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贴标取件的模内贴标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9598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贴标取件的模内贴标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内贴标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可贴标取件的模内贴标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商品贴标是已成为商品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现在商品标签的材质、形状很多,被贴标对象的类型、品种也很多,贴标要求也不尽相同,而且对贴标的速度要求越来越高,单靠人工手工贴标签,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慢慢的,贴标签由人工手工贴标转化到自动化的机械控制贴标、已即通过模内内标系统来完成。这样就改善了很多生产方面的问题。贴标机是产品包装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的根本保证,因此模内贴标系统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如在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205441116 U、名称为《模内贴标系统》的专利文件中即公开了一种现有的模内贴标系统。模内贴标系统包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标仓、可沿纵向(纵向是指垂直于注塑机开模方向的方向,横向是指注塑机的开模方向)移动的主手臂,连接在主手臂上的治具底座和设置在治具底座上的标签治具。现有的模内贴标系统存在以下不足:治具只有一个用于贴标的治具,使用时移动标签治具到标仓下方将标签取下,在注塑完成后通过移动主手臂到治具位于处于开模状态的模具内,然后通过使主手臂沿横向移动使得治具上的标签贴到模具空出的一半的型腔内(以下称为贴标),位于模具另一半内的注塑好的注塑件需要通过其他途径进行取下(以下称为取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贴标取件的模内贴标系统,以解决模内贴标系统只能够贴标不能够取件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可贴标取件的模内贴标系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设有标仓和主手臂轴,所述主手臂轴包括沿纵向延伸的线轨、滑动连接在线轨上的主手臂和驱动主手臂沿线轨延伸方向移动的手臂平移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物料转移机构和连接在主手臂上的伸缩治具,所述标仓位于所述线轨一侧的上方,所述机架位于线轨另一侧的下方处设有产品下料位,所述伸缩治具包括同主手臂连接在一起的治具底座和设置在治具底座上的两个转移治具,所述治具底座上设有驱动所述两个转移治具沿横向分合的治具驱动结构,一个所述物料转移机构用于将所述标仓内的标签转移给一个所述转移治具、另一个所述物料转移机构用于将另一个所述转移治具上的物品转移到所述产品下料位。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注塑机旁,当伸缩治具在主手臂的作用下纵向移动到位于两个物料转移机构之间时,一个物料转移机构将标仓内的标签取出而转移给一个转移治具、另一个物料转移机构将另一个转移治具上的注塑件产品转移到好产品下料位处(取下注塑机产品到产品下料位可以通过在产品下料位上设计机械手进行取;然后当模具开模时,在主手臂的作用下伸缩治具纵向移动到模具内,两个治具横向移动而分开,使得固定有标签的转移治具上的标签抵接到模具空出的型腔内、另一个转移治具同模具另一半内注塑形成的注塑机产品抵接在一起而固定住注塑机产品,再使两个转移治具合拢,合拢的结果为标签残留在模具内而注塑件产品被取下。如此循环进行贴标和取件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转移治具包括治具梁、连接于治具梁的治具板、设置于治具板的若干转移治具部吸盘座和设置于转移治具部吸盘座的转移治具部吸盘,两个治具的转移治具部吸盘沿横向相反设置,所述治具的治具梁同所述治具底座滑动连接在一起。提高了转移治具的一种具体技术方案。为了方便地进行物料同转移治具的固定与分开,转移治具部吸盘可以设计为真空吸盘(即抽真空进行吸附)。

