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袋热熔封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2781阅读:588来源:国知局
包装袋热熔封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包装袋热熔封口装置。



背景技术:

很多产品都需要用包装袋包裹起来、密封,如血袋,采血机构将血袋送至用血单位之前,需要对血袋进行二次包装,目的是对血制品起到二次保护的作用,以降低血袋在存储及运输过程中因意外损坏而造成血液污染。

目前,血袋二次包装多为手工完成,操作员将血袋装入包装袋,再将包装袋放置在热合机中进行热合粘贴封口。血袋自带连接管。手工包装的缺点:操作人员工作量大,劳动成本高,并增加将连接管及袋口一起热熔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袋热熔封口装置,旨在实现实现机械化封口,提高血袋包装效率,减少人工误操作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装袋热熔封口装置,所述包装袋热熔封口装置包括架体、热熔封口机构、异物检测机构及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设于所述架体的前侧,用于传输装有待包装产品的包装袋,所述热熔封口机构和异物检测机构均安装在所述架体上,所述热熔封口机构用于对传送机构上装有待包装产品的包装袋进行热熔封口,所述异物检测机构设于所述热熔封口机构的前方,用于在热熔封口前检测包装袋内是否有异物伸到包装袋的袋口待热熔封口位置。

优选地,所述热熔封口机构包括呈上下相对设置上热熔组件和下热熔组件,所述异物检测机构包括呈上下相对设置的上检测组件和下检测组件,所述包装袋热熔封口装置进一步包括呈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和驱动机构,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可上下滑动地安装在架体上并呈上下相对设置,所述上热熔组件和上检测组件均安装在所述上支撑板上,所述下热熔组件和下检测组件均安装在所述下支撑板上,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在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用于驱动所述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同步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所述上热熔组件和下热熔组件上分别设有上热熔刀和下热熔刀,通过上热熔刀和下热熔刀相互靠拢对包装袋进行热熔封口。

优选地,所述上检测组件包括设于上支撑板下侧的上压条,所述上压条受向上外力作用可相对于上支撑板向上移动,所述下检测组件包括设于下支撑板上侧的下压条,所述下压条受向下外力作用可相对于下支撑板向下移动,所述热熔封口机构进一步包括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于感测上压条是否相对上支撑板向上移动预设距离或下压条是否相对下支撑板向下移动预设距离以判断包装袋的袋口位置是否有异物存在。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直齿轮、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上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条与下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直齿轮同时与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直齿轮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同步运动,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带动下可分别沿两对直线导轨副的导轨上下运动,同步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

优选地,所述上检测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一导向轴,所述第一导向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上支撑板上,所述第一导向轴的下端与所述上压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轴的上端设有第一轴环以限制第一导向轴相对于上支撑板向下移动,所述下检测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二导向轴,所述第二导向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下支撑板上,所述第二导向轴的上端与所述下压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向轴的下端设有第二轴环以限制第二导向轴相对于下支撑板向上移动。

优选地,所述上检测组件/下检测组件包括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穿过上支撑板/下支撑板,第一端与所述上压条/下压条固定连接,第二端固定有第一遮光轴环,所述光电传感器为对射型光电传感器,包括发光器和受光器,所述发光器和受光器固定在所述第一遮光轴环的两侧,当所述上压条与所述下压条之间夹有异物时,所述发光器和受光器之间光路发生通/断改变。

优选地,所述连接轴的第二端还固定有第二遮光轴环,所述第二遮光轴环与所述第一遮光轴环之间有间隙,当所述上压条与所述下压条之间没有异物时,所述发光器和受光器之间光线从所述间隙通过。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轴上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且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位于所述上支撑板与上压条之间,和/或

所述第二导向轴上套设有第二压缩弹簧,且所述第二压缩弹簧位于所述下支撑板与下压条之间。优选地,所述上热熔组件包括上热熔刀固定座,所述上热熔刀安装在上热熔刀固定座上,所述上热熔刀固定座中的设有加热棒,所述上热熔刀与上支撑板之间以及上热熔刀的后侧均设置有隔热板,和/或

所述下热熔组件包括下热熔刀固定座,所述下热熔刀安装在下热熔刀固定座上,所述下热熔刀固定座中的设有加热棒,所述下热熔刀与下支撑板之间以及下热熔刀的后侧均设置有隔热板。

优选地,所述上热熔刀和下热熔刀的刀刃上均包覆有铁氟龙胶带,并通过刀刃两侧的压紧条压紧。

优选地,所述包装袋热熔封口装置还包括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下端与所述上支撑板的上侧连接,所述拉伸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架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包装袋热熔封口装置还包括第一槽型光电传感器和第一挡片,所述第一槽型光电传感器和第一挡片的其中之一安装在架体上,所述第一槽型光电传感器和第一挡片的其中之另一与上支撑板或下支撑板相固定,通过第一槽型光电传感器和第一挡片来控制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上下移动的行程。

