需人工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整个立柱结构比较紧凑,立柱强度比以往的架车机立柱强度更高;丝杠安装方式采用悬挂式安装,只承受拉力,不受弯曲力,大大增大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行走机构安置在立柱底板方管内部,整个设备外观更完美,安全性更高;横担下方设置两个可拆卸的止旋块,可方便对螺母的拆卸;抬车臂后端安装一个油缸,可满足架车机在驾车过程中对整个车体进行移动;在架车机上安装了一个自动润滑装置,对丝杠及螺母的润滑更加方便,大大提高了架车机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丝杠、横担、螺母和止旋块的安装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抬车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润滑泵和承载螺母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1、减速机,2、油缸,3、抬车臂,4、手摇轮,5、液压小车手柄,6、立柱侧板,7、行走传动机构,8、立柱底板,9、安全螺母,10、托头,11、承载螺母,12、横担,13、丝杠,14、止旋块,15、润滑泵,16、立柱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移动式架车机,包括减速机1、立柱、升降装置、润滑泵15、抬车臂3、手摇轮4和液压小车;所述立柱是整个装置的主体,包括立柱底板8、立柱侧板6和立柱顶板16,所述立柱顶板16上安装减速机1;所述立柱内安装升降装置,升降装置通过立柱顶板16与减速机1相连;所述抬车臂3安装在立柱内,与升降装置通过左右两侧的侧板连接,所述手摇轮4安装在侧板上,立柱侧板6的后侧,通过齿轮齿条机构控制抬车臂3前后运动,并且不妨碍抬车臂3抬起车厢;所述润滑泵15安装在立柱侧板6外侧,通过油管与升降装置连接;所述液压小车位于整个装置的底部,仿照液压叉车,包括行走传动机构7和液压小车手柄5,所述行走传动机构7安装在立柱底板8方管内部,所述液压小车手柄5安装在立柱底板8的后侧,整个设备外观更完美,安全性更高。

进一步说,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丝杠13、横担12、承载螺母11、安全螺母9和止旋块14;所述丝杠13采用悬挂式安装在立柱顶板16上,只承受拉力,不受弯曲力,大大增大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所述横担12、承载螺母11和安全螺母9依次安装在丝杠12上,所述承载螺母11在选材上采用锡青铜,减少对丝杠12的磨损;所述承载螺母11顶部侧边开两个平槽,通过所述横担12下方设置的两个可拆卸的止旋块14,将承载螺母11与横担12相连接,使承载螺母11和横担12不发生相对转动。

进一步说,所述立柱侧板6向后倾斜5-8mm。

进一步说,所述抬车臂3前端设有托头10,后侧设有油缸2,所述油缸2通过前后伸缩,对抬起的车厢的位置进行微调。

进一步说,所述承载螺母11一侧设有一螺纹通孔,通过油管与润滑泵15相连,定时定量的对丝杠13以及承载螺母11、安全螺母9进行润滑,不需人工操作。

当需要更换承载螺母11时,只需要将止旋块14从横担12上拆下,便可对承载螺母11进行旋转,取下进行更换,操作简便,锡青铜比较软对丝杠13的磨损较轻,合理控制丝杠13与承载螺母11以及与安全螺母9的间隙,可以提高丝杠13的使用寿命。

使用时,推动液压小车,将托头10放在车厢下方,调整手摇轮4,将托头10的位置对准,减速机1工作,驱动丝杠13旋转,承载螺母11带动抬车臂3向上移动,进而将车厢抬起,油缸2工作,对车厢的位置进行微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