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仓库管理的稳定气动型物料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97151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仓库管理的稳定气动型物料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仓库管理机械装置,具体是一种仓库管理的稳定气动型物料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仓库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大量货物进行堆积安放,通过科学的规划安置才能够合理的最优利用仓库空间。在货物的堆放过程中,经常需要将货物码放到高处,在大型仓库中经常使用的是铲车和行吊,但是在小型仓库中,这类机械不够实用,会占用大量的空间且难以运转,所以小型仓库中一般都会采用人工搬运。

现有技术中,一般的货物升降机械稳定性相对较差,特别是针对重量较大的货物,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传动的机械升降多采用液压油缸作为升降支撑,其成本相对较高,特别是对于油缸中液压机油的补充损耗也会提高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仓库管理的稳定气动型物料提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仓库管理的稳定气动型物料提升装置,包括安置座,所述安置座内两侧对称垂直焊接设置有滑动套筒,所述滑动套筒内活动契合设置有支撑滑杆,所述支撑滑杆上端水平焊接设置有升降平台,所述安置座内中部垂直焊接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内活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上端焊接设置有升降支撑杆,所述气缸右壁下部贯穿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内设有单向进气阀门,所述气缸左壁下部连接设置有泄压阀管,所述泄压阀管末端连接设置有出气嘴,所述泄压阀管内焊接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端焊接设置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上端焊接设置有密封垫片,所述密封垫片上端中部焊接设置有阀杆,所述安置座内底部位于气缸右侧铆接设置有气泵,所述安置座下端两侧连接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安置座底部两侧对称镶嵌设置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内通过螺纹配合活动连接设置有稳定支撑杆,所述稳定支撑杆下端焊接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外围刻有防滑纹路,所述转盘下端中部粘结设置有防滑垫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滑杆上端活动贯穿所述安置座上壁向上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缸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安置座内上壁和下壁焊接固定且经过密封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支撑杆上端活动贯穿所述安置座上壁中部且与所述升降平台下端中部焊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泄压阀管和所述出气嘴一体化成型,所述出气嘴内径为所述泄压阀管的一半,所述泄压阀管和所述出气嘴相互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架为十字形金属架且所述支架和所述泄压阀管上端开口平行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垫片尺径大于所述出气嘴内径且同时小于所述泄压阀管内径,所述密封垫片上端具有和所述出气嘴下端开口相契合的弧形凸起,所述支撑弹簧支撑推动所述密封垫片活动契合在所述出气嘴下端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阀杆上端沿所述出气嘴中部向上延伸到所述出气嘴外侧,所述阀杆末端焊接有金属圆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泵的出气端和所述进气口的右端连通,所述气泵的控制线路和固定电路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套内壁攻有螺纹,所述螺纹套下端和所述安置座底部齐平且向下开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通过万向轮将安置座推到指定位置后,通过转动转盘带动稳定支撑杆相对螺纹套向下运动,从而防滑垫片逐渐和地面接触,稳定支撑安置座并避免滑动;将货物安置在升降平台上,启动气泵向气缸内吹入空气,气体推动活塞