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红茶揉捻机的送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87097发布日期:2018-06-02 05:34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红茶揉捻机的送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红茶揉捻机的送料机构。



背景技术:

红茶属全发酵茶,红茶中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钙、磷、镁、钾、咖啡碱、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等多种营养元素,是人们喜爱的饮品,目前,国内红茶主要产地主要分布于:日照、安徽祁门、广西昭平、云南佛海、浙江绍兴、四川宜宾等地,新采摘的野生红茶叶中含有大量的粉尘,必须经过经过萎凋、除尘、揉捻、发酵、干燥等一些列加工过程后才能制得适于饮用的红茶茶叶,其中,在揉捻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茶叶的香气,必须进行反复揉捻,揉捻还需要进行多次循环,目前,国内茶叶类企业在对红茶进行揉捻处理的过程中一般使用单项、单机处理的方式,很多茶叶类企业仍在使用直排式的处理方式,例如,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3467588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红茶揉捻机构,包括有外接热源的烘道,烘道上设有出风口,出风口内转动安装有挡板,位于出风口一侧的烘道上固定有支座,支座上设有弧形槽,包括有折弯杆,折弯杆的末端与挡板的转轴固定连接,折弯杆的前端位于弧形槽内并沿弧形槽的槽壁移动;包括有锥形筒,锥形筒的底部压置在出风口上,锥形筒内固定安装有托板,托板上设有密集的小孔;使用该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茶叶揉捻的过程中对茶叶还能够起到烘干的作用,扩展了揉捻机的功能,但是,该揉捻机仍然使用手动加料的方式,增加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对生产效率的提升较为有限,又如,公开号为“CN206213180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茶叶加工全自动生产线。该生产线包括杀青机、自动送料机构一、多个揉捻机、烘干机、自动送料机构二和多个复干机,杀青机与自动送料机构一之间设置有将杀青完成的茶叶送向自动送料机构一的输送带一,多个揉捻机设置在自动送料机构一的下方,揉捻机的下方设置有将揉捻完成的茶叶送向烘干机的输送带二,烘干机与自动送料机构二之间设置有将烘干完成的茶叶送向自动送料机构二的输送带三,自动送料机构二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复干机;使用该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茶叶生产的各个工序连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提高了自动化程度,但是,由于茶叶在揉捻加工的过程中必须经过反复揉捻多次,而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揉捻工序仅仅只有一次,茶叶生产的质量难以提高,若在整个系统的中间增加操作人员将茶叶在揉捻机的末端取得出继续揉捻,则势必增加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且很多操作工人难以分辨茶叶是否还需要进行多次揉捻,因此,实际生产效率难以提升,同时,目前,我国制造的揉捻机的规格、形状、高度各不相同,各个送料机构难以保证与揉捻机相匹配。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红茶揉捻机的送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红茶揉捻机的送料机构,包括机架、料斗、支承板以及定量装置,所述机架上设有导杆,所述支承板与所述导杆滑动连接,所述支承板上设有落料口,所述料斗量安装于所述支承板的上方并与所述落料口连通,所述定量装置安装于所述支承板上并可活动地盖合所述落料口。

所述送料机构还包括导料管,导料管安装于所述支承板的下方并与所述落料口连通。

所述导料管是波纹管。

所述送料机构还包括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支承板连接。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电机A、托板以及拉力带,所述机架上设有导轨,导轨上设有多个导轮,电机A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电机输出轴与托板螺接,托板与导轨滑动连接,拉力带缠绕于导轮上,拉力带的一端与所述支承板连接,拉力带的另一端与托板连接。

所述导轮是定滑轮或链轮。

所述拉力带是链条或皮带。

所述定量装置包括导板、连杆、飞轮以及电机B,电机B安装于所述支承板上,飞轮安装于电机B输出轴上,导板的两侧与所述料斗的下端滑动连接,连杆的一端与飞轮的端面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导板铰接。