优选地,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扯袋机构,所述架体对应扯袋机构设有开口,所述扯袋机构包括两个夹爪及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

水平驱动机构,用于驱使两个夹爪向前移动至包装袋所在位置,并在夹住包装袋袋口两侧边缘后将包装袋拉至热熔封口机构上;

同步移动驱动机构,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水平驱动机构上,用于驱使两个夹爪夹住包装袋袋口两侧边缘后相互远离以扯直包装袋口;以及

夹爪驱动件,安装在所述同步移动驱动机构上,用于驱使所述夹爪张开然后夹住包装袋袋口的两侧边缘。

优选地,所述水平驱动机构包括水平驱动件、第一直线导轨副及第二直线导轨副,所述第二直线导轨副包括直线导轨和两滑块,所述第二直线导轨副的直线导轨通过所述第一直线导轨副安装在一承载台上,所述水平驱动件与第二直线导轨副的直线导轨连接以驱动第二直线导轨副的直线导轨沿水平方向前后往复移动,所述夹爪驱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直线导轨副的滑块上。

优选地,所述同步移动驱动机构包括同步带、同步带轮、齿型惰轮、马达及两同步带压块,所述同步带套设在所述同步带轮和齿型惰轮上,包括前侧带部和后侧带部,所述两同步带压块可滑动地安装在水平驱动机构上,并分别压紧所述同步带的前侧带部和后侧带部,所述两夹爪分别与两同步带压块固定连接,所述马达与所述两同步带轮的其中一个连接,以驱动同步带轮带动同步带正转或反转,进而带动与同步带压块相固定的两个夹爪向中间靠拢或者相远离。

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袋热熔封口装置,可以实现机械化热熔封口,用于血袋包装时,能够提高血袋包装效率,减少人工误操作风险,异物检测机构在包装袋进行热熔封口之前检测包装袋内是否有异物(例如血袋的连接管)伸到包装袋的袋口待热熔封口位置,当检测到有异物时,热熔封口机构不对包装袋进行热熔封口,而让包装袋进入下一个工序。这样,相对于人工手动热熔封口,可以减少误操作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包装袋热熔封口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包装袋热熔封口装置由另一角度所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未示出传送机构。

图3为图2所示包装袋热熔封口装置的正视图,其中部分部件被移除。

图4为图2所示包装袋热熔封口装置中异物检测机构和热熔封口机构的侧视图。

图5为图4所示热熔封口机构的正视图。

图6为图4所示异物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包装袋热熔封口装置中扯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包装袋热熔封口装置的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包装袋热熔封口装置4包括架体40、热熔封口机构41、异物检测机构44及传送机构49,传送机构49设于架体40的前侧,用于传输装有待包装产品(例如血袋)的包装袋401,热熔封口机构41和异物检测机构44均安装在架体40上,热熔封口机构41用于对传送机构49上装有待包装产品(例如血袋)的包装袋401进行热熔封口,异物检测机构44设于热熔封口机构41的前方,用于在热熔封口前检测包装袋401内是否有异物(例如血袋的连接管)伸到包装袋401的袋口待热熔封口位置。

包装袋热熔封口装置4,可以实现机械化热熔封口,用于血袋包装时,能够提高血袋包装效率,减少人工误操作风险。异物检测机构44在包装袋401进行热熔封口之前检测包装袋内是否有异物(例如血袋的连接管)伸到包装袋401的袋口待热熔封口位置,当检测到有异物时,热熔封口机构41不对包装袋401进行热熔封口,而让包装袋401进入下一个工序。这样,相对于人工手动热熔封口,可以减少误操作风险。

热熔封口机构41包括呈上下相对设置上热熔组件42和下热熔组件43,异物检测机构44包括呈上下相对设置的上检测组件45和下检测组件46。包装袋热熔封口装置4进一步包括呈上支撑板402、下支撑板403、和驱动机构47。上支撑板402和下支撑板403可上下滑动地安装在架体40上并呈上下相对设置。具体地,架体40上设有两对直线导轨副404,两对直线导轨副404呈竖直安装分别靠近架体40的左右两侧设置,上支撑板402和下支撑板403可滑动地架设在两对直线导轨副404上。直线导轨副404包括直线导轨405和可滑动地安装在直线导轨405上的两滑块406,直线导轨405固定在架体40上,两滑块406分别固定在上支撑板402和下支撑板403上。

