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筋笼运输的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20985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钢筋笼运输的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应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钢筋笼运输的固定架。



背景技术:

钢筋笼是桥梁或高层建筑施工时的重要部件,常为圆柱体框架结构,由纵向钢筋和环形箍筋组成,主要用于桩基础的内部,对桩身混凝土起到约束作用,使其具备一定的水平力承受能力。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先利用机器冲孔和水磨钻孔,再将钢筋笼下放至桩孔内,最后进行混凝土填充或浇灌。一般来说,钢筋笼会在生产现场加工完成后再运输至施工现场,由于钢筋笼为圆柱体结构,在运输过程中的来回晃动使得笼体不断撞击固定架,导致钢筋笼变形,进而影响桩身混凝土的承受力;另外,一组固定架单次运输钢筋笼的数量有限,运输效率低,增加了钢筋笼的运输成本,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施工的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钢筋笼运输的固定架,将钢筋笼有效固定在运输车上,固定效果好,运输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钢筋笼运输的固定架,该固定架为左右对称结构,包括横梁、左侧固定杆、右侧固定杆和中部固定杆;横梁为水平设置,左侧固定杆、右侧固定杆和中部固定杆均位于横梁上,且分别通过连接件与横梁连接;左侧固定杆、右侧固定杆和中部固定杆的形状均为圆弧,左侧固定杆、右侧固定杆的结构一致并对称设置于横梁的左侧和右侧,中部固定杆的数量为至少1个,并均匀设置于左侧固定杆和右侧固定杆之间,中部固定杆的顶点切线为水平方向,左侧固定杆顶点切线与右侧固定杆顶点切线的交点位于中部固定杆顶点切线的下方。

该固定架,优选的,中部固定杆的数量为1个;左侧固定杆、右侧固定杆的半径均为170cm~190cm,弧长均为80cm~100cm;中部固定杆的半径为140cm~160cm,弧长为50cm~70cm;左侧固定杆、右侧固定杆和中部固定杆均由槽钢制成;横梁的底部设置有3~6个支撑座。

利用本实用新型用于钢筋笼运输固定架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圆弧状的固定杆,与钢筋笼的接触更加贴合,使得固定更加稳当、固定效果更好,有效缓冲了运输过程中的撞击,进而减少了钢筋笼在运输过程中的变形;单次运输钢筋笼的数量更多,运输效率更高,有效降低了钢筋笼的运输成本,减少了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钢筋笼运输固定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钢筋笼运输固定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钢筋笼运输固定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横梁,2为左侧固定杆,3为右侧固定杆,4为中部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用于钢筋笼运输的固定架,该固定架为左右对称结构,包括横梁1、左侧固定杆2、右侧固定杆3和中部固定杆4;横梁1为水平设置,且其底部设置有4个支撑座,左侧固定杆2、右侧固定杆3和中部固定杆4均位于横梁1上,且分别通过连接件与横梁1连接;左侧固定杆2、右侧固定杆3和中部固定杆4的形状均为圆弧,且均由14号槽钢制成,其中,左侧固定杆2的半径为180cm、弧长为90cm,右侧固定杆3的半径为180cm、弧长为90cm,中部固定杆4的半径为150cm、弧长为60cm,左侧固定杆2、右侧固定杆3对称设置于横梁1的左侧和右侧,中部固定杆4的数量为1个,并位于左侧固定杆2和右侧固定杆3中间,中部固定杆4的顶点切线为水平方向,左侧固定杆2顶点切线与右侧固定杆3顶点切线的交点位于中部固定杆4顶点切线的下方。

如图3所示,一种用于钢筋笼运输的固定架的使用过程为:将一定数量的固定架平行均匀的放置于运输车的平板上,并保证所有固定架的横梁1位于同一水平面,在左侧固定杆2、右侧固定杆3与中部固定杆4上分别放置3个钢筋笼,再进行捆绑固定,即可运输;也可在底层的3个钢筋笼的上方加放2个钢筋笼,再在这2个钢筋笼上方加放1个钢筋笼,增加单次钢筋笼的运输量,提高运输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