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收集污水的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9447发布日期:2018-06-19 21:33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收集污水的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收集污水的垃圾箱。



背景技术:

垃圾箱,就是装放垃圾的地方,多数以金属或塑胶制,用时放入塑料袋,当垃圾一多便可扎起袋丢掉,多数垃圾箱都有盖以防垃圾的异味四散,有些垃圾桶可以以脚踏开启,垃圾箱是人们生活中“藏污纳垢”的容器,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折射。

然而现有的垃圾箱大多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日常使用中,时常是污水横流,臭气熏人,滋生了很多细菌和害虫,严重影响了清洁员的健康,也给环境带来了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收集污水的垃圾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收集污水的垃圾箱,包括垃圾箱和外壳,所述外壳外侧底面焊接有万向轮,所述外壳内部底边中间设置有储水箱,且储水箱底部开设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上方设置有液晶屏,所述储水箱的顶端通过吸水管与收集器固定连接,所述收集器上方设置有投污箱,且投污箱内部两侧通过螺钉连接有紫外线灯,所述外壳的上方焊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一侧开设有扔烟口,所述支撑杆的上方焊接有遮板,且遮板上表面内嵌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遮板的正面开设有驱虫口,且驱虫口的下方设置有感应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驱虫口有四个,关于遮板两两对称,且驱虫口内置有驱虫液。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投污箱共有两个,且每个投污箱内均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两个紫外线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万向轮具有刹车固定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储水箱内设置有电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液晶屏的输出端与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紫外线灯可以杀死投污箱中滋生的细菌,驱虫液可以赶走蚊虫,很好的保护了清洁员的健康,通过电机可以把收集器中的污水抽到储水箱储存,这样防止污水到处流,污染环境,其次收集器采用倾斜式结构,有利于污水的抽取,感应灯有利于夜间人们扔垃圾时可以看到到垃圾箱口的位置,防止把垃圾丢到外面,最后太阳能电池板可以给电机、感应灯、紫外线灯和液晶屏提供电量,液晶屏可以控制电机定时工作抽污水,也可以显示储水箱的已储存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收集污水的垃圾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储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驱虫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垃圾箱、2-投污箱、3-外壳、4-遮板、5-驱虫口、6-扔烟口、7-感应灯、8-太阳能电池板、9-支撑杆、10-紫外线灯、11-收集器、12-万向轮、13-储水箱、14-吸水管、15-电机、16-液晶屏、17-抽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便于收集污水的垃圾箱,包括垃圾箱1和外壳3,外壳3外侧底面焊接有万向轮12,外壳3内部底边中间设置有储水箱13,且储水箱13底部开设有抽水管17,抽水管17的上方设置有液晶屏16,储水箱13的顶端通过吸水管14与收集器11固定连接,收集器11上方设置有投污箱2,且投污箱2内部两侧通过螺钉连接有紫外线灯10,外壳3的上方焊接有支撑杆9,且支撑杆9一侧开设有扔烟口6,支撑杆9的上方焊接有遮板4,且遮板4上表面内嵌有太阳能电池板8,遮板4的正面开设有驱虫口5,且驱虫口5的下方设置有感应灯7。

驱虫口5有四个,关于遮板4两两对称,且驱虫口5内置有驱虫液,投污箱8共有两个,且每个投污箱8内均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两个紫外线灯10,万向轮12具有刹车固定结构,储水箱13内设置有电机15,液晶屏16的输出端与电机1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感应灯7设置在驱虫口5的底部,储水箱13和投污箱2前侧均开设有拉门,感应灯7共四盏,关于遮板4对称放置,投污箱2底面开设有过滤孔,外壳3底部设置有四个万向轮12。

工作原理:使用时,把垃圾箱1推到有足够光照适宜的地方,通过万向轮12固定位置,太阳能电池板8可以给电机15、感应灯7、紫外线灯10和液晶屏16提供电量,当垃圾扔到垃圾箱1后,紫外线灯10开始工作防止滋生细菌,驱虫液5可以赶走蚊虫,可以保护清洁员的健康,垃圾中的污水通过过滤孔流入收集器11中,电机15会定时把收集器11中的污水抽到储水箱13中储存,待清洁员回收垃圾时,可以通过垃圾车的吸管通过抽水管17的把储水箱13的污水抽走,这样污水就不会到处流,污染环境,感应灯7给夜间扔垃圾的人们提供光亮,防止把垃圾丢到垃圾箱1外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