上升,升降支撑杆同步上升并带动升降平台上升,从而能够将仓库内需要放置到高处的货物向上输送到合适位置,通过气体作为介质成本较低,不用考虑到损耗问题,同时气体支撑也能够保证支撑的稳定,配合滑动套筒和支撑滑杆的活动连接支撑,升降平台的升降更加稳定平衡;在平时支撑弹簧将密封垫片推到出气嘴端口从而避免气体外泄,在需要降下升降平台时,通过按压阀杆来推动密封垫片压缩支撑弹簧,从而气缸内气体通过泄压阀管和出气嘴排出,这样活塞随着气缸内气体排出逐渐下降,升降平台随之下降,这样的下降平稳安全,可控性强,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仓库管理的稳定气动型物料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仓库管理的稳定气动型物料提升装置中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仓库管理的稳定气动型物料提升装置中泄压阀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置座,2-滑动套筒,3-支撑滑杆,4-升降平台,5-气缸,6-活塞,7-升降支撑杆,8-进气口,9-泄压阀管,91-出气嘴,92-支架,93-支撑弹簧,94-密封垫片,95-阀杆,10-气泵,11-万向轮,12-螺纹套,13-稳定支撑杆,14-转盘,15-防滑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仓库管理的稳定气动型物料提升装置,包括安置座1,所述安置座1内两侧对称垂直焊接设置有滑动套筒2,所述滑动套筒2内活动契合设置有支撑滑杆3,所述支撑滑杆3上端活动贯穿所述安置座1上壁向上延伸,所述支撑滑杆3上端水平焊接设置有升降平台4,所述安置座1内中部垂直焊接设置有气缸5,所述气缸5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安置座1内上壁和下壁焊接固定且经过密封处理,所述气缸5内活动设置有活塞6,所述活塞6能够在所述气缸5中垂直升降,所述活塞6上端焊接设置有升降支撑杆7,所述升降支撑杆7上端活动贯穿所述安置座1上壁中部且与所述升降平台4下端中部焊接固定,所述活塞6和所述升降支撑杆7在所述气缸5中升降能够带动所述升降平台4升降,所述支撑滑杆3和所述滑动套筒2的配合能够维持所述升降平台4的稳定升降,这样更加平稳安全,所述气缸5右壁下部贯穿设置有进气口8,所述进气口8内设有单向进气阀门,所述气缸5左壁下部连接设置有泄压阀管9,空气通过所述进气口8进入时能够推动所述活塞6上升,气体通过所述泄压阀管9排出则所述活塞6下降,所述泄压阀管9末端连接设置有出气嘴91,所述泄压阀管9和所述出气嘴91一体化成型,所述出气嘴91内径为所述泄压阀管9的一半,所述泄压阀管9和所述出气嘴91相互连通,所述泄压阀管9内焊接设置有支架92,所述支架92为十字形金属架且所述支架92和所述泄压阀管9上端开口平行设置,所述支架92上端焊接设置有支撑弹簧93,所述支撑弹簧93上端焊接设置有密封垫片94,所述密封垫片94尺径大于所述出气嘴91内径且同时小于所述泄压阀管9内径,所述密封垫片94上端具有和所述出气嘴91下端开口相契合的弧形凸起,所述支撑弹簧93支撑推动所述密封垫片94活动契合在所述出气嘴91下端开口,所述密封垫片94上端中部焊接设置有阀杆95,所述阀杆95上端沿所述出气嘴91中部向上延伸到所述出气嘴91外侧,所述阀杆95末端焊接有金属圆片,所述阀杆95推动所述密封垫片94压缩所述支撑弹簧93,所述气缸5内空气就能够通过所述泄压阀管9和所述出气嘴91向外排出,所述安置座1内底部位于气缸5右侧铆接设置有气泵10,所述气泵10的出气端和所述进气口8的右端连通,所述气泵10的控制线路和固定电路相连接,所述气泵10启动后通过所述进气口8向所述气缸5内注入空气从而推动所述气缸5上升,通过按压所述阀杆95能够通过所述泄压阀管9进行排气,从而配合调整所述升降平台4的高度,所述安置座1下端两侧连接设置有万向轮11,所述安置座1底部两侧对称镶嵌设置有螺纹套12,所述螺纹套12内壁攻有螺纹,所述螺纹套12下端和所述安置座1底部齐平且向下开放,所述螺纹套12内通过螺纹配合活动连接设置有稳定支撑杆13,所述稳定支撑杆13下端焊接设置有转盘14,所述转盘14外围刻有防滑纹路,通过所述转盘14能够转动所述稳定支撑杆13,所述转盘14下端中部粘结设置有防滑垫片15,通过转动所述转盘14能使所述稳定支撑杆13相对所述螺纹套12向下运动,从而所述防滑垫片15逐渐和地面接触,稳定支撑所述安置座1并避免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通过万向轮11将安置座1推到指定位置后,通过转动转盘14带动稳定支撑杆13相对螺纹套12向下运动,从而防滑垫片15逐渐和地面接触,稳定支撑安置座1并避免滑动;将货物安置在升降平台4上,启动气泵10向气缸5内吹入空气,气体推动活塞6上升,升降支撑杆7同步上升并带动升降平台4上升,从而能够将仓库内需要放置到高处的货物向上输送到合适位置,通过气体作为介质成本较低,不用考虑到损耗问题,同时气体支撑也能够保证支撑的稳定,配合滑动套筒2和支撑滑杆3的活动连接支撑,升降平台4的升降更加稳定平衡;在平时支撑弹簧93将密封垫片94推到出气嘴91端口从而避免气体外泄,在需要降下升降平台4时,通过按压阀杆95来推动密封垫片94压缩支撑弹簧93,从而气缸5内气体通过泄压阀管9和出气嘴91排出,这样活塞6随着气缸5内气体排出逐渐下降,升降平台4随之下降,这样的下降平稳安全,可控性强,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