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多桶复合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99501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用多桶复合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家用多桶复合垃圾桶。



背景技术:

垃圾分类通常是将垃圾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分门别类的投放,并通过分类地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从垃圾产生源、回收源、处理源三方面对垃圾进行分类是当前垃圾分类的最有效方法,也是减少垃圾处理成本的三个最重要方面。垃圾分类的最重要的环节是产生源的分类,也就是各个家庭的分类,这种分类务必要分类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当前公共场合多采用三个分类分列并排或者四个分类分列并排的垃圾桶来进行分类,但是由于标识知识普及不够,以及在家庭日常生活中没有建立起来的分类意识和分类知识的问题,分类效果一般,此外,垃圾分类过细使得家庭成员处理困难,以及多个垃圾桶大小一样整体占地空间大,制约了在家庭使用。当前家用主要为单筒垃圾桶,干湿垃圾一起装,无法分类;有的家庭在多个房间通过设置多个分散垃圾桶来分类,易造成混淆,使用不便;在收集湿垃圾时,现有的家用单筒垃圾桶不能将流态垃圾分离,再后期清理时不方便。鉴于现况,需要一种结合多种分类垃圾桶于一身、标识明确简单、占地空间紧凑、使用和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对家庭生活中的垃圾进行最快捷的分类,从而为整个垃圾处理过程的处理提供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多种分类垃圾桶集于一身,桶体类型易于识别,操作简单,占地空间紧凑,使用寿命长的家用多桶复合垃圾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家用多桶复合垃圾桶,包括底座和与其可活动连接的垃圾桶;所述垃圾桶的数量为2—4个;所述垃圾桶的底面设有用于定位的凹槽;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凸台;所述垃圾桶外侧上设有图形标识载体和文字标识载体。

优选地,所述垃圾桶的数量为3个,分别为用于收集湿垃圾的第一桶体、收集干垃圾的第二桶体和收集危险物的第三桶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桶体上方设有封味盖,封味盖下方设有开盖按钮。

优选地,所述第一桶体内部设有用于分离流态垃圾的隔孔板和位于隔孔板下方的支座。

优选地,所述第一桶体的体积小于第二桶体而大于第三桶体。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底座上方的护栏。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数量为4个。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家用多桶复合垃圾桶,主要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方的垃圾桶。其中,垃圾桶的数量在二至四个之间,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多个垃圾桶复合在统一的底座上,便于集中收放,整体美观;同时每个垃圾桶能够独立拆卸下来,便于清理。垃圾桶外侧设有对应的图形标识载体和文字标识载体,上方设有图形标识和大号文字标识,如此,便于家庭老少用户识别垃圾桶的类型,避免垃圾错投的问题。根据各种垃圾的特性,对垃圾桶大小和遮蔽性进行合理设计:湿垃圾有味,清理易洒落,需要每天清理和进行遮蔽挡味;干垃圾可滞留时间长,可以集满进行处理;危险物(比如电池,碎玻璃等)数量少,需特殊处理,采用小体积存放单独处理。根据上述特性,设计收集湿垃圾的第一桶体小于收集干垃圾的第二桶体而大于收集危险物的第三桶体(实例体积比可以为1:2:0.2);第一桶体上方设有封味盖,而其他垃圾桶没有;收集湿垃圾的第一桶体需放置垃圾袋,第二桶体和第三桶体内可放置垃圾袋,如此,可以减少第一桶体的清洁工作量。收集湿垃圾的第一桶体内部设有一块隔孔板,用于分离流态垃圾和固态垃圾,隔孔板方便直接垫在支座上,便于拆卸和清洗。本使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标识明确,便于指导分类;垃圾投取方便,利于家庭环境的保护;结构新颖,便于垃圾投放和分类;含较少的运动结构,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桶体示意图。

其中,图1-图3中:

底座—1,垃圾桶—2,护栏—3,凸台—10,凹槽—20,图形标识载体—21,文字标识载体—22,第一桶体—23,第二桶体—24,第三桶体—25,封味盖—230,开盖按钮—231,隔孔板—232,支座—2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附图,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家用多桶复合垃圾桶,包括底座1和与其可活动连接的垃圾桶2;所述垃圾桶2的数量为2—4个;所述垃圾桶2的底面设有用于定位的凹槽20;所述底座1上设有与所述凹槽20相适配的凸台10;所述垃圾桶2外侧上设有图形标识载体21和文字标识载体22。垃圾桶2是可从底座1中分离拆卸的,组合时,通过垃圾桶2底面的凹槽20和底座1上的凸台10间隙配合固定,可活动的垃圾桶2便于用户清倒垃圾和清洁不同分类垃圾桶;垃圾桶2数量可参考国家分类细则,按照家庭习惯和操作方便性,数量设置为二至四个,数量可选,更为人性化;图形标识载体21和文字标识载体22可根据需要,附上相应的易于被用户识别的图形和大号的文字,利于垃圾桶2的识别分类。

进一步地,所述垃圾桶2的数量为3个,分别为用于收集湿垃圾的第一桶体23、收集干垃圾的第二桶体24和收集危险物的第三桶体2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桶体23上方设有封味盖230,封味盖230下方设有开盖按钮231。由于湿垃圾易产生异味的特性,在第一桶体上方加设封味盖230,防止异味散发,污染环境,用户需要投放垃圾时,只需按开盖按钮231,封味盖230自动打开,使用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桶体23内部设有用于分离流态垃圾的隔孔板232,位于隔孔板232下方的支座233。湿垃圾含有流态垃圾,隔孔板232上的隔孔将流态垃圾分离至隔孔板232下方,清理时,用户先将上方的固态垃圾随垃圾袋取出,再将液态垃圾随垃圾桶倒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桶体23的体积小于第二桶体24而大于第三桶体25。根据各种垃圾的特性,如湿垃圾有味,清理易洒落;干垃圾可滞留时间长,体积较大;危险物数量少,需特殊处理等特点,各个类型的垃圾桶大小,体积和加盖与否情况不同,用于收集湿垃圾的第一桶体23小于收集干垃圾的第二桶体24而大于收集危险物的第三桶体25,第一桶体加盖封味盖230,其他桶体不加盖。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方的护栏3。护栏3有效防止了垃圾桶2在使用过程中倾翻和移位的问题,同时进一步方便了垃圾桶2的规整。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20的数量为4个。每个垃圾桶2下方的凹槽20数量为4个,在实际使用中能够很好的固定垃圾桶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家用多桶复合垃圾桶2,主要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上方的垃圾桶2。其中,垃圾桶2的数量在二至四个之间,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多个垃圾桶2复合在统一的底座1上,便于集中收放,整体美观;同时每个垃圾桶2能够独立拆卸下来,便于清理。垃圾桶2外侧设有对应的图形标识载体21和文字标识载体22,上方设有图形标识和大号文字标识,如此,便于用户识别垃圾桶2的类型,避免垃圾错投的问题。根据各种垃圾的特性,如湿垃圾有味,清理易洒落;干垃圾可滞留时间长,体积较大;危险物数量少,需特殊处理等特点,各个类型的垃圾桶大小,体积和加盖与否情况不同,用于收集湿垃圾的第一桶体23小于收集干垃圾的第二桶体24而大于收集危险物的第三桶体25;第一桶体23上方设有封味盖230,而其他垃圾桶24和25没有;收集湿垃圾的第一桶体需放置垃圾袋,第二桶体和第三桶体内可放置垃圾袋,可以减少第一桶体的清洁工作量。收集湿垃圾的第一桶体23内部设有一块隔孔板232,用于分离流态垃圾和固态垃圾,隔孔板232方便直接垫在支座233上,便于拆卸和清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标识明确,便于指导分类;垃圾投取方便,利于家庭环境的保护;结构新颖,便于垃圾投放和分类;含较少的运动结构,使用寿命长。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