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状物料的单进双出的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4666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状物料的单进双出的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板材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板状物料的单进双出的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保护的呼吁越来越强烈,国家也在逐渐改变传统的发电模式,增加新能源、清洁能源的发电比例,其中太阳能发电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因此对于光伏板组件的需求也迅速增长。光伏板在生产线上的输送,通常是单件的输送,其中有一道工序是将多层材质压合在一起,实现此道工序的设备为压片机,压片机在压合成型时,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因此,此道工序容易成为生产线的瓶颈作业,为了提高该工序的流水节拍,一方面可以增加设备数量,另一方面设备本身可以实现双片的同时压合,因此也要求两件产品同时进入压片机,目前,企业中还没有自动化的设备进行此项工序。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板状物料的单进双出的送料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分别居中进入、同时对称输出”的板状物料的单进双出的送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板状物料的单进双出的送料装置,其包括支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且用于运输产品进出的第一输送装置、输送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输送方向的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至少四条平行布置的且结构相同的第一输送条,所述第一输送条包括整体呈现波浪起伏形状的固定侧板、固定在所述固定侧板上的若干第一滚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结构相同的且独立驱动的左输送装置和右输送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还包括与所有所述第一输送条连接的第一传动杆、驱动所述第一传动杆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用于固定支撑所述第一输送条的第一支撑框架。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底部且顶升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第二驱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侧板包括交错间隔分布的凸起部和凹陷部、设置在所述凸起部下端且开口向下的第一凹槽。

进一步的,在每一个所述凸起部和所述凹陷部处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滚轮。

进一步的,所述左输送装置包括至少四条平行布置且结构相同的第二输送条、与所有所述第二输送条连接的第二传动杆、驱动所述第二传动杆转动的第三驱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输送条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支杆、固定在所述支杆两端的第二滚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杆垂直穿过所述第一输送条,具体的穿过所述固定侧板上的所述凹陷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板状物料的单进双出的送料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计波浪起伏形状的第一输送装置和与之配合垂直布置的第二输送装置,巧妙地实现了X轴和Y轴方向的重叠运输,且使得两个方向上的运输不被妨碍而更顺畅;通过在第二输送装置中设置左输送线和右输送线双驱动,实现了在Y轴方向上同向或反向的运输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板状物料的单进双出的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板状物料的单进双出的送料装置的第一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板状物料的单进双出的送料装置的第一输送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板状物料的单进双出的送料装置中第一输送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板状物料的单进双出的送料装置的第二输送装置与支架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板状物料的单进双出的送料装置中的一种阻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板状物料的单进双出的送料装置的另一种阻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板状物料的单进双出的送料装置的二次顶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板状物料的单进双出的送料装置的折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板状物料的单进双出的送料装置的折叠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00板状物料的单进双出的送料装置;

1支架;

2第一输送装置,21第一输送条,211固定侧板,2111凸起部,2112凹陷部,2113第一凹槽,212第一滚轮,22第一传动杆,23第一驱动装置,24第一支撑框架,25第二驱动装置;

3第二输送装置,31左输送装置,311第二输送条,3111支杆,3112第二滚轮,312第二传动杆,313第三驱动装置,32右输送装置;

4阻挡装置,401气缸,402第一支撑板,403挡块,41第一阻挡机构,42第二阻挡机构,43第三阻挡机构;

5二次顶升装置,51第四驱动装置,52第二支撑板,53支撑架,531第一组直角边,532第二组直角边,533加强筋,54滑块,55导轨条;

6折叠装置,61连接板,62支撑块,63旋转轴,64旋转板,65承载架,66支撑座,67旋转辊,68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为板状物料的单进双出的送料装置100,其包括支架1、固定在支架1上且用于运输产品进出的第一输送装置2、输送方向垂直于第一输送装置2输送方向的第二输送装置3、若干用于阻挡或归正定位产品的阻挡装置4、固定于支架1一端侧面上的二次顶升装置5以及便于人员通过的折叠装置6。

请参照图1-图5,第一输送装置2包括至少四条平行布置的且结构相同的第一输送条21、与所有第一输送条21连接的第一传动杆22、驱动第一传动杆22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23、用于固定支撑第一输送条21的第一支撑框架24、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框架24底部且顶升第一输送装置2的第二驱动装置25。第一驱动装置23通过驱动第一传动杆22,可使四条第一输送条21同时同向运动。

第一输送条21包括整体呈现波浪起伏形状的固定侧板211、固定在固定侧板211上的若干第一滚轮212以及绕在第一滚轮212上用于传递动力的皮带(图中未显示)。固定侧板211包括间隔交错分布的凸起部2111和凹陷部2112、凸起部2111的下端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一凹槽2113。在每一个凸起部2111和凹陷部2112处均设置有一个第一滚轮212,且第一传动杆22穿过固定侧板211一端部凸起部2111上的第一滚轮212,第一皮带213依次穿过凸起部2111和凹陷部2112上的第一滚轮212,呈现出波浪起伏的形状。第一输送装置2通过第一凹槽2113架设在第一支撑框架24上,且固定侧板211两端表面设置的螺纹孔可与第一支撑框架2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二驱动装置25优先选用气缸驱动,推动第一支架框架24支撑第一输送装置2整体在竖直方向上做上升或下降的运动。