上热熔组件42和上检测组件45均安装在上支撑板402上,下热熔组件43和下检测组件46均安装在下支撑板403上,驱动机构47连接在上支撑板402和下支撑板403之间,用于驱动上支撑板402和下支撑板403同步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

上热熔组件42和下热熔组件43上分别设有上热熔刀421和下热熔刀431,通过上热熔刀421和下热熔刀431相互靠拢对包装袋401进行热熔封口。上检测组件45包括设于上支撑板402下侧的上压条451,上压条451受向上外力作用可相对于上支撑板402向上移动,下检测组件46包括设于下支撑板403上侧的下压条461,下压条461受向下外力作用可相对于下支撑板403向下移动。热熔封口机构41进一步包括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用于感测上压条451是否相对上支撑板402向上移动预设距离或下压条461是否相对下支撑板403向下移动预设距离以判断包装袋401的袋口位置是否有异物存在。

在上压条451和下压条461之间只有包装袋的时候,异物检测机构44的上检测组件45和下检测组件46移动到检测位置时,上压条451和下压条461之间的距离小,即为包装袋的厚度,上压条451不会相对上支撑板402发生移动,下压条461不会相对下支撑板403发生移动。而当上压条451和下压条461之间夹到异物例如血袋的连接管时,异物检测机构44的上检测组件45和下检测组件46移动到检测位置时,由于异物的存在,上压条451和下压条461之间的距离会大于包装袋的厚度,使得上压条451会相对上支撑板402向上移动一定距离,同时下压条461会相对下支撑板403向下移动一定距离。如果移动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则说明上压条451和下压条461之间的距离超过了包装袋的厚度,判定包装袋的袋口位置是否有异物存在。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47包括电机471、直齿轮472、第一齿条473和第二齿条474。第一齿条473与上支撑板402固定连接,第二齿条474与下支撑板403固定连接,直齿轮472同时与第一齿条473和第二齿条474啮合,电机471驱动直齿轮472转动,以带动第一齿条473和第二齿条474同步运动,上支撑板402和下支撑板403在第一齿条473和第二齿条474的带动下可分别沿两对直线导轨副404的直线导轨405上下运动,同步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

上检测组件45进一步包括第一导向轴452和连接轴453,第一导向轴452通过轴承454安装在上支撑板402上,第一导向轴452的下端与上压条451固定连接,第一导向轴452的上端设有第一轴环455以限制第一导向轴452相对于上支撑板402向下移动。连接轴453穿过上支撑板402,其下端与上压条451固定连接,连接轴453的上端固定有第一遮光轴环4561。第一导向轴452上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457,且第一压缩弹簧457位于上支撑板402与上压条451之间。这样,在上压条451没有受外力的情况下,可以使上压条451相对于上支撑板402保持不动。

上支撑板402安装有第一光电传感器410,第一光电传感器410为对射型光电传感器,包括发光器4101和受光器4102,发光器4101和受光器4102位于第一遮光轴环4561的两侧。当上压条451与下压条461之间压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厚度大于包装袋的厚度)时,上压条451相对上支撑板402向上移动达到预设距离,发光器4101和受光器4102之间的光路由初始状态(没有被第一遮光轴环4561所挡住,光线从第一遮光轴环4561的上方通过)变化到光路被第一遮光轴环4561阻挡住,或者发光器4101和受光器4102之间的光路由初始状态(被第一遮光轴环4561所挡住,)变化到光路没有被第一遮光轴环4561阻挡住,光线从第一遮光轴环4561的下方通过。状态的变化触发第一光电传感器410输出一个开关控制信号,表明包装袋401的袋口位置有异物存在。

上检测组件45进一步包括固定有第二遮光轴环4562,固定在连接轴453的上端,第二遮光轴环4562与第一遮光轴环4561之间有间隙,当上压条451与下压条461之间没有异物时,发光器4101和受光器4102之间光线从间隙通过。由该间隙的距离来保证该装置对异物检测的精度。

下检测组件46进一步包括第二导向轴462和连接轴463,第二导向轴462通过轴承464安装在下支撑板403上,第二导向轴462的上端与下压条461固定连接,第二导向轴462的下端设有第二轴环465以限制第二导向轴462相对于下支撑板403向上移动。连接轴463的上端与下压条461固定连接,连接轴463的下端设有第一遮光轴环4661。第二导向轴462上套设有第二压缩弹簧467,且第二压缩弹簧467位于下支撑板403与下压条461之间。这样,在下压条461没有受外力的情况下,可以使下压条461相对于下支撑板403保持不动。

