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25943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上料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动上料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现在的生产活动中,机械化程度已经逐渐代替人工劳作,由传统人工上料转变为自动化上料。现有上料机通常采用皮带传送机构和筒体提升机构,皮带传送机构对粉料或者细颗粒进行输送上料过程,由于粉尘具有飘散性,工作人员长时间处于粉尘较大的环境中,对人体产生伤害,且皮带传输机构坡度有限,设备体积大,比较占用车间面积;而通过筒体上料虽然降低了粉尘,减小了车间占用面积,但螺旋叶靠近筒体容易对筒体造成磨损,远离筒体又影响上料效率,使其耗能增大,同时粉料或细颗粒上料过程易粘在筒壁上。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上料机,有效降低粉尘污染,减小筒体磨损,减少耗能,使尘埃不易粘在筒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机,包括上料筒体、上料筒体靠近下端上部设置的进料斗以及靠近上端下部设置的出料口,所述上料筒体上连接有三角支架,其内部设有旋转轴,该旋转轴其中一端通过皮带连接调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筒体外壁相对应安装有均匀分布的电动敲击锤,该电动敲击锤分别连接脉冲控制器;所述旋转轴上设有螺旋状的上料叶片,该上料叶片外缘设置有毛刷。

所述出料口处连接有软管。

所述毛刷分别与所述上料筒体内壁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旋转轴上设有螺旋状的上料叶片,该上料叶片外缘设置有毛刷,使用过程中,减小旋转叶对上料筒体的损伤,旋转叶与上料筒体之间的间隙变小,减少能耗。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料筒体外壁相对应安装有均匀分布的电动敲击锤,该电动敲击锤分别连接脉冲控制器,上料的过程中,电动敲击锤敲击上料筒体,清理筒壁和毛边上的细尘埃,以防长时间上料,细尘埃粘在上料筒体壁上和毛边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料筒体,2.进料斗,3.出料口,4.三角支架,5.旋转轴,6.调速电机,7.电动敲击锤,8.脉冲控制器,9.上料叶片,10.毛刷,11.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自动上料机,包括上料筒体1、上料筒体1靠近下端上部设置的进料斗2以及靠近上端下部设置的出料口3,出料口3处连接有软管11,上料筒体上连接有三角支架4,其内部设有旋转轴5,该旋转轴5其中一端通过皮带连接调速电机6,上料筒体1外壁相对应安装有均匀分布的电动敲击锤7,该电动敲击锤7分别连接脉冲控制器8;旋转轴5上设有螺旋状的上料叶片9,该上料叶片9外缘设置有毛刷10,毛刷10分别与上料筒体1内壁接触。

使用时,先根据实际情况调节三角支架4的高度,使出料口3的软管11正好接到需要上料的地方,然后接通调速电机6的电源,调速电机6带动旋转轴5和上料叶片9转动,让调速电机6空载一会,然后往进料斗2中加入物料,物料随着调速电机6带动旋转轴5转动上料,上料过程毛刷10对上料筒体1内壁清理,上料后由出料口3排出,调节调速电机6的速度,可以控制上料量;在上料的过程中,电动敲击锤7在脉冲控制器8的控制下,敲打上料筒体1的外壁,粘在筒壁和毛刷10边上的细粉尘敲击下落,防止长时间粘在筒体内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