所述支承板上还设有导向槽,所述导板与导向槽滑动连接。

所述机架底部设有至少3个脚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用户可将需要揉捻的红茶盛放于料斗中,经过揉捻机揉捻后的茶叶,可由操作人员进行筛选后,将需要再次进行揉捻的红茶也盛放在料斗中,通过导料管向红茶揉捻机送料,通过设置在支承板上的定量装置,实现向红茶揉捻机进行定量的送料,定量送料使揉捻机揉捻的效率更高,从而减少红茶揉捻的次数,用户还可通过设置在机架上的调节装置对料斗的高度导料管的位置进行调节,使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向不同规格、形状和高度的揉捻机设备进行定量供料的需要,供料过程中,减少了红茶在设备中的遗漏损失,提高了设备利用效率,用户还可通过机架设备的脚轮移动送料装置,为红茶的多次反复揉捻奠定了基础,提高了红茶生产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导板与料斗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支承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料斗,3-支承板,4-定量装置,5-导杆,6-落料口,7-导料管,8-调节装置,9-电机A,10-托板,11-拉力带,12-导轨,13-导轮,14-导板,15-连杆,16-飞轮,17-电机B,18-导向槽,19-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但所要求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红茶揉捻机的送料机构,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包括机架1、料斗2、支承板3以及定量装置4,机架1上设有导杆5,支承板3与导杆5滑动连接,支承板3上设有落料口6,料斗2量安装于支承板3的上方并与落料口6连通,定量装置4安装于支承板3上并可活动地盖合落料口6。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用户可将需要揉捻的红茶盛放于料斗中,经过揉捻机揉捻后的茶叶,可由操作人员进行筛选后,将需要再次进行揉捻的红茶也盛放在料斗中,通过导料管向红茶揉捻机送料,通过设置在支承板上的定量装置,实现向红茶揉捻机进行定量的送料,定量送料使揉捻机揉捻的效率更高,从而减少红茶揉捻的次数,用户还可通过设置在机架上的调节装置对料斗的高度导料管的位置进行调节,使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向不同规格、形状和高度的揉捻机设备进行定量供料的需要,供料过程中,减少了红茶在设备中的遗漏损失,提高了设备利用效率,用户还可通过机架设备的脚轮移动送料装置,为红茶的多次反复揉捻奠定了基础,提高了红茶生产质量和效率。

送料机构还包括导料管7,导料管7安装于支承板3的下方并与落料口6连通。通过导料管7可准确地向揉捻机进行供料,导料管7可依靠红茶自身的重力输送红茶,也可以通过风送等形式对红茶进行输送,进一步地,导料管的管口应与落料口的大小相匹配,使导料管周边与落料口焊接密封,避免红茶从料斗中经落料口进入导料管内是从导料管外侧掉落,减少了损失。

导料管7是波纹管。波纹管具有较好的柔性,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可向多个方向定量供料,满足了不同揉捻机的使用需求。

送料机构还包括调节装置8,调节装置8安装于机架1上并与支承板3连接。调节装置8用于调节支承板、料斗和导料管相对揉捻机设备的相对位置,以适应不同规格、形状和高度的揉捻机送料的需求,进一步地,调节装置8可横向设置,也可竖向设置,竖向设置时可调节支承板、料斗和导料管的高度,横向设置时可以调节支承板、料斗和导料管相对揉捻机设备的横向位置。

调节装置8包括电机A9、托板10以及拉力带11,机架1上设有导轨12,导轨12上设有多个导轮13,电机A9安装于机架1上,电机输出轴与托板10螺接,托板10与导轨12滑动连接,拉力带11缠绕于导轮13上,拉力带11的一端与支承板3连接,拉力带11的另一端与托板10连接。进一步地,电机A通过螺杆与托板螺接,螺杆的螺距大小为3mm至8mm,满足快速调节的需要,电机A优选使用伺服电机,便于控制。

导轮13是定滑轮或链轮。

拉力带11是链条或皮带。

定量装置4包括导板14、连杆15、飞轮16以及电机B17,电机B17安装于支承板3上,飞轮16安装于电机B17输出轴上,导板14的两侧与料斗2的下端滑动连接,连杆15的一端与飞轮16的端面铰接,连杆15的另一端与导板14铰接。进一步地,电机B17优选为步进电机,便于控制,电机B17每转一圈,则落料口盖合一次,因此,单次送料量由落料口的大小决定,飞轮的直径决定了供料的频次,若飞轮直径稍大,则可减缓供料的频次,实现了对揉捻机进行间歇性供料,揉捻机在这种情况下,可将原有在揉捻机设备中茶叶进行充分揉捻后再对刚送入揉捻机内的新茶叶进行揉捻,从而提高了揉捻机的揉捻效率,提高了生产质量。

支承板3上还设有导向槽18,导板14与导向槽18滑动连接。导向槽18有利于使导板滑动时更加平稳,进一步地,由于导板与料斗的下端滑动连接,避免了茶叶从料斗中外侧遗落,减少了浪费,节约了生产成本。

机架1底部设有至少3个脚轮19。用户可通过机架设备的脚轮移动送料装置,为红茶的多次反复揉捻奠定了基础,提高了红茶生产质量和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