在上实施例中,上支撑板402上安装有第一光电传感器410。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在下支撑板403上安装第二光电传感器420,且第二光电传感器420的发光器4201和受光器4202位于下检测组件46的第一遮光轴环4661的相对两侧。当上压条451与下压条461之间压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厚度大于包装袋的厚度)时,下压条461相对下支撑板403向下移动达到预设距离,发光器4201和受光器4202之间的光路由初始状态(没有被第一遮光轴环4661所挡住,光线从第一遮光轴环4661的下方通过)变化到光路被第一遮光轴环4661阻挡住,或者发光器4201和受光器4202之间的光路由初始状态(被第一遮光轴环4661所挡住,)变化到光路没有被第一遮光轴环4661阻挡住,光线从第一遮光轴环4661的上方通过。状态的变化触发第二光电传感器420输出一个开关控制信号,表明包装袋401的袋口位置有异物存在。下检测组件46进一步包括固定有第二遮光轴环4662,固定在连接轴463的下端,第二遮光轴环4662与第一遮光轴环4661之间有间隙,当上压条451与下压条461之间没有异物时,发光器4201和受光器4202之间光线从间隙通过。由该间隙的距离来保证该装置对异物检测的精度。上热熔刀421和下热熔刀431的刀刃上均包覆有铁氟龙胶带422、432,并通过刀刃两侧的压紧条423、433压紧。

进一步地,上热熔组件42包括上热熔刀固定座424,上热熔刀421安装在上热熔刀固定座424上,上热熔刀固定座424中的设有加热棒425,上热熔刀421与上支撑板402之间以及上热熔刀421的后侧均设置有隔热板426。

下热熔组件43包括下热熔刀固定座434,下热熔刀431安装在下热熔刀固定座434上,下热熔刀固定座434中的设有加热棒435,下热熔刀431与下支撑板403之间以及下热熔刀431的后侧均设置有隔热板436。

作为进一步改进,包装袋热熔封口装置4还包括拉伸弹簧407,拉伸弹簧407的下端与上支撑板402的上侧连接,拉伸弹簧407的上端与架体40连接。当包装袋401在热熔封口的时候刚好停电时,拉伸弹簧407可将上支撑板402拉升以防止包装袋401被加热过度、损坏机器。

作为进一步改进,包装袋热熔封口装置4还包括第一槽型光电传感器481和第一挡片482,第一槽型光电传感器481和第一挡片482的其中之一安装在架体40上,第一槽型光电传感器481和第一挡片482的其中之另一与上支撑板402或下支撑板403相固定,通过第一槽型光电传感器481和第一挡片482来控制上支撑板402和下支撑板403上下移动的行程。第一槽型光电传感器481为发射器和接收器于一体的光电传感器,其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位于U型槽的两边,并形成一光轴,当被检测物体(第一挡片482)经过U型槽且阻断光轴时,就产生了检测到的开关信号。

本实施例中,第一槽型光电传感器481安装在架体40上且数量为三个,上支撑板402或下支撑板403上各固定有一个第一挡片482。该两个第一挡片482和靠上面的两个第一槽型光电传感器481来限制上支撑板402和下支撑板403相互靠近时的行程,最下面的那个第一槽型光电传感器481和下支撑板403上的第一挡片482来控制上支撑板402和下支撑板403相互远离时的行程。第一槽型光电传感器481通过传感器滑轨483安装在架体40上,使得第一槽型光电传感器481的安装位置可调节,在行程需要变化时可方便调节。

传送机构49包括有传送带和带动传送运动的传送电机,已封口和未封口的装有血袋的包装袋401都将由传送机构49排除。

参照图1和图7,作为进一步改进,传送机构49进一步包括扯袋机构26,架体40对应扯袋机构26设有开口409,以供扯袋机构26能够伸出作用在包装袋401,扯袋机构26包括两个夹爪261及第二动力装置262。第二动力装置262包括水平驱动件263、夹爪驱动件260和同步移动驱动机构。

每一个夹爪261包括呈相对设置的上夹块2611和下夹块2611,在夹爪驱动件260的作用下,驱动夹爪261的上夹块2611和下夹块2611进行张开或夹持动作(如图7中夹爪处虚线箭头A所示),夹爪驱动件260可以采用气缸。第二动力装置262用于驱动两个夹爪261前后来回移动(如图7中虚线双向箭头B所示),以及驱动两个夹爪261相互靠拢或相互远离(如图5中虚线双向箭头C所示)。

在待包装产品(例如血袋)入袋后,两个夹爪261分别夹住包装袋10袋口的两侧边缘,通过第二动力装置262驱动两个夹爪261向后移动扯直袋口,将其拉到热熔封口机构41的位置上,在进行异物检测后热熔封口,以保证热熔处袋口的平整无褶皱。