作为优选,所述治具驱动结构包括主动同步皮带轮、从动同步皮带轮、将主动皮带轮的动力传动给从动皮带轮的同步皮带和驱动主动皮带轮转动的治具驱动电机,两个治具的治具梁都同所述同步皮带连接在一起,所述主动同步皮带轮的轴线和从动同步皮带轮的轴线所确定的平面位于同步皮带同两个治具的治具梁连接的两个连接处之间。提供了一种治具驱动结构的具体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物料转移机构包括支撑板、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板一端的旋转板、转动连接在旋转板另一端的导杆滑板、一端同导杆滑板连接在一起的导杆、连接在导杆滑板上的治具顶出气缸、通过治具顶出气缸进行驱动的产品治具和驱动旋转板转动的旋转板驱动机构,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导杆的另一端同所述旋转轴连接在一起,所述导杆同所述导杆滑板和旋转轴二者中的一者为可滑动地穿设在一起,所述旋转轴、所述旋转板的转轴和所述导杆滑板的转轴三者平行,所述导杆同所述导杆滑板的转轴垂直。本技术方案进行产品转移的过程为:使产品治具同待转移物体对齐,然后通过治具顶出气缸驱动产品治具朝向待转移物体靠近并固定住待转移物体,治具顶出气缸驱动产品治具复位从而将带转移物体移开原位而独立地固定在产品治具上,旋转板驱动机构驱动旋转板旋转,旋转板旋转时驱动导杆滑板一起转动,从而使得导杆滑板沿导杆滑动且产生以导杆滑板的转轴为轴的转动、导杆产生以旋转轴为轴的转动、实现产品治具朝向的改变,当治具朝向改变为朝向目的地时,停止转动旋转板,治具顶出气缸驱动产品治具朝向目的地平移从而将待转移物品送到目的地。物品治具可以为机械手、吸附固定机构等能够固定物体的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产品治具位于所述导杆滑板远离旋转轴的一侧。物品治具取放待转移物体时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板的转轴和所述导杆滑板的转轴所确定的平面同所述旋转板的转轴和所述旋转轴所确定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时,所述旋转板的转轴和所述导杆滑板的转轴所确定的平面同所述导杆滑板的转轴和所述旋转轴所确定的平面垂直。能够方便地在所在平面和目的平面垂直时进行转移物体。本实施例中对于标签来说,所在地为位于主手臂轴上方的水平面的下方、目的地为竖直平面的靠近标仓的一侧;对于注塑件产品来说,所在地为竖直平面的远离标仓的一侧、目的地为位于主手臂轴下方的水平面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底座主体、底座部滑轨、调节机构和固定装置,所述底座部滑轨沿横向延伸,所述底座部滑轨固定在所述底座主体上,所述机架可移动地支撑在所述底座部滑轨上,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的螺纹套和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主体上的丝杆,所述丝杆同所述底座部滑轨平行,所述丝杆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套内,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座主体上的滑套和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滑杆,所述滑杆穿设在所述滑套内切同所述底座部滑轨平行,所述滑套连接有可顶紧在所述滑杆上的顶紧螺丝。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以滑轨沿注塑机开模方向延伸的方式安装在注塑机旁,需要停止机架的横向位置时,松开顶紧螺丝,然后转到丝杆,丝杆通过螺纹套驱动机架在滑轨上平移,当平移到位后在拧紧顶紧螺丝使得滑杆不能够相对于滑套滑动,从而将机架同底座主体固定在一起而防止机架产生移位。移动时不需要将机架搬起,故省力。丝杆进行转动实现平移,位置能够联系调整,调整时的精度高。设置固定装置,能够防止调整后机架产生移位,可靠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主体设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包括支撑底板和设置在支撑底板上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有螺纹段,所述支撑杆通过所述螺纹段同所述底座主体螺纹连接在一起。使用时能够同转动支撑脚来改变机架的高度和调整水平。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脚还包括支撑在所述支撑底板下的垫板,所述垫板设有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所述第一立板螺纹连接有同底座主体抵接在一起的纵向顶头,所述第二立板螺纹连接有同底座主体抵接在一起的横向顶头。能够通过转动纵向顶头和横向顶头在水平面上摆动机架,以便于将调整机架相对于注塑机的在水平面上的相对位置,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安装时的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能够实现同时完成取件与贴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主手臂轴和伸缩治具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伸缩治具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物料转移机构的一个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物料转移机构只的物品治具转动90°后的示意图。

图中:底座主体1、调节机构11、螺纹套111、丝杆112、摇柄113、固定装置12、滑套121、滑杆122、滑杆连接座123、顶紧螺丝124、底座部滑轨13、支撑脚14、支撑底板141、支撑杆142、螺纹段1421、垫板143、第一立板1431、第二立板1432、纵向顶头144、横向顶头145、底座部连接板15、主手臂轴3、固定梁31、连接板32、线轨33、滑块34、主手臂35、手臂平移机构36、伺服电机361、机架4、标仓41、产品下料位42、物料转移机构5、支撑板51、旋转板52、旋转板转轴521、导杆滑板53、导杆滑板转轴531、导杆54、导杆固定座541、限位挡块542、治具顶出气缸55、产品治具56、治具底板561、产品治具部吸盘座562、产品治具部吸盘563、旋转板驱动机构57、旋转轴58、旋转轴固定块581、伸缩治具7、治具底座71、治具部滑轨721、治具梁722、治具板723、转移治具部吸盘座724、转移治具部吸盘725、治具梁部滑块726、治具驱动结构73、主动同步皮带轮731、同步皮带732、治具驱动电机733、旋转板转轴和导杆滑板转轴所确定的平面S1、旋转板转轴和旋转轴所确定的平面S2、导杆滑板转轴和旋转轴所确定的平面S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一种可贴标取件的模内贴标系统,包括机架4、底座主体1、固定装置12和两个物料转移机构5。机架2设有主手臂轴3、标仓41和产品下料位42。

