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货运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2204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鱼货运输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货运输机,属于载货运输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发明人所知,鲜鱼养殖户每到收获时,需要将在鱼塘中的鲜鱼装筐,将鱼筐提至岸边,经称重后抬上运输车辆。但是,这一过程耗时耗力,且劳动强度大,亟需研制出相应的辅助运输设备。

经检索发现,申请号CN201510859380.9、申请公布号CN105293346A、名称《池塘塘底爬坡载鱼运输机》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其运输机包括在池塘的岸边设有机座,机座的上端设有电机,电机的前侧设有卷绳滚筒。机座的右侧设有轨道,轨道上设有载货车,载货车的上端设有鱼筐,载货车的底端设有滚轮,载货车由滚轮安装在轨道上。卷绳滚筒上设有钢丝绳,载货车的左端设有拉环,卷绳滚筒由钢丝绳连接在拉环上。机座上装有电源开关,使用时启动电机开关,由电机带动卷绳滚筒旋转带动钢丝绳即可将鱼筐拉上岸。然而,该技术方案并没有考虑到称重步骤、以及将鱼筐抬上运输车辆的运输步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鱼货运输机,可全程辅助运输,直至将鱼筐装车,省时省力,利于降低劳动强度。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鱼货运输机,包括机架,其特征是,所述机架的一端设有斜向轨道和第一电机、且另一端设有竖直轨道和第二电机;所述机架上安置有电子秤和过渡板,所述电子秤靠近斜向轨道,所述过渡板靠近竖直轨道;所述斜向轨道上安置有运输小车,所述运输小车上连有第一拉绳,所述第一拉绳与第一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竖直轨道上设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上连有第二拉绳,所述第二拉绳与第二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斜向轨道的底端位于机架的斜下方,所述竖直轨道的顶端位于机架的上方。

该结构中,采用第一电机、斜向轨道及运输小车,可将装鱼的鱼筐(即鱼货)从鱼塘中运至岸边;采用电子秤,可完成鱼筐称重;采用第二电机、竖直轨道及升降板,可将鱼筐提升车辆高度,随后装车;这样即可顺利完成整个运输过程,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完善的技术方案如下:

优选地,所述鱼货运输机具有: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拉绳带动运输小车沿斜向轨道上升或下降的第一状态;当鱼货放置于电子秤上时,电子秤显示重量值的第二状态;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拉绳带动升降板沿竖直轨道上升或下降的第三状态。

优选地,所述机架具有台面框架,所述机架的一端设有支撑腿,所述竖直轨道的底端与地面相接触,所述台面框架分别与支撑腿和竖直轨道固定连接;所述电子秤、过渡板分别支撑于台面框架;所述第一电机安置于台面框架下方。

优选地,所述斜向轨道为呈平行四边形的框架;所述斜向轨道与运输小车运动方向平行的两个边分别采用槽钢形构件。

更优选地,所述运输小车由竖直构件和供放置鱼货的水平构件固连而成;所述竖直构件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滚轮,所述水平构件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分别与斜向轨道槽钢形构件的凹槽相配合。

更优选地,所述水平构件的一侧与第一拉绳固连;或者,所述水平构件的一侧设有供第一拉绳穿过的滑轮,第一拉绳的一端与机架固连且另一端与第一电机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竖直轨道由两竖直的槽钢形构件及一横梁固连而成;所述横梁位于槽钢形构件的顶端;所述横梁设有供第二拉绳穿过的滑轮。

更优选地,所述升降板由载物板和升降支撑件固连而成;所述升降支撑件两侧分别设有第三滚轮,所述第三滚轮与竖直轨道槽钢形构件的凹槽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升降支撑件与第二拉绳固连;或者,所述升降支撑件设有供第二拉绳穿过的滑轮,所述第二拉绳的一端与横梁设有的固定点固连且另一端依次穿过升降支撑件滑轮、横梁滑轮后与第二电机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机安置于机架或竖直轨道。

本实用新型可辅助养殖户从鱼塘中将鱼货运至岸边、称重、并将鱼货运至装车位置,实现全程辅助,省时省力,利于降低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机架的示意图。

图3、图4分别为图1实施例中斜向轨道、运输小车的示意图。

图5、图6分别为图1实施例中竖直轨道、升降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鱼货运输机,包括机架01,机架01的一端设有斜向轨道02和第一电机03、且另一端设有竖直轨道04和第二电机05,第二电机05安置于竖直轨道04(也可以安置于机架01);机架01上安置有电子秤06和过渡板07,电子秤06靠近斜向轨道02,过渡板07靠近竖直轨道04;斜向轨道02上安置有运输小车08,运输小车08上连有第一拉绳09,第一拉绳09与第一电机03传动连接;竖直轨道04上设有升降板10,升降板10上连有第二拉绳11,第二拉绳11与第二电机05传动连接;斜向轨道02的底端位于机架01的斜下方,竖直轨道04的顶端位于机架01的上方。鱼货运输机具有:第一电机03通过第一拉绳09带动运输小车08沿斜向轨道02上升或下降的第一状态;当鱼货放置于电子秤06上时,电子秤06显示重量值的第二状态;第二电机05通过第二拉绳11带动升降板10沿竖直轨道04上升或下降的第三状态。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机架01具有台面框架12,机架01的一端设有支撑腿13,竖直轨道04的底端与地面相接触,台面框架12分别与支撑腿13和竖直轨道04固定连接,也即支撑腿13和竖直轨道04起到支撑台面框架12的作用;电子秤06、过渡板07分别支撑于台面框架12;第一电机03安置于台面框架12下方。

如图3和图4所示,斜向轨道02为呈平行四边形的框架;斜向轨道02与运输小车08运动方向平行的两个边分别采用槽钢形构件14。运输小车08由竖直构件15和供放置鱼货的水平构件16固连而成;竖直构件15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滚轮17,水平构件16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滚轮18;第一滚轮17、第二滚轮18分别与斜向轨道槽钢形构件14的凹槽相配合。水平构件16的一侧与第一拉绳09固连(或者也可采用:水平构件16的一侧设有供第一拉绳09穿过的滑轮,第一拉绳09的一端与机架01固连且另一端与第一电机03传动连接,图中未示)。

如图5和图6所示,竖直轨道04由两竖直的槽钢形构件19及一横梁20固连而成;横梁20位于槽钢形构件19的顶端;横梁20设有供第二拉绳11穿过的滑轮21。升降板10由载物板22和升降支撑件23固连而成;升降支撑件23两侧分别设有第三滚轮24,第三滚轮24与竖直轨道04槽钢形构件19的凹槽相配合。升降支撑件23设有供第二拉绳11穿过的滑轮25,第二拉绳11的一端与横梁20设有的固定点固连且另一端依次穿过升降支撑件滑轮25、横梁滑轮21后与第二电机05传动连接;此处也可视情况改为:升降支撑件23与第二拉绳11固连。

使用过程为:

(1)将本实施例的鱼货运输机部署于目标现场。

(2)第一电机03通过第一拉绳09控制运输小车08降至斜向轨道02的底端;将装鱼的鱼筐放在运输小车08上,由第一电机03通过第一拉绳09将运输小车08拉至斜向轨道02的顶端。

(3)将鱼筐放在电子秤06上称重,记录重量,然后放在过渡板07上等待装车。

(4)第二电机05通过第二拉绳11控制升降板10降至机架01表面;将鱼筐放在升降板10上,由第二电机05通过第二拉绳11将升降板10提升至装车位置,然后将鱼筐装车。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