水平驱动机构用于驱使两个夹爪261向前移动至包装袋401所在位置,并在夹住包装袋401袋口两侧边缘后将包装袋拉至热熔封口机构上,以进入下一步热熔封口工序,夹爪驱动件260安装在同步移动驱动机构上,用于驱使夹爪261张开然后夹住包装袋401袋口的两侧边缘,同步移动驱动机构可滑动地安装在水平驱动机构上,在待包装产品进入包装袋401后,同步移动驱动机构用于驱使两个夹爪261夹住包装袋袋口两侧边缘后相互远离以扯直包装袋401袋口,保证包装袋401热熔封口后平整无褶皱。

水平驱动机构包括水平驱动件263、第一直线导轨副264和第二直线导轨副265。第二直线导轨副265包括直线导轨2651和两滑块2652、第二直线导轨副265的直线导轨2651通过第一直线导轨副264安装在一承载台(图中未示出)上。第一直线导轨副264的数量两对并呈并排设置,每一第一直线导轨副264包括直线导轨2641和可滑动地安装在直线导轨2641上的滑块2642,直线导轨2641通过一安装座固定在承载台上,滑块2642固定在直线导轨2651的底部。水平驱动件263与直线导轨2651连接,在水平驱动件263驱动作用下,直线导轨2651其及上安装的部件一起沿水平方向前后往复移动。水平驱动件263可以采用气缸、电缸、或者链条加电机等直线驱动机构,优选采用电缸。

同步移动驱动机构包括同步带266、同步带轮2671、齿型惰轮2672、马达268及两同步带压块269。同步带266套设在同步带轮2671和齿型惰轮2672上,包括前侧带部2661和后侧带部2662,两同步带压块269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滑块2652上(即可滑动地安装在水平驱动机构上),并分别压紧同步带266的前侧带部2661和后侧带部2662,两夹爪261分别安装在两滑块2652上(即两夹爪261与两同步带压块269固定连接)。马达268与同步带轮2671连接,以驱动同步带轮267带动同步带266正转或反转,进而带动与同步带压块269相固定的两滑块2652移动,使两滑块2652上的两个夹爪261向中间靠拢或者使两滑块2652上的两个夹爪261相互远离。

在上吸附机构23将包装袋10移动到下吸附机构25上方后,通过水平驱动件263驱动第二直线导轨副265向前移动,进而带动两个夹爪261一直向前移动,两个夹爪261张开然后分别夹住包装袋10袋口的两侧边缘后,上吸附机构23和下吸附机构25上下牵拉包装袋10的同时,马达268驱动同步带轮2671转动,带动同步带266移动,进而带动两同步带压块269及两个夹爪261移动以逐步向中间靠拢,保证包装袋10的中心基准保持原来位置不会随着开袋而发生变化,从而利于待包装工件(例如血袋)入袋。

在待包装工件(例如血袋)入袋后,两个夹爪261分别夹住包装袋10袋口的两侧边缘,通过水平驱动件263驱动两个夹爪261向后移动扯直袋口,将其拉到热熔刀的位置上热熔封口,以保证热熔处袋口的平整无褶皱。

作为进一步改进,扯袋机构26还包括两个第二槽型光电传感器270,两个第二槽型光电传感器270安装在直线导轨2651的侧边,两滑块2652的其中之一的侧边对应固定有第二挡片271。

马达268驱动同步带轮267带动同步带266正转或反转,进而带动与同步带压块269相固定的两滑块2652移动,使两滑块2652上的两个夹爪261向中间靠拢或相互远离,第二挡片271随滑块2652一起移动,当第挡片271由一个第二槽型光电传感器270中间滑动至另一个第二槽型光电传感器270中间时再次挡住光线的传播,即可将滑块2652此时的位置反映给主控模块,由此控制滑块2652移动的行程,进而控制两个夹爪261向中间靠拢或相互远离时的移动行程。

第二槽型光电传感器270为发射器和接收器于一体的光电传感器,其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位于U型槽的两边,并形成一光轴,当被检测物体(挡片271)经过U型槽且阻断光轴时,就产生了检测到的开关信号。

作为进一步改进,两个第二槽型光电传感器270通过传感器滑轨272安装在直线导轨2651的侧边,槽型光电传感器270在传感器滑轨272上的安装位置可调节,以方便微调第二槽型光电传感器270的安装位置,来调节两个夹爪261靠拢或张开时的移动行程,以适应不同大小的包装袋10。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方式,在上述实施方式公开的技术内容下,还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