主手臂轴3包括固定梁31、连接板32、线轨33、滑块34和主手臂35。固定梁31通过连接板32同机架4连接在一起。线轨3固定在固定梁31的下方。线轨33沿纵向延伸。滑块34滑动连接而悬挂在线轨33下方。主手臂35固定在滑块34的下方上。主手臂35上连接有伸缩治具7。伸缩治具7包括治具底座71、转移治具72和治具驱动结构73。转移治具有两个。两个转移治具沿横向分布在治具底座71上。

标仓41位于线轨33一侧的上方。标仓41的出料口位于标仓的底面上。产品下料位42位于线轨33另一侧的下方处。一个物料转移机构5位于线轨和标仓41之间、另一个物料转移机构5位于线轨和产品下料位42之间。物料转移机构5包括支撑板51。物料转移机构5是通过支撑板51同机架4进行连接的。

底座主体1上固接有两条底座部滑轨13。两条底座部滑轨13平行。底座部滑轨13沿横向延伸。机架2可滑动地支撑在底座部滑轨13上。

参见图2,还包括调节机构11。底座主体1设有支撑脚14。四只支撑脚14设置在底座主体1的四个角上。支撑脚14包括支撑底板141、支撑杆142和垫板143。支撑杆142沿上下方向延伸。支撑杆142的下端同支撑底板141固接在一起。支撑杆142的上端设有螺纹段1421。支撑杆142贯穿底座部连接板15且通过螺纹段1421同底座部连接板15螺纹连接在一起。底座部连接板15同底座主体1固接在一起。垫板143支撑在支撑底板141的下侧上。垫板143设有第一立板1431和第二立板1432。第一立板1431螺纹连接有纵向顶头144。纵向顶头144同底座主体1抵接在一起。第二立板1432螺纹连接有横向顶头145。横向顶头145同底座主体1抵接在一起。调节机构11包括螺纹套111和丝杆112。螺纹套111同机架2固接在一起。丝杆112同底座主体1转动连接在一起。丝杆112同底座部滑轨13平行。丝杆112螺纹连接在螺纹套111内。丝杆112设有摇柄113。固定装置12包括滑套121和滑杆122。滑套121有两个。滑套121同底座主体1固接在一起。滑杆122同丝杆112平行。滑杆122的两端通过滑杆连接座123同机架2固定在一起。滑杆122穿设在滑套121内。滑套121连接有顶紧螺丝124。

参见图3,主手臂轴3还包括手臂平移机构36。手臂平移机构36包括伺服电机361。伺服电机361通过减速机驱动同步皮带轮连接在一起而驱动安装在同步皮带轮上的同步带传动,同步带同滑块34固定在一起、使得同步带转动是驱动滑块34沿纵向移动移动从而实现主手臂35的平移、进而驱动伸缩治具7沿纵向平移。

参见图4,转移治具72包括治具部滑轨721、治具梁部滑块726、治具梁722、治具板723和转移治具部吸盘座724。治具部滑轨721有两条。两条治具部滑轨721平行。治具部滑轨721沿横向延伸(即使用时注塑模具的开合模方向)。治具部滑轨721固接在治具底座71上,具体为通过螺栓进行固定的。治具梁部滑块726同时滑动连接在两条治具部滑轨721上而悬挂在治具部滑轨721上。治具梁722有两根。两根治具梁平行。两个治具梁722沿上下方向分布。治具梁722沿纵向延伸。治具梁722的一端同治具梁部滑块726固接在一起、另一端同治具板723固接在一起。转移治具部吸盘座724有多个,本实施例中为12个,具体只要能够满足能够吸附着物体进行转移时物体不产生掉落即可。转移治具部吸盘座724上设有转移治具部吸盘725。两个治具的转移治具部吸盘的吸附方向相反、即一个为朝前方、另一个为朝后方。

治具驱动结构73包括主动同步皮带轮731、从而同步皮带轮(图中被遮挡住开不见)、同步皮带732和治具驱动电机733。主动同步皮带轮731和从而同步皮带轮转动连接在治具底座71上。主动同步皮带轮731的轴线沿纵向延伸。同步皮带732安装在主动同步皮带轮731和从而同步皮带轮上。治具驱动电机733为伺服电机。治具驱动电机733固定在治具底座71上用于驱动主动皮带轮转动。两个治具的治具梁部滑块726都同同步皮带732固定在一起。主动同步皮带轮的轴线和从动同步皮带轮的轴线所确定的平面S位于同步皮带同一个治具的治具梁部滑块的连接处D1和同步皮带同另一个治具的治具梁部滑块的连接处D2 之间,具体为:同步皮带同一个治具的治具梁部滑块的连接处D1位于主动同步皮带轮的轴线和从动同步皮带轮的轴线所确定的平面S的上方、同步皮带同另一个治具的治具梁部滑块的连接处D2位于主动同步皮带轮的轴线和从动同步皮带轮的轴线所确定的平面S4的下方。

