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食周转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57852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物周转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餐食周转架。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餐食以及烘焙食物使用的方盘周转架或者餐车大都采用固定层高,若需转运高度差异较大的餐具,只能去掉一层来适应高度较高的餐具,这样就大大减小了方盘周转架或者餐车的利用率。市面上常见的方盘周转架大都体积较大,搬运困难,不适合远距离运输。装车运输时只能将周转架预先放入车厢,再将方盘逐个放置于周转架上,比较费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餐食周转架,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按需调节周转架层高以及不能多层同时搬运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餐食周转架,包括至少一个方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方盘托架;

所述的方盘托架包括至少一层导轨、两个U形支撑柱、四根导柱、两个把手;

所述的一层导轨包括两条相对安装的导轨,所述的导轨设有两个连接套管;

所述的两个U形支撑柱保持开口向上一定间距平行设立;

所述的导轨通过连接套管分别固定于两个U形支撑柱的同一端的同一高度位置;

所述的导柱下端与U形支撑柱的开口端连接,其上端与把手开口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方盘带有翻边沟沿。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轨带有支撑和限位方盘的沟槽。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轨两端的连接套管在平行于导轨方向设有螺纹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轨两端的连接套管可以在U形支撑柱上调整高度位置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U形支撑柱为圆管,其开口端两端分别设有用以连接导柱的螺纹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把手在两端向下折弯,其折弯段设有用以连接导柱上端的螺纹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柱为外径略小于U形支撑柱内径的圆管,其上端设有用以连接把手的通孔;其下端设有相同间距用以连接U形支撑柱开口端的若干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周转架高度不可按需调节的问题,实现了单层高度任意调整,不同层高自由组合,适于不同高度需求的餐食及餐具摆放,提高了周转架的空间利用率。

2、本实用新型由多层方盘组成一个转运单元,相对于单个方盘转运更节省时间。

3、本实用新型采用蝶形螺丝连接还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易于清洗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方盘;2、一层导轨;3、U形支撑柱;4、导柱;5、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餐食周转架,包括至少一个方盘1,还包括方盘托架;所述的方盘托架包括至少一层导轨2、两个U形支撑柱3、四根导柱4、两个把手5;

所述的方盘可以是塑料盘、铁盘、钢盘等,这里优选不锈钢方盘;所述的方盘1 还带有翻边沟沿,其作用是将所述的方盘1扣于导轨沟槽的边沿,防止滑落;所述的方盘用于盛放餐食或者放置餐具。

所述的一层导轨2包括两条相对安装的导轨,所述的导轨设有两个连接套管;所述的导轨两端的连接套管沿导轨方向设有螺纹孔,所述导轨两端的连接套管用于套入U形支撑柱3的竖直安装段。所述的导轨带有支撑和限位方盘的沟槽。沟槽的长度略小于所述方盘1翻边沟沿的长度,其目的是所述方盘1安装时扣入沟槽不易滑落。

所述的U形支撑柱3为圆管通过折弯形成底部平直的U形,其开口端两端分别设有用以连接导柱4的螺纹通孔。U形支撑柱3开口端每一端设置两个螺纹通孔。螺纹孔以下的竖直段为U形支撑柱3的竖直安装段。

所述的导柱4为外径略小于U形支撑柱3内径的圆管,其上端设置两个便于螺钉穿过的通孔用以连接把手;其下端等距设置若干通孔,其作用是连接U 形支撑柱3,其作用还包括通过连接导柱4下端的不同孔位以增加U形支撑柱3 竖直安装段的有效长度。

所述的把手5由与U形支撑柱3同等规格的圆管两端向下折弯而成,其折弯段设有用以连接导柱4上端的螺纹孔。

为方便手动调节,这里所有的连接均采用蝶形螺钉连接。

其具体的装配方式如下:

首先将两个U形支撑柱3开口向上平行而立,再将导轨的连接套管套入两个U 形支撑柱3的同一端,将另一导轨的两个连接套管套入两个U形支撑柱3的另一端。安装时调整由两条导轨组成的同一层导轨2保持同一水平高度,再用螺钉通过导轨连接套管上的螺纹孔紧固连接在U形支撑柱上;多层导轨同理安装,导轨层数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安装。为了适应不同高度餐具放置,导轨的层高可以在U形支撑柱3竖直高度范围内调节。选择好合适的层数及层高安装后,再将导柱4插入U形支撑柱3的开口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导柱4与U形支撑柱3 连接的孔位,再用螺钉旋入穿过导柱4通孔从而固定导柱4与U形支撑柱3。同理装入其它三根导柱4,保证四根导柱4通过相同位置的通孔固定连接U形支撑柱3。再将把手开口端套入导柱4上端,将把手5折弯段上的螺纹孔与导柱4上端的通孔对齐,旋入螺钉将把手5与导柱固定连接。注意这里同一把手5两端对应同一U形支撑柱3两端。最后将方盘1从同一层导轨的任意端插入,待方盘1 沟沿完全扣入导轨沟槽则方盘1安装完成,同理装入其它方盘1。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还可以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作出改变,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