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性高的冷冻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23445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定性高的冷冻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冻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稳定性高的冷冻盒。



背景技术:

当前标本库的建设引起了各类科研机构的广泛重视,有关标本的收集、保存、利用过程,其关键在于标本取材的准确性,要求操作中严格控制组织血流阻断及组织放入液氮冻存所耗的时间或血液标本离体至冻存所耗的时间,减少操作过程中的反复冻融,以避免基因组DNA、RNA和蛋白的降解,从而确保标本的质量。对于需使用液氮冻存的组织标本,目前液氮保存是将标本放入冷冻盒,再保存在冷库中,进行存取和运输暂存。这种保存方式不方便标本的快速取材冻存且一般泡沫盒掉泡沫渣,污染液氮和样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稳定性高的冷冻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稳定性高的冷冻盒,包括外盒体,所述外盒体的内侧壁设有多个圆腔,所述圆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导向销,所述导向销的外部套设有弹簧,所述导向销远离圆腔内侧壁的一端设有V形杆,所述V形杆的拐点处与导向销固定连接,所述V形杆的两端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限位筒,所述外盒体的外侧壁上设有两个第一把手,所述外盒体的内底部设有两个上端具有开口的圆筒,所述圆筒内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通过弹性装置固定连接在圆筒的内底部,所述活动板的上端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上端贯穿开口并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有内盒体,所述内盒体包括塑料壳体,所述塑料壳体的内部设有内筒,所述塑料壳体与内筒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内盒体的上端设有内盒盖,所述外盒体的上端设有外盒盖,所述外盒盖的上端设有第二把手。

优选地,所述内筒的材料为不锈钢。

优选地,所述限位筒的表面套设有橡胶环,所述橡胶环的表面设有防滑纹。

优选地,所述保温层为泡沫。

优选地,所述内盒盖与内盒体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V形杆的侧壁设有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中,操作员将样品放入内筒内,然后将内盒盖盖上,将内盒体放在支撑板上,V形杆在弹性装置的作用下将内盒盖夹紧,V形杆上端的限位筒可以使内盒体更容易放入外盒体内,限位筒外侧的橡胶套可以防止塑料壳体被划伤,内筒放置好后,将外盒盖盖上,然后进行运输或者储藏。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大大的提高了冷冻盒的稳固性,防止液氮挥发,同时便于拆卸,方便清洗,可以延长冷冻盒的使用寿命,减少白色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稳定性高的冷冻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稳定性高的冷冻盒的外盒体俯视图。

图中:1外盒体、2弹性装置、3支撑板、4内筒、5塑料壳体、6保温层、7外盒盖、8第二把手、9内盒盖、10限位筒、11 V形杆、12圆筒、13弹簧、14导向销、15第一把手、16活动杆、17活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稳定性高的冷冻盒,包括外盒体1,外盒体1的内侧壁设有多个圆腔,圆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导向销14,导向销14的外部套设有弹簧13,导向销14远离圆腔内侧壁的一端设有V形杆11,V形杆11在弹性装置2的作用下将内盒盖9夹紧,V形杆11上端的限位筒10可以使内盒体更容易放入外盒体1内,V形杆11的拐点处与导向销14固定连接,V形杆11的两端均设有凹槽,凹槽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限位筒10,限位筒10外侧的橡胶套可以防止塑料壳体5被划伤,外盒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两个第一把手15,外盒体1的内底部设有两个上端具有开口的圆筒12,圆筒12内设有活动板17,活动板17通过弹性装置2固定连接在圆筒12的内底部,活动板17的上端设有活动杆16,活动杆16的上端贯穿开口并连接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上端设有内盒体,内盒体包括塑料壳体5,塑料壳体5的内部设有内筒4,塑料壳体5与内筒4之间设有保温层6,内盒体的上端设有内盒盖9,外盒体1的上端设有外盒盖7,内筒4放置好后,将外盒盖7盖上,外盒盖7的上端设有第二把手8。

本实用新型中,内筒4的材料为201不锈钢,限位筒10的表面套设有橡胶环,橡胶环的表面设有防滑纹,保温层6为泡沫,内盒盖9与内盒体通过螺纹连接,V形杆11的侧壁设有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中,操作员将样品放入内筒4内,然后将内盒盖9盖上,将内盒体放在支撑板上,V形杆11在弹性装置2的作用下将内盒盖9夹紧,V形杆11上端的限位筒10可以使内盒体更容易放入外盒体1内,限位筒10外侧的橡胶套可以防止塑料壳体5被划伤,内筒4放置好后,将外盒盖7盖上,然后进行运输或者储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