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容器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20991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包装容器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容器的结构,特别是指一种降低生产成本、使用轻松、集中便于挤出、及避免沾染手指的包装容器的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外带、外送相关行业的盛行,且每个人的口味喜好有所不同,并因酱料等若事先涂布于食物上,有时会对食物的口感造成影响(特别是炸物),所以一般较常见的做法是通过酱料袋收容酱料。

而酱料袋主要包含有至少一挠性片体,而挠性片体的边缘处相互连接,且连接处形成有至少一呈锯齿状或切口状的撕裂部,并于挠性片体的中间处形成一容置空间,当使用者在欲使用时,仅需将撕裂部撕开至容置空间,然后挤压挠性片体即可将酱料挤出,但酱料袋存在着撕开时很容易不慎沾到双手,且撕开的开口大小不易控制等缺失,所以研发出习用硬盖容器。

而习用硬盖容器包含有至少一挠性壳体、至少一形成于挠性壳体上供容置酱料的容置空间、至少一设于挠性壳体上供遮蔽容置空间的硬质盖体、及至少一形成于硬质盖体上的折断部,使用时则挤压硬质盖体和挠性壳体相对两侧,令硬质盖体从折断部折断,让酱料可于折断处从容置空间挤出;但经实际使用发现,除了硬质盖体生产制作成本较为昂贵外,硬质盖体为了能顺利折断会选用延展性较低的材质,故当不慎挤压碰撞时极易发生硬质盖体折断,导致酱料意外渗漏或外露受到污染等状况,且为了让使用者便于拿持硬质盖体会有一定的体积,并折断部会等同于硬质盖体的宽度或长度才折断,所以折断处会具有一定的长度,导致挤酱料压出的范围较为分散、及数量较为不稳定,影响使用者控制涂布范围、及涂布量,造成使用者使用上的不便。

所以,要如何解决上述习用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故,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终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生产成本、使用轻松、集中便于挤出、及避免沾染手指的包装容器的结构。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下列技术手段,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包装容器的结构,包括:至少一收容容器,该收容容器上设有至少一容置空间、及至少一与该容置空间连通的开口,该容置空间容置至少一容置物;至少一封闭元件,该封闭元件包含有至少一设于该收容容器上且供封闭该开口的封闭层、至少一设于该封闭层背离该收容容器侧处的保鲜层、及至少一设于该保鲜层背离该封闭层侧处的保护层;至少一第一切割线,该第一切割线设于该封闭元件上;及至少一第二切割线,该第二切割线设于该封闭元件上,且与该第一切割线交错成形,以令该容置物得从前述交错处流出。

进一步,该收容容器、该封闭层、该保鲜层、及该保护层具有可挠性。

进一步,该封闭层包含有聚乙烯(polyethylene,PE)。

进一步,该保鲜层包含有金属薄膜。

进一步,该保护层包含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或尼龙(Nylon)其中之一。

进一步,该保护层的熔点及韧性高于该封闭层。

进一步,该封闭层、该保鲜层、及该保护层呈薄膜态样。

进一步,该收容容器设有至少一第一收容部、及至少一位于该第一收容部侧处的第二收容部,且该容置空间设有至少一与该第一收容部位置对应的第一容置部、至少一与该第一容置部位置对应的第二容置部、及至少一位于该第一容置部与该第二容置部间,且与前述交错处位置对应的汇流部。

进一步,该第一切割线、及该第二切割线的长度,均小于该封闭元件的长度、及宽度。

本实用新型包装容器的结构通过收容容器、封闭元件、第一切割线及第二切割线的结构设计,从整体结构而言,结构相当简单,故生产相当轻松且仅需少量材料,进而减少生产成本,更通过封闭层有效封闭容置空间,且由保鲜层保持容置物新鲜,并靠保护层避免意外损伤破裂;而使用时仅需挤压收容容器使其变形,借此对容置物施压以及推挤封闭元件,且封闭元件会从第一切割线和第二切割线交错处些许裂开,让容置物能适量的集中挤出以供使用,并使用过程中容置物完全不会碰触手部,更得通过控制挤压的力量控制容置物的流出量,借由上述技术,可针对习用硬盖容器所存在的制作成本昂贵、易意外渗漏或外露受到污染、及挤压出时较为分散的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降低生产成本、使用轻松、集中便于挤出、及避免沾染手指的实用性和进步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挤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挤出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挤出示意图。