请参照图1、图6,第二输送装置3包括固定在支架1上且结构相同的左输送装置31和右输送装置32。左输送装置31包括至少四条平行布置且结构相同的第二输送条311、与所有第二输送条311连接的第二传动杆312、驱动第二传动杆312转动的第三驱动装置313。第二输送条311包括固定在支架1上的支杆3111、固定在支杆3111两端的第二滚轮3112、套在第二滚轮3112上的皮带(图中未显示)。支杆3111垂直穿过第一输送条21,具体的穿过固定侧板211上的凹陷部2112,支杆3111上其中一端的第二滚轮3112均固定套在第二传动杆312上,通过第三驱动装置313驱动第二传动杆312,可使四条第二输送条同时同向运动。另外,左输送线31和右输送线32结构相同,且中心对称固定在支架1上,通过设定左输送线31和右输送线32上的驱动装置的旋转方向、开启时间可实现左输送线31和右输送线32同时同向或者同时反向运动。

请参照图1—图5、图7、图8,阻挡装置4包括固定在支架1上位于输送方向前部且使产品前端对齐的至少一对第一阻挡机构41、固定于支架1中部的至少一对第二阻挡机构42、固定于支架1两边至少一对的第三阻挡机构43。阻挡装置4中的第一阻挡机构41、第二阻挡机构42、第三阻挡机构43均包括气缸401、连接气缸401活动杆一端的第一支撑板402、固定在第一支撑板402上的挡块403。挡块403包括圆柱状滚轴、带有L形槽的方形块等。

请参照图1、图9,二次顶升装置5包括固定在支架1上的第四驱动装置51、固定连接第四驱动装置51活动端的第二支撑板52、对称固定在第二支撑板52一表面且用于承载产品的一对支撑架53、固定在第二支撑板52另一表面的滑块54、固定在支架1上且导向滑块54运动方向和范围的导轨条55。支撑架53为一直角结构,其中第一组直角边531固定在第二支撑板52上,第二组直角边532与水平面平行,第二组直角边532中间设置有加强筋533,用于增强支撑架53的承载能力和承载稳定性。

请参照图1、图10、图11,折叠装置6包括固定在支架1上的连接板61、自连接板61表面向上凸起的两个平行的支撑块62、架立在两个支撑块62上的旋转轴63、套在旋转轴63上旋转板64、固定在旋转板64上的承载架65、固定在承载架65上的至少一对支撑座66、架立在支撑座66上的旋转辊67以及用于限位旋转板64转动范围的限位块68。折叠装置6是根据室内场地设备布置需求,在混进定位输送装置100与下一工序对接处需要操作人员能够穿过,当操作人员需要穿过时,则将折叠装置6绕着旋转轴63由水平状态旋转至垂直状态,由此腾出空间方便操作人员通过;当不需要人员通过时,则将折叠装置6放置水平状态,由限位块68保证其处于水平状态,且为旋转板64提供支撑。

本实用新型板状物料的单进双出的送料装置100应用于流水线生产中,其工作原理为:初始状态下,第一输送装置2处于顶升状态,其表面高于第二输送装置3的表面;第一件产品A1从第一输送装置2的中间进入本装置,光电感应到产品A1进入后,第一输送装置2开始减速直至停止,同时第一阻挡机构41上升,对产品A1进行限制定位;第一输送装置2在第二驱动装置25的驱动下下降,此时产品A1落在第二输送装置3的表面;左输送线31和右输送线32上的驱动装置同时向右驱动,产品A1被输送到右输送线32上,同时第三阻挡机构43上升,对产品A1进行限制定位;此时,二次顶升装置5在第四驱动装置51的驱动下向上运动,将产品A1托起脱离右输送线32的表面;第一输送装置2在在第二驱动装置25的驱动下向上运动,高于第二输送装置3表面;第二件产品A2从第一输送装置2的中间进入本装置,光电感应到产品A2进入后,第一输送装置2开始减速直至停止,同时第一阻挡机构41上升,对产品A2进行限制定位;第一输送装置2下降,此时产品A2落在第二输送装置3的表面;左输送线31和右输送线32上的驱动装置同时向左驱动,产品A2被输送到左输送线31上,同时第三阻挡机构43上升,对产品A2进行限制定位;二次顶升装置5下降,产品A1落在右输送线32表面,第二阻挡机构42向上顶升,左输送线31和右输送线32上的驱动装置同时相向运动,产品A1与产品A2被输送到板状物料的单进双出的送料装置100的中部,且两个产品相隔的距离与下一工序要求一致,并由第二阻挡机构42中的挡块403的大小控制;此时,第一输送装置2向上运动,将产品A1与产品A2托起脱离第二输送装置3,在第一驱动装置23的驱动下,产品A1与产品A2同时向前运动,其前面端部对齐;此时第一阻挡机构41下降,产品A1与产品A2相邻边的距离和最前端均已按照需求定位、整齐,第一输送装置2启动将两个产品输送到下一工序,实现了两个产品“分别居中进、同时对称出”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板状物料的单进双出的送料装置100通过设计波浪起伏形状的第一输送装置2和与之配合垂直布置的第二输送装置3,巧妙地实现了X轴和Y轴方向的重叠运输,且使得两个方向上的运输不被妨碍而更顺畅;通过在第二输送装置3中设置左输送线31和右输送线32双驱动,实现了在Y轴方向上同向或反向的运输功能;通过在不同部位设置阻挡装置4,实现了产品在各个运输过程中的位置限制和精准定位;通过设置二次顶升装置5,实现了同时可以输送出去两个产品,有效的实现了与下一加工设备的对接;通过设置可以翻转的折叠装置6,有效的解决了操作现场的通道需求,方便了操作人员的通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