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棒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8279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棒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棒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棒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铝棒的加工企业中,涉及对铝棒的搬运,由于铝棒的长度较长,通常车载搬运不方便,尤其需要从底处往高处搬运,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有效的搬运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棒悬挂装置可以改善以上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棒悬挂装置,用于铝棒搬运,包括第一悬挂装置,第二悬挂装置和悬挂架支撑架;所述第一悬挂装置和所述第一悬挂装置均为成对设置,它们放置在悬挂架支撑架表面;所述第一悬挂装置包括固定板和金属管,所述金属管与所述固定板围成等腰三角形态,所述固定板中间上方和固定板两端与金属管之间设置中间板和角板,所述中间板与角板之间存在镂空区;所述金属管上套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位于镂空区相邻的金属管上;所述中间板中间位置设置第一悬挂孔;所述固定板下方等间距设置铁链,所述铁链上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铁链下方设置套圈;所述第二悬挂装置包括中间板,所述中间板中间位置设置第二悬挂孔,所述中间板下方设置多个铁链,所述铁链一端与中间板固定连接,铁链的另一端与套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悬挂装置上的金属管与所述固定板围成等腰三角形态,其中等腰三角形态的两腰之间的夹角为110~130°;所述固定板上的铁链个数为8~10个。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板下方的铁链个数为3个。

进一步的,所述套圈的孔圈形态为椭圆形,所述套圈的孔圈内壁设置防滑纹。

进一步的,所述悬挂架支撑架为矩形的框架形态,所述悬挂架支撑架顶端两侧垂直设置档杆;所述悬挂架支撑架底面设置活动轮;所述悬挂架支撑架的宽度小于中间板的长度,所述悬挂架支撑架的宽度小于固定板的长度;所述固定板的长度大于中间板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悬挂孔的两侧垂直,其顶面和底面为凹面;所述第二悬挂孔的两侧垂直,底面为水平,顶面为凹面。

进一步的,所述铁链长度0.5~2.5m。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和中间板一侧设置标记区,所述标记区设置黑板面;所述标记区的宽度为0.2~0.3m,其长度为0.3~0.35cm。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了第一悬挂装置,第二悬挂装置和悬挂架支撑架,可以通过成对的悬挂装置搬运长度不同的铝棒,便于从低处往高处搬运,悬挂架支撑架用于对第一悬挂装置和第二悬挂装置支撑和转运,使用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悬挂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悬挂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悬挂架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套圈结构示意图。

图示:1固定板、2金属管、3中间板、31悬挂板、4角板、5第一悬挂孔、51第二悬挂孔、6铁链、7套圈、71橡胶垫圈、72防滑纹、8悬挂架支撑架、9标记区、10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铝棒悬挂装置,用于铝棒搬运,包括第一悬挂装置,第二悬挂装置和悬挂架支撑架8;所述第一悬挂装置和所述第一悬挂装置均为成对设置,它们放置在悬挂架支撑架8表面;所述第一悬挂装置包括固定板1和金属管2,所述金属管2与所述固定板1围成等腰三角形态,金属管2为不锈钢金属管,不锈钢金属管与固定板之间焊接设置,所述固定板1 中间上方和固定板1两端与金属管2之间设置中间板3和角板4,所述中间板3与角板4之间存在镂空区;所述金属管2上套有橡胶套10,所述橡胶套10位于镂空区相邻的金属管2上;所述中间板3中间位置设置第一悬挂孔5;所述第一悬挂孔5的两侧垂直,其顶面和底面为凹面;所述固定板1 下方等间距设置铁链6,所述铁链6上端与固定板1固定连接,所述铁链6 下方设置套圈7;所述第二悬挂装置包括中间板3,所述中间板3中间位置设置第二悬挂孔51,所述第二悬挂孔51的两侧垂直,底面为水平,顶面为凹面。所述中间板3下方设置多个铁链6,所述铁链6一端与中间板3固定连接,铁链6的另一端与套圈7连接。所述固定板1的一侧和中间板3一侧设置标记区9,所述标记区9设置黑板面;所述标记区9的宽度为 0.2~0.3m,其长度为0.3~0.35cm,标记区用于编号书写,采用黑板形式方便涂抹。

前述的,第一悬挂装置上的金属管2与所述固定板1围成等腰三角形态,其中等腰三角形态的两腰之间的夹角为110~130°;这个范围是经验范围,能够同时满足第一悬挂装置的提升高度以及金属管的使用量和金属管与固定板之间的稳定性;如果夹角过例如60°,导致增加了第一悬挂装置的高度,导致提升的高度降低,同时增加了金属管的使用材质;如果夹角度太大例如160°,导致金属管与固定板连接点的张力过大,容易导致连接点断裂;所述固定板1上的铁链6个数为8~10个;所述中间板3下方的铁链6个数为3个;所述铁链6长度0.5~2.5m。如图4所示,所述套圈7的孔圈形态为椭圆形,套圈7的孔圈设计为椭圆形的好处在于,方便铝棒插入其中,孔圈与铝棒外周之间存在足够的孔隙,如果采用圆形设计,孔圈与铝棒外周之间的孔隙较少,不方便铝棒的插入。如图5所示,所述套圈7 的孔圈内壁设置防滑纹72。如图4所示,前述的悬挂架支撑架8为矩形的框架形态,所述悬挂架支撑架8顶端两侧垂直设置档杆;所述悬挂架支撑架8底面设置活动轮;所述悬挂架支撑架8的宽度小于中间板3的长度,所述悬挂架支撑架8的宽度小于固定板1的长度;所述固定板1的长度大于中间板3的长度。

使用的时候可以将铝棒穿在第一悬挂装置或者第二悬挂装置下方的套圈7的孔圈中,设置两种形式的悬挂装置满足不同长度的铝棒。悬挂的时候需要将吊车的掉钩挂在第一悬挂装置的第一悬挂孔5内或第二悬挂装置的第二悬挂孔51内,使用方便。搬运的时候将第一悬挂装置或者第二悬挂装置放置在悬挂架支撑架8顶端,在悬挂架支撑架8上的档杆能够对悬挂板31或者中间板3起到支撑作用,确保所有第一悬挂装置或者第二悬挂装置位于两侧的档杆之间,同时好处还在于第一悬挂装置或者第二悬挂装置上的第一悬挂孔或第二悬挂孔位于同一高度,方便吊车挂钩套穿;方便吊车工人操作;在需要人工辅助搬运第一悬挂装置的的时候,工人可以触摸金属管上的橡胶套10进行操作,橡胶套10减少对手掌的加压感。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了第一悬挂装置,第二悬挂装置和悬挂架支撑架,可以通过成对的悬挂装置搬运长度不同的铝棒,便于从低处往高处搬运,悬挂架支撑架用于对第一悬挂装置和第二悬挂装置支撑和转运,使用方便快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