【符号说明】

收容容器1、1a 第一收容部11a

第二收容部12a 容置空间2、2a

第一容置部21a 第二容置部22a

汇流部23a 开口3

封闭元件4 封闭层41

保鲜层42 保护层43

第一切割线51 第二切割线52

容置物6、6a。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之技术手段及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及分解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至少一收容容器1、至少一封闭元件4、至少一第一切割线51、及至少一第二切割线52,其中收容容器1上设有至少一容置空间2、及至少一与容置空间2连通的开口3,且容置空间2供容置至少一容置物6,并收容容器1具有可挠性。

封闭元件4包含有至少一设于该收容容器1上且供封闭开口3的封闭层41、至少一设于封闭层41背离收容容器1侧处的保鲜层42、及至少一设于保鲜层42背离封闭层41侧处的保护层43,其中封闭层41包含有聚乙烯(polyethylene,PE),且保鲜层42包含有金属薄膜,并保护层43包含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或尼龙(Nylon)其中之一,而封闭层41、保鲜层42、及保护层43具有可挠性且呈薄膜态样,故仅需少量材料以降低生产成本,且保护层43的熔点及韧性高于封闭层41,借此于生产时让封闭层41可直接与收容容器1配合固定封闭开口3,并使生产更为简单便宜快速,同时由保鲜层42阻隔外部影响(如热度或日照等)以维持容置物6新鲜,更通过保护层43韧性较高的特性避免意外损伤破裂。

第一切割线51、及第二切割线52设于封闭元件4上,且第一切割线51和第二切割线52交错成形,令容置物6后续得从前述交错处流出,并第一切割线51、及第二切割线52的长度,均小于封闭元件4的长度、及宽度,让容置物6流出时更为集中适量,另,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之一实施态样,其态样不设限于此。

请同时配合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分解示意图、挤压示意图、及挤出示意图,同参图3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对收容容器1进行挤压,于本实施例中以挤压收容容器1相对两侧作为实施,挤压收容容器1的同时会挤压容置物6令其推挤封闭元件4(封闭层41、保鲜层42、及保护层43)。

同参图4所示,因第一切割线51和第二切割线52交错成形,所以推挤的应力会使封闭元件4于前述交错处些许裂开,进而让容置物6能适量的从前述交错处集中挤出以供使用,因此使用者手部会碰触到收容容器1,不会与容置物6接触,自然保持清洁,并使用者得视需求通过控制挤压的力量来控制容置物6的挤出量,让使用更自由方便。

请参阅图5、及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及挤出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大致相同,差异处在于本实施中以收容容器1a设有至少一第一收容部11a、及至少一位于第一收容部11a侧处的第二收容部12a作为实施,且容置空间2a设有至少一与第一收容部11a位置对应的第一容置部21a、至少一与第一容置部21a位置对应的第二容置部22a、及至少一位于第一容置部21a与第二容置部22a间,且与前述交错处位置对应的汇流部23a,通过第一收容部11a和第二收容部12a间可轻松弯折,以及第一收容部11a和第二收容部12a会相互挤压的结构设计,让挤压收容容器1a更为轻松省力,且因汇流部23a位于第一容置部21a与第二容置部22a间,并与前述交错处位置对应,让第一收容部11a和第二收容部12a内的容置物6a皆可顺畅从前述交错处挤出,借此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自由多变。

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包装容器的结构可改善习用的技术关键在于:

一、借由收容容器1、封闭元件4(封闭层41、保鲜层42、及保护层43)、第一切割线51、及第二切割线52相配合,本实用新型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实用性和进步性。

二、借由收容容器1、封闭元件4(封闭层41、保鲜层42、及保护层43)、第一切割线51、及第二切割线52相配合,本实用新型达到使用轻松、集中便于挤出、及避免沾染手指的实用性和进步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包装容器的结构于使用时,确实能达到其功效及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