参见图5,物料转移机构5包括支撑板51、旋转板52、导杆滑板53、导杆54、治具顶出气缸55、产品治具56、旋转板驱动机构57和旋转轴58。

旋转板52的一端通过旋转板转轴521转动连接在支撑板51的一端。旋转轴58转动连接在支撑板51的另一端。导杆滑板53通过导杆滑板转轴531转动连接在旋转板52的另一端。导杆54的另一端通过导杆固定座541同导杆滑板53固定在一起、导杆54的另一端可滑动地穿设在旋转轴58上。导杆54还设有限位挡块542。限位挡块542和导杆固定座541分布在旋转轴58的两侧。治具顶出气缸55固定在导杆滑板53远离旋转轴58的一侧。治具顶出气缸55的升缩方向同导杆54的延伸方向平行。产品治具56固定在治具顶出气缸55的活塞杆上。治具顶出气缸55位于产品治具56和导杆滑板53之间。产品治具56包括产品治具底板561和若干连接在产品治具底板561远离治具顶出气缸55一侧上的产品治具部吸盘座562。产品治具底板561同治具顶出气缸55的活塞杆连接在一起。产品治具部吸盘座562连接有产品治具部吸盘563。也即本实施例中的产品治具56为通过吸盘对物体进行固定的。旋转板驱动机构57为伺服驱动系统、也即通过伺服电机进行驱动的。

旋转轴58、旋转板转轴521和导杆滑板转轴531三者平行。导杆54同导杆滑板转轴531垂直。旋转板转轴和导杆滑板转轴所确定的平面S1同旋转板转轴和旋转轴所确定的平面S2之间的夹角为45°时,旋转板转轴和导杆滑板转轴所确定的平面S1同导杆滑板转轴和旋转轴所确定的平面S3垂直、限位挡块542同旋转轴58抵接在一起(具体为抵接在旋转轴上的旋转轴固定块581上),从而限制旋转轴沿原方向继续转动(也即此时只可以换向转动不可以继续同向转动)。

本实施例适用于在所在平面和目的平面为垂直时进行转移物体。

物料转移机构5对物品进行转移的过程为:

参见图1并结合图5,如图5所示状态时,产品治具56朝下已即朝向产品下料位42,此时通过治具顶出气缸55驱动产品治具56朝下移动二将产品治具56上的注塑机产品送达到产品下料位42并取下。取下后治具顶出气缸驱动产品治具复位,旋转板驱动机构57驱动旋转板52以旋转板转轴521为轴逆时针旋转,旋转板旋转时驱动导杆滑板53一起转动,从而使得导杆滑板53沿导杆54滑动(也即导杆54生产旋转轴58)且产生以导杆滑板转轴531为轴的转动、导杆54产生以旋转轴58为轴的转动,旋转板52逆时针转动90°后停止转动,

参见图6,此时产品治具56朝向竖置平面(具体为朝后),当伸缩治具7移动到转移转移治具同产品治具对齐时伸缩治具停止,治具顶出气缸55驱动产品治具56朝向转移治具平移从而将转移治具上的注塑件产品吸附住,治具顶出气缸驱动产品治具复位,旋转板驱动机构58驱动旋转板52顺时针转动90°回复到图5中的状态,至此即完成一次物体的转移,然后重复上述转移过程进行下一次转移动作即可。

对标仓41内的标签进行转移时的过程相同,只是产品治具56起始和结束时的朝向为朝上(即朝向标仓的出料口)和朝前。当伸缩治具的一个转移治具同一个物料转移机构5的产品治具对齐时、另一个转移治具同另一个物料转移机构5的产品治具对齐。

使用时,参见图1到图6,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以底座部滑轨13沿注塑机开模方向延伸的方式安装在注塑机旁,通过转动横向顶头145和纵向顶头144在水平方向上摆动底座主体1使得底座部滑轨13能够精准地沿注塑机开模方向延伸。通过转动支撑底板141驱动支撑杆142转动来实现对机架2的调整水平和高度条件。松开顶紧螺丝124,通过拿着摇柄113转动丝杆112,丝杆112通过螺纹套111驱动机架2在底座部滑轨13上平移,当平移到需要的位置(及伸缩治具的两个转移治具分开时能够同时完成贴标和取件)后在拧紧顶紧螺丝123使得滑杆122不能够相对于滑套滑动,从而将机架2同底座主体1固定在一起而防止机架产生移位。

通过主手臂轴3驱动伸缩治具在标仓和产品下料位42之间的位置与注塑机的模具之间移动,当伸缩治具位于标仓和产品下料位42之间时同步进行取标和卸下注塑件;当伸缩治具位于开模的模具内时,同步贴标到模具内和从模具内取出注塑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