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文冠果叶为主要原料,采用红茶加工工艺制作的饮养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8024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以文冠果叶为主要原料,采用红茶加工工艺制作的饮养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文冠果叶为原料,采用红茶加工工艺制作的饮养茶,具有降血压、降血脂、利尿、改善记忆等保健功能。
背景技术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又名木瓜、文登阁、僧灯毛道,隶属于无患子科(Sapindaceae),为单种属,落叶乔木或灌木,原产我国北方,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以南,东起辽宁,西至青海,南至河南及江苏北部。文冠果作为药用植物的应用历史悠久,有关其药用功效的记载见于《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中药大辞典》、《救荒本草》和《广群芳谱》。1986年出版的《中药大辞典》描述文冠果的枝叶用于治疗风湿病,1997年,文冠果木(茎干切片)、枝叶均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关于文冠果叶的化学成分,1973年昭乌达盟林业科学研究所曾报导过文冠果叶的预试结果,文中提到叶中含鞣质18.7% (具有抗病毒、降血压功效)、黄酮醇2. 16% (具有营养功能、抗氧化功效)、三萜皂甙6. 65% (可调节免疫力、抗疲劳)羧基香豆精2. 18%(具有利尿功效)、水扬甙4% (可调节血糖,血脂和血压)、植物留醇(可降血脂)和挥发油(理气、抑菌)。1985年中国科学院林土所报导了文冠果叶含蛋白19.8%,并含16种氨基酸(生命代谢的基本物质),其中赖氨酸(调节人体平衡,促进生长发育、钙吸收)35毫克/公斤。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所的王力华研究员(2006)认为文冠果的叶子富含蛋白(19.8% -23% ),尤其赖氨酸和杨梅树皮含量丰,具清热解毒功效;叶作为特殊茶叶,具有降压作用。该所的李丹等曾经分析过文冠果叶的化学成分,他们的实验检出文冠果叶中含有10种化学成分和测定出12种微量元素。检出的化学成分分别是有机酸、生物碱、多糖、皂甙、鞣质、黄酮及其皂甙、内酯、香豆精甙、植物留醇、三萜、挥发油,其中皂甙含量为5.53%。同时检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包括锶、锌、钡、硼、铁、铬、铜、锰等,其中铁、锌、铜的含量分别为255. 5微克/g、21. 4微克/g、12微克/g。沈阳药科大学的李占林总结,上述的文冠果所含的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抗HIV蛋白酶的功能,其皂甙能够改善人的记忆能力,治疗老年痴呆和记忆衰退。而北京林业大学的李在留等认为其中的植物留醇类物质可以消炎、降血脂、抗溃疡、防治癌症。2011年7月北京金桐福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出文冠果叶红茶,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中,含锌为73μ g/g,含铁608. 4μ g/g ;茶多酚、总黄酮、茶红素(抗衰老)所占比重分别为5.2^,3.3^,14.1 ^对比表I
权利要求
1.一种以文冠果叶为原料,采用红茶加工工艺制作的饮养茶,其特征在于含锌为731^/^,含铁 608.41^/^。
2.一种以文冠果叶为原料,采用红茶加工工艺制作的饮养茶,其特征在于茶多酚、总黄酮、茶红素所占比重分别为5.2^,3.3^,14. 1%。
3.—种以文冠果叶为原料,采用红茶加工工艺制作的饮养茶的铁、锌含量比红茶至少高2倍;茶红素、总黄酮的比例也高于红茶,而且还含有茶多酚。该
4.一种以文冠果叶为原料的保健饮养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通过采摘、萎蔫、揉捻、发酵、烘干的红茶工艺流程制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文冠果叶保健饮养茶,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单独的可控温湿度的房间,将揉捻好的叶子摊放在容器中,发酵室内温度要求在25-30°C之间较好,“发酵”过程一般需5-6小时,当茶叶青臭气消失,显露清香,并有80%以上的茶叶呈红褐色时即为适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文冠果叶为原料,采用红茶加工工艺制作的饮养茶,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利尿、改善记忆、防癌等保健功能。用红茶工艺制作的文冠果叶茶含锌为73μg/g,含铁608.4μg/g;茶多酚、总黄酮、茶红素所占比重分别为5.2%,3.3%,14.1%。通过数据对比,该产品的铁、锌含量比红茶至少高2倍;茶红素、总黄酮的比例也高于红茶,而且还含有茶多酚。该茶将红茶和文冠果叶的保健功效融为一体。该产品通过采摘、萎蔫、揉捻、发酵、烘干的红茶工艺流程制备。
文档编号A23F3/34GK102948525SQ20111023808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9日
发明者孙仲序, 马海渊, 翟红莲, 杜景升, 王超群, 于延安, 王刚, 刘金奖 申请人:北京金桐福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