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奶粉勺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20996阅读:7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奶粉勺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装食品用具,特别涉及一种奶粉勺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奶粉勺有固定放置在奶粉罐上的,也有直接随意丢在奶粉罐里的,倒在奶粉上面。随意丢在奶粉罐里的奶粉勺柄上会粘有奶粉,而且人手再次揑取奶粉勺时,人手会碰到奶粉造成奶粉外界污染。再者人手上粘有奶粉,冲奶极不方便,极大可能将奶粉转粘到其它物体上。奶粉勺有固定放置在奶粉罐上的会比较环保卫生,现有的奶粉勺固定在罐体的方式有开设卡槽的,有在灌口出设置吊挂凸柱的,但这些方式取奶粉勺时均不好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奶粉勺的固定结构。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奶粉勺的固定结构,包括奶粉勺和奶粉罐体,所述奶粉勺的把手尾部设有一夹扣,所述奶粉勺的勺体侧壁上设有一配重块,所述奶粉罐体的开口边缘设有一水平的环形挡边,所述环形挡边的边缘处设有向下伸出的凸缘,所述夹扣卡入所述环形挡边时,所述凸缘卡入所述夹扣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奶粉勺的固定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夹扣包括凹槽,所述凹槽的下侧壁靠近凹槽口的位置设有一弧形凸台,所述弧形凸台的高度小于所述凹槽的宽度,所述弧形凸台至所述凹槽的底部具有一定的卡接距离,所述夹扣卡入所述环形挡边时,所述凸缘卡入该卡接距离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奶粉勺的固定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配重块埋入所述奶粉勺的勺体侧壁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奶粉勺的固定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配重块呈三角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奶粉勺的固定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夹扣卡入所述环形挡边时,所述奶粉勺呈水平状卡在所述奶粉罐体的开口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奶粉勺的固定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奶粉罐体的开口边缘处还设有宽度比所述环形挡边宽度大的刮奶粉平台,所述奶粉勺扣入该刮奶粉平台上或扣入所述环形挡边上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在奶粉勺的尾部设置一夹扣,让夹扣咬合在奶粉罐的上部凸缘。这样可以将奶粉勺固定在奶粉罐上,不会让奶粉勺丢在奶粉罐里,从而避免了人手对奶粉的污染。此结构设计简单,方便适用。奶粉勺底部埋入配重块,使奶粉勺的重心始终在底部中间。这样即使不小心将奶粉勺扔在奶粉罐里,奶粉勺始终站立着,奶粉勺的手柄始终朝上,犹如不倒翁。这样的结构可以减少奶粉勺把手沾到奶粉受到外界污染等,而且取放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就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有益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3是奶粉勺主视图。

图4是图3中B-B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一的奶粉勺固定方式。

图6是实施例二的奶粉勺固定方式。

图7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名称:1、奶粉勺 2、奶粉罐体 3、把手 4、夹扣 5、配重块 6、环形挡边 7、凸缘 8、刮奶粉平台 41、凹槽 42、弧形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就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一: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7所示,一种奶粉勺的固定结构,包括奶粉勺1和奶粉罐体2,奶粉勺1的把手3尾部设有一夹扣 4,奶粉勺1的勺体侧壁上设有一配重块5,奶粉罐体2的开口边缘设有一水平的环形挡边6,环形挡边6的边缘处设有向下伸出的凸缘7,夹扣4卡入环形挡边6时,凸缘7卡入夹扣4内。

优选的,夹扣4包括凹槽41,凹槽41的下侧壁靠近凹槽口的位置设有一弧形凸台42,弧形凸台42的高度小于凹槽41的宽度,弧形凸台42至凹槽41的底部具有一定的卡接距离,夹扣4卡入环形挡边6时,凸缘7卡入该卡接距离内。

优选的,配重块5埋入奶粉勺1的勺体侧壁内。

优选的,配重块5呈三角形。配重块5可以是其它的形状,配重块5可以埋入奶粉勺的勺体侧壁内。

优选的,夹扣4卡入环形挡边6时,奶粉勺1呈水平状卡在奶粉罐体2 的开口处。

实施例二:如图6所示,一种奶粉勺的固定结构,包括奶粉勺1和奶粉罐体2,奶粉勺1的把手3尾部设有一夹扣4,奶粉勺1的勺体侧壁上设有一配重块5,奶粉罐体2的开口边缘处还设有宽度比环形挡边宽度大的刮奶粉平台8,奶粉勺1扣入该刮奶粉平台8上。夹扣4卡入刮奶粉平台8时,奶粉勺1呈水平状卡在奶粉罐体2的开口处。

本实用新型在奶粉勺的尾部设置一夹扣,让夹扣咬合在奶粉罐的上部凸缘。这样可以将奶粉勺固定在奶粉罐上,不会让奶粉勺丢在奶粉罐里,从而避免了人手对奶粉的污染。此结构设计简单,方便适用。奶粉勺底部埋入配重块,使奶粉勺的重心始终在底部中间。这样即使不小心将奶粉勺扔在奶粉罐里,奶粉勺始终站立着,奶粉勺的手柄始终朝上,犹如不倒翁。这样的结构可以减少奶粉勺把手沾到奶粉受到外界污染等,而且取放方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范围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